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4 MB
- 2021-05-25 发布
第六部分 世界现
代史
第二单元 二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单 元 时 间 轴
时空观念
知 识 网 络
思维导图
冷战格局
两种制度下的变化
亚非拉美的新发展
考 点 突 破
美国
苏联
美国
(
4
年
1
考,
2017
年第
27
题
8
分)
丘吉尔
杜鲁门主义
实质: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马歇尔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对抗北约
区分:冷战开始
-1947-
杜鲁门主义出台
两极格局形成
-1955-
华约成立
历史上的对峙军事集团
一战前
—
三国同盟
vs
三国协约
二战时
—
轴心国集团
vs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二战后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vs
华沙条约组织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苏联
多极化
冷战的产物
-
11
-
◆
历史解释
——
冷战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1)
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
,
形成两极格局
,
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国的分裂
,
并引发局部战争。
(2)
在冷战大环境下
,
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
,
所以两方都在极力地避免战争
,
阻止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3)
面对两极格局
,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
(
七十七国集团
),
逐步发展壮大
,
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
12
-
◆
易错点拨
(1)
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
,
不是美苏两个国家的冷战。冷战也不是战争。冷战期间
,
美苏对峙
,
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
使世界出现相对和平。
(2)
揭开冷战序幕的是丘吉尔的
“
铁幕
”
演说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
不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1955
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煤钢
(
4
年
1
考,
2016
年第
24
题
3
分)
欧共体
1993
区域性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政治大国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成功实践有:
①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②罗斯福新政,
③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
④
1992
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
26
-
◆
历史解释
——
二战后
,
西欧和日本崛起的共同原因、影响和对我国的启示
(1)
共同原因
:
①
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
;
②
都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
发展教育
,
培养人才
;
③
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
影响
:
①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
维护了自身利益和安全
;
②
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
,
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进程
;
③
促进了世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
有利于世界和平
,
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
启示
:
①
要抓住机遇
,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
②
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③
坚持改革开放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等。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
27
-
◆
易错点拨
(1)1967
年欧共体成立时的成员国有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六个国家
,
英国并不是欧共体创始成员国。
1973
年英国加入欧共体。
(2)1993
年欧盟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
,
当时成员国为
12
个
(
包括英国
)
。
2002
年
,
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欧元
,
但是英国并未使用欧元。
(3)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初
,
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
但美国一直是头号经济大国。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经互会
苏联模式
(
4
年
1
考,
2019
年第
24
题
3
分)
二战后,苏联的改革首先发生在赫鲁晓夫时期。
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社会制度
苏联模式
戈尔巴乔夫
-
38
-
◆
家国情怀
——
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
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不能一蹴而就
;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
要大力发展经济
,
结合国情制定政策
;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
正确对待西方思想文化等。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对比
项目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不同点
实质
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全盘否定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路线
偏离社会主义道路,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改革内容
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
侧重于经济改革,也有政治、教育、科技领域的改革
结果
苏联解体
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中快速发展
相同点
(
1
)都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改革。
(
2
)改革前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且都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都是为了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万隆
发展中国家
(
4
年
1
考,
2018
年大题
24
题
3
分)
非洲年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是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
历史上的反殖民运动
18
世纪
—
美国独立
19
世纪
—
拉丁美洲独立、印度民族大起义
20
世纪
—“
非洲年
”
、古巴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古巴是拉丁美洲唯一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
-
45
-
◆
家国情怀
——
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
,
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
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
,
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
被称为
“
万隆精神
”
。
核心素养
树立
正确
唯物史观
-
46
-
◆
时空观念
——
非洲独立运动
(1)1951
年底
,
利比亚宣布独立。
(2)1952
年
,
埃及爆发革命
,
以纳赛尔为首的
“
自由军官组织
”
发动起义
,
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
,
次年成立了埃及共和国
;1956
年
,
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
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3)1962
年
,
阿尔及利亚推翻法国的殖民统治
,
获得独立。
(4)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
非洲独立运动进入高潮
,
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
1960
年
,
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
“
非洲年
”
。
(5)1990
年
,
纳米比亚独立
,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核心素养
时空观
历 史 图 片
冷战
美
西欧
苏联
1993
欧元
苏联解体
/
两极格局瓦解
D
五 年 广 东 中 考
D
D
A
B
课 堂 巩 固
C
A
D
A
B
B
C
B
C
D
A
D
答案:
A
C
D
C
B
A
C
C
C
D
A
A
能力提升
伯里克利改革。
能力提升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任选其二)
能力提升
政治:最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能力提升
美国给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提供大量援助;西欧国家
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西欧国家成立“欧洲共同体”组织。
谢谢!再见
课后作业:
1.
完成能力提升训练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二单元。
2.
预习并完成《高分突破》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第三单元。
3.
记背《早读材料》
第
57-59
页。
相关文档
- 2017年度高考物理快速命中考点112021-05-25 14:08:376页
- 河南安阳市中考数学质量检测模拟试2021-05-25 14:08:1010页
- 中考语言连贯题集锦2021-05-25 14:07:476页
-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3)专2021-05-25 14:07:3311页
- 思想品德中考知识思维导图精编版2021-05-25 14:06:514页
- 北师大版数学中考专题复习与训练课2021-05-25 14:05:2646页
-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150套)专题2021-05-25 14:05:2615页
- 成都市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2021-05-25 14:04:487页
- 光的折射中考复习 光的折射复习试2021-05-25 14:03:388页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题及2021-05-25 14:03:35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