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50 KB
- 2021-06-04 发布
5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31-33页信息窗1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孙悟空的老家,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花果山!
2. 观察情境,探究新知。
(1)观察情境、整体感知。
师:看,花果山漂亮吗?一群小朋友正高高兴兴地游玩呢,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好不好?请小朋友们快来看看图上都有什么?
生汇报。
预设生:有小鸟,左边有4只,右边有1只。
预设生:有桃子。左边有2个,右边有2个。
预设生:有小猴。
师:小朋友们都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老师也有孙悟空一样的本领,我可以使花果山上的情境发生变化,你们相信吗?请各位同学瞪大眼睛看画面,注意,注意——变!
(2) 根据图中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师:现在画面上只剩下了什么?小鸟都在哪儿?你能告诉小朋友左边飞来几只小鸟,右边飞来几只小鸟吗?
生:左边有4只小鸟,右边有1只小鸟。
师问:画面上的小鸟分为几部分,一部分在左边,一部分在右边,这就是关于小鸟的信息。来到花果山的小朋友非常的爱动脑筋,他根据小鸟的信息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猜猜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一共有几只小鸟?(集合圈配合)
师粘贴问题。
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把这个数学问题读一遍:“一共有几只小鸟?”
二、 小组探究,汇报交流
1. 学习解决“一共有几只小鸟”。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问:“一共有几只小鸟”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把左边的小鸟和右边的小鸟合在一起。
预设生:把左边的小鸟和右边的小鸟加起来
预设生:把4和1加起来。
师:有的说合起来,有的说加起来,看来,你们明白“一共有几只小鸟”的意思。“一共有几只小鸟”的意思就是把“左边的小鸟和右边的小鸟合起来是多少”。
(2) 学习加法计算。
师:怎样列算式?(找一名学生黑板写。)
师:(指学生算式问)结合图意,“4”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5”表示什么意思?
师:“5”表示5只小鸟,在5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
2. 学习解决“一共有几个桃子”。
师:再看看画面,看画面上又出现了什么?请瞪大眼睛,变!画面上多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关于桃子的数学信息?
生:前面有2个桃子,后面有2个桃子。(集合圈配合)
师:桃子也分为两部分:前面有2个,后面有2个。谁能根据桃子的数学信息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师指板书:一共有几只小鸟)
预设生:一共有几个桃子?(集合圈配合)
师:“一共有几个桃子”是什么意思?(贴板书:一共有几个桃子?)
预设生:把前面的2个桃子与后面的2个桃子合起来是多少?
师:怎样列算式?(找一名学生黑板写。)
师:(指学生算式问)结合图意,两个“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什么意思?
师:“4”表示个桃子,在4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个”。
1. 解决其他数学问题。
师:再看画面,看画面上又出现了什么?画面上又多了什么?
生:画面上又多了小花、小朋友。
师:请同学们从小朋友、小花中任选一种,仿照“前面有4只小鸟,后面有1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这样,用三句话说说它们的信息,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写出算式。
(学生自主完成)
生汇报。
师总结:这么多的数学问题都被我们解决了,咱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师谈话:今天的问题都是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来做几道练习,比一比,看谁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1) 摆一摆。
问:你能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
(学生说后,课件出示答案,让学生看看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吗。)
提示:练习时,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边摆边说,体会加法的意义,然后给出算式描红。
(2)数一数,填一填。
提示: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看图说说图的意思吗?你能根据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怎样列式解决?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3)
提示: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根据加法的意义填数计算。交流时可让学生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
(4)在田字格里填上“>”、“<”或“=”
提示:这是一道比较大小的题目。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教师评价。)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法,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使用说明:
1. 教学反思:
(1)读懂教材,活用教材。
教学时充分利用 教材的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花果山”构成“情境串”,情境里又包含生动活泼的现实活动,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喜悦,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2)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应用意识。
本节课是一节起始课,理解加法的含义是重点,教师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体验“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从中渗透了“实物—图形—模型”的数学化思想,加深了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3)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积极感情。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次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去探索、发现知识,了解加法的含义。教师始终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的学习是有趣的、主动的,是教与学融为一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适时地使用准确的语音及时评价学生,肯定学生,使学生有成就感。
2使用建议:本节课是一节起始课,理解加法的含义是重点,教师在讲解时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3.需破解的问题:如何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如何与学生艺术的交流,如何在课堂上读懂学生,值得思考。
相关文档
- 精编2020-2021学年度小学继续教育2021-06-04 02:40:138页
- 高一数学天天练38 函数零点2021-06-04 02:40:052页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珍珠鸟》2021-06-04 02:39:514页
- 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2021-06-04 02:39:492页
- 七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10-3 课题2021-06-04 02:39:243页
- 2019年高考数学考前30天---选择题2021-06-04 02:38:344页
-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数花生》2021-06-04 02:38:0920页
- 数学理卷·2018届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21-06-04 02:38:0817页
- 数学文卷·2018届广东省肇庆市高三2021-06-04 02:37:5512页
- 2020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2021-06-04 02:37:5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