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76 KB
- 2021-04-17 发布
总论-试卷 3
(总分:94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33,score:66 分)
1.以下所述妊娠期不同阶段中,药物对胚胎的分化与
组织器官形成的干扰最大的是
【score:2 分】
【A】妊娠第 14 天起到妊娠第 20 天
【B】妊娠第 20 天起到妊娠 3 个月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C】妊娠 14 周后到妊娠 6 个月
【D】妊娠 6 个月到妊娠 9 个月
【E】产前
本题思路:一般来说妊娠第 20 天起到妊娠 3 个月是
胚胎各组织器官分化最活跃的时期,有些药物可以干
扰某部分胚胎的分化与组织器官的形成。
2.以下所述妊娠期不同阶段中,用药不当可能影响胎
儿的生长与功能的发育(耳聋、失明、智力低下等)的
是
【score:2 分】
【A】产前
【B】妊娠 6 个月到妊娠 9 个月
【C】妊娠 14 周后到妊娠 6 个月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妊娠第 20 天起到妊娠 1 个月
【E】妊娠第 14 天起到妊娠 1 个月
本题思路:妊娠 14 周后,组织器官分化大体完成,
造成畸形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此时胎儿仍在继续生
长发育,若用药不当仍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与功能的
发育,导致耳聋、失明、智力低下,甚至死胎。
3.以下有关影响药物对胎儿作用的因素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胎儿体内药物浓度及分布
【B】胎盘的药物转运速度和程度
【C】胎儿接触药物时的发育阶段
【D】胎儿的脐带长短与畅通状态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E】药物种类、剂量、疗程以及体内分布
本题思路:药物对胎儿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后果,其性
质程度与药物的性质、胎盘的药物转运速度和程度、
胎儿发育阶段、胎儿体内药物分布与浓度、胎盘代谢
活性大小等有关,而这些又与母体用药种类、剂量大
小、疗程长短、药物分布等有关。
4.以下所列妊娠毒性 X 级药物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利巴韦林
【B】戈舍瑞林
【C】艾司唑仑
【D】吲达帕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氟尿嘧啶
本题思路:归属妊娠毒性 X 级药物有利巴韦林、乙硫
异烟胺、艾司唑仑、三唑仑、氟尿嘧啶、甲氨蝶呤、
乙醇、戈舍瑞林、己烯雌酚、雌二醇、炔诺孕酮、孕
二烯酮、左炔诺孕酮、达那唑,氯烯雌醚、非那雄
胺、比卡鲁胺、异维 A 酸、阿维 A、辛伐他汀、西立
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
5.以下所列妊娠毒性 A 级药物中,最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吗啡
【B】可待因
【C】哌替啶
【D】美沙酮
【E】左甲状腺素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归属妊娠毒性 A 级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
氯化钾。
6.以下有关妊娠期用药注意事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score:2 分】
【A】避免滥用抗菌药
【B】用药时间、疗程和剂量个体化
【C】慎重使用可致子宫收缩的药物
【D】酌情选用新药或临床验证的药物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E】了解妊娠时期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本题思路:妊娠期用药应权衡利弊,尽量选用对母体
及胎儿比较安全的药物,并且注意用药时间、疗程和
剂量的个体化,必要时测定血药浓度,以及时调整剂
量。凡属于临床试验或验证的药物,或疗效不确定的
药物,都应禁用。
7.以下有关乳汁分泌药物的机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score:2 分】
【A】乳母服药剂量大或疗程长
【B】药物分子质量小于 200D 时
【C】乳母体内的游离药物浓度高
【D】分子质量小、脂溶性而又呈弱碱性的药物
【E】药物从乳母血以主动转运的方式通过乳腺转
运到乳汁中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一般来说,哺乳期妇女服用的药物是以被
动扩散的方式从母血通过乳腺转运到乳汁中。乳汁中
的脂肪含量高于血浆,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易穿透生物
膜进入乳汁。药物的分子越小,越容易转运。
8.以下有关哺乳期合理用药原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score:2 分】
【A】不采用药物治疗手段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服药期间暂时不哺乳或少哺乳
【C】不用哺乳期禁用和慎用的药物
【D】选用乳汁排出少、相对比较安全的药物
【E】服药时间在哺乳后 30min 至下一次哺乳前
3~4h
本题思路:哺乳期妇女用药宜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
如果不得不需要治疗用药时,应该选用乳汁排出少、
相对比较安全的药物。最安全的办法,是在服药期间
暂时不哺乳或少哺乳。
9.以下所列哺乳期禁用和慎用、可致乳儿眼球震颤的
药物中,最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麦角胺
【B】环孢素
【C】苯妥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泼尼松
【E】溴化物
本题思路:乳母服用苯妥英可导致乳儿眼球震颤。
10.以下有关影响新生儿口服给药吸收的因素的叙述
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胃排空达 6~8h
【B】刚出生的足月新生儿胃液接近中性
【C】出生后左右其胃液仍接近中性
【D】生后 24~48h 胃液 pH 下降至 1~3,然后义
回升到 6~8
【E】随着胃黏膜的发育,胃酸分泌才逐渐增多,4
周后达成人水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刚出生的足月新生儿胃液接近中性。其
pH 达 6~8。但出生后 24~48h pH 下降至 1~3,然
后又回升到 6~8。出生后 2 周左右其胃液仍接近中
性。2 岁后达成人水平。
11.以下有关影响新生儿肌内或皮下注射吸收的因素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局部血流灌注不足
【B】新生儿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少
【C】给早产儿肌内注射易形成局部硬结
【D】肌内或皮下注射比静脉注射安全、有
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在低体温、缺氧或休克时,肌内注射药物的
吸收量更少
本题思路:新生儿肌肉组织和皮下脂肪少、局部血流
灌注不足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尤其在低体温、缺氧或
休克时,如给早产儿肌内注射易形成局部硬结或脓
肿。
12.影响新生儿药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score:2 分】
【A】细胞外液亦较多
【B】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C】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均较低
【D】早产儿脂肪含量仅占体重的 1%~3%
【E】体液占体重比例大,足月儿为 75%~80%
本题思路:影响药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药物与血浆
蛋白的结合。新生儿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均较
低,加之新生儿的白蛋白为胎儿白蛋白。与药物的亲
和力较低。
13.出生 2 周内的新生儿肝脏清除药物的能力显著低
于成人,仅为成人的
【score:2 分】
【A】5%~10%
【B】10%~20%
【C】20%~30%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30%~40%
【E】40%~50%
本题思路:出生 2 周内的新生儿肝脏清除药物的能力
显著低于成人。仅为成人的 20%~30%。
14.以下有关新生儿药物排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score:2 分】
【A】肾血流量只有成人的 20%~40%
【B】出生 4 周后肾小球滤过率才逐渐增加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肾脏清除药物的能力明显低于年长儿
【D】主要从肾脏排泄的药物容易蓄积中毒
【E】出生体重越低、日龄越短,药物半衰期越长
本题思路:出生 1 周后的新生儿其肾小球滤过率迅速
增加,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功能已经改善。
15.以下有关新生儿给药注意事项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score:2 分】
【A】给药的间隔时间宜长
【B】用药剂量宜小,尤其是早产儿
【C】出生 1 周内宜每隔 12 小时给药一次
【D】一周后应增加至每 8 小时给药一次
【E】随日龄的增加,药物的半衰期也增加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一般出生 1 周内的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多主
张每隔 12 小时给药一次,出生 l 周后的新生儿其肾
小球滤过率迅速增加,肾脏对药物的排泄功能已经改
善,且随日龄的增加。药物的半衰期也缩短。
16.以下有关儿童生理解剖方面的特点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药酶活性不足
【B】血浆中游离的胆红素过多
【C】消化道通透性低,吸收率低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活性低
【E】胆碱能神经与肾上腺素能神经调节不平衡
本题思路:儿童生理特点是药酶活性不足、血浆中游
离的胆红素过多、消化道通透性高、吸收率高(肠管
道相对较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高铁血红蛋白
还原酶活性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以致胆碱能神经
与肾上腺素能神经调节不平衡。
17.给予 10 公斤重的 11 个月的婴儿服用对乙酰氨基
酚,按体表面积计算应为(成人剂量 1 次 400mg)
【score:2 分】
【A】80mg
【B】90mg
【C】100mg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110mg
【E】120mg
本题思路:给予 10 公斤重的 11 个月的婴儿服用对乙
酰氨基酚,按体表面积计算应为 100mg(成人剂量 1
次 400mg),10kg 的患儿 S(m 2 )=0.45(体重
×0.035+0.1)D(儿)=D(成)×S(儿)/
1.73=400×0.45/1.73=104mg。
18.以下有关老年人药效学方面的改变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个体差异很大
【B】药物的反应性增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
【D】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等敏感性增加
【E】对受体激动剂等少数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本题思路: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增加,如中枢
神经系统药物、抗凝药、利尿剂、降压药;对少数药
物的反应性降低。
19.以下有关探索老年人最佳的用药量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用年龄和体重综合衡量,估算日用剂量
【B】根据所测血药浓度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C】根据肾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主要从肾脏
排泄的药物)
【D】根据年龄,50 岁以后每增加一岁,药量应减
少成人量的 2%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半量法则,即初始时,只给成人量的一半,
特别适合经肾脏排泄的药物
本题思路:根据年龄,50 岁以后每增加一岁,药量
应减少成人标准计量的 1%。
20.急性中毒的神经系统表现不是
【score:2 分】
【A】惊厥
【B】昏迷谵妄
【C】精神失常
【D】肌纤维颤动
【E】腹痛或腹部绞痛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急性中毒的神经系统表现是惊厥、昏迷谵
妄、精神失常、肌纤维颤动、瘫痪、精神失常。
21.急性中毒致瞳孔缩小的药物不是
【score:2 分】
【A】阿片类
【B】乌头碱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巴比妥类
【D】毒扁豆碱
【E】毛果芸香碱
本题思路:急性中毒致瞳孔缩小的药物有阿片类、巴
比妥类、毒扁豆碱、毛果芸香碱、烟碱等。
22.以下有关氟马西尼救治苯二氮革类药物中毒的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快速注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可用 9mg/ml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注
【C】不应在输液中再加入其他药物
【D】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需多次重复使用
【E】该药为苯二氮革类药物的特异性拮抗剂
本题思路:氟马西尼为苯二氮革类药物的特异性拮抗
剂,竞争性与受体结合而拮抗其作用;起效快,但作
用时间短,应多次重复使用。给药注意:静注用
0.9%氯化钠、5%葡萄糖稀释,不应在输液中加入
其他药物,缓慢注射。
23.以下有关治疗苯妥英钠中毒的叙述中,最关键的
解救措施是
【score:2 分】
【A】催吐、洗胃、导泻
【B】血压下降者用升压药
【C】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用阿托品
【D】呼吸抑制者可用丙烯吗啡,可重复注射
【E】静滴 50mg/ml 葡萄糖注射液,加速排
泄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药物治疗苯妥英钠中毒:①催吐,洗胃,
导泻。②静滴 10%葡萄糖,加速排泄。③呼吸抑制
者可用丙烯吗啡;血压下降者用升压药;心动过缓或
传导阻滞用阿托品。
24.以下有关治疗阿片类中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保持呼吸道畅通
【B】应用中枢兴奋剂(士的宁等)催醒 【此项为
本题正确答案】
【C】静滴葡萄糖、生理盐水,促进排泄
【D】及早应用阿片碱类解毒药纳洛酮和丙烯吗啡
【E】呼吸抑制时,交替给予戊四氮和尼可刹米
本题思路:治疗阿片类中毒:①洗胃、导泻;②静滴
葡萄糖、生理盐水,促进排泄,防止脱水;③呼吸抑
制时,交替给予戊四氮和尼可刹米;④及早应用阿片
碱类解毒药纳洛酮和丙烯吗啡;⑤救治期间禁用中枢
兴奋剂(士的宁等)催醒。
25.以下有关治疗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叙述中,最关
键的是
【score:2 分】
【A】洗胃、洗肠
【B】给予利尿剂加快药物的排除
【C】静脉输入碳酸氢钠或乳酸钠,以碱化尿
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对昏迷或呼吸衰竭患者可选用中枢兴奋剂
【E】对中、长效药物中毒者,主要以支持疗法为
主
本题思路:治疗巴比妥类药物中毒:①洗胃、导泻;
②静脉输液并加入碳酸氢钠或乳酸钠,以碱化尿液,
加速药物的排出。同时给予利尿剂加快药物的排除。
26.以下所列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中,最正
确的是
【score:2 分】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
【B】诊断为感染者,有指征应用
【C】查明感染病原之前,不给药
【D】查明感染病原之前,撒网式给药
【E】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有指征应用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诊断为细
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
合患者病情、病原体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
27.以下所列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中,最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口服给药方便
【B】静脉给药能确保药效
【C】局部感染采取局部给药
【D】治疗感染一般采用注射给药
【E】重症感染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
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局部应用 宜尽量避免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可接受口
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重症感
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
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28.以下所列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中,不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局部用药不宜采用杀菌剂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B】氨基糖苷类药物不可滴耳
【C】全身性感染时避免局部应用
【D】避免将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E】不可局部应用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
本题思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例
如,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
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
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
杀菌剂。
29.以下有关外科手术应用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的
基本原则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根据有否污染
【B】根据是否有污染可能
【C】根据手术有否污染
【D】根据手术有否污染可能
【E】根据手术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外科手术应用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的基
本原则是根据手术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
30.以下有关内科及儿科应用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
的基本原则的叙述中,最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长期预防用药无效
【B】长期预防特定病原菌入侵
【C】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无效
【D】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
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以防止任何细菌入侵为目的,往往无效
本题思路:内科及儿科应用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的
基本原则: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
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
效。
31.以下所列药物中,最适宜“一日给药一次”的是
【score:2 分】
【A】红霉素
【B】克林霉素
【C】氨基糖苷类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头孢菌素类
【E】其他 β 内酰胺类
本题思路: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
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
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
外)。
32.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
正常和症状消退后
【score:2 分】
【A】24~36h
【B】36~48h
【C】48~72h
【D】72~96h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96~120h
本题思路: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
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 72~96h。
33.以下所列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中,不正确的
是
【score:2 分】
【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
【B】单一药物尚未控制的感染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C】2 种或 2 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D】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
【E】需长程治疗,且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
生耐药性的感染
本题思路: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指征:病原菌尚未
查明的严重感染;2 种或 2 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
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重症感染或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
感染;需长程治疗,且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
耐药性的感染。
二、 A3 型题(总题数:3,score:12 分)
透皮吸收贴膜剂可使药物可控地、连续地释放,便于
使用;选择一个不进行剧烈运动的部位粘贴。
【score:4 分】
(1).为了使疗效最好、刺激最小,将贴膜剂粘贴的最
合理的方式是每次贴于【score:2 分】
【A】胸部
【B】上臂
【C】耳后
【D】非裸露部位
【E】身体的不同部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将贴膜剂用于无毛发的或是刮净毛发的皮
肤,但一定要避开伤口。为使疗效最好、刺激最小,
每次将贴膜剂贴于身体的不同部位。
(2).如果贴膜剂效力已尽,马上更换一张新的贴膜
剂。其目的是保持给药的【score:2 分】
【A】连续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安全性
【C】有效性
【D】优越性
【E】控释性
本题思路:如果贴膜剂效力已尽,马上更换一张新的
贴膜剂以保持给药的连续性。
近年,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降糖药的研发
也随着迅速发展,尤其是胰岛素制品。现今,临床所
用胰岛素制品繁多。为了便于应用,一般依据胰岛素
来源、作用时间、制备工艺分类各论【score:4 分】
(1).下述供皮下注射的胰岛素新型制品中,不正确的
是【score:2 分】
【A】胰岛素笔
【B】胰岛素吸入装置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胰岛素特充装置
【D】胰岛素连续皮下注入装置
【E】胰岛素喷射注射器系统
本题思路:现今,临床所用胰岛素制品繁多。供皮下
注射的新型制品有胰岛素笔、胰岛素特充装置、胰岛
素连续皮下注入装置、胰岛素喷射注射器系统。
(2).将胰岛素制成混悬液制品的目的是【score:2
分】
【A】确保胰岛素有效
【B】确保胰岛素稳定
【C】提高胰岛素效价
【D】延长胰岛素作用时间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延长胰岛素制品贮存时间
本题思路:将胰岛素制成混悬液制品的目的是延长胰
岛素作用时间。
茶碱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 96%。可是,体内消
除速率个体差异较大,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score:4 分】
(1).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score:2 分】
【A】5~10μg/ml
【B】10~15μg/ml
【C】10~20μg/m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20~25μg/ml
【E】20~30μg/ml
本题思路: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 10~20μg/
ml。
(2).茶碱引起强烈兴奋心脏、甚至致惊厥的血药浓度
范围是【score:2 分】
【A】>10μg/ml
【B】>15μg/ml
【C】>20μg/ml
【D】>25μg/ml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30μg/ml
本题思路:引起强烈兴奋心脏、甚至致惊厥的茶碱血
药浓度范围是>25μg/ml。
三、 B1 型题(总题数:2,score:16 分)
A.急诊处方 B.普通处方 C.儿科处方 D.麻醉药品
注射剂处方 E.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score:8 分】
(1).所开具的药品一般不得超过 7 日用量的处方是
【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2).所开具的药品一般不得超过 3 日用量的处方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3).每张处方开具的注射药品为 1 次常用量的处方是
【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4).每张处方所开具的药品不得超过 7 日常用量的处
方是【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所开具的药品一般不得超过 7 日用量的处
方是普通处方。所开具的药品一般不得超过 3 日用量
的处方是急诊处方。每张处方开具的注射药品为 1 次
常用量的处方是麻醉药品注射剂处方。每张处方所开
具的药品不得超过 7 日常用量的处方是第二类精神药
品处方。
A.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B.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C.差错
登记制度 D.领发制度 E.分装制度【score:8 分】
(1).为了防止药品丢失而制定的工作制度是
【score:2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
(2).除保证药品供应外,能实现药品账目管理的工作
制度是【score:2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
(3).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其业务水平而
制定的工作制度是【score:2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
(4).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避免浪费而制定的工作制度
是【score:2 分】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为了防止药品丢失而制定的工作制度是贵
重药品管理制度。除保证药品供应外,能实现药品账
目管理的工作制度是领发制度。为了增强工作人员的
责任心,提高其业务水平而制定的工作制度是差错登
记制度。为了保证药品质量,避免浪费而制定的工作
制度是效期药品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 医学考试-中医主治医师-342021-04-17 01:49:1923页
- 医学考试-中医肛肠科学(六)2021-04-17 01:25:1631页
- 【医学考试】病理学中级(师)专业知识2021-04-17 01:11:2216页
- 【医学考试】妇产科主治医师(女性生2021-04-17 01:10:1713页
- 医学考试-病理学基础知识-42021-04-17 01:05:4941页
- 医学考试-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模2021-04-17 01:02:0816页
- 医学考试-初级护师基础知识-11-12021-04-17 00:58:1549页
- 【医学考试】初级(师)临床医学检验2021-04-17 00:48:1620页
- 医学考试-静脉输液和输血法(四)2021-04-17 00:42:3520页
- 【医学考试】初级药师基础知识-322021-04-17 00:41:02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