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 MB
- 2021-05-25 发布
第一章 第二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017·吉林省实验中学期末)右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
山,海拔 5 895 米,距离赤道仅 300 多千米,其峰顶雪冠正面临着
在 50 年内消失的威胁。据此回答 1~2 题。 导学号 70292288
1.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中的遥感技术。遥感(RS)主要作用是获取信息如拍摄遥
感图像,A 项正确。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是用来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分析、
处理信息,不能拍摄图像,B、C 项错误。数字地球是将信息数字化,也不能拍摄图像,D 项
错误。
2.利用此项技术可( B )
A.分析水灾损失 B.获得森林分布信息
C.分析矿产种类 D.确定矿产储量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中遥感的应用。遥感技术不能处理分析水灾损失、矿产
种类和储量,故 A、C、D 项错误。遥感技术能够通过拍摄遥感图像,获取森林分布信息,故
B 项正确。
(2017·福建四地六校联考)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
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据此
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70292289
3.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解析] 本题考查对“3S”技术的理解。“天上看”,运用的是遥感技术。遥感是指非
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网上管”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
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
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
术系统。“天上看”要靠遥感技术来获取土地资源的最新信息,“网上管”则是利用地理信
息系统的分析功能。
4.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C )
①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3S”技术的应用。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展的是国土资源监管,
不是用以加强生态建设,也不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故②④错误。答案选 C 项。
泰 山 站 位 于 中 国 南 极 中 山 站 与 昆 仑 站 之 间 的 伊 丽 莎 白 公 主 地 , 地 理 坐 标 为
(76°58'E,73°51'S),海拔 2 621 米。据此完成第 5 题。
5.可精确测量该站的地理坐标和海拔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A.GP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解析]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精确确定地点的三维坐标。
(2016·泉州质检)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右
图是“某智能手机的 GPS 功能显示图”。读图,完成 6~7 题。 导学号 70292290
6.手机 GPS 功能的出现,说明( C )
A.GPS 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B.GPS 技术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
C.随着 GPS 技术的普及,民用 GPS 技术发展很快
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 GPS 定位导航
[解析] 手机 GPS 功能的出现,说明随着 GPS 技术的普及,民用 GPS 技术发展很快。
7.手机 GPS 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D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GPS 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导航,手机 GPS 可以获取所处的位置,可以进行行车
路线追踪。
下图为某城市 Y 灾害分析模型示意图。读图,完成 8~9 题。
8.图中 X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 A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 分析图示信息可知,X 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功能是空间分析,符合地理信息系
统的特点。
9.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 Y 灾害加剧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B )
A.年降水量增大 B.地面硬化面积扩大
C.热岛效应增强 D.绿地面积增加
[解析] 根据图上提供给“Y 灾害分析模型”的降水、产汇流、排水和地形高程等数据
模型可以推断该灾害为城市洪涝。城市洪涝与地面大面积硬化,降水很快汇集有关;年降水
量增大不属于人为原因;绿地面积增加可增加地面径流的下渗,减少城市洪涝的发生,热岛
效应增强可能会使城市降水量增加,但也会使蒸发量增加,对洪涝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
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在贵州省平塘县的一“大窝凼”(平塘人对于类似农家大
锅的洼地地貌的形象称呼)处。读图,回答 10~11 题。 导学号 70292291
10.射电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不可能是( C )
A.喀斯特地貌,保障雨水下渗
B.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
C.海拔高、晴天多,利于观测
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
[解析] 贵州省平塘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雨天。
11.初步探寻适合修建射电望远镜台址的“大窝凼”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地表形态,获取地貌信息。
12.“3S”技术之间密切相联,它们都为数字地球提供了技术支撑。结合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箭头指向线分别表示“3S”技术的不同应用功能,其中
表示“提供影像信息功能”的是__①__和__⑤__,表示“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的是
__④__和__⑥__,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的是__②__。
(2)图中各个圆的重叠部分分别代表 RS、GPS、GIS 不同组合的综合应用,其中重叠部分
乙代表 GIS 与 RS 技术的组合,丙代表__GIS 与 GPS__技术的组合。在图中所示的各个综合应
用中任选一种组合,并写出应用实例。
(3)目前我国建设的北斗导航系统和各种地理信息系统都是我国“数字中国”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说说“数字中国”对我国国土整治的意义。
[答案] (2)甲:RS 获取矿床露头信息,GIS 分析矿产种类,GPS 确定矿床露头位置。
乙:RS 获取水灾淹没区的动态信息,GIS 分析水灾损失。
丙:装载 GPS 接收机的运钞车发送位置信息到监测中心,GIS 监测运钞车是否偏离预定
线路。
丁:RS 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并判断火势蔓延方向,GPS 获取火场精确位置,引导消
防队员及时、准确到达灭火地点。(甲、乙、丙、丁任答一点)
(3)促进土地资源的调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
规划、国土发展、国土管理等国土整治工作。
[解析] 第(1)题,要求学生明确“3S”应用功能的差异。第(2)题,熟练掌握“3S”的
相互关系,任举一例,如找矿、洪灾监测分析等。第(3)题,数字地球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调
查,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库,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国土规划、国土发展、国土管
理等国土整治工作等。
13.(2017·深圳调研)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 3S 技术的材料,
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 年 4 月 12 日,中国第 32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完成各项预定考察任务,乘坐
“雪龙”号凯旋。
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GPS
和 GIS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RS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
错误的是( C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
试举两例。
[答案] (3)利用 GPS 测量观测点的海拔高度,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 RS 探测资源
状况;利用 GIS 绘制资源分布图。(任举两例即可)
[解析] 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 GIS 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 GPS,监测环
境的变化需要用到 RS。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
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第(3)题,可从 GPS、RS 以及 GIS 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
科考现状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第32021-05-25 14:37:5414页
- 2018年高考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课2021-05-25 14:35:3532页
- 南京市小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模拟2021-05-25 14:35:2112页
-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1区域水土2021-05-25 14:25:4811页
- 2019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10-1交通2021-05-25 14:23:3720页
- 2019届一轮复习(课标版)2019版高考地2021-05-25 14:09:4018页
- 2020届高考地理大一轮试题:第二章课2021-05-25 14:01:145页
-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2021-05-25 13:51:3610页
- 2015高考地理(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2021-05-25 13:47:257页
- 2019高考地理一轮选练编题6含解析2021-05-25 13:29:2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