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7 MB
- 2021-05-25 发布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
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
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怎样刻画人物?
我发现从人物的动作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品质。
◇
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
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动作描写
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人物动作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
人物描写方法还有
:
1.
外貌描写(肖像描写)
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作用在于
揭示人物身份
、
境遇
、
所处的社会环境
,以形传神,
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
3.
心理描写
2.
神态描写
就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
突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
。
是通过
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
以刻画人物形象
、
内在性格特征
的一种描写方法。
识字加油站
读一读,写一写。
和
蔼
慷 慨
贤
惠 悲
戚
临危不
惧
彬
彬有礼 焦
躁
不安
心急如
焚
ǎi
kānɡ
kǎi
xián
qī
jù
bīn
zào
fén
词语解释
和蔼
:
慷慨
:
贤惠
:
①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②大方,不吝啬。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指妇女心地善良,通情达理,对人和蔼。
悲戚
:
悲痛哀伤。
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
着急。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临危不惧
:
彬彬有礼
:
焦躁不安
:
心急如焚
:
遇到危难,一点儿也不害怕。
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
人的品质
人的心情
和蔼
慷慨
临危不惧
彬彬有礼
悲戚
焦躁不安
心急如焚
贤惠
☀
时钟敲响了八下,王战同学顿觉(
),
恨不得一步跑到教室。
填一填
☀
李老夫妇是山西人,为人极其慈祥(
)。
☀
离别的场面总是这么( )。
☀
小男孩( )地站起来向大家鞠了一躬,
说道:“谢谢叔叔阿姨的帮助。”
心急如焚
和蔼
悲戚
彬彬有礼
词句段运用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下面的成语都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选两三个,讲讲它们的故事和含义。
chǔ
东汉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有时候读书到了三更半夜很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过来,再继续读书。经过刻苦学习,后来他终于成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悬梁刺股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奋发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过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这两个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个成语,后来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
西汉时候的匡衡很喜欢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白天必须下地干活,只有晚上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很着急。有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走去一看,原来是邻居的灯光从
凿壁偷光
墙缝里透过来了。这不就是光吗?匡衡于是把墙缝
挖大
,
就这样
借着透进来的光读起
书来。匡衡就是这样
刻苦地学习,后来成
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北宋时期有一名进士叫杨时。一次,他去拜见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当时的大学问家程颐。但是他到老师家后,从窗外看见程颐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不忍心打扰,于是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老师醒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没有走,还是在雪中站立着。过了一会,雪
程门立雪
下了有一尺厚了,程颐醒了过来,他才走进了屋内。
程颐说那个时候仿佛看见了一个雪人。后来杨时也成为了
闻名于世
的大学者。
这
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求
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
的尊敬。
手不释卷
三国时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
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推说军
队事多没有时间,孙权以自己为例,告
诉他只要想学,时间总会有的。吕蒙听
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手
不释卷,最后成了吴国的主将。“手不
释卷”的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
上了窗口。
◇罗盛教听到孩子们的哭喊声,知道有孩子落水了,
就急忙向河边跑过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
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他在水
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他钻出水面吸了口气,
立刻又钻了下去。
•
仿照下面的句子,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
•
•
dēnɡ
•
•
•
•
•
•
•
这些加点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动作的,且是连续性的,具体描写了人物的活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发现
示例
:
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油菜地里,大的小的蝴蝶们,总在那里飞舞着。一会儿飞向这朵花,一会儿飞向那朵花,便是停下了,双翼也还在不息不住地扇动着。
蝴蝶飞舞
• • • • •
• • • • •
• • •
写一写
小男孩打羽毛球
示例
:
星期天,我和小明来到社区运动场打羽毛球。首先是我发球。我把羽毛球往空中一抛,然后用力一打,只见羽毛球在空中迅速地划出一道弧线,直奔小明飞去。小明也不甘示弱,他稍一侧身,用球拍猛地一回打,球箭一般地回到了我的身边。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妈妈下班回到家
示例
:
妈妈下班了,她把挎包随手放在沙发上,半靠着墙将鞋脱下后,才缓缓地坐在沙发上,揉着发酸的手臂。
• • • •
• • • •
• • •
• •
• •
日积月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
周易
》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
老子
》
不怨天,不尤人。
——
《
论语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
《
孟子
》
huàn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意思
:
《周易》
又称
《易经》
,简称
《易》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
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古代汉族人民智慧与文化的
结晶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在某方面胜出别人的人是有力的人,是和别人对比时的强者。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最难打败的人就是自己,只有能够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才是强者中的强者。
意思
:
《老子》
又称
《道德经》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
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
不怨天,不尤人。
不埋怨上天给的命运,不要遇到挫折就怨恨别人。
意思
:
《论语》
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
《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并称“
四书五经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意思
:
《孟子》
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儒家学派的另一部经典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
气势充沛
,
雄辩
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
典型事例
、
比喻
和
寓言
阐述事理。
相关文档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4“2021-05-25 18:01:546页
-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在阿加西斯教2021-05-25 18:01:279页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学2021-05-25 18:00:342页
-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总结[而、何、乎2021-05-25 18:00:329页
-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五单元2021-05-25 17:59:5310页
-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2021-05-25 17:58:2812页
-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题2021-05-25 17:58:284页
-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说和做—记闻2021-05-25 17:58:0123页
- 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八单元测评2021-05-25 17:58:014页
-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42021-05-25 17:56:0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