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MB
- 2021-05-25 发布
第
2
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
.
概念:
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
或
范围内发生改变。
国际
本国
2
.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9
世纪前
“
二战
”
后
特点
以
移民
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
移民
减少
;
的
人口增多
方向
欧洲
向
、
大洋洲迁移为主
迁入地:欧洲、西亚、北非石油国迁出地:拉丁美洲
集团性、大批
定居
短期流动
美洲
3.
国内人口迁移
(1)
古代:受脆弱的
、战争、
等影响而迁移。
(2)
新中国成立以来
农业经济
自然灾害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
.
经济因素:
、交通和通信等。
3
.
社会因素:
、社会变革、
和宗教等。
【
方法技巧
】
人口迁移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经济发展
政策
战争
气候
自然灾害
【
及时练习
】
寒假,王教授回老家过年。在其家乡
(
县城
)
某路口统计了车流量和车辆信息,情况如下表。
据此回答
1
~
2
题。
1.
从表中信息,可以确定
(
)
A
.由于该地工业发达,外来车辆较多
B
.大年三十,因回家过年本省车辆较平时少
C
.该地是旅游胜地,外地移民较多
D
.统计时段,车辆数量和户籍构成差异均大
2
.若车辆构成的变化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回家,结合材料可以推测,王教授的老家可能是
(
)
A
.安徽
B
.云南
C
.新疆
D
.广东
【
解析
】
第
1
题,腊月三十有更多的外地车辆,很明显是有大量在外人员回家过年,也说明当地经济欠发达,人口迁移以外迁为主。大年三十,本省车辆和平时数量相当。和腊月二十相比,腊月三十车辆数量剧增,外地车辆数量占比剧增。第
2
题,由于迁移中间阻力的作用,该地离鄂、沪较近,离粤较远,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
答案
】
1.D
2.A
[
考点精析
]
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表现为
“
两个变化
”“
四个因素
”
,即:
[
技法点拨
]
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思路
(1)
由主要因素到次要因素: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要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发生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时间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
“
阳光地带
”
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
对点练习
]
1
.
(2013·
北京文综
)
读下图,回答下题。
20
世纪
50
~
70
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
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
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
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
④
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解析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经济、政策、婚姻家庭等。
20
世纪
50
~
70
年代,我国的人口迁移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这个时期大量城市知识青年迁入东北,是为了发展工业、开发资源、开发边疆;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是在实行农业现代化、人口数量增多以后,
①
错;当时的人口迁移以国内人口迁移为主,
③
错。
【
答案
】
D
[
考点精析
]
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有利
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环境;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不利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经
济影响
①
影响人口和人种的分布,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改变环境人口容量。
②
影响经济、文化发展,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和生产活动的发展,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
技法点拨
]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对人口迁移影响的考查及解决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从辨证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有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
.从区域角度分析,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3
.从三大要素角度分析,分为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
.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3
.从三大要素角度分析,分为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
.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
对点练习
]
2
.
(2013·
新课标
Ⅱ
)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
~
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
(1)
~
(2)
题。
(1)2005
~
2010
年
(
)
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
~
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
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
解析
】
第
(1)
题,图中显示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要略高于四川,但贵州人口总量远小于四川,迁出人口数量反而少于四川,故选项
A
错误;同理,上海迁入人口比重要高于广东省,但广东迁入人口数量要多于上海,故选项
B
错
误;浙江和江苏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接近,但图示浙江人口净迁入比重远高于江苏,从而导致浙江人口增长率要高于江苏,故选项
C
正确;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致和经济发展水平成负相关,因此,安徽自然增长率要高于天津市,故选项
D
错误。第
(2)
题,读图可知,皖、赣、黔三省为人口净迁出地区,且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会加速三省的老龄化进
程,选项
A
错误;皖、赣、黔三省的迁出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在迁往其他省区的同时,也有大量农村人口迁入三省的城市,提高城市化水平,故选项
C
错误;沪、津、京三市为人口净迁入地区,由于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会延缓三市的老龄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三市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故选项
B
正确、选项
D
错误。
【
答案
】
(1)C
(2)B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下图是
1949
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该图显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判断其原因、影响。
判读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
看流向
该图显示的关键信息是:
1949
年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读图时,首先要识别图例: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两个不同时期,注意图中线条粗细代表着流动量的大小与规模;然后根据图例从图中找出两个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线条,按照
“
迁出地
→
迁入地
”
的线索归纳其流向的特点,要结合线条粗细概括
“
主要流向
”
的信息。
2
.找原因
从图中获取信息概括
“
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
”
仅仅是读图的第一步,接下来要结合所学知识对
“
主要流向
”
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释,解决
“
为什么
”
的问题。在原因分析中,要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用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
进行合理的阐释,如从图中看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人口的主要迁入地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邻近港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工业化进程较快,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务工、经商人员迁入。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广东已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就是人口的机械增长所致。
3
.析影响
对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出预测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能力,分析我国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是解决
“
怎么样
”
的问题。人口迁移的影响一般要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利、弊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参考
“
民工流
”
的分析思路,掌握解答问题的思维模型,以不变应万变在新情境中灵活变通。
【
判读应用
】
读某区域图,图中箭头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人口移动方向。
据此回答
(1)
~
(2)
题。
(1)
图中人口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
.民工流动
B
.道路建设
C
.水利工程建设
D
.输气管道建设
(2)
对图中人口移动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以青壮年居多
B
.从人口受教育程度上看以高学历人口居多
C
.从人口移动距离上看以长距离迁移居多
D
.从人口移动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
解析
】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人口迁移主要是由丹江口水库向四周迁移,即水利工程建设是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第
(2)
题,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的人口迁移与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无关。所有的居民必须全部迁走;图中的人口迁移以短距离为主,从形式上看以线形分散为主。
【
答案
】
(1)C
(2)D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5-24 23:34:0035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24 12:43:173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2 20:36:0656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22 13:22:353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1 18:46:518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5-20 23:03:1388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2021-05-20 20:30:3953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0 14:11:293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5-20 00:13:596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19 17:30:0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