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 MB
- 2021-05-25 发布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课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
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重点),探
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重难点)。
u形体修饰——“断发易服”
u休闲娱乐——报刊电影
u礼仪习俗——移风易俗
西
方
文
明
晚
清
男
装
长
袍
马
褂
西
装
革
履
长袍马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
悖
清朝官服:身份地位的象征
晚清军装的变迁
晚清官服变革的原因?
民间服饰变革的冲击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时代缩影:从孙中山服装看男装变迁
民
国
晚
清
清
朝
一、易服——“竞尚洋装”
民国服装——中山装,还记得其中蕴含的政治理念吗?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
(礼、义、廉、耻)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立
(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统一大义
其五,兜盖像笔架,寓意以文治国
清
代
普
通
女
装
满族女装
汉族
女装
上袄
下裙
民国初旗袍
根据课本概括近代男女服饰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影响:
外因:
内因:
鸦片战后,西式服装的传入
政府政策的推动(清政府、民国政府)
服装选择:
服装改良:
随心所欲
中西合璧
思考
传统服饰与新式服饰体现了什么不同
的思想观?
• 新式:
• 透露着对平等自由的向往
n传统:
n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看看想想:陈独秀变了服
饰外,还变了什么?
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
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
维新派,主
张“断发易
服”,改革
这一与时代
潮流不相容
的旧习俗。
辛亥革命前
后, “断发
易服”具有
了反清革命
的色彩。民
国时期,政
府颁布法令
剪辫易服。断发有何色彩?
新时
期的
时尚
发型
根据课本概括近代“断发”的原因?
政府法令:
清政府:自由剪发的法令
民国政府:《剪辫通令》
结辫陋习革除
三寸金莲的绣花鞋如同美丽
的工艺品
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的是对人
性的摧残
“三寸金莲”始于
五代南唐(公元
937-975年)。当
时五代李后主喜爱
音乐和美色,他令
寞娘用帛缠足,使
脚纤小弯曲如新月
状及弓形,并在六
尺高的金制莲花台
上跳舞,飘然如仙
子凌波,故称“三
寸金莲”。以后从
宫内到民间皆仿行。
小脚一双,
眼泪一缸。
不缠足的开路先锋
——康有为的女儿
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女
学生(右一为林徽因,左
为她的表姐们)
电影演员 阮玲玉 不缠足
原因?
鲜明政治色彩
服饰
足形
发型
“等级森严”——无等级限制、多元
化
民族压迫——政治色彩
男权压迫——男女平等
大众传媒之报刊篇
阶段 具体表现
出现
1815年,英国传教士出版了第一份以中国人为发行对象
的中文期刊,之后,外国传教士又陆续创办了一系列
中文报纸
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1872年( )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
报纸。
发展
维新运动期间,国人创办了大量的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
报纸成为
( )得武器。
普及
( ),随着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民众开始产生新闻观念
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新文化运动后
《申报》
时间 概况 评价
1896年 ( )“又一村”放映西洋
戏
1905年 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了谭鑫培京
剧短片( )
1913年
1931年
有声片
上海徐园
《定军山》
故事影片
《歌女红牡丹》
传播时事、娱乐生活、普及科学、开阔视野
结合课本概括近代报刊、电影的作用?
传
统
社
交
礼
仪
1816年嘉庆召
见英国驻印度
总督阿美士德
清末中外官员 握手致意
西方礼仪冲击;民主共和精神影响
希特勒与溥仪 握手致意
日常礼变化原因:
清末的传统婚礼
民初的新式婚礼
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的推动婚礼变化原因:
1925年:孙中山讣告、追悼会
婚礼
见面礼
葬礼
身份的不平等——人格的平等
重礼轻爱——重爱轻礼
铺张浪费、迷信——无等级差别、摒弃迷信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政、经、思变化
社会生活变迁
传统农业社会 近代工业社会
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
思考:引起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
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造成猛烈冲击。
材料二、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1910年,
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辫的法令。维新派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
材料三、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双重刺激下中国的民主工商业产生并
曲折的发展,中国沿海及大城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材料四、受西方民主、平等、自由观念的影响, 伴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大业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呈现出平等化的
时代特征。
外因
政治
经济
思想
中国政府改革的推动
反映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
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
发展不平衡,内地和农村仍落后贫穷
思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影响是什么?P58
促进资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经济:
思想:
政治:
消极: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同步练测:第四2021-05-25 12:48:313页
- 2018高考一轮化学与材料的制造和应2021-05-25 12:48:2711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52021-05-25 12:48:2648页
-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4明2021-05-25 12:48:006页
- 历年文科高考集合真题集锦2021-05-25 12:47:403页
-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的变异第16课时2021-05-25 12:47:2710页
- 高考语文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2021-05-25 12:47:1619页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考数学模拟试卷2021-05-25 12:47:1625页
-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经验交流暨高2021-05-25 12:46:553页
-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五课言之2021-05-25 12:46:5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