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6.00 KB
- 2021-05-25 发布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二)
(建议用时:40 分钟)
题组一 细胞增殖
1.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与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有关
B.细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的物质运输
D.细胞内细胞器种类的限制
D [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生长;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细胞过大,细胞核的负担增加;细胞体积过大,相对表面积小,物质运输的效率
降低;D 项不是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2.下列有关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个体
B.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发育为成体
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D.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
B [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殖,A 正确;多
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成为成体,B 错误;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C
正确;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连续的过程,D 正确。]
题组二 细胞周期
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 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D [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不再进行细胞分裂,A 错误;并非机体内所有细
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只有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B 错误;若抑
制 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 错误;细胞分裂间期完成 DNA 分子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4.下表所示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单位:h)。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
结论是 ( )
细胞 分裂间期 分裂期 细胞周期
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13.5 1.8 15.3
肿瘤细胞 18.0 0.5 18.5
成纤维细胞 19.3 0.7 20.0
A.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上皮细胞
C.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
C [从表中分析可知,分裂期最短的是肿瘤细胞,但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二
指肠上皮细胞,只有 15.3 h,A 错误;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
胞,B 错误;三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各不相同,说明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
周期持续时间不同,C 正确;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它们的分
裂也不是同步进行的,D 错误。]
5.科学家用 32P 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
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e 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 阶段结束时 DNA 含量增加一倍
C.cd 阶段完成与 DNA 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 cd+de)等于 17.3 h
B [图示 ab、cd、ef 为细胞分裂期,主要完成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c、de
为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 DNA
分子加倍。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期和分裂间期,为 de+ef(或 bc+cd)等于 17.3 h。]
题组三 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DNA 含量加倍
B.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 含量也加倍
C.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
D.在分裂末期,细胞内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进入两个子细胞
B [在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
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该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但 DNA 含量未变。]
7.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
B.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C.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 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
D.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 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
C [染色体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量加倍,而
染色单体数量为 0,DNA 数量与染色体数相等。]
8.(2018·山东济南一中高一上期末)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bc 段发生 DNA 分子的复制
B.cd 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C.de 段表示着丝粒的分裂
D.ef 段核 DNA 含量是 cd 段的一半
D [bc 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完成 DNA 的复制,A 正确;cd 段细胞内每
条染色体上有 2 个 DNA,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说明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
体,B 正确;de 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被纺锤
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C 正确;纵坐标含义为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所以 ef
段为后期和末期,后期的核 DNA 含量与 cd 段的相同,D 错误。]
9.如图表示同一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据图分析回答:
(1)该图所示细胞为________(填“动物”或“植物”)细胞。若按分裂时期的
先后顺序排列,应为________。图④所示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期,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图中,能表示核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2∶1 的时期的是图________。
(3)图________表示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
________。
(4)与图②中细胞板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
[解析] (1)图示细胞没有中心体,但具有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分析题图:
①细胞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核膜解体,核仁消失,处于前期;②细胞中染色体
和纺锤体消失,出现细胞板,处于末期;③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处于后期;④细
胞中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中期。(2)该图中,①④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
含有 2 个 DNA 分子,能表示核 DNA 分子数∶染色体数=2∶1。(3)④细胞处于有
丝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
佳时期;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
条子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4)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
有关。
[答案] (1)植物 ①④③② 中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
上 (2)①④ (3)④ ③
(4)高尔基体
10.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及相关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甲图中,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用“→”和字母表
示)。
(2)对于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图示还缺少处于__________期的细胞简图。
(3)纺锤体出现是在图________,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图
________,此时染色体、核 DNA 分子、染色单体的数量比为________。
(4)图乙中,bc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de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图甲
B、D 分别处于图乙________段和________段。
[解析] (1)由图甲分析可知,A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 表示有丝分裂前期,C
表示有丝分裂中期,D 表示有丝分裂末期,故该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顺序依次是
B→C→A→D。(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与分裂期两个时期,因此对于一个完整
的细胞周期,图示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3)纺锤体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
即 B 图,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即 C 图,此时染色
体、核 DNA 分子、染色单体的数量比为 1∶2∶2。(4)据图乙可知,bc 段染色体
与核 DNA 数目比为 0.5→1,形成的原因是 DNA 复制,de 段染色体与核 DNA 数
目比为 1,说明 DNA 数等于染色体数,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图甲 B 是有丝分裂前期,D 是有丝分裂末期,分别处于图乙的 cd 段和 ef 段。
[答案] (1)B→C→A→D (2)间 (3)B C 1∶2∶2 (4)DNA复制 着丝粒
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d ef
11.下图是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数量比值的变
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 DNA 的复制发生在 ab 段
B.与核 DNA 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只发生在 bc 段
C.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 de 段
D.cd 段的染色体数目是 ef 段的两倍
C [图中 ab 段染色体和 DNA 数目的比值为 1,DNA 未进行复制,故 A 项错
误;bc 段染色体和 DNA 数目比值由 1 逐渐变为 1/2,说明 DNA 分子正在进行复
制,但与 DNA 复制相关酶的合成发生在 ab 段,故 B 项错误;de 段染色体和 DNA
数目的比值变为 1,其原因是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故 C
项正确;ef 段染色体数目可能是 cd 段的两倍或相等,故 D 项错误。]
12.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核裂解和重建过程。以下相关说法正
确的是( )
A.①→②→③→④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①中完成 DNA 的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在③过程中内质网的作用十分突出
D.经过该过程,两个子细胞中的 DNA 含量可能不同
D [分析图示,①表示核膜破裂,染色体清晰,为分裂前期;②是末期开始;
③是新细胞核形成,是末期或子细胞;④是间期,有完整细胞核。细胞周期包括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包括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由上述分析可知,图
示过程没有中期和后期,因此①→②→③→④不能算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 错
误;DNA 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在④时期,B 错误;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先形
成细胞板再形成细胞壁,③过程中高尔基体的作用突出,C 错误;经过该过程,
两个子细胞中的核 DNA 含量相同,但细胞质 DNA 含量不一定相同,因此两个子
细胞中的 DNA 含量可能不同,D 正确。]
13.右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 c~d 时期
B.植物细胞中,d~e 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
C.b~b 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D.细胞中的 DNA 含量加倍是在 e~a 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 b
~c 时期
C [姐妹染色单体的形成发生在 b~c 时期,A 项错误。植物细胞分裂末期,
即 a~b 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B 项错误。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分裂
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b~b 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C
项正确。细胞中的 DNA 含量加倍是在 b~c 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 e
~a 时期,D 项错误。]
14.如图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核 DNA
分子数(c)的数量关系。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①时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可能达到最高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C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
间的关系,掌握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
解题的关键。由图可知:①中染色单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是染色体数的 2 倍,细
胞可能处于分裂间期 DNA 复制结束后、分裂前期和中期,在中期染色体的螺旋化
程度达到最高,A、B 正确;②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为正常
细胞的 2 倍,应为分裂后期,而不是分裂间期,C 错误;③细胞内的染色体、染
色单体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为 1∶0∶1,说明分裂已经完成,D 正确。]
15.下图为某生物一个体细胞分裂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乙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条。
(2)图乙为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图像。该时期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
(3)若②染色体的遗传信息来自父方,那么与之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染色体为
________,其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图丙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段。
[解析] 图乙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图像,该时期着丝粒分开后,染色体在
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共有 8 条。由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上的两个 DNA 分子是由同一个 DNA 分子复制而来,所以两者的遗传信息是一样
的。图乙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甲的 e~f 段,而图丙可以表示 DNA 复制
结束之后着丝粒分开之前的一段,即 c~e 段。
[答案] (1)8 (2)后 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
胞两极
(3)⑥ 它们是由同一条染色体复制、分离后形成的 (4)e~f c~e
混淆各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 分子的数量关系
16.下面的图 1 和图 2 表示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染色体与核 DNA 分子的数量
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 1 的 CD 段
B.图 1 中 DE 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分子含量不变
C.图 2 中 a 对应图 1 中的 AB 段,c 对应图 1 中的 EF 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 2 中 d 所示的情况
C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
目的最佳时期,CD 段包括前期和中期,A 项正确;图 1 中 DE 段形成的原因是着
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 DNA 分子含量不变,B 项正确;图
2 中 a 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对应图 1 中的 EF 段,c 表示分裂间期的 G1 期(此
期 DNA 尚未复制)或末期结束时,若为分裂间期的 G1 期,则对应图 1 中的 AB 段,
C 项错误;图 2 中 d 表示染色体∶核 DNA 分子=2∶1,这种情况不存在,D 项正
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