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5 MB
- 2021-05-25 发布
专题
10
农业
地域
的形
成与
发展
专题
10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600
分基础 考点
&
考法
考点
30
农业区位选择
考点
31
农业地域类型
700
分综合 考法
&
考练
综合考法
1
农业区位条件答题思路
综合考法
2
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考点
30
农业区位选择
应试基础必备
考法
1
农业区位选择
考法
2
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判断
应试基础必备
农业:广义农业指依靠动物、植物的生长繁殖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渔业、牧业、林业和副业等,狭义农业则指种植业。
1.农业概念及分类
2.
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考法
1
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根据区域范围大小,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农业的合理布局,并获得最大的效益。
根据该地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位置)确定该地区的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合生长的作物是不同的,如下图所示:
1.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
2.
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考法
2
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判断
农业生产的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主导因素,主导因素一般是自然地理因素,如热量、降水、光照、地形、土壤、水源等,也有要求对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的。
对于此类试题要明确影响农作物的主导因素,并能区分限制性因素,结合试题提取
相关图文信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每个地区的农业生产主导因素不同。
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思路如下:
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等是面向市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导因素为市场。
1.
看农业生产的类型
2.
看农作物种类及生长特性
不同的作物适宜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生长,例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他们的主导因素为气候;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地区生长,主导因素为土壤。
例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横断山区的主导因素为地形等。
3.
看农业生产特色
4.
看优势因素或限制性因素
例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区位因素;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生产的最大限制性因素,也成为当地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分析,核心有两点:其一,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是全面分析、主导因素分析还是对比分析;其二,掌握农业区位要素,如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土壤以及水源等;社会经济要素,市场、交通、资源、劳动力、科技和政策等。
(1)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
(
条件
)
,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
知识拓展
】
1.
区分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2)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对该种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
(
或条件
)
,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3)
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只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那么这个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2.
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
1
)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市场是变化最大的因素。市场的规模、产品的价格乃至政府的政策等都将直接影响市场,进而会影响农业区位。
3.
发展分析法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
2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技术进步也极大地改变了农业区位。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加之保鲜和冷藏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如铁路、水路及航空运输等条件的改善会直接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的发展。
考例剖析
例
1
[课标全国
Ⅲ2017·36
(
1
)(
2
)](
12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
a
)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
1956
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
考法
1
农业区位选择
1971
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
b
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
1
)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
(6
分
)
(
2
)分析
20
世纪
70~80
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
(6
分
)
【
解析
】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农产品销售等问题。
(1)
本题考查日光温室的气候条件。分析日光温室的“气候条件”,首先需要明确气候要素涉及气温、降水、光照、风等;其次需要明确该温室所在区域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再次,需要理性分析区域气候特征与日光温室的关系:日光温室主要用于冬季农业生产,不需人工增温,说明有较好光照条件保温或冬季较为温暖;从降水条件看,该地降水稀少,温室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空气水分散失,有利于保持湿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
答案
】
(
1
)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
8℃
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6
分)
(2)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条件差异。西班牙纬度低,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热量条件好于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国家,蔬菜、瓜果上市早;西班牙有劳动力、地价等成本优势,市场需求量大;勘探到地下水并引入滴灌技术,使日光温室普及,所以农产品产量大,可反季节供应。
(
2
)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6
分)
例
2
[课标全国
Ⅱ2016·1
~
2
]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
)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
2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
解析
】
(
1
)本题考查新型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根据材料,某县生产的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后才建成现代茶庄园,说明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是当地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
B
正确;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前提,现代的庄园经济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A
错误;发达的交通网会促进庄园经济产业的发展,但不是前提条件,
C
错误;根据材料,庄园经济是一种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农业经营的新型农业,并不是需要较多科技支撑的技术导向型企业,
D
错误。
【
答案
】B
(
2
)本题考查现代庄园经济的优势。现代茶庄园是围绕品牌进行系统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的产业,而不是创立更多的品牌,
A
错误;现代茶庄园整合了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把茶叶生产与旅游和文化结合,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价格必然上升,市场更加广阔,
B
错误;经过整合之后,现代茶庄园产品会更多,同时随着附加值的升高,效益会更高,
C
正确;现代茶庄园规模较大,在运营过程中投入会更多,生产成本会增加,
D
错误。
【
答案
】B
例
3
[海南单科
2016·4
~
6
]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
—
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
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
的需求。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考法
2
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判断
(
1
)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
2
)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
A.
劳动力成本低
B.
生产技术先进
C.
种植历史悠久
D.
能源供应充足
(
3
)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
A.
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
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解析
】
本题组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
1
)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就是为了改善热量条件,所以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故选
A
。
【
答案
】A
(
2
)从材料提取信息“
2014
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说明该地区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差,同时也说明该地区温室种植刚起步不久,称不上历史悠久。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较少,劳动力的成本较高,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能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故选
D
。
【
答案
】D
(
3
)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
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故选
A
。
【
答案
】A
考点
31
农业地域类型
应试基础必备
考法
3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与确定
考法
4
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
考法
5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
1.
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应试基础必备
2.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考法
3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与确定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要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农业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所示:
1.
思维模式
(
1
)根据分布来判断
:农业地域类型的地域性比较明显,因此,根据经纬度和陆地轮廓进行区域定位,根据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联系其分布范围,确定该区域的具体农业地域类型。
例如,下图是美国本土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判断
A
、
B
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直接根据其分布即可判断:
A
为大牧场放牧业,
B
为商品谷物农业。
2.
判断方法
(
2
)
根据农业生产结构、产品性质判断
:首先,判断生产结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均属于种植业,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在农业生产结构中以畜牧业为主;混合农业是两者兼而有之,而且产值构成相当。
其次,结合其产品的商品率来判定。例如,下图中的农场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则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
3
)根据农业特点判断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受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的影响和制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
如下图所示:
(
4
)
根据存在问题判断
:各农业地域类型的地理环境、生产特点不同,它们在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反映出地域差异和自身生产特点,因此,根据其存在的问题也可以判断所属农业地域类型。
例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典型问题就是“生产规模小、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旱灾害频繁”。
考法
4
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
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
(
1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和土壤。
气候方面,比如西欧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沛但热量条件不足,因此只能发展乳畜业,而同纬度我国东北地区则发展水稻种植业。
地形方面,比如坡地宜发展林果业,而平地适宜种植业。
土壤方面,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
,
碱性土壤宜种甜菜、沙棘、 枸杞等。
总结:除土壤本身是出于作物生长习性的需要,其他的自然要素对农业地域类型的影响,从本质上都是水热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2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市场和交通条件,尤其是对于商品农业来说。
提示: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部分规模较小,因而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不能算作混合农业。
考法
5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
(
1
)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该地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优越:
1.
以种植业为主
(
2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地域类型,其典型分布地区是美国的中部平原地区
,我们可以以此为例,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入手,来评价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2.
以畜牧业为主
比较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
3.
混合农业分析
(
1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分析
(
2
)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
——
基塘农业
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如下图:
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鱼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在周围,成为 “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
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
方法总结
】
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
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生产特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措施等方面着手,要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并注意借鉴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功经验。
考法
3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与确定
例4[经典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A.价格低廉 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
【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及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通过农业生产模式图可知,该地既种植水稻、花卉、水果,发展种植业,又养殖牛、羊、猪、鸡、鸭等,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可知其为混合农业。D正确。
【
答案
】D
(2)本题考查循环农业的优势。循环农业的优势在于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及促进资源再利用。据图可知,养猪场的有机堆肥以及沼气池的使用,使得该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并避免了化肥的使用,故其农业产品绿色优质,深受消费者青睐。C正确。
【
答案
】C
例5[天津文综2017·12(3)](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考法4 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分析
近年来,由优质咖啡加工的白咖啡深受中国青年喜爱。这种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较肥沃的环境,由于易遭受虫害还需人工精心护理。
怡保地区具备哪些种植优质咖啡的有利区位条件?提取图中信息并说明。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由题干可知,优质咖啡适宜生长在热量充足、光照适度、湿度大、土壤肥沃的地区,同时需要人工精心护理。而怡保地处低纬度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能够满足优质咖啡对热量和湿度的要求,同时纬度低,光照条件适宜;且怡保地处低山丘陵地区,海拔在200~500m,利于排水,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土壤肥沃;临近河流,水源较为充足,同时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劳动力成本较低。
【答案】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云量较多);地形坡度和缓,土层较深厚(位于低山丘陵地区,利于排水;临近河谷,土壤肥沃);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该国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较低)。(9分)
例6[经典题]
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下题。
考法5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畜牧业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地区分布。水田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错误。迁移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区,B错误。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区,C错误。畜牧业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分布广泛,D正确。
【
答案
】D
700
分综合 考法
&
考练
综合考法
1
农业区位条件答题思路
综合考法
2
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综合考法
1
农业区位条件答题思路
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和政策等)。在高考试题中,该类试题的常考题型主要有以下三种:
(
1
)要求分析某地区区位选择的原因或有利农业条件,常见的设问词有“分析”“说明”“归纳”等。
(
2
)针对特定区域,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区位条件的特点和表现,常用的设问词语是“评价”。
(
3
)先选择对某农业活动的态度(支持或反对),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常见的设问词是“你认为
……
并说明理由”“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下表给出近几年课标卷地区的农业相关设问:
(
1
)综合分析,要求分析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因素等。
(
2
)主导分析,要求在限制性因素和优势因素之间,选择决定性因素。例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降水少,优势因素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1.
不同设问方式的答题思路设问方式不同,答题思路也不同。农业区位分析主要有下列四种方式:
(
3
)比较分析,要求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区位条件进行比较,发现异同。例如,
2016
年课标全国
Ⅰ
的第
36
题,通过茉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将横县与江苏、浙江进行比较。
(
4
)辩证分析,同一区位因素,可能有利的方面也有弊的方面,必须全面分析,一分为二地看待。例如,
2017
年课标全国
Ⅰ
的第
36
题,剑麻生长习性对热量要求较高,在热带地区分布较广,但是湿热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剑麻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
2.
描述农业区位的方法
(
1
)自然条件
①气候
②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易于耕作。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土层深厚。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靠近河流等。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 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
2
)社会经济条件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
结论
】
综合题解答农业区位条件分析的时候,在保证回答全面的前提下,还要抓住主导因素进行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在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还应注意地价高低、产值大小、需水量、对交通运输的迫切性等。
综合考练
1
[
课标全国
Ⅰ2016·36(2)
]
(8
分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
25℃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
32~37℃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
20
时左右至次日
10
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
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
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80%
以上,占世界总产量
60%
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综合考法
2
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
1
)河谷农业
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因其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区。
(
2
)绿洲农业
又称绿洲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新疆内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带与冲积扇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绿洲农业多呈岛弧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漠地区。
(
3
)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是在天然降水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设施发展起来的农业,主要分布于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等地区,通过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要求,实现稳产高产,有时还可以培育土壤肥力和冲刷盐碱,因此,灌溉农业是一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农业。
(
4
)坝子农业
坝子农业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人们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
5
)立体农业
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用材林。
[四川泸州2017二诊]
“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新疆地区利用生态光伏农业的现代化设施(如下图所示),“南果北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热带植物在西北边陲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综合考练2
(1)“光伏农业”的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 )
A.全球气候变暖 B.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2)新疆“光伏农业”能够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昼夜温差大④地广人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国西北地区“光伏农业”投入规模化生产后将对农业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加生产成本②改变生产方式③促进产业转型
④产量过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知识拓展】(1)把握发展农业的思路
①评价某地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思路:要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②分析农业生产特点的思路:一般从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类型等方面分析。耕作制度主要看所处的温度带,热量丰富,复种指数就高。
例如,2016年课标全国Ⅰ的第36题要求根据材料中已知的农作物习性分析某地有利于其生长的气候条件。
要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比如棉花喜光,并能根据生长习性判断出该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自然条件。
③分析发展农业生产与保护生态环境关系的思路:强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如农牧业生产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等问题及相应措施。
(2)归纳耕地减少的原因
②人为原因: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退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①自然原因:主要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等导致耕地退化。
①产生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粮食生产和消费地区严重不平衡;发展中国家贫困,粮食生产技术仍较落后;人口增长过快。
(3)分析世界粮食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②解决措施:主要措施是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产。扩大耕地面积潜力不大,应主要从提高农业技术、提高单产的方面来增加粮食产量。同时,还必须注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15:20:085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5-25 12:48:264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03:05:13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5 02:58:483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22021-05-24 23:19:4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21:59:17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4 17:18:15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16:26:57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选修Ⅵ环境2021-05-24 14:04:3215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4 12:01:4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