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2 MB
- 2021-05-27 发布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课 标 展 示
素 养 链 接
1.
列举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
2.
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3.
举例说明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都会影响生物的种群特征。
4.
探究培养液中某种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1.
生命观念
——
结构与功能观:种群属于生命系统,具有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
2.
科学思维
——
建立模型: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
3.
科学探究
——
制订并实施方
案: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易 错 易 混 辨 析
1.
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强调
“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
,即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加。
2.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保持稳定,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还与气候、食物等有关。此外,迁入率和迁出率也与种群数量有关。
3.
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对于活动能力
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或某种昆虫卵的种群密度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4.
“
J
”
型曲线自始至终都保持指数式增长,而
“
S
”
型曲线自始至终都具有环境阻力,因此不能认为
“
S
”
型曲线的开始部分是
“
J
”
型曲线,只能说比较接近。
5.
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能达到的最大值是种群在某一时间点出现的最大值,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大于环境容纳量。
相关文档
- 高中人教a版数学必修1单元测试:创优2021-05-27 02:41:5213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2021-05-27 02:41:375页
- 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跟2021-05-27 02:41:239页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1课时跟踪检2021-05-27 02:38:344页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2021-05-27 02:37:0260页
-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2课件-居室污染2021-05-27 02:36:4716页
-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2021-05-27 02:35:5712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五2021-05-27 02:34:2119页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12021-05-27 02:32:225页
- 高中生物第3章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2021-05-27 02:31:32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