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7 MB
- 2021-05-25 发布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考纲
·
出彩解读
考纲
核心知识点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
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人类认识自然的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人地关系思想
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人地关系
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常结合区域图、统计图,考查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的分析能力
要明确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表现形式,尤其是不同区域的环境问题类型、如城乡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的环境问题的差异;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从思想认识层面体会合理的人际关系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常以典型区域的环境问题为背景,要求考生进行区域判断和环境问题的分析,能从比济、社会、环境三个可持续发展内涵角度对环境问题加以论证和阐述
理解包含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内涵的可持续发展观,掌握环境问题的危害、影响、表现及治理措施等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工业生产方面,常结合清洁生产流程示意图,考查清洁生产流程中对污染物的处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农业生产方面,常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图,考查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不同环节及生态农业的特点等。日常生活方面,常结合垃圾分类、节能环保等,考查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合理性
①
准确理解循环经济的内涵,理解循环经济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目标;
②
体会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差异,准确理解清洁生产;
③
领会生态农业中物质循环的作用,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④
结合自身,思考个人行为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考点
·
出彩梳理
崇拜
农业
平衡
对抗
空间
废弃物
生态破坏
条件
清洁
考向
·
出彩探究
原则
内容
要求
举例
公平性
原则
资源分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应体现公平,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保证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危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美国拒绝签订
《
京都议定书
》
,减少碳排放;污染转移等
持续性
原则
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不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过度捕捞;过度抽取地下水;实施
“
休渔制度
”
共同性
原则
全球采取共同行动,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一个地球,一个家园
考题
·
出彩演练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15:20:085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5-25 12:48:264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03:05:13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5 02:58:483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22021-05-24 23:19:4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21:59:17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4 17:18:15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16:26:57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选修Ⅵ环境2021-05-24 14:04:3215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4 12:01:4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