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1-05-25 发布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反思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它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对毛主席是何人都不
太了解,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孩子接近伟人,体会沙洲坝村民对毛主席的恩情世代不忘的情怀。
一、忆苦,了解背景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这篇传统革命题材的文章,加上抽象的文字符号,很难引起学生是视觉
的快感,上课开始我以童谣导入:沙洲坝,沙洲坝,三天不下雨,无水洗手帕。让学生想象没有水
的苦恼,联系自我的生活谈谈:“沙洲坝人民没有水。。。。。。”学生带着缺水少雨的苦闷走进文
本切切实实的生活场景中。
二、思甜,丰富过程
随着对课文的理解,我让学生化身自我为跟随主席挖井的小战士,把教室又变成了另外一幅热
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小战士,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咦?小战士,你的手怎样这么脏?”“小战士,
瞧你,满头大汗,休息一下吧?”“哎呀,小战士,你的肩膀上都起水泡了,快停下来吧?”学生边
和老师对话,边动作表演。我又出示了另一首民谣:红井水,甜又清,手捧清泉想恩人。与刚才第
一首民谣的鲜明比较,多侧面的把村民不忘毛主席的恩情折射出来。
三、感恩,想象练说
课文最后在碑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中升华。这看似通俗直白的一句话由于立
碑传文而蕴含着深广的意蕴。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认知经验的限制,他的理解、体验往往不能一
步到位。于是我问学生沙洲坝人民有了这口井会干哪些事?借以带给给学生几种人物,村妇、农妇、
行人,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从多角度、多层次交流中感受这口井给人们生活带来
的便利,与当初沙洲坝吃水难构成了鲜明的比较,从心中涌起感谢毛主席的情怀。“吃水不忘挖井
人”真正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
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一个生活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一个将
语文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激活学生本原的语感和语用,在感性的实践过程中发展和
构成语文素养。在此方面,对课文的延伸方面还不够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就应注意这方面的教学。
相关文档
- 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2021-05-25 16:26:454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25 15:38:0411页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堂2021-05-25 14:18:1920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25 14:08:4915页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摩研讨会的培训心2021-05-25 13:36:092页
- 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结束会议上的总2021-05-25 13:19:247页
-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课2021-05-25 13:06:2015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2021-05-25 12:48:279页
- 课堂教学技能竞赛活动总结2021-05-25 11:24:234页
-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堂教2021-05-25 02:27:27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