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1.00 KB
- 2021-05-25 发布
8.1国家财政
【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理解税收的含义和特征。(重点)
2.理解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3.理解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表现,树立纳税人意识,履行依法纳税的基本义务。(难点)
【精华回放】——争分夺秒,巩固旧知。
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财政在经济和生活中发挥着哪些作用?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自主阅读课本,在教材中圈划出问题答案,试着快速记忆。
1.税收的本质是什么?
2.税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三者有何关系?
3.我国税收的种类有哪些?
4.增值税(征税对象、纳税人、作用)
5.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作用)
6.公民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7.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现象有哪些?
8.针对违反税法的现象,公民应持什么样的态度(纳税人意识)?
【质疑解惑】——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解决,存在分歧的,小组间或提交全班讨论解决。
【互动探究】——先个人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共研共究,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探究:2017年减税规模将超7 000亿元,财政赤字率将达3%。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①“在当前实体经济面临一定发展困难的关键时期,②实施减税的积极财政政策,能够让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产品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2016年上半年“营改增”带来减税1 102亿元,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减免政策共为全国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税486.31亿元。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支持创业创新税收政策共计减税2 375亿元。同时,国家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延长至2017年底。
联系材料,结合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的作用,说明结构性减税对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1)税收体现着国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结构性减税,是在国家和企业间形成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的体现,有利于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负,缓解小微企业经营资金短缺困难,促进小微企业发展。(2)税收对调节经济有重要作用。通过结构性减税,缓解企业经营资金困难,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运用财政政策调节经济的体现,有利于资源更合理地配置,从而扩大社会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构建网络】——在回顾本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构建本课时的主干知识框架,形式多样,详略得当。
模式一:
模式二:
【迁移运用】——独立完成下列练习,小组内互批,存疑问题组内讨论,检验一下,要细心哦
基础题 做一做:
1.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上调有利于( )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③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④调节过高收入,消除收入差距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解析】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纳税人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收入,故排除①;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是国家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②③正确;④消除收入差距,说法错误。故选B。
2.新颁布的《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称,从6月1日起,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改革,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行从价计征,税率为5%。上述规定主要体现的税收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C.固定性 D.法制性
【解析】《规定》决定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改革及规定税率为5%等均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因此选C;A、B与题意不符,D项非税收的基本特征。故选C。
3.新的《环境保护税法》明确规定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环保税;对依照环境保护税法规定征收环保税的,则不再征收排污费。这表明( )
A.税收的征收标准具有不固定性B.税收是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具有强制性D.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解析】《环境保护税法》对征收环保税做了法律规定,体现了D;税收具有固定性,A错误;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小张经营一家电器行,“十一”黄金周期间,小张外出旅游,从而导致10月1日没有按时到地税局交税。对此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欠税,旅游结束到地税局补缴税款就可以了
B.偷税,最终将受到罚款或者法律制裁
C.骗税,以外出旅游为借口,达到不交税的目的
D.抗税,通过非暴力手段,达到不交税的目的
【解析】小张没有按时缴纳税款,只要补缴就可以了,可见属于欠税行为,故答案为A。
5.近年来,商家拒绝或推诿开具发票问题突出,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业、停车服务业及零售服务业。商家往往以“发票已开完”“消费金额过低”“过期不补开发票”等不正当理由拒开发票,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商家拒开发票( )
A.属于应受法律制裁的抗税行为B.不符合税收固定性的特征
C.会导致国家税款不能足额入库D.会造成国家增值税的流失
【解析】本题考查违反税法的危害。发票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拒开发票会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款减少,所以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6.“曾经有一笔税单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缴。到税务稽查时,我才追悔莫及……如果再给我一次纳税机会,我会说四个字:诚信纳税!如果要给它加个期限,一定在每月15号之前。”下列对这则短信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反映的是欠税现象 ②它反映的是偷税漏税现象
③它要求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④它提醒我们自觉履行纳税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欠税现象,故①④入选,②不选;材料不涉及公民对税收的监督,③不选。故选D。
高考题 看一看:
1.(2016年高考上海卷20)税收政策调整以后,征税对象发生改变的是
A.某高科技产品进口税由10%减低为3% B.由向企业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征收增加考虑家庭赡养、抚养因素 D.同一货物多次进口,由按次征税改为汇总征税
【解析】征税对象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对什么征税。A是税率的变化,税率不是征税对象,A不选。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征税对象由营业额变成了增值额,征税对象发生了改变,故B符合题意,C是征税范围的调整,D是征税方式的变化,均与题意不符。故选B。
2.(2015年高考重庆文综政治55)
某同学为了研究烟草费税的控烟效果,选择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进行比较,甲地在T时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乙地未进行试点,由图T可以推断出:
①T时点后,甲地政府税收收入将减少 ②T时点后,甲乙两地香烟价格都将上涨
③加税预期会增加T时点前甲地的香烟销售量 ④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香烟销售下降量约为X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政府的税收收入由很多种类,其中烟草消费税仅仅是一个方面,所以甲地在丁时提高烟草消费税,会引起人们对烟草消费需求的减少,但是不会引起当地政府的税收收入的减少,①不选,②不选,因为乙地没有提高烟草消费税,所以甲地的香烟价格会上涨,乙地则保持不变,由于甲地提高烟草消费税,所以会有一个预期判断——香烟价格上涨,所以甲地在T时前的香烟销售量会增加,③正确,甲地和乙地的香烟销售量本来基本持平,所以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销售下降量约为X,④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