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 MB
- 2021-05-25 发布
画是无声诗
学习目标:
1.欣赏示范作品,感受中国画中关于诗的
画作,理解如何用中国画描绘诗句。
2.准备好材料和工具,亲自绘制一幅有关
诗的中国画。
3.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发现美、感受美、
创造美,坚定艺术创作的勇气和信心。
一、诗画同质:
诗歌和绘画的同一性
宋代大词人苏东坡先生提出“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的命题主张诗与画应相互渗透。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
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宋代有很多人和苏轼的看法相同,他们都
强调诗画的同一性。像周孚说:“东坡戏作有声
画,叹息何人为赏音。”
在这些观点中,有的把诗说成是“有声
画”“无形画”,把画看作是“无声诗”或“有
形诗”。对欣赏者来说是在进行赏析活动中产生
了相似或者接近的审美感受,对于创作者来说作
者在创作时创造出了能激起观赏者和读者共鸣的
同一性的审美意象,是作者运用形象的思维把诗
融入绘画之中,把画也融入到诗中,这样使得我
们感觉到诗与画具有同质性。
同质性之一:诗中有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的意境是通过语言来
实现的,所有的意象也都是语言的表达。
我们通过联想、想象等手段,根据诗的描述
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来加深我们对诗
的理解。所谓“诗中有画”就是诗歌突破了语言
的界限,而充分发挥出了它启示作用,在读者的
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图画。
《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映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有画
主要体现:
山水诗和叙事诗
• 陶渊明《饮酒》(其五)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
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言。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同质性之二:画中有诗
“画中有诗”的诗主要体现在题画诗上:
题画诗是指: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
家本人或他人题上一首诗。诗的内容或抒发作者
的感情,或谈论艺术的见地,或咏叹画面的意境。
题画诗又可以分为“以诗为画”、“以画为
诗”和“诗画一体”三种情况。
顾恺之《洛神赋图》
曹植: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
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南
山
乐
山
题
画
诗
岭
上
白
云
同
我
笑
,
敢
为
天
下
大
不
同
。
总而言之:诗中有画,而不全是
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
----这应该是诗与画关系的最好写照。
提示:
学习建议:
相关文档
- 湘教小学美术一上《3田野的色彩 》2021-05-25 14:45:5112页
-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件- 19 心中的太2021-05-25 14:45:2525页
- 人教小学美术四上《第18课电脑美术2021-05-25 14:43:4425页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5课 生活中2021-05-25 14:40:3213页
-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2021-05-25 14:39:2716页
-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教案2021-05-25 14:36:364页
- 美术个人教学计划范文2021年年大全2021-05-25 14:31:3113页
-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件-小挎包 冀美版2021-05-25 14:30:0517页
- 人教小学美术六下《第2课寻找美的2021-05-25 14:29:203页
- 人教小学美术三上《第9课天然的纹2021-05-25 14:28:2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