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50 KB
- 2021-05-25 发布
考点二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 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 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
(春分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
夜越短。图一代表日期是 6 月 22 日前后,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
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
(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
夜越长。图二代表日期是 12 月 22 日前后,
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
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如图三所示)
注意点
1.昼夜交替现象与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不同
因地球时刻不停地自转,使得地球上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其在
自转的同时,又不停地围绕太阳公转,出现了昼夜长短的周期性变化
现象。
2.昼变长、夜变短和昼长夜短的起点不同
一地昼变长、夜变短时是从太阳直射点移向其所在半球开始的,
而昼长夜短是从太阳直射点离开赤道进入其所在半球开始的。
下表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
表中的数据回答 1~2 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昼长 5 小时 30 分 9 小时 09 分 11 小时 25 分 13 小时 56 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 D
解析 12 月 22 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
长夜短,即昼长超过 12 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 12 小时。
2.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 B
解析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即各为 12 小时)。丙、丁两地相对来说离赤道较近,昼夜长短变化
比甲、乙两地小,而且丙地更接近赤道,纬度更低。甲地昼夜长短变
化幅度最大,纬度最高。
“十一”过后,北京某中学开始使用冬季作息时间,第一节课时
间由 7:40 开始改为 8:00,放学时间也提前了 1 小时。而此时我国
某城市仍保持 9:00 上课的作息时间。据此回答 3~4 题。
3.北京某中学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 )
A.气温高低 B.太阳高度
C.经度差异 D.昼夜长短
答案 D
解析 北半球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白昼时间短,为便于生
活作息,故将第一节课的上课时间推迟,而将放学时间提前。
4.资料中涉及我国某城市可能位于( )
A.东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 B
解析 我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而西北地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
因而应选 B。
相关文档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5-25 16:08:242页
-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大气的2021-05-25 03:26:545页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2021-05-25 01:16:0514页
-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82021-05-24 21:59:442页
-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第一中学2018届高2021-05-24 13:04:2718页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2021-05-24 10:32:226页
-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气候专2021-05-23 01:58:295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8届高三2021-05-22 22:47:1414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5-22 10:08:2811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 选修 2021-05-22 02:36:16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