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6 MB
- 2021-05-25 发布
第
20
讲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考点一
季风水田农业
课时作业
考点二 商品谷物农业
内容索引
季风水田农业
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稻米
主要产品
分布:亚洲季风区
最大稻米
生产国
:
中国
最大稻米
出口国
:
泰国
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居民喜食稻米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
小农经营
单产高
商品率低
机械化
水平低
科技
水平低
水利工程
量大
特别提醒
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已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商品率高。
基础自测
解析
答案
读
“
某区域略图
”
,完成
1
~
3
题
。
1.
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商品谷物
农业
B
.
季风水田农业
C.
热带雨林迁移
农业
D
.
混合农业
解析
结合经纬度位置和曼谷湾可确定本区域的主要国家是泰国,其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
解析
答案
2.
不属于该地区发展该种农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A.
地形以平原
为主
B
.
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
C.
面积广大的热带
草原
D
.
丰富的劳动力
解析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与面积广大的热带草原无关。
解析
答案
3.
关于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利工程量小
B.
机械化水平高
C.
小农经营的粗放生产
D.
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解析
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机械化水平低,为小农经营的精耕细作农业。
答案
4.
读
“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
”
,回答问题
。
(1)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
答案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这里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便于水田管理。
答案
(2)
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有什么特点?
答案
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7·
海南地理,
3
~
5
2015·
安徽文综,
29
2014·
广东文综,
9
给出亚洲季风区某区域图,对季风水田农业的名称、分布、特点、条件进行设问,难度较小。
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及影响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
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
1
~
3
题。
解析
根据材料提示,
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由于种植杂交水稻,导致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
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及影响
1.1980
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A.
技术要求高
B
.
劳动力投入大
C.
种子成本高
D
.
单位面积产量低
解析
答案
解析
乙村是观光农业村落,该村落种植的农作物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及影响
2.
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
.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C.
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D
.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解析
答案
解析
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甲类村位置较偏僻,乙类村坐落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横断山脉南部坡度陡,地形起伏大,丙类村地形起伏也大;当地商品粮以水田作物为主。
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及影响
3.
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A.
甲类村位置较
偏僻
B
.
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
丙类村地形较
平坦
D
.
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解析
答案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季风水田农业
区域
图
或相关文字材料
判断影响季风水田农业
的
区位
条件及其变化,
变化
原因
及影响等
结合材料信息,
根据
区域
特征,依据
农业
区位理论
进行分析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解析
答案
如
图
为
“
世界某区域略图
”
。完成第
4
题
。
4.
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
机械化水平
高
B
.
水利工程量大
C.
经营方式
粗放
D
.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低
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解析
乙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
(
水稻种植业
)
,农田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
A
项错误
;
季风
水田农业需要的水利工程量大,
B
项正确
;
乙
地劳动力丰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善于精耕细作,属集约型农业,
C
项错误
;
乙
地的水稻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D
项错误。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季风水田农业
区域
图
或相关文字材料
分析季风水田农业的
区
位
条件、生产特点
及其
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等
结合材料信息,
根据
区域
特征,依据所
学
知识
进行分析
商品谷物农业
自然条件优越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市场广阔
农业科技先进
交通便利
俄罗斯
乌克兰
中国西北
中国东北
澳大利亚
阿根
廷
美国
加拿大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
@
爱弄
PPT
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
/
第三代
电话:
15986495527 QQ
:
1476360113
小麦区
小麦区
玉米带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和
科技水平高
区域化和
专业化生产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区位因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
(
中央大平原
)
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
土壤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肥沃的黑土
)
水源
水源充足
(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
气候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
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便于商品集散,有利于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市场广阔,世界上最大的谷物出口国
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
人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有利于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工业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科技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基础自测
解析
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以家庭大农场经营为主,商品率高。
解析
答案
读图
,完成第
1
题
。
1.
对
M
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农场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②
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
③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④
多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
为主
A.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
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季风水田农业
B
.
自给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
混合农业
答案
下图为
“
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
(
农事安排
)
示意图
”
。读图完成
2
~
3
题。
解析
答案
3.
依图示信息可知该农场可能分布在
A.
英国
B
.
加拿大
C.
马来西亚
D
.
德国
解析
从图中的农事安排可知该地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并对产品进行售卖,所以为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和我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
4.
下图为
“
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答案
(1)
说明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地势平坦,夏季温暖多雨,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水源充足
。
(2)
说明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
答案
答案
热量不足。
答案
(3)
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
~
45°N
42°N
~
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
~
6%
2%
降水量
/mm
500
~
700
450
~
650
无霜期
/
天
160
~
200
130
~
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
~
60%
玉米单产
/(kg·hm
-
2
)
7 500
6 750
结合表中信息,分析玉米单产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的区位条件
。
答案
美国玉米带纬度偏低,热量较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降水量较多,玉米生长期长;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命题探究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近五年来,该考点没有考查
以区域图的形式展示区域信息,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条件和特点。难度较小。
商品谷物农业的判读与分析
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
1
~
2
题。
A.a—
①
、
b—
②
、
c—
③
、
d—
④
B.a
—
②
、
b—
①
、
c—
④
、
d—
③
C.a—
①
、
b—
③
、
c—
④
、
d—
②
D.a
—
②
、
b—
④
、
c—
③
、
d—
①
商品谷物农业的判读与分析
解析
答案
1.
图中
a
、
b
、
c
、
d
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
农业科技先进
②
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
机械化水平
高
④
市场广阔
商品谷物农业的判读与分析
解析
农业科技先进使单产较高,而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商品谷物农业的判读与分析
解析
答案
2.
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
是
A.
水热条件优越
B
.
人均耕地面积大
C.
消费市场广阔
D
.
农业科技先进
商品谷物农业的判读与分析
解析
我国东北地区相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农业区位优势是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A
、
C
、
D
三项内容东北地区均不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典型农业区域图
、
关联
图或相关文字
判读农业地域类型,
分
析
商品谷物农业的
区位
条件
、生产特点、
存在
问题
及解决措施等
结合区域地理特征
,
依据
所学知识进行
分
析
、回答
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区域农业发展问题
答案
3.
比较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区域农业发展问题
答案
甲图所示区域为商品谷物农业。特点: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粮食商品率高。
乙图所示区域为混合农业。特点: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有种植业和畜牧业两种农业类型,在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高效地安排农事活动;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农产品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稳定。
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区域农业发展问题
答案
(2)
比较图甲中
A
、
B
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答案
A
农业带种植春小麦,
B
农业带种植冬小麦。
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区域农业发展问题
答案
(3)
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生产成本太高,资源耗费太高,生态环境恶化。
不同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区域农业发展问题
答案
(4)
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答案
水资源缺乏。 该区域位于大分水岭西侧的雨影区,降水稀少。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典型农业区域图
、
相关
文字材料
判读农业地域类型,
分
析
商品谷物农业的
区位
条件
、生产特点、
存在
问题
及解决措施等
结合区域地理特征,
依
据
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
回答
课时作业
答案
读
“
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
”
,完成
1
~
2
题
。
1
.
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A.
雨热同期
B
.
地形平坦
C.
土壤肥沃
D
.
劳动力
丰富
基础落实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
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A.
土壤条件
改善
B
.
机械化水平提高
C.
农业技术革新
D
.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如
图
为
“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周围农业分布示意图
”
,该城镇周围分布有种植业、花卉业、乳畜业和林果业。读图完成
3
~
4
题
。
3.
有关图中
a
、
b
、
c
、
d
四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地种植青稞
B.b
地种植花卉
C.c
地饲养水牛
D.d
地发展
林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d
位于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果业
;
该
地位于东南沿海,
a
地地形平坦,可发展水稻种植
;
b
地靠近公路,可以发展乳畜业,养殖奶牛
;
c
地靠近城市和河流,水源充足,可发展花卉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4.
图中
a
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地广人稀
B.
大牧场放牧业 雨热同期
C.
乳畜业 市场广阔
D.
季风水田农业 劳动力丰富
解析
该地位于东南沿海,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读
“
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
,完成
5
~
6
题。
5.
图中
①
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
乳畜业
B
.
季风水田农业
C.
游牧业
D
.
商品谷物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由
图中的经纬度与黑海、波罗的海等信息可知,
①
地位于乌克兰,是重要的黑土分布区,故
①
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6.
图中
②
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
地形
B
.
市场
C
.
交通
D
.
劳动力
解析
②
地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16
年
7
月
16
日,地处长江沿岸南洞庭大通湖垸的乐园村进入了繁忙的
“
双抢
”
时节。
“
双抢
”
是指南方水稻一般种两季,七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立秋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秧苗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八月插下十月收割,时间紧迫,因此要适时抢收抢种。目前,全村有
400
多人外出打工,
95%
的土地实行信托流转。由
“
大地农业
”
等
8
个农业专业公司和大户,经营着全村
4 600
多亩成片流转的土地。据此回答
7
~
9
题
。
能力提升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7.
“
双抢
”
是因为
A.
收割,犁田,插秧十分繁忙
B.
在锋面雨来临之前抢收粮食
C.
晚了季节,收成将大减,甚至绝收
D.
避免台风造成粮食减产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南方双季稻,
“
七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立秋左右将晚稻秧苗插下。水稻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八月插下十月收割,
”
抢的是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8.
乐园村在
“
双抢
”
时节可能遇到的困难,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烈日、酷暑和高温
B.
灌溉水源不足
C.
劳动力不足
D.
农业生产机械的动力不足
解析
“
双抢
”
时节正值
7
月,此时长江流域伏旱,
“
烈日、酷暑和高温
”
、
“
灌溉水源不足
”
都是可能的。土地流转,农业专业公司和大户经营着全村
4 600
多亩土地,说明机械化已大部分替代了人力,可能出现农业机械的动力供应不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粮食产量,但土地面积不会增加,不可能大幅度提高产量;由于机械化替代人力,不可能再现耕牛遍地、农民弯腰割稻、手工栽插火热的劳动景象;可以提高对秸秆的处理方式、效率等,但不是
“
重点
”
,同时,秸秆焚烧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化管理,机械化、专业化经营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加快
“
双抢
”
进度,缩短
“
双抢
”
时间。
解析
答案
9.
“
农业专业公司
”
和
“
大户
”
的经营方式带来的影响是
A.
增加耕地面积,大幅提高粮食产量
B.
再现耕牛遍地、农民弯腰割稻、手工栽插火热的劳动景象
C.
将以秸秆还田为重点,推进秸秆焚烧工作
D.
加快
“
双抢
”
进度,缩短
“
双抢
”
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结合
“
平原区
”
和
“
茶园
”
说明是我国南方平原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
解析
答案
下图为
“
我国某平原生态农业种养结合模式图
”
。读图回答
10
~
11
题
。
10.
该地传统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
季风水田农业
C.
乳畜业
D
.
种植园农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
从环境效益考虑,该农业生产模式的最大好处
是
A.
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经济效益
B.
减少水土流失发生的频率
C.
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D.
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
污染
解析
图示主要反映出对排泄物的利用,所以环境效益是废弃物被充分利用减少了污染,所以
D
正确。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表为
“
四个国家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
”
。读表回答
12
~
13
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甲
乙
丙
丁
每公顷肥料施用量
(kg)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产量
(kg)
1 956
977
2 495
3 150
人均产量
(t)
121.7
140.6
6.1
79.2
人均耕地面积
(hm
2
)
145.6
186.6
2.1
37.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12.
甲、乙两国如果要改善农业的经营,其努力发展的方向应是
A.
缩小生产规模
B
.
扩大耕地面积
C.
减施有机肥料
D
.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解析
比较四个国家可发现,甲、乙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产量具有明显优势,应该是商品谷物农业;但与丙、丁比较,甲、乙两国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所以其发展方向应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解析
答案
13.
与丙、丁两国的农业特点相符的是
A.
单位面积产量低
B
.
人均产量高
C.
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D
.
人均耕地面积大
解析
通过每公顷产量、人均产量和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可排除
A
、
B
、
D
三个选项;同时丙、丁两国每公顷肥料施用量大,单位面积产量高,说明投入科技、劳动力较多,所以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北部的秋田县,因盛产著名品牌的
“
秋田小町
”
大米而闻名于世,是日本提供商品大米最多的县份,供应东京等大城市。
材料二
秋田县某个传统的农家,有
100
多亩稻田,
2
个人种植管理,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运输机、无人直升机等一应俱全,直升机有
2
米多长,可喷洒农药和低空巡视。
(
下图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材料三
本州岛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
图
1)
和秋田县气候直方图
(
图
2)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简述秋田县是日本提供商品大米最多县份的原因。
答案
种植面积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品质优良;人口较少,本地消费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
分析
“
秋田小町
”
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答案
地形平坦广阔,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科技水平高,品种优良;几乎没有工业污染,适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科学采收、储运和加工,保证大米的自然风味及高品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3)
简述我国洞庭湖平原全方位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政府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案
进行土地流转,把家庭承包的小面积稻田集中起来;加强稻农技术培训,提高机械设备的操作水平和维护保养能力;政府提供资金补贴,降低稻农购买全套机械设备的压力;政府做好信息交流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境内大部分地区是平原和低地,地广人稀。该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大国,早在苏联时期就已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北部地区是粮食主要产区,粮食大量出口,但粮食产量波动大;南部部分地区农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分析哈萨克斯坦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答案
平原和低地面积大,耕地面积广;地处中亚内陆,光照丰富,昼夜温差大;黑土分布广,有机质和腐殖质丰富;历史悠久,很早就实现了规模化和机械化;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2)
分析哈萨克斯坦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答案
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只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北部水分条件好,土壤肥沃,但热量较差,水热组合差;降水变率大
(
或农业自然灾害频发
)
,粮食生产波动大;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农业生产贸易受限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
要改善哈萨克斯坦的农业发展不利条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针对热量条件不足
——
提高农业技术,如使用农用塑料薄膜,培育耐寒品种。
针对水热组合差
——
跨流域合理调水;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保证农业用水灌溉。
针对交通不便
——
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使粮食贸易线路畅通。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本课结束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5 03:05:135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5 02:58:4836页
- 2019届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22021-05-24 23:19:44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21:59:17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4 17:18:15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16:26:57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选修Ⅵ环境2021-05-24 14:04:3215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4 12:01:459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22 18:28:42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2 17:28:4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