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00 KB
  • 2021-06-26 发布

河南省商丘市商丘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高三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1.有学者认为,早期中国从“猴山结构”的松散联邦,逐渐发展到西周的分封制,再经过春 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最终发展为秦汉中央集权大帝国。这反映出早期中国 A. 政权由松散趋向于严密 B. 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C. 思想由多元趋向于统一 D. 宗法血缘制度土崩瓦解 2.《史记》等史书都记载了夏朝的夏桀和商朝的商纣王在王宫里各挖了一个大酒池和后妃 大臣不分昼夜地尽情嬉乐,许多人醉死在池子里。从墓葬挖掘看,晚商普遍随葬酒器。这些 从侧面反映出 A. 奴隶主把腐化发挥到极致 B. 商朝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 C. 汤武革命顺天应民实属必然 D. 商人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3.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 古代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进行政治改革 B. 强化君主专制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目的 D. 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4.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项)中提到:“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 之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知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籍 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现象,由此推断 A. 统治者实行了新的选官制 B. 九品中正制已被彻底抛弃 C. 统治者被迫重用庶族地主 D. 士族门第不再是选官标准 5.北宋太宗时期,废道置十五路,每路设安抚使、转运使和提点刑狱等官,作为中央政府的 特派员,分别管理所辖州郡的军事民政、财赋监察、司法刑狱等事。这一做法的最终目的是 A. 消除地方割据的经济根源 B. 发展完善了封建官僚体制 C. 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D. 稳定王朝内部的政治秩序 6.下表是西汉到北宋时期我国人口情况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比(%) 人口(户) 占全国户比(%)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通过上表现象可以看出 A. 南方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逐渐增强 B. 北宋时期南方的人口首次超过北方 C. 北宋时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D. 中国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趋于一致 7.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 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 改革 A.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 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 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8.康熙五十五年(1711 年),热河行宫正式更名为“避暑山庄”,每年四月开始避暑塞外, 乾隆在位期间,“避暑山庄还是重要的政治舞台,其重大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多方面体现了 游牧与农耕文化的整合”,据此推断,“避暑山庄”这一舞台有利于 A. 满族全国性统治地位的确立 B. 各民族政治地位平等的实现 C. 长城对外防御功能大大增强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局面的巩固 9.下图为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坤輿万国全图》,据专家研究,这是四百多年以前根据利玛窦 所绘世界地图《舆地山海全图》重新绘制的。《坤與万国全图》在中国的传播 A. 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意愿 B. 推动了印刷术的进步完善 C. 冲击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观 D. 成为明末启蒙思想的源头 10.1842 年 6 月,道光帝在《著福建浙江广东各督抚制造战船事上谕》中指出:中英交战中 “为陆守之计,迄无成效”,若“能制造大号战船,度其力量堪与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 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这反映出清廷 A. 天朝观念受到冲击 B. 萌发近代海权意识 C. 即将开始洋务运动 D. 调整传统御敌策略 11.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 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 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 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 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 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12. 1871 年。中日双方在天津签订的“修好条约”规定,“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 官(即领事),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可按己国律例核办”。但在 实际操作中,中国领事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自己的领事裁判权。对此,日本也无可奈何,这 表明。 A.日本维新促进中国外交近代化 B.社会制度的差异影响外交地位 C.对外交流促使中国社会的转型 D.清统治者不谙熟近代司法规则 13. 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 “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 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A. 1840—1894 年 B. 1895—1911 年 C. 1912—1945 年 D. 1946—1949 年 14.1931 年以后,对于国难的看法,新闻界虽有相异之处。但其目的总是求国难的排除与民 族的自由生存。简言之,“今日中国新闻界的观念已经坚固的成为民族的、国家的了”。这意 味着 A.抗战增强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了 C.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D. 传媒的发展必须适应国情需要。 15.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 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 C.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 D. 实现工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16.今日香港与 1997 年时的香港相比,居民更加安居乐业,民生得到改善,社会更加繁荣。 香港作为国际重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香港连续 18 年被 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蝉联全球竞争力之首。这说明 A.一国两制的构想适应了香港的实际 B.强大的祖国是香港繁荣的有力支撑 C.改革开放推动了香港经济持续发展 D.香港自身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1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 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这段话意在说明 A.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 B.广大雅典公民有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C.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 D.雅典民主政治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 18. 意大利法学家登特列夫指出:如果没有自然法,意大利半岛上一个农民小共同体的渺小 法律,绝不可能演变成后来国际闻名的普遍法律。这说明罗马法 A.精神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B.成为世界各国立法基础 C.伴随着对外扩张而调整 D.推动了罗马社会的转型 19.18 世纪初,英国学者提出了一种“国王不能有错误”的说法,国王永远是坏主意的受 害者。这意味着国王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本应由国王承担的责任,自然而然转到其谋臣身 上,这一说法 A.事实上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B.为限制国王权力提供了依据 C.使国王成为国家统一的象征 D.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 20.1876 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 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 A.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 B.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 C.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 D.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 21.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 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A. 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B. 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 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 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22. 马克思曾说,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学说,并不是他的发明,在他提出阶级斗争理论前, 已有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及经济学家分析过阶级斗争的发展史及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对此解释 正确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A. 借鉴了前人的阶级斗争理论 B. 继承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 C. 得到资产阶级的承认与支持 D. 具备了思想上的完全独立性 23. 俄罗斯政论作家伊波利托夫在专著《邓尼金》中直言:“若想证明 1917 年政权归于布 尔什维克是历史的捉弄,那就是对历史的强暴”。他是在强调 A. 十月革命胜利有其偶然性 B.沙皇统治结束有其必然性 C. 十月革命胜利有其必然性 D.一战必然会导致俄国革命 24. 21 世纪,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相互竞争的民族主义之路,除了“中国崛起”, “ 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之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 排队。这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 A.美国建立的单极世界被打破 B.新兴力量开始争夺霸权地位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一超多强” 局面被削弱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25.(16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第25题图一 第25题图二 材料二 (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 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 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 流,各遵王化。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六十四》 材料三 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案。……对于一贯积极主张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能够在基本法中鲜明地提出民族自治区域 要对内实行各族居民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对外加入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和市场,并且 提出促使少数民族吸收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张,不啻为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平定六国后秦朝疆域在西南方向扩大的两个主要区域。任选其中 一个区域,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秦朝加强对其控制的主要举措。(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雍正帝实行“改土归流”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边疆政 策的基本原则。(8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意义。(4分) 2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 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 “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 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 银,后来更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 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 1978 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为 206.4 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 97.5 亿 美元,进口额为 108.9 亿美元,占世界同期货物贸易的比重不足 1%,排名世界第 32 位。2013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4.16 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 2.21 万亿美元,进口额为 1.95 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 2597.5 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出口 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占世界经 济的份额明显上升。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大项目不断增加,技术含量日益提高,以高 铁、通信网络、应用软件等高科技产品的开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在全球布局。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新特点及其成因。 (8 分) 27.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杜鲁门主义宣称”美国要承担全球性的遏制共产主义的使命。此时西欧各国因 经济凋敝引发的如火如荼的共产主义运动,使美国意识到:“如果中欧、西欧和地中海欧洲 陷于绝望,以致变成共产主义”,这一“灾难性的变化”“ 将急剧地改变美国的处境”。1947 年 6 月,马歇尔在演讲中强调:欧洲必须获得额外援助,这要求美国应尽其所能,“使自由 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因此,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逻辑上 必然的延伸。 ——改编自李剑鸣《美国通史》 材料二,到 1949 年,法国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首次超过了 1938 年的水平,根据同样标 准,奥地利和意大利于 1949 年、希腊和联邦德国于 1950 年也都达到了复苏。在 1947 年到 1951 年间,西欧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 30%,西欧经济的繁荣在事实上形成了欧洲统一体。 据统计,1958 年西德产品的 29%销往法、意、荷等国。1973 年才加入欧共体的丹麦等国在 加入欧共体 20 年之前,就从最初的 6 国中进口了它本国进口总额一半以上的产品。 ——改编自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逻辑上必然的延伸”的理 由。(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6 分)) 28.(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主是实现和保障人类自由的理性选择。民主的自由意志指“表现为普遍权利”的 自由,是多数人说了算但又同时尊重和保障少数人的自由。但因为民主的歧义性,人类在通 往民主自由之路上,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目标和效果上能够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 幸福的唯一政治形势,便是民主代议制”,也是迄今为止所能发现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 采纳的唯一民主形式。” ——摘编自范进学《论民主的实现形式——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比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形式与西方文明”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 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B C D A B D C D B D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A B A D A B C D A C C 二、非选择题(52 分) 25.(16分) (1)岭南地区、西南夷地区;(2分,每点1分。) 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或开辟了连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灵渠); 西南夷地区: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或开辟“五尺道”)。(任选其一2分。) (2)原因:土司残害所辖人民,扰乱地方秩序;为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中央政令;(4分, 每点2分。) 基本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 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4分,每点2分。) (3)经济上有利于形成全国统一市场,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上有利于更好 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文化上有利于加强对多元一体文化的认同。(4分,每点2 分,任答2点满分。) 26.(12 分) (1)原因:中国产品价格低廉;产品的稀缺性;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民众消费能力较低; 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4 分,每点 1 分,任答 4 点满分。) (2)特点: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进口、出口双管齐下;出口项目与方式多元化;贸易产品 技术含量不断提升;积极主动拓展海外市场。(4 分,每点 1 分,任答 4 点满 分。) 成因:实行改革开放;推行外向型发展战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了完整 的工业体系;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4 分,每点 1 分,任答 4 点满分。) 27.(12 分) (1)理由:“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公开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马歇尔计划只是“杜鲁门 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扶植与控制西欧国家,美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首 的资本主义阵营,遏制苏联;“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是对抗苏联,维护美 国的自身利益。(6 分,每点 2 分。) (2)影响:马歇尔计划在援助西欧的过程中,密切了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使西欧国家经 济得到快速恢复与发展,为西欧国家的合作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称霸 世界的重要步骤,有利于巩固西欧资本主义秩序,消弭西欧国家间的矛盾与分歧。(6 分, 每点 2 分。) 28.(12 分) 示例一 论题:雅典直接民主实践与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2 分) 阐述:古代雅典受特殊地理条件制约及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其公民能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 更积极的追求民主权利;雅典通过梭伦等人的改革,至伯利克里改革时期,公民几乎可以担 任一切官职,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由抽签选举的方式产生的陪审法庭法官, 负责审理各类重大案件,监督公职人员;雅典直接民主的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 了最初的基础,浓厚的民主氛围使雅典在精神文明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8 分) 示例二 论题:代议制民主与近代西方政治文明。(2 分) 阐述:代议制民主,是公民选举代表掌握国家决策权力的民主形式。在代议制民主下,公民 的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选举代表的权利上。代议制民主是间接民主的形式,在近代西方文明 兴起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议会要求限制专制王权,并通过光荣 革命使资产阶级最终掌握国家政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 治前提;美国 1787 年宪法赋予国会立法权,与总统和最高法院实现了分权制衡,避免权力 过于集中,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革命成果和国家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议会是立法机构,其中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这 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8 分)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