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7.40 KB
  • 2021-04-15 发布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高三历史二模试题(附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国语》载: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清查户口)于太原”。对此,仲山父以“示少而恶事……无故料民,天之所恶”表示反对。但“王辛料之”。宣王料民之举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违背了天人感应理念
C.激化贵族内部的矛盾               D.反映出王室力量衰微
25.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             B.儒学面临信仰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             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26.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将农民的赋税简化为地税和户税两种,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户税征钱,地税征粮,分夏、秋两季缴纳。由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
A.有利于商品流通               B.解决了财政危机
C.缓解了土地兼并               D.加强了人身控制
27.明万历时,“儒为名高,贾为厚利”得到徽商的普遍认同。当时,徽商家庭多以“第教之儒,成则嗣我声,否亦不失本业”为信条,命子孙分事儒贾,以维持家族“业儒”传统。该现象反映了当时徽州地区
A.尊儒重仕的风气               B.等级观念的瓦解
C.商业竞争的激烈               D.农耕经济的衰退
28.蓄发令是太平军每攻克一地后发布的第一道公告。洪仁玕在《钦定军次实录》中强调:“凡欲脱满洲鞑子之轭,投诚天朝,必须留发,以诠父母养育之恩,以顺上帝生成之恩,切不可剃之。”太平天国推行蓄发令旨在
A.强化民众宗教信仰             B.推行儒家忠孝文化
C.对抗满清王朝统治             D.维护汉人民族尊严
29.据《兴宁县乡土志》载,1880年后,广东传统纺织业中心兴宁一带,由于“孟买棉纱售价低廉”,“棉纱进口,俱为兴宁县织布所需”,仅士布业一项,就占全县手王业出口总值的九成多。由此推知,当地
A.纺织技术得以革新             B.沦为世界市场附庸
C.土布的竞争力提升             D.自然经济解体充分
30.          图1《扫地出门》,刊载于1933年《红色中华》

图1可以佐证苏区政府
A.粉碎围剿的决心              B.治国安民的智慧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公正法治的理念
31.1953年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170多个国营和地方国营企业参与了竞赛,其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增产节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同年鞍钢各生产厂矿也制订了增产节约8500亿元的计划。此类增产节约竞赛
A.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            B.出现了冒进主义的倾向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响应公私合营国家号召
32.在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的哥哥因背叛城邦,在死后被国王下令禁止安葬。而安提戈涅毅然以遵循“天条”为由,埋葬了哥哥。最终,她因违背国王禁令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该剧上演后受到了民众的欢迎。作品折射出告希腊
A.自然法精神深植人心              B.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C.世俗权力受到了挑战              D.崇尚理性成为共识
33.有学者认为,“内阁大臣开始是作为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又以国王的名义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只在必要时向国王请示”。该观点意在说明英国
A.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B.政治妥协缓和矛盾
C.制度变革呈现渐进特征          D.议会传统历史悠久
34.      表1 1950~1989年美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单位: %)

A.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B.福利制度日渐完备
C.干预模式不断僵化              D.政府规模职能扩大
35.欧洲某一时期的哲学家强调非理性层面的存在,认为科学清除了宗教存在的理由,也消除了人对世界的恐惧和崇敬,不认同国家可以通过人为订立的契约建立起来。与这一思想相契合的文学作品是
A.《十日谈》   B.《西风颂》    C.《玩偶之家》    D.《老人与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1954年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第一部。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茹拉甫辽夫是苏联某工厂的厂长,他思想保守,没有人情味。为追求生产指标,他将工人盖宿舍的钱用来造车间,却最终因工棚倒塌造成死亡事故而被撒职。该作品一改斯大林时代粉饰歌颂的文学风格,将苏联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以“冰河”解冻为结尾影射个人崇拜的冬日已去,思想解放的春天已经到来。小说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催生了一大批类似的作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解冻文学”潮……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解冻文学” 走向低潮。
——摘编自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潮流》等
材料二
1978年初卢新华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痕》。故事描写了一位年轻的红卫兵王晓华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坚决同自己的“叛徒”母亲断绝关系。九年后,当母亲的冤案平反,觉醒的王晓华去看望母亲,母亲却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小说从侧面揭示了文革十年活劫在人们心灵刻下的难以弥合的伤痕,因此一发表就引起了共鸣。后来人们把70年代来80年代初要求清除文革恶果,并进一步探讨其历史根源的文学称为“伤痕文学”。此后,中国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杨民 《“解冻文学”与“伤痕文学” 前后的中苏文艺政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 60年代苏联“解冻文学”潮流出现的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解冻文学”与中国“伤痕文学”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形成原因。(1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表21949~2010 年中国对外援助状况
——摘编自于涌泉《中国对外援助的状况研究 (1949~2010年)》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开启了以“修明武备为第一要务”的军事改革。至1898年,清政府陆续组建了湖北护军、自强军、新建陆军和武毅军四支新式军队。这些军队“参用各国洋升教习,练兵讲求枪炮理法兼习营垒测绘”,其训练完全参照西法,初步形成了步兵、骑兵、炮兵和工程兵等多兵种部队。此外,军队的管理方式、组织制度都在向近代转变。由于财力困窘,此次改革重点集中在陆军,海军方面则处于停滞状态。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甲午战后清政府军事改革的特点。(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军事改革。(7分)











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表3 五次中东战争简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中东地区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的基本原因。(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东战争带来的历史启示。(7 分)


4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  罗愿(1136~1184年),字端良,徽州歙县人,少博学好古,有经纬之才。他所处的南宋,是一个金人入主中原,国家积弱不振的时代。对此,许多学者希望通过修撰地方志书,以激发乡邦人士爱国爱家的热情。在徽州知州赵不悔的支持下,罗愿开始撰写《新安志》。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罗愿“访故老求遗事”,收集计簿、前史、杂家稗说等资料并加以考证,于南宋淳熙二年撰成该志。
《新安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赵不悔盛赞“山川道里之险易,丁口项亩之息耗,赋贡物产之阔狭,以至州土吏治、风俗人材,皆条理错综,聚见此书,曾无遣者”。该志撰成后,其体例为后世效法,至今仍是徽学和宋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料。
——摘编自刘道胜《罗愿与<新安志>》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愿撰写《新安志》的原因。(7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愿《新安志》撰成的意义。(8 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B    A    A    C    C    B    A    A    C    D    B

41. (1) 背景:二战后苏联工业化模式弊端凸显;斯大林时代文学形式的僵化;苏共“二十大”打破了个人崇拜;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文化环境的改善。(8 分)
(2)相同:风格批判现实,引发了社会共鸣;具有人文情怀(5 分)
不同:“解冻文学”注重反映社会现实;“伤痕文学”重在对历史教训的反思(4 分)
原因:苏联模式的日渐僵化;中国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双百方针重新贯彻;民主政治重建,平反冤假错案(8分)
42.论题:国内外形势影响新中国的对外援助。(2 分)
阐述: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新中国重大外交理念和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相统一为政策取向,深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建国初期,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西方世界的封锁有关,在其影响下中国做出了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但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国力相对有限,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集中在越南和朝鲜两国,对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相对较少。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空前孤立,为保证经济建设拥有安全平稳的国际环境,中国通过大力支援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建设改善自身处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逐渐缓和以及国内对“左”的错误的逐渐纠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对外援助超越了意识形态,不再以政治利益为首要出发点,对经济利益更加重视,强调在中国和受援国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更广泛的同世界各国打交道,援助范围日益扩大。
总之,中国建国以来的对外援助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其实践构成了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加强对外关系,提升自身软实力的重要步骤。(10 分)
(也可从以下几个论题展开阐述:新中国始终重视对外援助、新中国对外援助范围日益扩大、新中国对外援助逐渐突破意识形态,其他观点言之有理皆可)
45. (1) 特点:受甲午战败刺激,具有应急色彩;照搬西法练兵;深入军事体制层面;侧重于陆军改革。(8分)
(2)评价:提升清军的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体制近代化;为日后新政改革提供借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7 分)
46. (1) 基本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国际力量的介入。(8分)
(2)历史启示: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灾难和痛苦;战争解决不了双方的矛盾;和平谈判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7分)
47. (1) 原因:适应时代的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罗愿个人才学与严谨的治学精神。(7分)
(2)意义:有利于激发时人家国情怀;为当时地方治理提供参考;为后世志书修撰提供了借鉴;为史学研究保留了基本资料。(8分)
 
  • 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国语》载: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清查户口)于太原”。对此,仲山父以“示少而恶事……无故料民,天之所恶”表示反对。但“王辛料之”。宣王料民之举
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B.违背了天人感应理念
C.激化贵族内部的矛盾               D.反映出王室力量衰微
25.玄学的代表王弼(226~249年)认为“崇仁义,愈致斯伪……顺自然而行,不造不施”才是治国根本,故应当“从事于道者,以无为为君”。魏晋士人崇尚“无为”反映出当时
A.门阀制度受到抨击             B.儒学面临信仰
C.无为而治成为主流             D.三教合一趋势显现
26.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将农民的赋税简化为地税和户税两种,按户等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户税征钱,地税征粮,分夏、秋两季缴纳。由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
A.有利于商品流通               B.解决了财政危机
C.缓解了土地兼并               D.加强了人身控制
27.明万历时,“儒为名高,贾为厚利”得到徽商的普遍认同。当时,徽商家庭多以“第教之儒,成则嗣我声,否亦不失本业”为信条,命子孙分事儒贾,以维持家族“业儒”传统。该现象反映了当时徽州地区
A.尊儒重仕的风气               B.等级观念的瓦解
C.商业竞争的激烈               D.农耕经济的衰退
28.蓄发令是太平军每攻克一地后发布的第一道公告。洪仁玕在《钦定军次实录》中强调:“凡欲脱满洲鞑子之轭,投诚天朝,必须留发,以诠父母养育之恩,以顺上帝生成之恩,切不可剃之。”太平天国推行蓄发令旨在
A.强化民众宗教信仰             B.推行儒家忠孝文化
C.对抗满清王朝统治             D.维护汉人民族尊严
29.据《兴宁县乡土志》载,1880年后,广东传统纺织业中心兴宁一带,由于“孟买棉纱售价低廉”,“棉纱进口,俱为兴宁县织布所需”,仅士布业一项,就占全县手王业出口总值的九成多。由此推知,当地
A.纺织技术得以革新             B.沦为世界市场附庸
C.土布的竞争力提升             D.自然经济解体充分
30.          图1《扫地出门》,刊载于1933年《红色中华》

图1可以佐证苏区政府
A.粉碎围剿的决心              B.治国安民的智慧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公正法治的理念
31.1953年沈阳市开展了增产节约竞赛,170多个国营和地方国营企业参与了竞赛,其中有95个单位提出在完成国家计划基础上增产节约1万亿元的奋斗目标,同年鞍钢各生产厂矿也制订了增产节约8500亿元的计划。此类增产节约竞赛
A.有利于工业化战略实施            B.出现了冒进主义的倾向
C.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响应公私合营国家号召
32.在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的哥哥因背叛城邦,在死后被国王下令禁止安葬。而安提戈涅毅然以遵循“天条”为由,埋葬了哥哥。最终,她因违背国王禁令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该剧上演后受到了民众的欢迎。作品折射出告希腊
A.自然法精神深植人心              B.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C.世俗权力受到了挑战              D.崇尚理性成为共识
33.有学者认为,“内阁大臣开始是作为秘书辅佐国王的,然后又以国王的名义行事,最后则是代表自己行事,只在必要时向国王请示”。该观点意在说明英国
A.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B.政治妥协缓和矛盾
C.制度变革呈现渐进特征          D.议会传统历史悠久
34.      表1 1950~1989年美国政府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统计(单位: %)

A.经济发展持续增长              B.福利制度日渐完备
C.干预模式不断僵化              D.政府规模职能扩大
35.欧洲某一时期的哲学家强调非理性层面的存在,认为科学清除了宗教存在的理由,也消除了人对世界的恐惧和崇敬,不认同国家可以通过人为订立的契约建立起来。与这一思想相契合的文学作品是
A.《十日谈》   B.《西风颂》    C.《玩偶之家》    D.《老人与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1954年爱伦堡发表了小说《解冻》第一部。作者笔下的主人公茹拉甫辽夫是苏联某工厂的厂长,他思想保守,没有人情味。为追求生产指标,他将工人盖宿舍的钱用来造车间,却最终因工棚倒塌造成死亡事故而被撒职。该作品一改斯大林时代粉饰歌颂的文学风格,将苏联社会生活的阴暗面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以“冰河”解冻为结尾影射个人崇拜的冬日已去,思想解放的春天已经到来。小说发表后引起了轰动,催生了一大批类似的作品,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解冻文学”潮……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后,“解冻文学” 走向低潮。
——摘编自李华《赫鲁晓夫与苏联“解冻文学”潮流》等
材料二
1978年初卢新华发表了短篇小说《伤痕》。故事描写了一位年轻的红卫兵王晓华在极左思想影响下,坚决同自己的“叛徒”母亲断绝关系。九年后,当母亲的冤案平反,觉醒的王晓华去看望母亲,母亲却在几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小说从侧面揭示了文革十年活劫在人们心灵刻下的难以弥合的伤痕,因此一发表就引起了共鸣。后来人们把70年代来80年代初要求清除文革恶果,并进一步探讨其历史根源的文学称为“伤痕文学”。此后,中国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杨民 《“解冻文学”与“伤痕文学” 前后的中苏文艺政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 60年代苏联“解冻文学”潮流出现的背景。(8分)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解冻文学”与中国“伤痕文学”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形成原因。(17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表21949~2010 年中国对外援助状况
——摘编自于涌泉《中国对外援助的状况研究 (1949~2010年)》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4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开启了以“修明武备为第一要务”的军事改革。至1898年,清政府陆续组建了湖北护军、自强军、新建陆军和武毅军四支新式军队。这些军队“参用各国洋升教习,练兵讲求枪炮理法兼习营垒测绘”,其训练完全参照西法,初步形成了步兵、骑兵、炮兵和工程兵等多兵种部队。此外,军队的管理方式、组织制度都在向近代转变。由于财力困窘,此次改革重点集中在陆军,海军方面则处于停滞状态。
——摘编自陈长江《甲午战后至戊戌维新前清政府的改革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甲午战后清政府军事改革的特点。(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甲午战后清政府的军事改革。(7分)











46.【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表3 五次中东战争简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中东地区长期战乱和流血冲突的基本原因。(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东战争带来的历史启示。(7 分)


4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分)
材料  罗愿(1136~1184年),字端良,徽州歙县人,少博学好古,有经纬之才。他所处的南宋,是一个金人入主中原,国家积弱不振的时代。对此,许多学者希望通过修撰地方志书,以激发乡邦人士爱国爱家的热情。在徽州知州赵不悔的支持下,罗愿开始撰写《新安志》。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罗愿“访故老求遗事”,收集计簿、前史、杂家稗说等资料并加以考证,于南宋淳熙二年撰成该志。
《新安志》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赵不悔盛赞“山川道里之险易,丁口项亩之息耗,赋贡物产之阔狭,以至州土吏治、风俗人材,皆条理错综,聚见此书,曾无遣者”。该志撰成后,其体例为后世效法,至今仍是徽学和宋史研究不可或缺的基本资料。
——摘编自刘道胜《罗愿与<新安志>》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愿撰写《新安志》的原因。(7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愿《新安志》撰成的意义。(8 分)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B    A    A    C    C    B    A    A    C    D    B

41. (1) 背景:二战后苏联工业化模式弊端凸显;斯大林时代文学形式的僵化;苏共“二十大”打破了个人崇拜;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文化环境的改善。(8 分)
(2)相同:风格批判现实,引发了社会共鸣;具有人文情怀(5 分)
不同:“解冻文学”注重反映社会现实;“伤痕文学”重在对历史教训的反思(4 分)
原因:苏联模式的日渐僵化;中国改革开放促进思想解放;双百方针重新贯彻;民主政治重建,平反冤假错案(8分)
42.论题:国内外形势影响新中国的对外援助。(2 分)
阐述: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以新中国重大外交理念和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相统一为政策取向,深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建国初期,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西方世界的封锁有关,在其影响下中国做出了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但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国力相对有限,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集中在越南和朝鲜两国,对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相对较少。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空前孤立,为保证经济建设拥有安全平稳的国际环境,中国通过大力支援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建设改善自身处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逐渐缓和以及国内对“左”的错误的逐渐纠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对外援助超越了意识形态,不再以政治利益为首要出发点,对经济利益更加重视,强调在中国和受援国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更广泛的同世界各国打交道,援助范围日益扩大。
总之,中国建国以来的对外援助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其实践构成了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加强对外关系,提升自身软实力的重要步骤。(10 分)
(也可从以下几个论题展开阐述:新中国始终重视对外援助、新中国对外援助范围日益扩大、新中国对外援助逐渐突破意识形态,其他观点言之有理皆可)
45. (1) 特点:受甲午战败刺激,具有应急色彩;照搬西法练兵;深入军事体制层面;侧重于陆军改革。(8分)
(2)评价:提升清军的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体制近代化;为日后新政改革提供借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7 分)
46. (1) 基本原因:民族矛盾;宗教对立;领土和文化历史遗迹的归属纠纷;国际力量的介入。(8分)
(2)历史启示: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灾难和痛苦;战争解决不了双方的矛盾;和平谈判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7分)
47. (1) 原因:适应时代的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罗愿个人才学与严谨的治学精神。(7分)
(2)意义:有利于激发时人家国情怀;为当时地方治理提供参考;为后世志书修撰提供了借鉴;为史学研究保留了基本资料。(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