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00 KB
- 2021-05-25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1 -
(5 月黄金档)2013 高考政治 冲刺秘籍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新人教
版
一、选择题
1.刘月的爸妈承包集体土地种粮年收入 1.5 万元,收购销售蔬菜年收入 4 万元,房屋出
租年收入 5 千元。其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为( )
A.6 万元 B.5.5 万元 C.4 万元 D.1.5 万元
2.李师傅在某外资企业工作,3 月底拿到了 4 000 元的工资款。这“4 000 元”( )
A.属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形式
B.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C.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D.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富”向“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据此回答 3~4 题。
3.要做到从“国富”到“民富”的成功转型,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必须适当
降低财政收入在 GDP 中的比重。这( )
A.不利于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B.最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C.会削弱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调控力度
D.可以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创造有利条件
4.要做到从“国富”到“民富”的成功转型,一定意义上要靠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
( )
①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②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要求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的完全对接 ④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
平,全国月人均增加 140 元左右。2011 年春节前,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如期拿到调整后的养老
金。这一举措属于( )
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
④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11 年 2 月山东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全省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 3 档:1 100
元、950 元、800 元,平均增幅 26%,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从 3 月起执行。这表明政府( )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7.针对目前社会上的“仇富”心态,全国人大代表钟南山院士发表了他的见解:当前重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2 -
视做大蛋糕,而不够重视切好蛋糕,是造成“仇富”的根源。钟南山院士的见解说明(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B.公平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D.公平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8.下图主要反映了( )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B.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D.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9.我国近三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和社保支出情况如下:
内容
年份
安排金额 同比增长
2009 年 2 761.61 亿元 24.2%
2010 年 3 296.66 亿元 20.2%
2011 年 3 582.25 亿元 8.7%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政府( )
①运用货币手段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②加大财政支出以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③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 ④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宏
观调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1 年 4 月 22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提交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据此回答 10~11 题。
10.国家就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问题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体现了( )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 ③税收的无偿
性是强制性的保障 ④依法治国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从认识论
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表明了( )
①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②人们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
具有反复性 ③推动认识不断向前发展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④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
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2.2011 年 1 月 27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就房产税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3 -
改革试点答记者问。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件成熟时,在全国范围内对个人拥有的住房征收房
产税。征收房产税( )
①能够调节我国个人收入分配 ②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③是我国运用经济手段防止房
地产过热 ④是为了通过增加税收来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3.2011 年 6 月 30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个人所得税法修
正案,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即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 2 000 元上调至每月 3 500
元,将现行工薪的 9 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 7 级,取消 15%和 40%两档税率,扩大 5%和 10%两
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经测算,与去年相比,合计 2011 年约减少财政收入 1 200 亿元。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的经济意义。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十一五”期间我国 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民富是生产出来的”
这一观点的认识。
信息速递: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
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
转型。分工的细化、产业链的强大,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富路径。有人因此认为:民富
是生产出来的。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 4 -
(2)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别说明三大转型目标蕴含的主要哲学道理。
答案
1.D 2.C 3.D 4.B 5.B 6.C 7.B 8.C 9.C 10.C 11.A 12.C
13.(1)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
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理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3)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4)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14.(1)“十一五”期间我国 GDP、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 08、09 年增幅略有回落但
总体上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这说明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财政收入、GDP 的增长
均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说明居民收入与财政收入和 GDP 增长不同步。
题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经济发展水
平对个人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实现民富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
题中观点是片面的,分配政策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如果分配不合理,社会财富过多地集
中在国家、企业或少数人手中,也难以真正实现民富。实现民富需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保证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在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2)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内需
和外需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处理内需和外需的矛盾,实现外需向内需的转变,有利于转
变发展方式;也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维护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飞跃。实现高碳向低碳的
转变就是要优化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③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实现强国向富民的转变有利于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关文档
- 2020高考政治攻略大二轮浙江专用讲2021-05-25 21:06:1734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5 21:02:5014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5 20:58:285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1第7课个2021-05-25 20:55:275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1-2021-05-25 20:54:5225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5 20:47:527页
- 高考政治极速提分必备专题03收入与2021-05-25 20:46:596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5 20:37:228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5 20:30:5115页
- 2020高考政治二轮对对练:专题一 生2021-05-25 20:27:2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