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1-05-25 发布
课时作业 11 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下图是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原因的描述,对此概括正确的
是( B )
A.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B.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D.土地兼并加剧的影响
解析:材料体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都与西方列强侵略有
关,阶级斗争属于国内矛盾,故 A 项错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是“上海开埠”“《南京条约》签订”“英国海军控制广东
海域”“基督教在广东流行”的原因,故 B 项正确;自然灾害材料
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土地兼并加剧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不是对
材料反映内容的总体表述,故 D 项错误。
2.1862 年太平天国刊刻颁行的公文记载:“蒙天父上帝、天兄
基督大开天恩,恩命我真圣主暨救世幼主下凡御世,宰治山河。”材
料揭示出太平天国( C )
A.天王已蜕变为封建帝王 B.领导阶层内部等级森严
C.用宗教来维护天王地位 D.用基督教教义维护统治
解析:根据“蒙天父上帝、天兄基督大开天恩,恩命我真圣主暨
救世幼主下凡御世,宰治山河。”可知,太平天国意图利用宗教来维
护天王地位,巩固其统治,故 C 正确;A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材料信息与领导阶层内部等级森严无关,排除 B;太平天国利用拜上
帝教维护统治,D 错误。
3.曾国藩认为:“自古平江南之策,必踞上游之势,建瓴而下,
乃能成功。”为此,他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力夺取( D )
A.苏州 B.上海
C.杭州 D.安庆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时首先决定全
力夺取安庆,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都在南京的下游,排除。
4.“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直捣北京。东王主张先下南京……
再行北伐。时届秋冬,将士亦惮北方严寒,故决东下。”这说明太平
天国( D )
A.逐渐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B.领导者的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C.大多将士参加革命是迫于生计
D.在占领武昌之后产生战略分歧
解析:从材料中“天王抵武昌”“急欲渡江”“东王主张先下南
京”“时届秋冬”等信息可知,其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在占领武昌
之后的战略分歧,故选 D。A 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排除。B、C 在
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钱穆先生在他的讲演中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
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
有此想法的。”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 B )
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
解析:本题抓住关键信息“想推行均田制度”,而均田制是国家
把手中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天朝田亩制度》有“凡天下田,天下
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规定,故 B 与题意相符。
6.史学家认为:“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却十分可贵,朝
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据这种观点判断,太平天国运动“朝
这个方向走下去”的表现是( D )
A.制定《天朝田亩制度》 B.永安封王建制
C.创立拜上帝教 D.提出《资政新篇》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京变乱后,洪仁玕主持大局,颁布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
发展的潮流,故 D 项正确;A、B、C 三项都是由洪秀全在太平天国
运动前期做出的,此时洪仁玕在香港,排除。
7.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
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
制的组合”。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 D )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
D.“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天朝田亩制度》主张体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
思想,故 A 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吸取基督教的思想,故 B
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运动中“拜上帝教”是吸收儒家大同思想,
故 C 项不符合题意;“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思想主张,故 D 项
符合题意。
8.英国领事富里赐在《天京游记》中说:“我不能不承认他是
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人。他既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
认西洋文明之优越。”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是( D )
A.洪秀全 B.陈玉成 C.李秀成 D.洪仁玕
解析:依据材料“我不能不承认他是我所认识的最开通的中国
人。他既熟悉地理,又略识机器工程,又承认西洋文明之优越。”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此人是提出《资政新篇》,提倡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
度的洪仁玕,因此 D 项正确。A 项不符合所学知识,错误;B 项不
符合所学知识,错误;C 项不符合所学知识,错误。
9.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
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导致“他
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C )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天京变乱的严重内耗
C.农民阶级的自身局限 D.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解析:根据材料“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
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可以判断
是太平天国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由
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
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只能担当“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
色,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都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但
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10.天京变乱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
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
( D )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祟
C.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
D.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解析:民谣中的“天父杀天兄”就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
的自相残杀,其他三项均未能体现。
11.某班同学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如
果在“太平天国运动”栏目下再添加一项(天父杀天兄)的新链接,则
链接项“X”应设计为( C )
A.鸦片战争 B.洪秀全
C.天国兴衰 D.《天朝田亩制度》
解析:“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1856 年的天京变乱。依据所学知
识可知,天京变乱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故 C 项正确;鸦
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故 A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洪秀全是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动者和主要领导人,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B 项
错误;《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 1853 年,此时是兴盛时期,故 D 项
错误。
12.太平天国运动的一些领导人对近代经济制度开始有所认识,
以下各项能够反映这一状况的是( B )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C.“免除一切地租,赋税负担”
D.“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解析:《资政新篇》提出发展资本主义方案,“每年纳银若干,
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属于西方国家保险业,属于近代经济制度,B
正确。A、C、D 三项都属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措施,不符合材料主
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
共 52 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所,近则洪杨诸贼深居
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大门外伪引
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
——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二: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诸王出行,官兵
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
王、侯都是世袭的。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又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
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
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
——曾国藩《讨粤匪檄》
(1)依据材料一,判断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材料表明太平天国
领导人定都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 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6 分)
(3)材料三反映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理由是什么?其根本出
发点是什么?(6 分)
(4)材料一、二体现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6 分)
答案:(1)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变化: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
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2)太平天国政治上出现明显的封建化趋势,封建等级森严。
(3)理由:保存传统儒家文化。出发点:维护满清统治。
(4)受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制约,太平天国领导者在定都天京后,
封建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封面
材料二:《资政新篇》中指出:“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
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
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
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
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
材料三: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
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
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资政新篇》
请回答:
(1)《天朝田亩制度》封面上的“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镌(镌,雕
刻。这里指出版)”中的“癸好三年”是指哪一年?一些历史学家认
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请你为这些历史学家
寻找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理由。(8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提出了哪些重要主张?这些主张的目
的何在?(6 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无法实施的主要原
因。(6 分)
(4)根据材料一、二、三,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在所有制主张上的不同之处。(6 分)
答案:(1)时间:1853 年。理由:①这个制度要在小生产的基础
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起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
超越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违背了客观规律。②是一种空想,
无法实施。③由于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也使它无法实施。
(2)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近代交通业;发展近代工业,允许私
人建立银行,发展近代金融业;建立管理工商业的机构,征收关税。
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3)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利益,得不到农民阶级的支持;缺乏实
施的社会基础和条件;严峻的战争形势使它无法实施。
(4)《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建立起“圣库”的公有制;而《资政
新篇》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解析:本题是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先后颁布的革命纲领(治国方
案)的考查,依据材料信息、所学知识,联系当时的客观现实即可分
析回答。注意太平天国政权是农民阶级政权,因而《天朝田亩制度》
虽有其革命性,但同时也有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是中国
历史上最早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但
由于它不是农民运动的产物,再加之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因而无法
实施。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高一人教版历史必修2021-05-25 16:16:1711页
- 山东省蓬莱市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2021-05-25 16:14:086页
-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溶液2021-05-25 16:14:046页
- 二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期中检测卷 2021-05-25 16:10:425页
- 【历史】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头高级中2021-05-25 16:09:3916页
-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2021-05-25 16:08:006页
-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2021-05-25 16:03:329页
-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4课时跟踪检2021-05-25 16:03:323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2021-05-25 16:02:545页
-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2021-05-25 15:58:0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