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 MB
- 2021-05-26 发布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高 2015 级高二(上)10 月月考试题
化 学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2014 年 7 月 21 日,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南非德班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道路—“拯救人类
的最后机会”。要想节能减排下列属最有希望的新能源是( )
①天然气 ②煤 ③石油 ④水能 ⑤太阳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④⑤⑥ D.除①②外
2.已知反应:①101kPa 时,C(s) + 1/2O2(g)=CO(g) △H1=-110.5kJ/mol
②稀溶液中,H+(aq) + OH-(aq)=H2O(1) △H2=-57.3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碳的燃烧热用△H3 来表示,则△H3<△H1
B.若碳的燃烧热用△H3 来表示,则△H3>△H1
C.浓硫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kJ/mol
D.稀醋酸与稀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1mol 水,放出 57.3kJ 热量
3.已知充分燃烧 a g 乙炔气体时生成 1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 b kJ,则乙
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b kJ / mol
B. C2H2(g)+5/2O2(g)=2CO2(g)+H2O(l); ΔH=2b kJ / mol
C.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4b kJ / mol
D.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b kJ / mo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
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5. 肼(N2H4)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 1mol 化学键所
需的能量(kJ):N≡N 为 942、O=O 为 500、N-N 为 154,
则断裂 1molN-H 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 B.391 C.516 D.658
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2 的是( )
①C(s)+O2(g) ===CO2(g) △H1 C(s)+1/2O2(g)
===CO(g) △H2
②S(s)+O2(g) ===SO2(g) △H1 S(g)+O2(g)
===SO2(g) △H2
③H2(g)+1/2O2(g) ===H2O(l) △H1 2H2(g)+O2(g) ===2H2O(l) △H2
④CaCO3(s) ===CaO(s)+CO2(g) △H1 CaO(s)+H2O(l) ===Ca(OH)2(s) △H2
A.③ ④ B.② ④ C.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7.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8.在 298 K、1.01×105Pa 下,将 22 g CO2 通入 750mL 1mol·L-1 NaOH 的溶液中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放出 x kJ 的热量。已知在该条件下,1mol CO2 通入 1 L 2mol·L-1 NaOH 溶液中充分
反应放出 y kJ 的热量。则 CO2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HCO3 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O2(g)+NaOH(aq)===NaHCO3(aq) ΔH=-(2y-x)kJ·mol-1
B.CO2(g)+NaOH(aq)===NaHCO3(aq) ΔH=-(2x-y)kJ·mol-1
C.CO2(g)+NaOH(aq)===NaHCO3(aq) ΔH=-(4x-y)kJ·mol-1
D.2CO2(g)+2NaOH(l)===2NaHCO3(l) ΔH=-(8x-2y)kJ·mol-1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活化分子间的碰撞一定能发生化学反应 ②普通分子间的碰撞有时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③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④有气体参加的化学
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
大 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⑥催化剂能增大活化分子百
分数,从而成千成万倍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⑤⑥ D.①⑤
10.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
+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B 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物质 C 的百分含量 ⑦各气体的物质的量 ⑧当有
1molB 气体分子断键,同时有 1/2molC 气体分子断键
A.②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⑥⑦⑧ C.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③④⑤⑦
11.在一定条件下,对于 A2(g)+3B2(g) 2AB3(g)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
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2)=0.8 mol·L-1·s-1 B.v(A2)=30 mol·L-1·min-1
C.v(AB3)=1.0 mol·L-1·s-1 D.v(B2)=1.2 mol·L-1·s-1
12.少量铁粉与 100 mL 0.01 mol/L 的稀盐酸(足量)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
应速率而不改变 H2 的总量,可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 H2O ②加 NaOH 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
盐酸 ④加 CH3COONa 固体 ⑤加 NaCl 溶液 ⑥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
酸挥发) ⑧改用 10 mL 0.1 mol/L 盐酸 ⑼改用 100mL0.1 mol/L 的稀硝酸
A.①⑥⑦ B.③⑤⑧⑨ C.③⑦⑧ D.③⑦⑧⑨
13.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Δ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14.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
速率为 0.6 mol·L-1·s-1 ③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 ④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③反应
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 ⑤正 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⑥使
用了适宜的催化剂
A.②⑤ B.①② C.③⑤ D.④⑥
16.COCl2(g) 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 ②恒
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 CO 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 COCl2
转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17.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X、Y,发生反应 mX(g) nY(g) ΔH=Q
kJ/mol。反应达到 平衡时,Y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 度、气体体积(容器容积)的关系如下表所
示:
气体体积/L
c (Y)/mol·L-1
温度/℃
1 2 3
100 1.00 0.75 0.53
200 1.20 0.90 0.63
300 1.30 1.00 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 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硫酸工业中,增大 O2 的浓度有利于提高 SO2 的转化率
B.对 2HI(g) H2(g)+I2(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
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D.滴有酚酞的氨水溶液,适当加热溶液(氨气不挥发)后颜色变深(注:NH3·H2O 的电离是吸热
反应)
19.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 A(g)+xB(g) 2C(g),
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30 min~40 min 间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
B.反应方程式中的 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30 min 时降低温度,40 min 时升高温度
D.8 min 前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8 mol·L-1·min-1
20.反应 CO(g) +H2O(g) H2(g) +CO2(g) ΔH<0,改变其中一种条件,能加快反应速
率且反应放出的热量不变的是
A.升高温度 B.减小压强 C.加入 CO D.加入催化剂
21. 根据反应 Br+H2 HBr+H 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甲进行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 )
A.正反应吸热
B.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
C.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
D.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22.取五等份 NO2 ,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NO2(g) N2O4(g) ΔH<0,反应相同时间后,分别测定体系中 NO2 的百分含量(NO2%),
并作出其随反应温度(T)变化的关系图。下列示意图中,可能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2 mol A 气体和 1 mol B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
应:2A(g)+B(g) 3C(g);经 2 s 后测得 C 气体的浓度为 0.6 mol·L- 1。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①从反应开始至 2 s 时,用物质 A 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 mol·L-1·s-1
②从反应开始至 2 s 时,用物质 B 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2 mol·L-1·s-1
③2 s 时,物质 A 与 B 的转化率相等
④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2 mol·L-1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24.下列反应中符合图像的是( )
A.N2(g)+3H2(g) 2NH3(g) ΔH=-Q1 kJ·mol-1(Q1>0)
B.2SO3(g) 2SO2(g)+O2(g) ΔH=+Q2 kJ·mol-1(Q2>0)
C.4NH3(g)+5O2(g) 4NO(g)+6H2O(g) ΔH=-Q3 kJ·mol-1(Q3>0)
D.H2(g)+CO(g) C(s)+H2O(g) ΔH=+Q4 kJ·mol-1(Q4>0)
25、在 一 个 恒 温 恒 容 的 密 闭 容 器 中 充 入 1 mol HI , 建 立 如 下 平 衡 :
2HI(气) H2(气)+I2(气),测得 HI 的转化率为 a%。保持恒温恒容,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再
充入 2molHI,待新平衡建立后 HI 的转化率为 b%,则 a 与 b 的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5 道题,共 50 分)
26、(6 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基本工具,本期在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章节学过几
个重要的化学方程式,请你按要求写出:
(1)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碘化钾的稀硫酸溶液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中的 Cr2O7
2—与 CrO4
2—之间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27.(8 分,每空 1 分) 50mL 0.5mol·L-1 盐酸与 50mL 0.55mol·L-1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
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
“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 60mL 0.50mol·L-1 盐酸跟 50mL 0.50mol·L-1 NaOH 溶液进行反
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偏 大”或“相等”或“偏
小”),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________;
用 50mL 0.5mol·L-1 盐酸与 50mL 0.50mol·L-1 NaOH 溶液进行中和测定,测得的中和热数值
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取 50 mL 0.50 mol/L NaOH 溶液和 30 mL0.50 mol/L 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表。
温度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 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平均值
(T2-T1)/℃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30.1
2 27.0 27.4 33.3
3 25.9 25.9 29.8
4 26.4 26.2 30.4
则中和热ΔH=____ ____(取小数点后一位)。
(本题中 NaOH 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密度均取 1g/mL,溶液的比热容均取 4.2J/(g.℃))
28.(共 6 分,每空 1 分)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3B(g) 2C(g) ΔH<0,根
据下列速率-时间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 下 列 时 刻 所 改 变 的 外 界 条 件 是 : t1________________ ; t3________________ ;
t4_______________;
(2)产物 C 的体积分数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A 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时间段是
(3)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
29.(16 分,每空 2 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小组成员为此“异常”现象
展开讨论,猜想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有两种,并为此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验证。
猜想Ⅰ:此反应过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猜想Ⅱ:……。
【实验目的】探究草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的速率变化“异常”原因
【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胶头滴管、量筒、药匙、玻璃棒等;
试剂:0.1mol/L H2C2O4 溶液、0.05mol/L KMnO4(硫酸酸化)溶液等。
请你根据该兴趣小组的实验探究设计思路,补充完整所缺内容。
(1)草酸(H2C2O4,弱酸)与酸性 KMnO4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要完成对猜想Ⅰ的实验验证,至少还需要一种实验仪器是
(3)猜想Ⅱ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Ⅱ,进行该实验还要补充一种试剂及一种仪器,分别是
(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30.(共 14 分,每空 2 分)在某一容积为 5 L 的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 mol 的 CO
和 0.3 mol 的 H2O,在催化剂存在和 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反应中 CO2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
(1)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 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v(CO)=
mol/(L·min),该温度(800℃)下的平衡常数 K= 。
(2)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时能使平衡常数 K 增大的有 (填
字母)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 E.加入催化剂 G.移出一氧化碳气体
(3)如要一开始加入 0.1 mol 的 CO、0.1 mol 的 H2O、0.2 mol 的 CO2 和 0.2 mol 的 H2,在相
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________________mol/L。
(4)若保持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不变,在(1)中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 0.3mol 的水蒸气,
重新达到平衡后,H2 O 的转化率_______(填“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5)在催化剂存在和 800℃的条件下,在某一时刻测得 c(CO)=c(H2O)=0.09mol/L,c(CO2 )
=c(H2)=0.13mol/L,则此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若没有处
于平衡状态则该反应向 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成都龙泉第二中学高 2015 级高二(上)
10 月月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试管 A 试管 B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褪色时间)
结论 猜想Ⅱ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C C B C D C C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A A C A B A B C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D D D A B C
二、填空题
26、(1) S2O3
2—+2H+=S↓+SO2↑+H2O
(2)4I—+O2+4 H+=2I2+2 H2O
(3)Cr2O7
2—+ H2O 2CrO4
2—+2H+
27.环形玻璃搅拌棒
(2)偏大
(3)相等;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是指生成 1mol 水所放出的热量,而与实际参加反应的酸、
碱的物质的量无关
(4)偏小;偏小
(5)ΔH=53.8 KJ/mol
28.(1) t1___升温;t3____加催化剂;t4___减小压强;
(2) t0—t1;t5 —t6
(3)t3—t4
29. (1)5H2C2O4+2MnO4
2—+6H+=10CO2↑+2Mn2++8H2O
(2)温度计
(3)生成的 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MnSO4(s)和秒表
(4)基于猜想Ⅱ成立,设计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表内容。
试管 A 试管 B
加入试剂 2mL0.1mol/L H2C2O4 溶液、1mL
0.05mol/L 酸性 KMnO4
2mL0.1mol/L H2C2O4 溶液、1mL 0.05mol/L
酸性 KMnO4,少量 MnSO4(s)
实验现象(褪色
时间)
褪色较慢 褪色较快
结论 猜想Ⅱ正确
(加入试剂时只要 A 试管与 B 试管所加的 0.1mol/L H2C2O4 溶液、0.05mol/L 酸性 KMnO4 体积相
等即给分。)
30.(1)0.003;K=1 (2)A (3)0.003 (4)降低 (5)否;逆反应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二化学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第2021-05-26 01:10:0820页
- 人教版高二化学29酸碱中和滴定(第一2021-05-25 23:56:179页
- 江苏省射阳中学 高二化学上学期期2021-05-25 23:52:2910页
- 人教版高二化学镁和铝(第一课时)课件2021-05-25 23:38:1411页
- 高二化学选修4高考题库:考点6弱电解2021-05-25 23:34:0215页
- 江苏省扬州市 2016-2017 学年高二2021-05-25 23:28:3612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中学2020-20212021-05-25 23:24:579页
- 人教版高二化学44期末复习之二:有机2021-05-25 22:48:1720页
- 人教版高二化学 醛 章节复习教案2021-05-25 22:16:374页
- 人教版高二化学5-3-2 乙烯和烯烃(第2021-05-25 21:01:5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