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9 MB
- 2021-05-25 发布
理科综合物理实验题(2)
1.(20分)(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交流电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计时间隔剪下一段纸带,按如图所示,使每一条纸带下端与x轴重合,左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直角坐标系中。
①在第一个0.1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是 m/s;
②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
(2)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
电阻”的实验中,某一次测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示数如图所示,则这次测量的电压值是
;电流值是 。在给定的U—I图
象中已经根据测量结果描出8个点,请作出电池的
U—I图象。根据作出的U—I图象得出电池的
电动势是 V,内电阻是 Ω
2.(15分)(1)下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 。
(2)现有一电阻箱,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流表,该电流表表面上有刻度但无刻度线值,要求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源内阻的实验方案。(已知电流表内阻很小,电流表量程符合要求,电源内阻约为几欧)
要求:①在下边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第 4 页 共 4 页
②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
③写出用测得的量计算电源内阻的表达式r= 。
3.为测量叠层电池“6F22”(电动势约9V,正常使用时的放电电流约是一号电池的)
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给出的器材有:
电压表(内阻很大,有5V、15V两个量程)
电流表(内阻不计,有0.1A、0.6A两个量程)
滑线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Ω)
滑线变阻器R2(阻值范围0—1500Ω)
(1)测量时,电压表应选用
的量程,电流表应选用
的量程,滑线变阻器应选用
(2)图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6组电流I和电压U的值,试根据此图求E及的值。
求出的电动势E= ;内电阻= .(保留3位有效数学)
4.(20分)
(1)(4分)有一游标卡尺,主尺最小分度是1mm,游标尺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长度,如图所示。图示的读数是 mm。
(2)(6分)用接在f=50Hz交流低压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从比较清楚的点算起,每打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0与1两点间距离S1=30mm,3与4两点间距离S4=48mm,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的加速度为 。
第 4 页 共 4 页
(3)(10分)有一只伏特表,量程已知,内阻为RV,另一电池(电动势未知,但不超过伏特表量程,内阻可忽略不计)。请用这只伏特表和电池,再用一个电键和一些连接导线,设计测量某一高值电阻RX的实验方法(已知RX的阻值与RV相差不大)。
①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要写出测量步骤和需要记录的数据,导出高值电阻RX的计算式。
5.(17分)
(1)图6为某一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的改变而改
变,且对温度很敏感)的I—U特性曲线。
①为了通过测量得到图6所示I—U特性曲线,
在图7、图8两个电路中应选择的是图 ;
简要说明理由:
。
(电源电动势为9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0Ω)
②在图9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9V,电流表读数为70mA,定值电阻R1=250Ω。由热敏电阻的I—U特性曲线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V;电阻R2的阻值为 Ω。
③举出一个可以应用热敏电阻的例子: 。
(2)在实验室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螺旋测微
器的读数部分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金属丝的直径
是 。
第 4 页 共 4 页
参考答案
1.(20分) (1)0.225(3分) 0.744(3分) (2)1.28V(2分);0.28A(2分);
1.48V(3分);0.70Ω(0.65~0.75Ω都算对)(3分)
(作图正确4分).
(2)非线性区域,因为在非线性区域内,灯丝电阻随电压变化明显,可保持电灯功率基本不变,亮度稳定。
评分标准:①图5分 ②图5分 ③问3分 共13分
2.(18分)(1)3.3mm(3分) 4.700mm(3分)
(2)①调R的阻值为最大;(2分)
②合上电键S,调R的电阻为R1,记下电流表刻度N1;(3分)
③调R的电阻为R2,记下电流表刻度N2;(2分)
④断开电键S。(1分) (3)(4分)
3.(1)15V,0.1A,R2 (2) 9.15V(9.05~9.25) ,113(110~120)
4.(共20分)(1)104.05mm (2)V1=0.3m·s-1
(3)先将伏特表单独与电源串联,记录下伏特表示
数U1,然后与RX串联,记录下伏特表的示数
U2,设电源电动势为U1,根据分压原理
5.(17分)(1)①5; 图7电路电压可从0V调到所需电压,调节范围较大。(或图8电路不能测得0V附近的数据)………………………………………………………………5分
②5.2;111.8(111.6—112.0均给分)……………………………………………………4分
③热敏温度计(提出其他实例,只要合理均给分)……………………………………5分
(2)0.920mm(0.918—0.922均给分)…………………………………………………3分
第 4 页 共 4 页
相关文档
- 【物理】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八2021-05-25 13:48:4212页
- 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2021-05-25 13:47:127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政治第3单元唯物2021-05-25 13:46:2055页
- 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卷:专题112021-05-25 13:44:523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2021-05-25 13:44:329页
-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精华题训练光现象2021-05-25 13:44:187页
- 高考物理试题全国卷lpf2021-05-25 13:43:4311页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常州实验学校2021-05-25 13:43:0024页
- 省锡中匡村实验学校初三中考适2021-05-25 13:41:324页
- 三年高考20152017高中物理试题分项2021-05-25 13:40:59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