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2.50 KB
- 2021-05-27 发布
2013 高考生物 必考考点 2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 10 个小题,每题 6 分,共 60 分)
1.(2012·合肥高三模拟)细胞周期的运转是十分有序的,是基因有序表达的结果。基因
的有序表达,使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按 G1-S-G2-M 时期的顺序(图中的 M 表示分裂期,G1、S
和 G2 组成分裂间期,其中 G1、G2 表示 RNA 和蛋白质合成期,S 表示 DNA 合成期)周而复始地进
行。如图表示周期中的某种生理变化的发生与其对应时期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2.(2012·湛江高三质检)下列是某高等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浆细胞、效应 T 细胞
B.乙细胞含有的两条 X 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
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
D.丁细胞不可能发生 A 和 a、B 和 b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
3.(2012·孝感高三联考)一个基因型为 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
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 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
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或 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M 和 tm
4.(2012·衡阳高三联考)如图表示基因型为 YyRr 的二倍体生物某细胞的核 DNA 含量的
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 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是 E~I 时期细胞中的两倍
B.L 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 YYRR、YYrr、yyRR、yyrr
C.E、N 时期,由于遗传物质的解旋,染色体逐渐恢复为染色质
D.在 G 和 I 时期,细胞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5.(2012·朝阳区高三期末)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
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A.图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据此说明该动物的性别可能是雄性
B.图乙表示该细胞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C.1 与 4 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D.图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图甲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6.(2012·龙岩高三质检)细胞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其中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异是( )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C.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7.(2012·开封高三期末)如图是两种细胞增殖方式的染色体行为示意图,图中相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
甲 乙
A.甲种方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使子细胞都含有 P1、P2、M1、M2
B.乙种方式 P1 和 M1、P2 和 M2 分离,子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
C.利用甲种方式繁殖后代,有利于生物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进化
D.繁殖过程中存在乙种方式,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进化
8.(2012·青岛二模)将某一经 3H 充分标记核 DNA 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 2N)置于
不含 3H 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 3H 的染色体数可能为 2N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核含 3H 的 DNA 分子数一定为 N
C.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D.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9.(2012·苏北四市高三联考)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部分时期及基因位置,相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乙 甲 丙
A.甲、乙、丙三种细胞均可在卵巢内观察到
B.乙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12 个染色单体
C.形成丙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丙细胞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 abXD
10.(2012·郑州高三预测)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使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 A 突变为 a,该细胞以后减数分裂正
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 )
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二、非选择题(共 3 个大题,共 40 分)
11.(12 分)(2012·银川一中三模)图 1 是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 2 是同一动物
体内细胞分裂的 5 个不同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图 1 图 2
(1)图 1 细胞中结构⑥所含的糖类是________。
(2)若图 1 细胞能分泌蛋白质类物质。蛋白质类分泌物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写出二种可能的分泌物名称)。
(3)图 1 细胞中具有膜的结构有________(填标号);图 2 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
有______(填字母)。
(4)若图 1 细胞是人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 2 中________(填
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 DNA 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 2∶1 的是图________(填字母)。
12.(14 分)(2012·南京四校联考)图 1 中甲~戊是细胞分裂示意图,图 2 为某一细胞中
DNA 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1)若这些细胞取自同一生物,图 1 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_______,图 2 所示细
胞分裂的各段中含有染色单体的区段有________(根据虚线字母填写)。
(2)若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图 1 中丁所示细胞
相对应的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3)孟德尔发现的遗传定律发生在图示细胞中的________细胞,若要通过该动物来验证孟
德尔的遗传定律,通常选用基因型为 yyrr 的个体提供的细胞。该细胞应处于图 2 中的________
段才具有受精能力。
(4)若图 2 表示该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全过程,细胞在 BC 段发生了显性
突变,则该突变________(填“能”或“不能”)传给下一代。
(5)图 2 为细胞中 DNA 变化的过程示意图,请用箭头将图 1 中的细胞按顺序进行连接
________________。
13.(14 分)(2012·潍坊高三期末)某果蝇的基因组成如甲图所示,观察该果蝇的某器官
装片时发现了如乙、丙图所示的细胞。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乙 甲 丙
(1)丙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其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
(2)乙、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
请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绘出甲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变化曲
线。
(4)与甲→乙过程相比,甲→丙过程特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__。
(5)果蝇眼色的基因(红眼 W,白眼 w)位于 X 染色体上,该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交配,
若后代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白眼个体,则是由于亲代________(填“雌”或“雄”)果
蝇在进行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时出现异常。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细胞体积的增大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 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 S
期,A、C 错误。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和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分裂期,B 正确。一个细胞周期
应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D 错误。
【答案】 B
2.【解析】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浆细胞与效应 T 细胞均不能进行分裂;乙细胞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
体;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或极体;丁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 C
3.【解析】 分析题意可知,该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 ttmm,减数第一
次分裂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为 TTMM,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两
个极体均为 tm,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卵细胞、极体均为 TM。
【答案】 D
4.【解析】 由曲线图可知,该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D 时期为有
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该物种的 2 倍,其染色体组数目是 E~I 时期(有丝分裂的末期及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染色体组数目都是该物种具有的染色体组数)细胞
内染色体组数的 2 倍。L 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内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来
自同一染色体的复制,因而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组成相同,可能如 B 项所述。E 时期为有丝分
裂末期,N 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染色体解旋恢复为染色质,而不是遗传物质解旋;
G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能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产生可遗传的变异,I 为减数第一次
分裂的后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答案】 C
5.【解析】 图甲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图丙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故可判
断图甲和图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且图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丙细胞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图甲细胞进行的是均等分裂,据此可判断该动物是雄性,A 项正确;
图乙细胞移向每一极的染色体都有同源染色体,故图乙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有丝分裂过程
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现象,B 项错误;图甲中 1 和 4 是非同源
染色体,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 项正确;图丙细胞产
生的子细胞中只有 2 条染色体,而图甲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D 项正确。
【答案】 B
6.【解析】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的影响,导致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可发生在有丝分
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不能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 A
7.【解析】 P1 和 M1、P2 和 M2 是两对同源染色体。A 项中,图甲是有丝分裂,子细胞
都有 P1、P2、M1、M2。B 项中,图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子
细胞具有不同组合的染色体。C 项中,利用甲种方式繁殖后代,缺乏基因重组,有利于生物遗
传性状的稳定,但不利于生物的进化。D 项中,繁殖过程中存在乙种方式,说明生物进行有性
生殖,有利于种群适应环境和进化。
【答案】 C
8.【解析】 DNA 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两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均含有
3H,但进行第二次分裂的间期复制的染色体的两条 DNA 中,一条含有 3H,另一条不含 3H,故分
裂后形成的子细胞含 3H 的染色体数可能为 2N 或 0;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染色体减半,故最终
子细胞核含 3H 的 DNA 分子数一定为 N;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是因为在第二次分裂间
期复制时其中一条 DNA 不含 3H,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子染色体有一半不含 3H。
【答案】 C
9.【解析】 图甲代表雌性动物体细胞中含有的三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 AaBbXDXD);图
乙代表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2 条染色单体;图丙代表处于减二后
期的次级卵母细胞,图中分离的染色体来自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正常情况下,减二后期
相应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相同,但图示出现了一黑一白,即出现了等位基因(A、a),这对等
位基因可能来自于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哺乳动物体内处于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要继续分裂,
必须以受精为条件,而受精则发生在输卵管内,因此三种细胞不会在卵巢内观察到。
【答案】 D
10.【解析】 正常情况下,一个基因型为 AaBb 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 AB、
AB、ab、ab 或 Ab、Ab、aB、aB 基因组成两两相同的四个配子,如一个 A 突变成 a,则有三种
配子。
【答案】 C
11.【解析】 (1)⑥为核糖体,而核糖体 RNA 为其主要成分,RNA 中含有的糖为核糖。
(2)分泌蛋白包括抗体、消化酶及某些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等)
(3)具有膜的结构为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高尔基体、⑦核膜、⑨内质网;图 2 中含同
源染色体的有:A(有丝分裂后期)、B(减Ⅰ后期)、C(有丝分裂中期)、E(减Ⅰ四分体时期)。
(4)造血干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即可发生图 2 中的 A、C;图 2 中 C 细胞的染色体 4 条,
DNA 8 个,符合题意。
【答案】 (1)核糖(单糖) (2)抗体 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血浆蛋白
(白蛋白、纤维蛋白原)
(3)①②③⑦⑨ ABCE (4)A、C C
12.【解析】 (1)若甲~戊取自同一生物,则该生物含有 4 条染色体,甲、丙所示为有
丝分裂,乙、丁、戊所示为减数分裂,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乙、丙、丁、戊;图 2 中
BE 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含有染色单体,HL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
裂时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含有染色单体。(2)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不存在等位基因,该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YYRR 或 YYrr 或 yyRR 或 yyrr。(3)孟德尔的分离定
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图乙;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通常选用
测交,根据胚胎工程知识,处于 KL 段的次级卵母细胞才有受精能力。(4)图 2 若表示一个细
胞分裂的全过程,则该细胞为有丝分裂形成性原细胞,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BC
段发生了显性突变,则配子中可能含有该突变的基因,发生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可以遗
传给下一代。(5)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判断,图 1 中细胞顺序为丙→甲→戊→乙→
丁。
【答案】 (1)乙、丙、丁、戊 BE、HL
(2)YYRR 或 YYrr 或 yyRR 或 yyrr
(3)乙 KL
(4)能
(5)丙→甲→戊→乙→丁
13.【解析】 (1)丙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可
以判断丙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
基因型可以是 aBXW 或 aBXw 或 abXW 或 abXw。(2)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有
8 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3)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DNA 复制,进入分裂期
DNA 含量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每条染色体含 1 个
DNA 分子。(4)甲→乙是有丝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甲→丙是减
数分裂,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5)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XWY,
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WXw,后代的白眼基因来自雌果蝇,染色体组成为 XXY 的白眼个体的基因型
为 XwXwY,是雌果蝇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分裂后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进入
同一个卵细胞内的结果。
【答案】 (1)次级卵母细胞 aBXW 或 aBXw 或 abXW 或 abXw
(2)8 0
(3)如图所示
(4)基因重组
(5)雌 二
相关文档
- 20届高考生物 专题 生命活动的承担2021-05-27 15:53:1820页
- 通用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编2021-05-27 02:44:4061页
-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2021-05-27 02:44:1369页
- 专题12 生物与环境-2021届高考生物2021-05-27 02:29:3910页
-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教案2021-05-27 02:27:153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2021-05-27 02:21:4123页
- 通用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编2021-05-27 01:40:2768页
- 通用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编2021-05-27 00:47:4966页
- 江苏省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2021-05-27 00:13:3724页
- 【生物】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2021-05-26 23:57:2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