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00 KB
- 2021-05-26 发布
安徽省六安中学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用活性炭给红糖脱色和用 SO2 给纸浆脱色的原理相同
B.今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出现的“雾霾”是对一种新分子的描述
C.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
D.Al(OH)3、NaHCO3 都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 有还原性 SO2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NH3 极易溶于水 充满 NH3 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水面迅速上升
C 浓硫酸有吸水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 H2 和 CO
D 氢氟酸是弱酸 氢氟酸用于蚀刻玻璃
3.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8gCO 和 N2 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 2NA
B.标准状况下,22.4 LSO3 所含的分子数为 NA 个
C.足量铜与 1L 18mol/L 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 SO2 的分子总数为 9NA
D.NA 个一氧化碳分子和 0.5 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 7︰4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硫酸与 Na2SiO3 溶液混合:SiO2-3 +2H+===H2SiO3↓
B.Cl2 和 NaOH 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C.向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硫酸氢钠溶液:H++HSO-3 ===SO2↑+H2O
D.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2-4 ===BaSO4↓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B. 从 Na 到 Cl,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 11~17 号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和 3~9 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完全相同
D. 没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就没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6.物质的量相同的铜片分别与体积相同且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有关二者的比
较相等的是( )
①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②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③反应后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④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同温、
同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某同学用超薄的气球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
烧杯底部,打开开关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气球内盛放
的气体可能是( )
A.O2 B.H2 C.NH3 D.SO2
8.相同状况下,将分别盛满如下体积比的混合气体的四支相同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最后
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最高的是( )
A.V(NO2)∶V(O2)=2∶1 B.V(NO)∶V(O2)=2∶1
C.V(NH3)∶V(O2)=2∶1 D.V(NO2)∶V(NO)∶V(O2)=1∶1∶1
9.将 SO2 气体通入 BaCl2 溶液无沉淀生成。若再通入气体 X,有沉淀生成,则气体 X 可能
是下列四种气体中的( )
①O2 ②CO2 ③NH3 ④Cl2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X、Y 代表两种非金属元素,下列不能说明非金属性 X 比 Y 强的是( )。
A.Y 的阴离子 Y 2-的还原性强于 X 的阴离子 X-
B.X 的含氧酸的酸性比 Y 的含氧酸的酸性强
C.X 的单质 X2 能将 Y 的阴离子 Y 2-氧化,并发生置换反应
D.X、Y 的单质分别与 Fe 化合,产物中前者 Fe 为+3 价,后者 Fe 为+2 价
11.已知 1~18 号元素的离子 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
的是( )。
A.质子数:c>b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W
12.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 l ( O H ) 3
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F>O>S
13.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 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
是( )
A. x+2 B. x+4 C. x+8 D. x+18
14. A、B、C 都为短周期元素,A、B 同周期,A、C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A2-和 C-,B2+
和 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价 B. 原子半径:A>B>C
C. 离子半径:A2->C->B2+ D. 还原性:A2-①>②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第 II 卷(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52 分)
17.(12)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草图,表中所列字母代号分别代表某一种元素,请回答:
(1)表中最活泼的金属与最活泼的非金属形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由 a、d 两种元素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分解生成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f、k、m 对应的单原子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d、m 对应的离子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d、e、m 的气态氢化物中,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6)用电子式表示 n 与 m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 2∶1 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18.(16)已知非金属单质硫(S)是淡黄色固体粉末,难溶于水。为了验证氯元素的非金
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的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试剂是 ,烧瓶中加入的试剂是 。
(2)画出虚线框内的实验装置图,并注明所加试剂,说明装置的作用 。
(3)装置 B 中盛放的试剂是 (选填下列所给试剂的代码),实验现象为 ,化
学反应方程式是 。
A.Na2S 溶液 B.Na2SO3 溶液 C.Na2SO4 溶液
(4)从原子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原因。 。
19(14).在下列物质转化中,A 是一种正盐,D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 C 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16,E 是酸,当 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的转化关系:
A ――→
X
B ――→
Y
C ――→
Y
D ――→
Z
E
当 X 是强酸时,A、B、C、D、E 均含同一种元素;当 X 是强碱时,A、B、C、D、E 均含
另外同一种元素。请回答:
(1)A 是________,Y 是________,Z 是________。
(2)当 X 是强酸时,E 是________,写出 B 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 X 是强碱时,E 是________,写出 B 生成 C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0.(10 分)亚氯酸钠(NaClO2)主要用作棉纺、造纸业的漂白剂,也可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
等,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以氯酸钠(NaClO3)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1)ClO2 中 Cl 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从“母液”中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冷却结晶”后需________(填操作名称),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4)反应 2 中转移 0.1NA 个电子时,生成 NaClO2 的质量为________g。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D D A D D A A D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B C B C D C
二、非选择题(52 分)
17.【12 分】
(1)KF (2)2H2O2===2H2O+O2↑
(3) S2->F->Na+>Al3+ (4)S2->O2-
(5)H2S (6)
18.(16 分)(1)浓盐酸 MnO2
(2) 除去 Cl2 中的 HCl 气体
(3)A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Na2S+Cl2=2NaCl+S↓
(4)Cl 原子、S 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但最外层电子数 Cl 原子是 7,S 原子是 6,且原子
半径 Cl<S,因此,在反应中 Cl 原子比 S 原子更容易获得电子达稳定结构,故氯元素的非
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19(14 分):(1)(NH4)2S O2 H2O
(2)H2SO4 2H2S+3O2 =====
点燃
2SO2+2H2O
(3)HNO3 4NH3+5O2 =====
催化剂
△ 4NO+6H2O
20 (10 分)
(1)+4 价 (2)Na2SO4
(3)过滤 玻璃棒、漏斗、烧杯 (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