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9 KB
- 2022-09-20 发布
新媒体时代影视批评群体的现代发展与特质研究
[摘要]中国影视批评话语空间从进入新媒体时代开始,以影视从业者、专业理论家、两栖学者、自媒体影评人及普通观众为主,形成了五大现代主要影视批评群体,并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展开全民性的多元互动。由此,立足于影视批评发展脉络,回望各群体间呈现出何样的历时性特征,厘清他们如何应运而生,为何而发展,又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成为全面建设、提升现代化影视批评话语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影视批评;新媒体时代;群体;文化传播;特质
[课题项目]
影视批评是以分析、评价围绕影视内容有关的审美、认识与社会意蕴为主的文化交流和判断[1]。从早期的长内容为王,转变至如今的短内容时代,其实际时间跨度不过二十余载[2]。由于媒介的革新,报纸、文学杂志等传统媒体逐渐失去大范围的受众。原先拥有广泛影响力、资源以及渠道的专业影评人被迅速拉下影视批评生产的宝座。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崛起并成为影视批评的主要集散地。借由互联网搭建的桥梁进行往复传递,影视批评生产群体及影视批评内容由此深入流动[3],呈现出多元化的生产、传播、互动趋势。
一、影视批评研究概述
1897年《新闻报》发表《味莼园观影戏记》一文以来[4],影视批评(下文简称影评)作为艺术文化批评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形成了以大众媒体为媒介,专业学者、从业者为主体的生产与传播范式。互联网普及以来,影视批评发展与技术的关系逐渐紧密,专业影评被网络影评取代,普通观众得以参加并在影视批评生产、传播中享有话语权[5],解构影视传播过程中影视批评的传统精英化形态。针对影视批评内容的生产主体,即影视批评群体(下文简称影评群体),诸多学者围绕其发展展开多元讨论。学者指出,不同影评群体在审美趣味和价值标准上存在不同,导致影评内容差异巨大,大体呈现为学院派与非学院派分庭抗礼的局面:学院派以自身的理论高度以及深刻的观点取胜,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但内容非大众化,难免身居象牙塔且形式单一,难以快速影响电影生产,因此出现“影评无用论”[6];非学院派影评以社交媒体风行的网络影评为首,行文轻松随意,不涉及过多的理论知识,形式多样但多包含极强的“迷影文化”色彩[7],容易放大批评职能从而丧失专业性[8][9]。结合不同影评群体,学者对现代影评的界定也持各异观点。有学者认为除部分学理性、专业性强的网络影评外,大部分有宣泄、娱乐等强烈情感的评论不能被视作真正的影评[10]。而另有观点认为网络影评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呈现,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11],构成现代影评话语建设的新常态。
由互联网承载的广袤数字空间流通着大量影评文本,不同的影评群体与不计其数的“他者”产生共鸣[12],近乎“零”门槛的内容生产将影评群体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紧密结合,共同参与现代影评体系建设,使现代影评呈现自由开放的话语特性[13]。因此富有多元情感、视角的影评应当被给予肯定,生产多样化影评内容的现代影评群体更需要被予以重视。但多元化的生产趋势,也造就了大批良莠不齐的影评群体,他们混迹于影评空间,制造极具感性而缺乏深度与理性的影评内容[14],肆意评说、暴力话语等成为现代影评场域面临的新困境。基于此,厘清新媒体时代影评群体的现代呈现与变化,以求更好地应对影评群体间存在的张力,成为当下影评发展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空间内影评群体的现代性分布与特征
现代影评群体活跃于新媒体平台中,影评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影评的生产、传播、交流,从获取影片进行观看,并浏览其他专业、非专业的影评者对此发表的观点,继而从中整合自身观点,从而利用社交媒体向外界发布,通过评论者的留言进行影评的修正或阐述过程,形成较完整的传播闭环。他们切身体会文化交往的各个环节,凭借多方观点的融合与碰撞,组成各具鲜明特色的群体,加速新媒体时代的影评群体完成现代性蜕变。
(一)洞见性的影评实干家
影评群体主要由大量的专业影视从业者组成,其中不乏知名创作者、制片人、发行人,他们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历,不仅从策划、制作、发行、经营等角度结合影片进行评价,还穿过影像背后探索更为宏大的时代命题,如《一个人的影视》《少年凯歌》《刀与星辰》……由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田壮壮、焦雄屏、王朔、李陀、毛尖、徐皓峰等知名导演、作家合力书写,力求从影视故事中探寻城市的集体记忆和时代反思[15];影评电视类节目如《第十放映室》《数字飙榜》,由行业从业者牵头结合电视栏目开展现代化影评,在内容的标准化生产基础上,以严谨专业的行业、业界观点促就影评内容的再生产。他们不同于传统的专业影评人,尝试利用多种形式拓宽影评的呈现,并基于受众的差异,有利于打破圈层效应,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上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效力,提供了由专业意识向平民意识靠近的现代化影评蓝本。
(二)深入浅出的影评理论家
专业的影视理论学者占据了早期影评的大半江山,从早期的西祠胡同的“后窗看电影”“黄亭子影线”,到北大新青年创立的“电影夜航船”“触摸电影”……该群体大多来自各大传媒、电影专业院校。他们通常都曾就影视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是主要活跃于影评文字圈内的学者,如卫西谛、苏七七、黄小邪、史航、张献民等。比起业界影评群体,他们的评论更具有学理性,写作更为慎重,文风思路也偏向于传统学术论文。审慎的写作方式虽然保证了影评内容的学理性,但理想过剩的创作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影评大量出现晦涩的专业生词、复杂的欧式长句,让普通读者退避三舍[16]。进入新媒体时代,专业影视理论学者尝试突破学术桎梏,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知识储备,主要针对某部、某系列影片展开比较分析和讨论,探讨影片中蕴含的镜头语言、象征意义和表达。如张献民撰写的《一个人的电影节》《新作者的十荐》,以小众、文艺电影作品为切入点,从专业角度分析视听语言和影像符号;张靓蓓的《十年一觉影视梦》、毛尖的《非常罪,非常美》则集合短小灵活的评语取代冗长晦涩的大段落文字,一步步以通俗的语言代替复杂生涩的专业影评词汇。用大众化的语言描述普通人看得懂、记得住的内容,逐渐成为当下影视专业学者的批评言说模式。
(三)雅俗共赏的两栖影评连接者
大众传播时代,影评被视为影视研究的组成内容,并不十分吸引其他学科学者的关注和讨论。新媒体时代以来,文化研究从因果性向关联性转变[10],影评开始多样地涉及如性别、身份、种族、阶级等综合文化领域的讨论,其观点表达也更为自由、高效、快捷,加速现代影评构建起跨文化、跨学科的“协力关系网”。由此,其他专业的学者也纷纷主动加入影评生产,将其作为文化传播最有效的媒介,用于文化的深入表达。其中,具有人文社科背景的学者身影频现于现代影评生产,他们涉足于影评话语空间,不同的学科背景让他们更易对影片展开多样化讨论。如著名学者李欧梵、戴锦华、陈旭光、赵卫防等,他们虽然并非出身于影视理论专业,却升华了影评的学理空间,除视听语言的讨论外更多地将影片作为观察世界的切入口,进行哲学反思、社会学批判与现代性思考。如学者李欧梵的《看电影》《睇色,戒》、戴锦华的《镜与世俗神话》《雾中风景》,其涉猎范围之广、知识广度之深,都远超影视理论,因此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陈旭光的《影视当代中国》以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并在哲思基础上运用大量电影案例,生动地阐释了电影与中国变迁的关系。作为现代影评文化的连接者,他们组成新的影评群体并切实将自身嵌入影评空间与体系的建设,成为与专业影视理论相互支撑的桥梁。
(四)灵活夸张的影评大玩家
2000年开始,得益于博客、豆瓣、微博、微信的连续兴起,中国影评群体纳入又一力将:自媒体影评人。总的来看,绝大多数自媒体影评人都未曾受专业的影视知识、影视批评培训,相对缺乏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更多出于兴趣或经济利益,选择参与新媒体时代的影视批评建设。最初由少数自媒体玩家结合平民视野进行“影视吐槽”的尝试后,随即获得大量观众的喜爱与支持,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加入职业影评生产行列,迅速壮大影评新兴玩家队伍。他们无意于打造传道授业的文化精英形象,自觉自发地以更为平等的方式靠近观众,如影sir、刘哔、谷阿莫、毒舌电影等网络知名up主,都是拥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影评玩家。从他们的影评中可直观地看到“××分钟速看电影”“专门讲解高能电影的××”等游戏性字样,以鉴赏式、吐槽式、戏谑化的评论风格解构电影内容,配合极强的主观性,用夸张、个人色彩鲜明的语言呈现出随笔式、恶搞、喜恶分明的批评特点。相比于其他影评群体,该群体更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源思维,同时活跃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并灵活地根据受众的差异化喜好呈现分众化的影评,以获取更多流量从而活跃于现代影评空间。
影评回应着以影视为媒的文化实践,早在报纸影评由专家书斋走向群众时,大众就展现出投身影评生产的热情。从20世纪80年代全国性影评征文活动中群众投稿数量达10万篇,组织群众影评2万逾的热闹景象[17]至今,全民参与影评创作的热忱不断延伸发展,充斥于新媒体各平台中。有相当部分大众观影者所留下的影评较零散,被视为“灌水式”评论,并由于强烈的情感倾向而非中肯的评价[18],常被学者忽视于现代影评空间建设中。然而,影像作为反映民生志趣与心声的媒介,普通观影者是该媒介最大的受众群体,由他们感受并回应的影评同样是珍贵的文化实践,是组成现代影评话语空间的主要内容,因而现代化影评体系的建设自然不能缺少社会大众观影者的存在。基于此,普通观影者势必需要被正式划分为现代影评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大众观影者通过网络接触各类影评,并随之转换为自身的观点,进而完成大众批评的现实书写的过程。该群体通常集结于现代化媒体平台的评论、留言、转载板块,以简短的语句如弹幕、短评等作为典型的表达方式,进而碎片化、放大化地表达他们对影片的感受[19]。如由弹幕为代表的大众影评,滚动于影像播放的画面中,短则一个字符,多则数十字符,并不局限于文字、表情、特效、颜色等多种表达形式,以既直观又简单的游戏化、平面化、非理性的表现,形成与原有影像间新奇的交互[20]。在此,大众观影者突破传统影评的桎梏,以自由的言说形式,释放着新媒体时代最大影评群体的个体喜好和共同特点。
三、影评群体更迭发展的动因分析
根据传播链条来看,我国影评群体的发展更迭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变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影评群体经历种种彼长变化,传播环境对其影响是具有背景性的。大众传播时期,影像并未普及,导致仅有部分影评人能观看到影像内容得以评论,而后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发布影评。一方面在内容的获取和存储上需要极大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信息挖掘成本升高,并且由于刊物、报纸的影响力不足,影评的传播范围也极其有限。加之繁复的打印及出版流程都严重影响了影评的生产与流动,因此传统的影评主要由理论专家掌握,大众读者仅能通过大众传媒设置的部分板块与专业影评人进行有限的互动。另一方面,专业影评人凭借自身的见闻和理解撰写影评[21],也容易撰写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影评,反而影响专业影评人的社会公信力,受制于单向性的大众传播格局。
进入新世纪,影视传播结合媒介技术更迭,两者相互适应发展出银幕、电视影视和网络影视三种主要传播形式[22]。由于影像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影评群体不仅能在影评的生产环节获取丰富的理论与观点,更使影评传播环节经历巨大的变化。首先,全媒体互动的传播环境给予影评者极大的自由。即使身处不同的语境或环境,只要通过网络,个体就能连接世界的每一处,并轻松地将影评发布在各异的网络平台中。脱离纸质媒介的影评得以组成动态文本,而相同的影评也能同时引来不同平台受众的阅读与反馈,从而形成针对该影评的几何式曝光和海量回应。影评个体以此收集各异的观点,继而酝酿更多的影评内容,组成纵横交织的影评空间。
因此,影评内容生产及传播模式的改变,予以个体深入评论的权利,为影评群体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生态。进一步来说,实时的交流与互动增加了影评个体“曝光自我”的可能性,随即拥有相同特点的影评者相互吸引,并在新媒体生态中形成数个“社群”,对群体身份的认同强化了影评者的群体归属感。媒体间的边界被消解后,专业影评、非专业影评、大众影评都同时跻身媒体环境,囊括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电视,专业影评平台如豆瓣、时光网、猫眼,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组成的全媒体传播格局[23],如同拉康口中被镜像的他者一般,在全媒体所组成的巨大而连贯的镜子前,成为错落的群体并配合着现代传播发展继而茁壮生长。
(二)借力勃发的内容生产与表达
媒介融合带来的全媒体生态,不仅带给影视创作以春天,也为大众观影者带来影视鉴赏的盛宴。便捷的观影方式大大降低观影成本,无论生活、教育、经济背景存在何样的差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登录网页、客户端、App观看影片,打破传统影评人与观看群体间的知识鸿沟[24]。至此,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者、观众都被吸引进入“影视”这一大众文本,拓宽影评生产的潜在主体,为现代影评的繁荣打下夯实的内容空间基础。
接着,媒介技术革新打破大众传播时代影评的表达方式,影评从“文字”“文字+图片”的单一形式,转变为“文字影评”“视频影评”“音频影评”“交互影评”等多样化的影评呈现。如微博、豆瓣、知乎、微信中,随处可见由视频、音频、表情包或是图片、文字共同组合的影评,它们或是以电影海报作为封面的音频解说,或是以电影画面配合网络素材等剪辑加工并配以旁白得到的视频影评,更有影评者意欲打破“次元壁”直接“喊话”观众“把同意打在公屏上”等的视频影评,与不在场的观众形成超时空互动……现代影评者主动地以再媒介化(remediation)的方式,继承旧媒介(影像)的形式和内容并二次阐释[25],打破了传统文字影评冗长刻板的话语建构,以“短平快”[3]的话语逻辑再媒介化新时代影评表达。
媒介融合与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以更为生活化、感性化的表达,契合观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与大众审美需要,从传播内容到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扩张着现代影评的多元创作与二次延伸,赋予现代影评以商业文化价值和传播效力。
四、影评群体的现代化消解与挑战
以业界影评、专业影评、两栖影评、自媒体影评、大众影评集结而成的影评群体活跃于影评网站、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中。从街边小贩到高校教师,通过相似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取向,甚至喜好凝结于一体,突破职业、年龄、教育水平等现实限制[26],共同打造现代中国影评群体的新生态。客观来说,媒介环境及内容的需要加速现代影评繁荣[27],但也造成近年来各类低俗影评的泛滥,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流量变现的生产逻辑
新媒体时代,流量成为经济效益的指标。由于批评门槛的降低加之利益的诱惑,不仅导致许多影评人乐于使用娱乐化、夸张化的表达,引用夸张媚俗的标题,以吸引粉丝的阅读和观看兴趣,增加影评的点击率,甚至还出现缺乏专业素养的影评人“恰烂钱”“为烂片站台”的现象,造成“红包影评”“人情影评”等现象加剧。
(二)强认同背后的迷失
当个体通过网络建立的弱关系进行信息交换,从而找到高重合度的群体建立强关系后,会进一步强化对该群体的高度情感认同。借助互联网连接的影评群体,以某个或某种观点为主要核心并产生意见领袖,因此该话语空间内长期保持着同一种观点,不仅是“回音室”“逆火效应”“信息茧房”的温床,如若相对规模较小的影评群体此时发表相矛盾的观点,便会被规模较大的影评群体群起而攻之,遭受大量的否定、污名化和无理谩骂,导致多元化的影评观点被雪藏,少数影评群体内陷入沉默的螺旋。
(三)算法与权益的冲突
新媒体的特征在于开放性与聚合性,作为开源内容,影评人的点评能为所有观众看见。因此具有新意的影评一旦发布,便极有可能转瞬被进行“二次加工”。作为单一的聚合体,新媒体平台只能对自身平台内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管理,当“二次加工”的影评被搬运到其他平台时,便无法受到任何规则的制约,造成原创影评群体的利益受损。现今,各类大V、UP主抄袭、被抄袭的信息不绝于耳,拥有千万级粉丝的视频博主被爆“外网搬运工”的事件已不罕见。算法、平台监管的无力,不仅伤害原创影评人的创作积极性,助长抄袭风气,阻碍优质影评的生产,同时损害影评作为文化传播的现代价值。
五、结语与思考
构建健康、良好的现代影评话语空间,既是艺术传播的需求,同样是文化、思想传播的时代责任。新媒介、新技术不仅改变了影评的传播方式,更深刻影响影评的媒介生态和文化语境。因此,厘清影评话语内容生产主体的分布与特征,成为当下影评空间不可或缺的课题。互联网提供的开阔的创作空间,催生了全民主体化的影评生产模式,以影评实干家、理论家、连接者、自媒体玩家、大众言说者为主,新时代的影评群体裹挟群体间的鲜明特色进行现代影评创作,为富有美美与共的中国影视文化传播持续努力,共同面对观念、技术、权益、利益的阻遏与挑战,为中国影评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积极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编.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79.
[2]唐宏峰.数字时代的迷影废墟——中国早期网络影评的媒介考古[J].电影艺术,2021(06):66-70.
[3]贾洁.“大众批评”的边界与职能[J].文艺评论,2015(05):18-23.
[4]王紫研.数字化时代视频影评的发展及转型[J].传媒,2022(04):73-75.
[5]史丽娜.新媒体文学批评在“超真实”世界中的时代变构[J].当代文坛,2021(04):138-144.
[6]周星,张卫,钟大丰,等.场域之别与文风之异: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对话[J].中国文艺评论,2016(10):70-76.
[7]司若,黄莺,许婉钰.近年来我国网络影评发展脉络研究[J].当代电影,2020(03):137-143.
[8]赵卫防.当下电影批评的状态与趋势——中国电影评论研讨会综述[J].电影艺术,2013(02):158-159.
[9]陈林侠.当下中国学术性影评的危机、方法及其目标[J].当代电影,2018(11):28-33.
[10]刘巍,王玮.新媒体文艺批评之特质与渊源——以“贴吧批评”为例[J].中国文艺评论,2020(12):63-70.
[11]唐宏峰.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J].当代电影,2011(02):15-21.
[12]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M].范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胡东雁.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研究[J].文艺评论,2016(01):125-128.
[14]李道新.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4):72-75.
[15]贾樟柯,格非.一个人的电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6]冯岭.网络时代专业电影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影文学,2019(16):3-6.
[17]陈嘉栋.报纸与影视文化[J].新闻大学,1995(02):14-15.
[18]禹建湘.空间转向: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新范式[J].探索与争鸣,2010(11):67-70.
[19]胡继华.赛博公民:后现代性的身体隐喻及其意义[J].文艺研究,2009(07):84-92.
[20]马楠楠.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转型与重建[J].中州学刊,2018(09):154-160.
[21]杨卫平.西安报纸影评研究(1931—1945)[J].西北美术,2009(02):5-8.
[22]杨晓茹,范玉明.基于传播媒介的电影艺术变革——从银幕电影到网络电影[J].电影评介,2012(23):3-5.
[23]杨俊蕾,刘丹.多媒体语境下的专业影评生存探索——基于对沪上某高校学生进行的影评调研[J].电影新作,2013(02):27-32,43.
[24]肖帅,王鑫.网络时代电视剧文化价值的生成与传播语境[J].电视研究,2018(09):73-75.
[25][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6][法]福柯.作者是什么?[M].逢真,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2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新媒体时代影视批评群体的现代发展与特质研究
[摘要]中国影视批评话语空间从进入新媒体时代开始,以影视从业者、专业理论家、两栖学者、自媒体影评人及普通观众为主,形成了五大现代主要影视批评群体,并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展开全民性的多元互动。由此,立足于影视批评发展脉络,回望各群体间呈现出何样的历时性特征,厘清他们如何应运而生,为何而发展,又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机遇等问题,成为全面建设、提升现代化影视批评话语体系的关键。
[关键词]影视批评;新媒体时代;群体;文化传播;特质
[课题项目]
影视批评是以分析、评价围绕影视内容有关的审美、认识与社会意蕴为主的文化交流和判断[1]。从早期的长内容为王,转变至如今的短内容时代,其实际时间跨度不过二十余载[2]。由于媒介的革新,报纸、文学杂志等传统媒体逐渐失去大范围的受众。原先拥有广泛影响力、资源以及渠道的专业影评人被迅速拉下影视批评生产的宝座。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体平台不断崛起并成为影视批评的主要集散地。借由互联网搭建的桥梁进行往复传递,影视批评生产群体及影视批评内容由此深入流动[3],呈现出多元化的生产、传播、互动趋势。
一、影视批评研究概述
1897年《新闻报》发表《味莼园观影戏记》一文以来[4],影视批评(下文简称影评)作为艺术文化批评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形成了以大众媒体为媒介,专业学者、从业者为主体的生产与传播范式。互联网普及以来,影视批评发展与技术的关系逐渐紧密,专业影评被网络影评取代,普通观众得以参加并在影视批评生产、传播中享有话语权[5],解构影视传播过程中影视批评的传统精英化形态。针对影视批评内容的生产主体,即影视批评群体(下文简称影评群体),诸多学者围绕其发展展开多元讨论。学者指出,不同影评群体在审美趣味和价值标准上存在不同,导致影评内容差异巨大,大体呈现为学院派与非学院派分庭抗礼的局面:学院派以自身的理论高度以及深刻的观点取胜,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但内容非大众化,难免身居象牙塔且形式单一,难以快速影响电影生产,因此出现“影评无用论”[6];非学院派影评以社交媒体风行的网络影评为首,行文轻松随意,不涉及过多的理论知识,形式多样但多包含极强的“迷影文化”色彩[7],容易放大批评职能从而丧失专业性[8][9]。结合不同影评群体,学者对现代影评的界定也持各异观点。有学者认为除部分学理性、专业性强的网络影评外,大部分有宣泄、娱乐等强烈情感的评论不能被视作真正的影评[10]。而另有观点认为网络影评带来了文化的多元呈现,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11],构成现代影评话语建设的新常态。
由互联网承载的广袤数字空间流通着大量影评文本,不同的影评群体与不计其数的“他者”产生共鸣[12],近乎“零”门槛的内容生产将影评群体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紧密结合,共同参与现代影评体系建设,使现代影评呈现自由开放的话语特性[13]。因此富有多元情感、视角的影评应当被给予肯定,生产多样化影评内容的现代影评群体更需要被予以重视。但多元化的生产趋势,也造就了大批良莠不齐的影评群体,他们混迹于影评空间,制造极具感性而缺乏深度与理性的影评内容[14],肆意评说、暴力话语等成为现代影评场域面临的新困境。基于此,厘清新媒体时代影评群体的现代呈现与变化,以求更好地应对影评群体间存在的张力,成为当下影评发展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新媒体空间内影评群体的现代性分布与特征
现代影评群体活跃于新媒体平台中,影评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影评的生产、传播、交流,从获取影片进行观看,并浏览其他专业、非专业的影评者对此发表的观点,继而从中整合自身观点,从而利用社交媒体向外界发布,通过评论者的留言进行影评的修正或阐述过程,形成较完整的传播闭环。他们切身体会文化交往的各个环节,凭借多方观点的融合与碰撞,组成各具鲜明特色的群体,加速新媒体时代的影评群体完成现代性蜕变。
(一)洞见性的影评实干家
影评群体主要由大量的专业影视从业者组成,其中不乏知名创作者、制片人、发行人,他们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历,不仅从策划、制作、发行、经营等角度结合影片进行评价,还穿过影像背后探索更为宏大的时代命题,如《一个人的影视》《少年凯歌》《刀与星辰》……由张艺谋、陈凯歌、贾樟柯、田壮壮、焦雄屏、王朔、李陀、毛尖、徐皓峰等知名导演、作家合力书写,力求从影视故事中探寻城市的集体记忆和时代反思[15];影评电视类节目如《第十放映室》《数字飙榜》,由行业从业者牵头结合电视栏目开展现代化影评,在内容的标准化生产基础上,以严谨专业的行业、业界观点促就影评内容的再生产。他们不同于传统的专业影评人,尝试利用多种形式拓宽影评的呈现,并基于受众的差异,有利于打破圈层效应,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上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效力,提供了由专业意识向平民意识靠近的现代化影评蓝本。
(二)深入浅出的影评理论家
专业的影视理论学者占据了早期影评的大半江山,从早期的西祠胡同的“后窗看电影”“黄亭子影线”,到北大新青年创立的“电影夜航船”“触摸电影”……该群体大多来自各大传媒、电影专业院校。他们通常都曾就影视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是主要活跃于影评文字圈内的学者,如卫西谛、苏七七、黄小邪、史航、张献民等。比起业界影评群体,他们的评论更具有学理性,写作更为慎重,文风思路也偏向于传统学术论文。审慎的写作方式虽然保证了影评内容的学理性,但理想过剩的创作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影评大量出现晦涩的专业生词、复杂的欧式长句,让普通读者退避三舍[16]。进入新媒体时代,专业影视理论学者尝试突破学术桎梏,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知识储备,主要针对某部、某系列影片展开比较分析和讨论,探讨影片中蕴含的镜头语言、象征意义和表达。如张献民撰写的《一个人的电影节》《新作者的十荐》,以小众、文艺电影作品为切入点,从专业角度分析视听语言和影像符号;张靓蓓的《十年一觉影视梦》、毛尖的《非常罪,非常美》则集合短小灵活的评语取代冗长晦涩的大段落文字,一步步以通俗的语言代替复杂生涩的专业影评词汇。用大众化的语言描述普通人看得懂、记得住的内容,逐渐成为当下影视专业学者的批评言说模式。
(三)雅俗共赏的两栖影评连接者
大众传播时代,影评被视为影视研究的组成内容,并不十分吸引其他学科学者的关注和讨论。新媒体时代以来,文化研究从因果性向关联性转变[10],影评开始多样地涉及如性别、身份、种族、阶级等综合文化领域的讨论,其观点表达也更为自由、高效、快捷,加速现代影评构建起跨文化、跨学科的“协力关系网”。由此,其他专业的学者也纷纷主动加入影评生产,将其作为文化传播最有效的媒介,用于文化的深入表达。其中,具有人文社科背景的学者身影频现于现代影评生产,他们涉足于影评话语空间,不同的学科背景让他们更易对影片展开多样化讨论。如著名学者李欧梵、戴锦华、陈旭光、赵卫防等,他们虽然并非出身于影视理论专业,却升华了影评的学理空间,除视听语言的讨论外更多地将影片作为观察世界的切入口,进行哲学反思、社会学批判与现代性思考。如学者李欧梵的《看电影》《睇色,戒》、戴锦华的《镜与世俗神话》《雾中风景》,其涉猎范围之广、知识广度之深,都远超影视理论,因此受到读者的广泛喜爱;陈旭光的《影视当代中国》以哲学思想进行分析,并在哲思基础上运用大量电影案例,生动地阐释了电影与中国变迁的关系。作为现代影评文化的连接者,他们组成新的影评群体并切实将自身嵌入影评空间与体系的建设,成为与专业影视理论相互支撑的桥梁。
(四)灵活夸张的影评大玩家
2000年开始,得益于博客、豆瓣、微博、微信的连续兴起,中国影评群体纳入又一力将:自媒体影评人。总的来看,绝大多数自媒体影评人都未曾受专业的影视知识、影视批评培训,相对缺乏深厚的文学素养。他们更多出于兴趣或经济利益,选择参与新媒体时代的影视批评建设。最初由少数自媒体玩家结合平民视野进行“影视吐槽”的尝试后,随即获得大量观众的喜爱与支持,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加入职业影评生产行列,迅速壮大影评新兴玩家队伍。他们无意于打造传道授业的文化精英形象,自觉自发地以更为平等的方式靠近观众,如影sir、刘哔、谷阿莫、毒舌电影等网络知名up主,都是拥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影评玩家。从他们的影评中可直观地看到“××分钟速看电影”“专门讲解高能电影的××”等游戏性字样,以鉴赏式、吐槽式、戏谑化的评论风格解构电影内容,配合极强的主观性,用夸张、个人色彩鲜明的语言呈现出随笔式、恶搞、喜恶分明的批评特点。相比于其他影评群体,该群体更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源思维,同时活跃在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并灵活地根据受众的差异化喜好呈现分众化的影评,以获取更多流量从而活跃于现代影评空间。
影评回应着以影视为媒的文化实践,早在报纸影评由专家书斋走向群众时,大众就展现出投身影评生产的热情。从20世纪80年代全国性影评征文活动中群众投稿数量达10万篇,组织群众影评2万逾的热闹景象[17]至今,全民参与影评创作的热忱不断延伸发展,充斥于新媒体各平台中。有相当部分大众观影者所留下的影评较零散,被视为“灌水式”评论,并由于强烈的情感倾向而非中肯的评价[18],常被学者忽视于现代影评空间建设中。然而,影像作为反映民生志趣与心声的媒介,普通观影者是该媒介最大的受众群体,由他们感受并回应的影评同样是珍贵的文化实践,是组成现代影评话语空间的主要内容,因而现代化影评体系的建设自然不能缺少社会大众观影者的存在。基于此,普通观影者势必需要被正式划分为现代影评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大众观影者通过网络接触各类影评,并随之转换为自身的观点,进而完成大众批评的现实书写的过程。该群体通常集结于现代化媒体平台的评论、留言、转载板块,以简短的语句如弹幕、短评等作为典型的表达方式,进而碎片化、放大化地表达他们对影片的感受[19]。如由弹幕为代表的大众影评,滚动于影像播放的画面中,短则一个字符,多则数十字符,并不局限于文字、表情、特效、颜色等多种表达形式,以既直观又简单的游戏化、平面化、非理性的表现,形成与原有影像间新奇的交互[20]。在此,大众观影者突破传统影评的桎梏,以自由的言说形式,释放着新媒体时代最大影评群体的个体喜好和共同特点。
三、影评群体更迭发展的动因分析
根据传播链条来看,我国影评群体的发展更迭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变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影评群体经历种种彼长变化,传播环境对其影响是具有背景性的。大众传播时期,影像并未普及,导致仅有部分影评人能观看到影像内容得以评论,而后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发布影评。一方面在内容的获取和存储上需要极大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信息挖掘成本升高,并且由于刊物、报纸的影响力不足,影评的传播范围也极其有限。加之繁复的打印及出版流程都严重影响了影评的生产与流动,因此传统的影评主要由理论专家掌握,大众读者仅能通过大众传媒设置的部分板块与专业影评人进行有限的互动。另一方面,专业影评人凭借自身的见闻和理解撰写影评[21],也容易撰写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影评,反而影响专业影评人的社会公信力,受制于单向性的大众传播格局。
进入新世纪,影视传播结合媒介技术更迭,两者相互适应发展出银幕、电视影视和网络影视三种主要传播形式[22]。由于影像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影评群体不仅能在影评的生产环节获取丰富的理论与观点,更使影评传播环节经历巨大的变化。首先,全媒体互动的传播环境给予影评者极大的自由。即使身处不同的语境或环境,只要通过网络,个体就能连接世界的每一处,并轻松地将影评发布在各异的网络平台中。脱离纸质媒介的影评得以组成动态文本,而相同的影评也能同时引来不同平台受众的阅读与反馈,从而形成针对该影评的几何式曝光和海量回应。影评个体以此收集各异的观点,继而酝酿更多的影评内容,组成纵横交织的影评空间。
因此,影评内容生产及传播模式的改变,予以个体深入评论的权利,为影评群体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信息生态。进一步来说,实时的交流与互动增加了影评个体“曝光自我”的可能性,随即拥有相同特点的影评者相互吸引,并在新媒体生态中形成数个“社群”,对群体身份的认同强化了影评者的群体归属感。媒体间的边界被消解后,专业影评、非专业影评、大众影评都同时跻身媒体环境,囊括传统媒体如广播、报纸、电视,专业影评平台如豆瓣、时光网、猫眼,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组成的全媒体传播格局[23],如同拉康口中被镜像的他者一般,在全媒体所组成的巨大而连贯的镜子前,成为错落的群体并配合着现代传播发展继而茁壮生长。
(二)借力勃发的内容生产与表达
媒介融合带来的全媒体生态,不仅带给影视创作以春天,也为大众观影者带来影视鉴赏的盛宴。便捷的观影方式大大降低观影成本,无论生活、教育、经济背景存在何样的差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登录网页、客户端、App观看影片,打破传统影评人与观看群体间的知识鸿沟[24]。至此,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者、观众都被吸引进入“影视”这一大众文本,拓宽影评生产的潜在主体,为现代影评的繁荣打下夯实的内容空间基础。
接着,媒介技术革新打破大众传播时代影评的表达方式,影评从“文字”“文字+图片”的单一形式,转变为“文字影评”“视频影评”“音频影评”“交互影评”等多样化的影评呈现。如微博、豆瓣、知乎、微信中,随处可见由视频、音频、表情包或是图片、文字共同组合的影评,它们或是以电影海报作为封面的音频解说,或是以电影画面配合网络素材等剪辑加工并配以旁白得到的视频影评,更有影评者意欲打破“次元壁”直接“喊话”观众“把同意打在公屏上”等的视频影评,与不在场的观众形成超时空互动……现代影评者主动地以再媒介化(remediation)的方式,继承旧媒介(影像)的形式和内容并二次阐释[25],打破了传统文字影评冗长刻板的话语建构,以“短平快”[3]的话语逻辑再媒介化新时代影评表达。
媒介融合与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以更为生活化、感性化的表达,契合观众的媒体使用习惯与大众审美需要,从传播内容到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扩张着现代影评的多元创作与二次延伸,赋予现代影评以商业文化价值和传播效力。
四、影评群体的现代化消解与挑战
以业界影评、专业影评、两栖影评、自媒体影评、大众影评集结而成的影评群体活跃于影评网站、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中。从街边小贩到高校教师,通过相似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取向,甚至喜好凝结于一体,突破职业、年龄、教育水平等现实限制[26],共同打造现代中国影评群体的新生态。客观来说,媒介环境及内容的需要加速现代影评繁荣[27],但也造成近年来各类低俗影评的泛滥,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流量变现的生产逻辑
新媒体时代,流量成为经济效益的指标。由于批评门槛的降低加之利益的诱惑,不仅导致许多影评人乐于使用娱乐化、夸张化的表达,引用夸张媚俗的标题,以吸引粉丝的阅读和观看兴趣,增加影评的点击率,甚至还出现缺乏专业素养的影评人“恰烂钱”“为烂片站台”的现象,造成“红包影评”“人情影评”等现象加剧。
(二)强认同背后的迷失
当个体通过网络建立的弱关系进行信息交换,从而找到高重合度的群体建立强关系后,会进一步强化对该群体的高度情感认同。借助互联网连接的影评群体,以某个或某种观点为主要核心并产生意见领袖,因此该话语空间内长期保持着同一种观点,不仅是“回音室”“逆火效应”“信息茧房”的温床,如若相对规模较小的影评群体此时发表相矛盾的观点,便会被规模较大的影评群体群起而攻之,遭受大量的否定、污名化和无理谩骂,导致多元化的影评观点被雪藏,少数影评群体内陷入沉默的螺旋。
(三)算法与权益的冲突
新媒体的特征在于开放性与聚合性,作为开源内容,影评人的点评能为所有观众看见。因此具有新意的影评一旦发布,便极有可能转瞬被进行“二次加工”。作为单一的聚合体,新媒体平台只能对自身平台内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管理,当“二次加工”的影评被搬运到其他平台时,便无法受到任何规则的制约,造成原创影评群体的利益受损。现今,各类大V、UP主抄袭、被抄袭的信息不绝于耳,拥有千万级粉丝的视频博主被爆“外网搬运工”的事件已不罕见。算法、平台监管的无力,不仅伤害原创影评人的创作积极性,助长抄袭风气,阻碍优质影评的生产,同时损害影评作为文化传播的现代价值。
五、结语与思考
构建健康、良好的现代影评话语空间,既是艺术传播的需求,同样是文化、思想传播的时代责任。新媒介、新技术不仅改变了影评的传播方式,更深刻影响影评的媒介生态和文化语境。因此,厘清影评话语内容生产主体的分布与特征,成为当下影评空间不可或缺的课题。互联网提供的开阔的创作空间,催生了全民主体化的影评生产模式,以影评实干家、理论家、连接者、自媒体玩家、大众言说者为主,新时代的影评群体裹挟群体间的鲜明特色进行现代影评创作,为富有美美与共的中国影视文化传播持续努力,共同面对观念、技术、权益、利益的阻遏与挑战,为中国影评话语体系建设提供积极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编.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79.
[2]唐宏峰.数字时代的迷影废墟——中国早期网络影评的媒介考古[J].电影艺术,2021(06):66-70.
[3]贾洁.“大众批评”的边界与职能[J].文艺评论,2015(05):18-23.
[4]王紫研.数字化时代视频影评的发展及转型[J].传媒,2022(04):73-75.
[5]史丽娜.新媒体文学批评在“超真实”世界中的时代变构[J].当代文坛,2021(04):138-144.
[6]周星,张卫,钟大丰,等.场域之别与文风之异:新媒体影评与传统影评的对话[J].中国文艺评论,2016(10):70-76.
[7]司若,黄莺,许婉钰.近年来我国网络影评发展脉络研究[J].当代电影,2020(03):137-143.
[8]赵卫防.当下电影批评的状态与趋势——中国电影评论研讨会综述[J].电影艺术,2013(02):158-159.
[9]陈林侠.当下中国学术性影评的危机、方法及其目标[J].当代电影,2018(11):28-33.
[10]刘巍,王玮.新媒体文艺批评之特质与渊源——以“贴吧批评”为例[J].中国文艺评论,2020(12):63-70.
[11]唐宏峰.网络时代的影评:话语暴力、独立精神与公共空间[J].当代电影,2011(02):15-21.
[12]叔本华.叔本华论说文集[M].范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胡东雁.自媒体环境下的影像微叙事艺术特征研究[J].文艺评论,2016(01):125-128.
[14]李道新.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04):72-75.
[15]贾樟柯,格非.一个人的电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6]冯岭.网络时代专业电影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电影文学,2019(16):3-6.
[17]陈嘉栋.报纸与影视文化[J].新闻大学,1995(02):14-15.
[18]禹建湘.空间转向:建构网络文学批评新范式[J].探索与争鸣,2010(11):67-70.
[19]胡继华.赛博公民:后现代性的身体隐喻及其意义[J].文艺研究,2009(07):84-92.
[20]马楠楠.新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转型与重建[J].中州学刊,2018(09):154-160.
[21]杨卫平.西安报纸影评研究(1931—1945)[J].西北美术,2009(02):5-8.
[22]杨晓茹,范玉明.基于传播媒介的电影艺术变革——从银幕电影到网络电影[J].电影评介,2012(23):3-5.
[23]杨俊蕾,刘丹.多媒体语境下的专业影评生存探索——基于对沪上某高校学生进行的影评调研[J].电影新作,2013(02):27-32,43.
[24]肖帅,王鑫.网络时代电视剧文化价值的生成与传播语境[J].电视研究,2018(09):73-75.
[25][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26][法]福柯.作者是什么?[M].逢真,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
[27][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