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50 KB
- 2021-05-25 发布
1.判断正误。
(1)反射弧完整就能形成反射。( )
(2)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应
的反应。( )
(3)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
(4)在一个神经元上某一点给予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由轴
突传向树突,但不能由树突传向轴突。( )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突触间都是双向传导的。( )
(6)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 )
(7)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
解析:(1)反射发生必需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
刺激。
(2)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的局部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的局部
电流方向相反。
(4)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神经纤
维向两侧同时传导,在受刺激的整个神经元中均可测到动作电位。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间单向传递。
(6)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未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
(7)神经递质有两类: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因此,神经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答案:(1)× (2)√ (3)× (4)× (5)× (6)× (7)×
2.同学甲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同学乙患有小儿麻
痹症,该病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引起
的,关于两位同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B.甲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C.乙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D.乙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解析:同学甲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膝跳反射是低级
的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不在大脑,而在脊椎胸部的下方,此人脊
髓从胸部折断后,不影响断处以下的简单反射弧,因此膝跳反射还存
在,又因为所有外界条件引起的疼痛都是在大脑皮层里产生的,而他
的脊髓从胸部断掉了,传入神经受损,因此针刺足部无感觉;同学乙
患有小儿麻痹症,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
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刺激能传
到神经中枢,同学乙对刺激有感觉,被侵染的传出神经元受损,其对
应的效应器没有应答,导致同学乙运动障碍,C 正确。
答案:C
3.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 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3、2、4
B.在 b 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2、3、4
C.在 a、b 两点中央刺激能观察到 1、2、3、4 全部的现象
D.在 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2、
3、4
解析:在 a 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 4、2、3、4,A 项错
误;在 b 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是 4、3、2、4,B 项错误;
在 a、b 两点中央刺激,能观察到的现象只能是 4 和 1,C 项错误;在
a、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 4、2、3、4,D
项正确。
答案:D
4.在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①飞虫进入眼中流泪
②熟睡中蚊子叮咬,手去拍打
③婴儿闻到母亲的体味吮吸乳汁
④看到老虎感到害怕
⑤司机见到红灯停车
⑥听故事听到紧张时,手心出汗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③④⑤⑥
解析:飞虫进入眼中流泪及熟睡中蚊子叮咬时手去拍打的现象,
均为与生俱来的先天性的反射,因此以上两种现象为非条件反射;而
婴儿闻到母亲体味吮吸乳汁,看到老虎害怕,司机见到红灯停车,听
故事手心出汗等现象都是后天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因此为条件反
射。
答案:D
5.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联系,其中“ ”表示从
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表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 a 点,甲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乙指针发生
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 4 个完整的突触
C.在 b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
f 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 e 点施加一强刺激,则 a、b、d 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解析:图中有 3 个完整的突触结构。用一定的电流刺激 a 点,甲、
乙两个电表指针都发生两次偏转;刺激 b 点,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
外负,在图中 a、c、d、e、f 各点都可测到电位变化;刺激 e 点,则
能在 c、d、f 点测到电位变化,在 a、b 点测不到电位变化。
答案:C
6.(2018 年高考·江苏卷)如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 段 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 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
解析: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K+的大量外流,A
项错误;bc 段 Na+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
助,不消耗能量,B 项错误;cd 段 K+外流,此时细胞膜对 K+的通透
性大,对 Na+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
关闭状态,C 项正确;动作电位的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弱无关,只要
达到了有效刺激强度动作电位就会产生,其电位变化情况是相对固定
的,但其最大值会受细胞外液中 Na+浓度的影响,D 项错误。
答案:C
7.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
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
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
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
称 为 ________ , 能 代 表 反 射 弧 的 结 构 为 ( 用 图 中 序 号 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刺 激 图 中 b 点 , 则 b 点 发 生 的 膜 电 位 变 化 是
____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
(3)若刺激 d 点,图中________点可发生兴奋。
(4)由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_______个。
(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_______;兴奋在两
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具有双向性,而在突触部位的兴
奋传递具有单向性,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
答案:(1)神经中枢 ①②③④⑤
(2)由外正内负变成内正外负 acde
(3)ce
(4)胞体或树突 3
(5)双向的 单向的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后膜
温馨提示:为了巩固和提升所学内容,请完成课时作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