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7.00 KB
- 2021-05-25 发布
3.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1、冰壶也称“冰上溜石”,其形状为圆壶状,由天然花岗岩制成。读图完成1—2题。
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制作冰壶的岩石是( )
A.外力作用形成
B.变质作用形成
C.岩浆在地下冷凝形成
D.火山喷发形成
2.下列岩石按成因与制作冰壶的石材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大理岩
B.石灰岩
C.砂岩
D.玄武岩
2、冰河时代的寒冷气候促使大量冰川形成。巴哈马群岛伯利兹附近地区因为淡水和海水的交相侵蚀,形成了许多岩溶孔洞。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受重力及地震等影响,坍塌出一个圆形开口,海水灌入,形成伯利兹蓝洞。伯利兹蓝洞直径超过305米,深达123米,洞中存在大量石笋、石钟乳。据此完成1—2题。
1.组成伯利兹蓝洞坍塌物的岩石属于( )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花岗岩
2.伯利兹蓝洞的发育,反映出该区域( )
A.海平面先上升后下降 B.海平面先下降后上升
C.海平面逐渐上升 D.海平面逐渐下降
3、和田玉古名昆仓玉,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替而形成的玉矿。产于山上原生矿处的称为山料,经自然地质作用破碎而发生移动。磨圆程度好的成为籽料。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岩石与和田玉成因最类似的是( )
A.大理岩 B.板岩 C.玄武岩 D.砂岩
2.推测古人采集和田玉籽料最佳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读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小题。
7.若岩层Ⅰ为页岩,Ⅱ为石灰岩,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变质成为新岩石的是( )
A.甲——大理岩B.乙——板岩
C.丙——大理岩D.丁——石英岩
8.甲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为( )
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
9.乙、丙、丁、戊四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丙乙丁戊 B.戊丙乙丁
C.丙乙戊丁 D.丁乙丙戊
5、地质剖面图能示意局部地区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及地质构造,读图回答1-3题。
1.上图甲处岩石的特点是( )
A.可能含有大量化石 B.颗粒细小,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C.有流纹构造,多气孔 D.质地坚硬,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图中地下洞穴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火山喷发 B.流水溶蚀 C.风力侵蚀 D.地层沉陷
3.图示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岩浆岩1—石灰岩—砂岩—岩浆岩2
B.石灰岩—砂岩—岩浆岩1—岩浆岩2
C.岩浆岩1—石灰岩—岩浆岩2—砂岩
D.石灰岩—岩浆岩1—岩浆岩2—砂岩
6、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主要成份砾岩、砂岩等,其中砂岩富含浅红色的长石,其色泽会随着一天阳光的变化而变化。下左图为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景观图,下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艾尔斯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3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读右图“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丙所属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
A、 a B、b C、c D、d
2.若图中②为外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丁均为喀斯特地貌景观 B、b为变质岩
B、 形成乙景观的作用力为④ D、地壳的物质循环能量来源于外力作用
3.图中火山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
A、a-②-b B、c-②-b C、b-②-a D、d-①-c
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褶皱,其中A为_____斜,B为______斜。
(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是在_________(流水、风力)的_________(侵蚀、沉积)作用下形成的。
(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_____和_______。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①处还是②处?_____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____处。
(4)A、B两处中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____处;A、B两处中有一处适合修建隧道,它是_____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D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B
解析:1.由材料可知,伯利兹蓝洞中存在大量石笋、石钟乳,说明该蓝洞属于喀斯特地貌,足石灰岩受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洞顶坍塌掉落的岩石,是典型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2.由材料“冰河时代的寒冷气候促使大量冰川形成知,海平面下降,伯利兹蓝洞形成初期应位于海拔较低的陆地,淡水和海水交相蚀形成喀斯特地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伯利兹地区,形成了蓝洞。故选项B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C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C 3.A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B 3.B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A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A 3.D
8答案及解析:
答案:(1)背 向
(2)流水 侵蚀
(3)① ② ② ③
(4)B A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15:20:085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5-25 12:48:2648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03:05:13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5 02:58:483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22021-05-24 23:19:4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21:59:17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4 17:18:15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16:26:57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选修Ⅵ环境2021-05-24 14:04:3215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4 12:01:4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