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0 KB
- 2021-05-25 发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第 5 课 《机械摆钟》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2.过程与方法
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
观察和测量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发展对计时工具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难点】
理解重复实验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引入: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2 / 3
1、复习前几节课学习的几种古老的计时方法,如:太阳钟、水钟等。同时
指出还有很多类似的计时方法,如:一柱香、一个沙漏等等。
2、师:虽然计时方法很多,但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
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揭题:机械摆钟。(板书课题)
二、观察钟摆:
1、师出示摆钟,设疑:摆钟计时为什么可以这么精确呢?
2、观察讨论:摆钟是怎样来计量时间的?
3、测量:用秒表测一测:摆钟的摆每分钟摆动几次?
4、集体测量一次后反馈,问: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吗?
5、讨论:课本中的记录表为什么要让我们测三次或更多次呢?
三、观察我们的钟摆:
1、师:我也做了一个单摆(出示单摆),它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是不是也是一
样的呢?
2、学生猜测后,师带领学生集体测量三次。
3、设疑:是不是所有的单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都是一样的呢?
4、老师给你提供铁架台、棉线、镙帽,你能做一个摆吗?
5、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单摆,并开始测量固定时间内,单摆摆动的次数。(课
本记录表上的时间间隔可以让各小组决定,只要相同间隔就可以了)
6、反馈交流结果。
7、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8、结合学生发现的(相同间隔时间段里,单摆摆动的次数是固定的),指出:
单摆的这个特性就是等时性。利用这个特性,人类发明了摆钟,大大提高了计时
的精确度。
四、延伸思考:
师可结合学生汇报:虽然每个小组的单摆都具有等时性,但不同的单摆之间,
摆动的速度确是不一样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机械摆钟
单摆:等时性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3 / 3
【教学反思】
摆角
摆绳
摆锤
相关文档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2021-05-25 13:35:5111页
- 胖乎乎的小手——教案52021-05-25 13:34:263页
- 2018届一轮复习苏教版化学平衡的移2021-05-25 13:34:0920页
- 人美小学美术六上《第13课保护我们2021-05-25 13:33:573页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草原 人教部2021-05-25 13:33:0314页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面积和面积单2021-05-25 13:32:504页
- 【数学】2018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理2021-05-25 13:32:4019页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乘法—三位2021-05-25 13:32:303页
-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课2021-05-25 13:31:406页
-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中国2021-05-25 13:27:50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