• 39.00 KB
  • 2021-02-26 发布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小雨沙沙沙》 人教版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小雨沙沙沙》教学设计 课 题: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春天来了》‎ 课 时:第一课时 课 型:新授 教学内容:‎ ‎1.歌曲《小雨沙沙沙》‎ ‎2.认识沙锤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 3. 能说出沙锤的名称并初步学会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在学唱歌曲中培养学生的节奏律动感。‎ 教学难点:‎ 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小雨沙沙沙》是一首天真、活泼的儿童歌曲,bE大调,全曲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其中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完全相同,第二乐句与第四乐句除了句末落音不同外,其它三小节完全相同。每个乐句开始时下行的旋律线,和紧接着同音反复的八分音符旋律进行,映衬着一种轻巧、活泼的情绪。演唱时采用中速,注意始终保持活泼情绪,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应处理得弱一些,以表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春景。‎ 这首歌曲要求学生指出哪两个乐句完全相同,哪两个乐句不同,以培养学生对歌曲旋律的感知力。‎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爱动,喜欢大自然的特点,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方式,通过动、听、说、唱、思、演等活动感受音乐、学习歌曲,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使用:钢琴 沙锤 电脑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小雨沙沙沙》这首歌曲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教材编写意图是希望培养学生有表情唱歌的能力,并在学唱歌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节奏律动感,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抒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所以在教学中采用的是以学生感受音乐为主的主要手段的听唱法,目的是使学生在感受音乐中,掌握正确的节奏及演唱。在学会歌曲演唱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协调能力。在欢乐的气氛中,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流程:‎ 一、聆听歌曲,引入课题。‎ ‎1.师生问好。‎ ‎2.同学们,春天来了,小树绿了,小草发芽了,鸟儿也飞回来了,就连它们的朋友春雨也来凑热闹了,你听!(初听歌曲,播放歌曲录音)‎ 教师提问:听完这首歌,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快乐)为什么这么高兴啊?(春天来啦,花儿都开了……)‎ ‎3.你的小耳朵真灵,这首歌曲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小雨沙沙沙》(出示课题)。这么好听的歌,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复听歌曲,播放课件)‎ ‎4.小花得到了小雨的滋润,乐的张嘴巴, 小鱼乐的摇尾巴,小苗乐的向上爬,多美啊,你们听!(放伴奏,教师范唱,简单表演)‎ ‎5.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放课件,教师带领表演一遍,学生自主表演一遍)‎ ‎6.你瞧,这朵小花笑的真灿烂,来,你来带领大家跳一跳!(放课件,请表演精彩的学生带领大家再做一遍)及时评价鼓励 二、歌曲教学 ‎1.想不想唱唱这首歌,跟着老师的琴我们一起来唱唱!先来哼唱一遍!(教师弹琴,学生哼唱)‎ 我们再用“lu”唱唱。纠正唱歌状态,再次用“lu”哼唱!‎ ‎2.你们的声音真美,让我们用这么美的声音把歌词读一读!(出示歌词,师生合作读歌词)‎ ‎3.歌词美不美?我们一起来唱唱!(教师弹琴,师生合作演唱,随时纠正错误)‎ ‎4 .细心的你发现没有?歌曲中有两句一摸一样,你找找!‎ ‎(教师唱1.3乐句歌谱,学生唱词,巩固音准)‎ ‎5.这两句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你听听!(教师唱2.4乐句歌谱,学生发现不同)‎ ‎6 .你们能不能把这首歌完整的唱一遍!(是弹琴,生完整演唱)‎ 三、歌曲处理 ‎1.同学们,唱的真不错,要是把你的小嘴巴再张开一些,身体坐直,像老师这样(师做示范),生演唱一句尝试。‎ ‎2.小雨的声音是要轻轻的还是比较重的呢?(轻轻地)那我们再来唱唱!(弹琴完整跟唱)‎ ‎3.小花、小鱼、小苗都得到了小雨的滋润,它们的心情怎么样?你们要是能把他们的高兴劲唱出来就更好了。(跟伴奏完整演唱)‎ ‎4.唱的真好听!要是加上表演就更棒了!(放伴奏,学生边唱边表演)‎ 四、沙锤 ‎1.你们表演的太精彩了,有一个朋友也想加入我们的队伍!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沙锤!‎ ‎2.认识沙锤,并演示沙锤基本演奏方法。你们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让。沙锤发出声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沙锤的演奏方法,并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希望,愿同学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快乐成长。让我们一起随着动听的音乐,去寻找美丽的春天吧!(播放课件,学生唱歌出教室)‎ 课后反思: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的特殊要求,需要我们探索更适合孩子们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情境+活动”的教学形式中,教学内容被巧妙地隐藏在有趣的情境活动中,好比给它披上了美丽的外衣。孩子们被它吸引,会主动亲近它、“穿上”它,从中获得快乐,获得满足,在愉悦中接受知识,增长能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教学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它将抽象的知识和枯燥的技能训练化作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和游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兴趣,从而能够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情境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倍增美感和趣味性,催生了高效化的音乐课堂。‎ ‎《小雨沙沙沙》的执教经历,是我对“情境+活动”教学形式的又一次探索和实践。它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使用“情境+活动”形式的巨大效益,强化了我对这一音乐教学策略的青睐,使我能够更加关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更深刻地领悟到“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真正内涵。‎ 在“情境+活动”的教学思路下,我设计出较为符合学生学情特点的开放性教学形式,并在执教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以情境来导引学生进入到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注意力能够较长久地保持,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在评价手段和评价语言方面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缺乏对歌曲演唱时声音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演唱的关注,导致演唱歌曲的准确性不高,音色的统一性和美感稍显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设计教学和课堂执教的能力。‎ 专家点评:这节课教师创设“春”的情境,让学生在“春天”学会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体现了《音乐新课程标准》中“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较丰富。‎ 这节课教师创设了一种欢快、活泼、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入情入境,使学生对春有着无比的热爱,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导入语形象生动,自然贴切地过渡到要学的新课《小雨沙沙沙》。通过听录音,教师范唱,有感情地读歌词,跟琴模唱。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法选择多样。在学会唱歌曲后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巩固与拓展练习:即兴表演唱,用沙锤模仿小雨的沙沙声,利用小学生好玩好奇的心理特征,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思维潜能,培养起创造能力,自主探索沙锤的演奏方法,使全体学生参与音乐表现。‎ 课后小结时教师对学生提出希望,希望学生们在春天里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后跟着《小雨沙沙沙》的音乐边唱边走出教室,既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新课学习的歌曲,又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的特点,将音乐贯穿始终。‎ 该教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较为生动活泼,始终保持组织教学的热情,感染每个学生,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纵观这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学唱歌曲环节有些薄弱,在聆听录音和教师范唱后,接着跟琴模唱,请全体学生朗读歌词后,仅一遍完整演唱后就投入表演,模唱中有一句音高和节奏不太标准,但教师未做指正,演唱中的难点没有解决,以致课后听音乐走出教室时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教师还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演唱,首先要做到准确,在准确的基础上再对歌曲演唱的声音和情绪上稍做处理,让学生体验并表现更美的春景。‎ 二、后半部分的丰富表现形式是学生表达对春天的热爱,是学生在学会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后的感悟升华,拓展延伸。我认为在这部分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些过重,可以适当简化,比如只请1~2名学生上来展示即可。这样在歌曲的教学过程中多留一些时间处理歌曲,最后将打击乐器引出给课堂画上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