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 MB
- 2021-05-25 发布
第二节 地图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
学会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理解比例尺的性质、掌握比例尺的应用。
2.
掌握等高线图的特征、判读和应用。
3.
学会绘制和判读地形剖面图。
比例尺
等高线
剖面
考点一 地图三要素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读某区域地图,回答问题。
1.
比例尺
(1)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2)
表现形式:
(3)
大小:
分母越大
→
比例尺越
___
→
在同等图幅中
,
表示实地范围越
___
→
内容越
_____
;
分母越小
→
比例尺越
____
→
在同等图幅中
,
表示实地范围越
___
→
内容越
_____
。
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50
米
1
∶
15 000
小
大
简略
大
小
详细
线段
在比例尺为
1
∶
140 000 000
的世界地图上,量得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为
4.4
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______
千米。把原图比例尺放大
1
倍后,新图的比例尺为
_____________
。在放大后的新图上,北京至莫斯科的图上距离是
____
厘米。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
___
倍。
6 160
1
∶
70 000 000
8.8
3
2
.
地图上的方向
拓展:
地理事象判断法: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影指向北方,北半球北极星指示北方等。
3
.
图例和注记
地图中,用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为图例;用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叫作注记。
图例
注记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B.
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C.
①②
城市比
③④
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D.
①
城市在
④
城市的东北方向
解析
从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甲图相隔
2°
,乙图相差
5°
,说明单位图上距离甲图实际距离比乙图小,甲图比例尺大于乙图
(
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图上距离相同,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
)
,
A
项错;
①
城市纬度度数比
④
小,同在北半球,
①
在
④
的偏南方,经度
①
比
④
小,同是东经,说明
①
在
④
的偏西方,可知
①
在
④
的偏西南方向,
D
项错;甲图中四城市中
①
与
②
、
③
与
④
纬度相差不大,其中
①②
城市之间相差约
2
个纬度,实地距离约
220
千米,乙图中
③④
城市之间相差约
5
个经度,实地距离约为
550
千米,
C
项错;乙图比例尺小,描述内容简略
(
比例尺越大越详细
)
,
B
项正确。
答案
B
1
.
比例尺的大小:
就是分数的大小
2
.
比例尺的缩放
(1)
原比例尺放大到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n
;
原比例尺放大
n
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
×
(1
+
n)
。
(3)
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
(
或缩小
)
后,图幅面积放大
(
缩小
)
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
(
或缩小
)
到倍数的平方。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与示意图判读
1.
(2016·
北京文综,
6)
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
)
A.
地物按
1
∶
10
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
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
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
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解析
1
∶
10
万比例尺较小,内容较粗略,
A
项错误;图中冰川距海较近,不可能位于新疆,
B
项错误;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应为外流河,受季风影响大,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C
项正确。由图中信息无法判断该流域所处纬度位置,
D
项错误。
答案
C
2.
(2014·
北京文综,
8)
下图
(a)
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下图
(b)
为校园图局部。
读图,回答下题。
指示牌在上图
(b)
中的位置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由地图上的比例尺计算相关距离,由指示牌上的方向和距离等信息确定指示牌的位置。即校训牌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
80 m
处,气象站位于指示牌右侧
150 m
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左侧
200 m
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方
350 m
处,由此可反推得出指示牌位于图中
②
处。
答案
B
考向二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
2013·
重庆文综,
6
)
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
读下图,回答第
3
题。
3.
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
A
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路的选择,以及地图上方向的判断能力。准确获取指向标及图例是关键,不能正确认识图例
“
断道施工
”
易错选。选择最短距离应把道路长度数字累加,比较得出
C
项正确。
答案
C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将地面
_________
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
海拔相等
等高线地形图有哪些基本特征?
提示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密陡疏缓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
凸低为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
重叠为崖
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2.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判断地势高低
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
(
垂直于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短线
)
来判断。
(2)
判读地形类型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等高线特征
中间疏四周密
______
______
中间疏四周密
稀疏、平直
海拔
较高
高
,
超过
_____
米
较低,一般
(
相对高度
)
不
高于
_____
米
无限制
低,
0
~
_____
米
地表起伏程度
起伏不大,
边缘
____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坡度平缓
四周
___
中间
____
平坦广阔
密集
稀疏
500
500
200
陡峭
高
低
(3)
判读地形部位
部位
地形
判读方法
(
等高线特征
)
A
_________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
(
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
)
B
山谷
等高线
向
_____
弯曲
,谷线低于两侧
C
_________
等高线
向
_____
弯曲
,脊线高于两侧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
等高线
_____
,
一般图中用
“
”
符号表示
E
_________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山顶
山脊
高处
低处
重合
鞍部
如何确定下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
A
、
B
的海拔高度?
提示
A
的等高线数值比
100
米还要低,但不会低于
0
米,即
“
小于小的
”
。
B
的等高线数值比
200
米还要高,但不会高于
300
米,即
“
大于大的
”
。
主题
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步骤与技巧
(
常考的
类图像之一
)
下图是
“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
,图中等高距为
50
米,
AB
段为河流。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
(
)
A.
由南向北再向东流
B.
由东向南流
C.
由东向西再向南流
D.
由南向东流
(2)
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
3
℃
,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
)
A.0.9
℃
B.1.7
℃
C.2
℃
D.3
℃
解析
第
(1)
题,结合等高线与河流关系,按照没有指向标地图方向判断方法知,图中河流的大致流向为由南向北再向东流。第
(2)
题,根据地形对气温影响,最低气温出现在海拔最高处。读图知图中最高点介于
600
~
650
米之间,结合气温随高度递减规律,最高点与山顶最大温差为
1.3
℃
,可计算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1.7
℃
。
答案
(1)A
(2)B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读方法具有一致性,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判读。
读图
五方面
读图内容
分析、解决问题
读数
值范围
①
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②
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
(
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
)
读
延伸方向
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
读疏密
程度
①
坡度陡缓
——
密陡疏缓
②
坡面凸凹:高疏低密
——
凸坡,高密低疏
——
凹坡
农业:陡坡种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
工程建设:为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
“
之
”
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
读弯曲
状况
①
山脊:凸向低处
②
山谷:凸向高处
③
鞍部:正对的两山脊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
相反
,
导致
局部等温线弯曲。山谷地势
低
,
气温
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高的方向;山脊相反
读局部
闭合
①
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
②
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
③
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
“
大于大的
”
或
“
小于小的
”
判读局部海拔高度大小或高度范围或高差等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貌及河流状况
1.
(2016·
上海地理,
7
~
8)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
(
单位:
m)
图。
(1)
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
A.
新月形沙丘
B.
山地梯田
C.
三角洲平原
D.
滨海沙滩
(2)
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
A.
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
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
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
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解析
第
(1)
题,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型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型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
B
项正确。第
(2)
题,图中河流位于该区域的最低处,结合水渠等高线可知,水渠水是流向河流的;河流位于河谷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C
项正确。
答案
(1)B
(2)C
考向二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气候特征
2.
[2016·
新课标全国
Ⅰ
,
36(1)(3)
,
12
分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
8
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1)
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6
分
)
(2)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6
分
)
解析
第
(1)
题,堪察加半岛上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堪察加半岛受到季风影响,因此东部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是背风坡降水少,气候东西差异大;半岛内在垂直方向上相对高度较大,因此气候体现出了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第
(2)
题,近距离拍摄熊的地点选择主要考虑熊的出现概率大小、拍摄人员的隐蔽条件、拍摄点的气候气象条件等,结合具体情形即可分析。
答案
(1)
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2)
河流附近,熊出没的几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主题
2
地形图上的区位选择
——
选
“
点
”
、选
“
线
”
,选
“
面
”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1.
读某地等高线
(
单位:
m)
地形图,回答
(1)
~
(2)
题。
(1)
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
①
处的主要原因是
(
)
A.
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
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
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D.
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2)
②
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
③
处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
第
(1)
题,
①
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不能作为野外宿营地。第
(2)
题,该地修建的公路是为了运输水泥厂原料,公路沿等高线修建,路面坡度小,车辆行驶中起伏小,且修建公路的工程量较小,因此甲线路比较合理。
答案
(1)C
(2)A
2.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
①
、
②
是水库,为了
Z
村的发展,该地新建了一座自来水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的自来水厂建成之后,选择了
②
水库作为水源地,请说明选择的理由。
(2)Z
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在
③④⑤⑥
四处地点中,应选在何处?理由是什么?
解析
第
(1)
题,
②
水库比自来水厂地势高,可自流引水,距离也较近;
①
水库距离远,并且要经过山脊地区,不能自流引水,且工程量大。第
(2)
题,
③
处位于缓坡地区,地形平坦开阔,并且位于南坡,利于温室大棚建设,
④⑤
两地地势较陡,不利于大棚建设,而
⑥
地位于河谷地区,也不适宜建大棚。
答案
(1)
②
水库比自来水厂地势高,可自流引水,距离也较近,工程量小,投资少。
(2)
应选在
③
处。理由:
③
处地形平坦开阔,并且位于南坡,利于温室大棚建设,
④⑤
两地地势较陡,
⑥
地位于河谷,均不利于大棚建设。
1
.
利用地形图选点
点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水
库
坝
址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
“
口袋形
”
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港
口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气象站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
-
疗
养
院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
(
等高线稀疏
)
、向阳坡、背山面水
(
河、湖、海
)
、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
宿
营
地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岸,以预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航
空
港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保持与城市有适当的距离等
—
【特别提醒】 地质灾害判断
(1)
在等高线密集的地段容易出现滑坡灾害。
(2)
在降水集中的河谷
(
或山区
)
地区,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泥石流发生时,在河谷较窄的地段容易堵塞,形成堰塞湖。
2
.
利用地形图选线
线的类型
区位要求
公路、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在等高线之间穿行,线路较短,尽量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顶的公路,往往需建盘山路等。
(
上
图
中公路选线为
EHF)
引水路线
在选择引水路线时,首先考虑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要求,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较合适的引水路线
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
利用地形图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开辟梯田
应选择在坡度平缓的坡面上,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避免水土流失
-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根据等高线分布状况选择
“
点
”
1.
(2016·
江苏地理,
3
~
4)
5
月初,几位
“
驴友
”
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
①
~
⑥
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
A.
③
B.
④
C.
⑤
D.
⑥
解析
第
(1)
题,
②
地位于山谷附近,并且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最利于作为露营地。而
①
地位于河谷,易受水灾;
③
地位于陡崖处,不安全;
④
地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地势较陡。故选
B
项。第
(2)
题,
5
月初,我国日出东北方向,先根据指向标判断日出方向东北,再由观日出可判断出
⑥
地地势高,其东北方向无遮挡物,最宜观日出地点。因此选
D
项。
答案
(1)B
(2)D
考向二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状况
2.
(2014·
山东文综,
11)
下图
(a)
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
①
~
④
为观测点编号。图
(b)
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完成下题。
图
(a)
图
(b)
根据上图
(b)
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
“
观测点编号
”
应为上图
(a)
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
先读出卡片中的关键信息:甲山西南的高程
120 m
,再结合等高线图判断
②
地海拔范围为
100
~
200 m
,故选
B
项。
答案
B
图
(a)
图
(b)
主题
3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2012·
课标文综,
10
~
1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图。图中等高距为
100
米,瀑布的落差为
72
米。
据此完成
(1)
~
(2)
题。
(1)Q
地的海拔可能为
(
)
A.90
米
B.230
米
C.340
米
D.420
米
(2)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
A.260
米
B.310
米
C.360
米
D.410
米
【审题指导】
第
1
步 从文字中获取信息
(1)
等高距为
①_____
米;
(2)
瀑布的落差为
②____
米。
第
2
步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100
72
[
尝试自解
]
(1)________
(2)________
解析
第
(1)
题,图中山峰海拔
580
米,且等高距为
100
米,说明山峰外围的等高线海拔为
500
米,从山峰向河流方向海拔逐渐降低,河流两岸的海拔相等,均为
300
米,从而推出
Q
地外围的等高线海拔为
400
米,
Q
地的海拔为
400
~
500
米,
D
项符合题意。第
(2)
题,河流两岸等高线海拔为
300
米,而瀑布的落差为
72
米,桥梁位于瀑布下游,故桥梁附近河岸海拔应为
200
~
228
米,与山峰的高差应是
352
~
380
米,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1)D
(2)C
五个角度看等高线的计算
1.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之间的海拔,就可以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H
相
=
H
高
-
H
低
。
2.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如图中甲处,假设
n
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
为等高距,
H
大
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
H
小
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
n
=
4
,
d
=
100
米,
H
大
=
400
米,
H
小
=
100
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1)
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
。
计算公式为
(n
-
1)d
≤
ΔH<(n
+
1)d
。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300
米
≤
ΔH<500
米。
(2)
陡崖的绝对高度。
①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
≤
H
顶
b)
(1)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图,若
c
=
b
,则
da
,即
“
大于大的
”
。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高度计算
1.
(2013·
四川文综,
7
~
8)
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
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
(2)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
A.156
米
B.178
米
C.220
米
D.255
米
解析
第
(1)
题,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林木密集区只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水分条件较好的山谷地带。第
(2)
题,根据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相邻间等高线条数为
7
条,等高距为
30
米,所以相对高度范围在
180
~
240
米之间。
答案
(1)B
(2)C
2.(
2011·
课标文综,
6
~
8
)
读下图,完成
(1)
~
(3)
题。
(1)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
A.50
米
B.55
米
C.60
米
D.65
米
(2)
图中
①②③④
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
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
A.15
米
B.40
米
C.65
米
D.90
米
解析
第
(1)
题,图示区域最高点位于东北侧,海拔大于
80
米小于
85
米,图示区域最低点位于东南侧,海拔大于
20
米小于
25
米,两者之间高差大于
55
米小于
65
米,
C
项正确。第
(2)
题,河水流速的快慢取决于坡度的大小,图中四处中,
③
附近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第
(3)
题,水库应建在开口较小的山谷处,即图中
①②
之间的峡谷处,该处目前的河水水位约为
45 m
,因此该坝的坝顶海拔约为
58 m
,可据此在图中画出大坝的位置和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可算出,该坝的坝顶长度约为
40 m
。
答案
(1)C
(2)C
(3)B
考点三 地形剖面图
[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
1
.
地形剖面图概念
是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可以直观显示该线上的
_________
和坡度陡缓,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地势起伏
2
.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1)
确定剖面的
______
,画出剖面
_____
AB
。
(2)
确定
_______
。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图的
5
、
10
、
15
、
20
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水平比例尺一般与原图一致。在新图中绘制水平线
MN
,按水平比例尺的大小定出剖面范围为横坐标,按垂直比例尺的大小,绘出纵坐标。
方向
基线
比例尺
(3)
点出剖面基线
AB
与
________
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
MN
线上引垂线,如上图所示,从
1
点至
15
点向
MN
线引垂线。
(4)
根据规定的
_____
比例尺找出垂线上
1′
点至
15′
点的相应高度。
(5)
用平滑曲线从
1′
点一直连到
15′
点,即得出
AB
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
(6)
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点间的
_________
走势及两点间的
_____
,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等高线
垂直
地势高低
海拔
绘制剖面地形图时,垂直比例尺为什么要选择大比例尺?
提示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能更好的反映地表起伏状况。
[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
判读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方法
(
常考的
类图像之二
)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②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75
米
B.
⑤
点位于
④
点的正东方向
C.
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
L
1
线绘制的
D.
乙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
L
2
线绘制的
解析
剖面图中最高点海拔超过
1 200
米,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为
25
米,
L
1
穿过区域最高处低于
1 200
米、
L
2
穿过区域最高处高于
1 200
米,则该剖面图是依据
L
2
绘制的,故
D
正确。
①②
两点相对高度大于
25
米、小于
75
米,则
A
错误;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
⑤
点位于
④
点的东北方,则
B
错误。
答案
D
1.
判断地形剖面图是否准确的关键点
(
如下图
)
(1)
看起止点海拔是否准确:
A
在
200
~
250 m
,
B
在
250
~
300 m
。
(2)
看极值点是否准确:
a
在
250
~
300m
;
b
在
150
~
200 m
;
c
在
350
~
400 m
。
(3)
看地势起伏是否一致:
从
A
到
B
经历升高
——
降低
——
迅速升高
——
缓慢降低的过程。
2.
确定是否通视
通视问题可通过做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
(
如山地或山脊
)
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
“
凹形坡
”
与
“
凸形坡
”
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
“
凹形坡
”
,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
“
凸形坡
”
,
“
凸形坡
”
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
(
如上图
)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如下图中,
A
点不能看到
B
点。
[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
考向一 垂直比例尺的判读
1.
(2015·
天津文综,
4)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
读图,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
A.
变陡了
B.
变缓了
C.
无变化
D.
无法判断
解析
为更直观的反应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绘制剖面图时,要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图中垂直比例尺远大于水平比例尺,使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比实际的火山坡度大,变陡。
答案
A
考向二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剖面图
2.
(2014·
上海地理,
18
~
19)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
单位:
m)
和地形剖面图
(
单位:
m)
,
回答
(1)
~
(2)
题。
(1)
左图中剖面线
AB
和
MN
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
A.
①
和
③
B.
②
和
③
C.
①
和
④
D.
②
和
④
(2)
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
150
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
)
A.
一个岛
B.
两个岛
C.
三个岛
D.
无岛
解析
第
(1)
题,交点为鞍部。
AB
线大致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故鞍部为最高点,选
②
;
MN
线是沿山峰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
④
。所以答案为
D
。第
(2)
题,该地区最低海拔是
100
米,最高蓄水位海拔是
150
米,蓄水区只局限在河谷地带,无岛屿出现,选
D
。
答案
(1)D
(2)D
主观题常考的
15
题型之二 地形特征类题目
[
题
型
解
读
]
1.
地形特征类题目的类型
在高考中考查地形特征的题目多以区域图、等高线图、地形剖面图为载体来考查,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特征的描述,以及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等。
2.
地形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角度一
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
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
典
题
示
例
]
[2015·
四川文综,
13(2)
,
6
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
“
蓉欧快铁
”
运行线路图
(
图
Ⅰ
)
;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
图
Ⅱ
)
。
据图
Ⅱ
,描述图
Ⅰ
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6
分
)
【解题流程】
第
1
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描述
……
地形特征,联想模板设问要求
第
2
步 从题图中获取信息
答案
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
(
南
)
部和东北
(
北
)
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
(
南
)
高,东北
(
北
)
低。
【借题发挥】
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时的注意事项
综合题中的等高线地形图以小比例尺大区域地形图为主,图中的等高线主要以
1 500
米、
2 000
米、
3 000
米、
4 000
米为主,不符合同图等距特征
(
综合题一般不需要计算
)
。因此,判读时注意不仅要简单地看其疏密程度,而且要细致地读数据。
[
答
题
模
板
]
地形
特征要点
特征描述
判断依据
地形类型
及分布
地形以平原
(
盆地、丘陵、高原、山地等
)
为主。它主要分布在北部
(
或东部等
)
海拔
<200
米的为平原;
200
~
500
米的为丘陵;
>500
米的为山地;四周高中间低的为盆地;海拔一般
>1 000
米且四周等高线密集,中间稀疏的为高原
地势特征
地势
××
高
××
低,或地势由
××
向
××
倾斜
从等高线的数值变化,河流流向等方面判断
海岸线特
征及分布
海岸线平直,半岛、岛屿少或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等或北部
(
南部
)
海岸线平直,南部
(
北部
)
海岸线曲折等
直接从图中海岸线分布上判断
[
实
践
应
用
]
[2015·
福建文综,
37(1)
,
8
分
]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
“
秦腔
”
,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
“
秦腔飞地
”
(
乙城附近
)
,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
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
(
沿
108°E)
的地形特征差异。
(8
分
)
解析
描述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走向、起伏状况等方面着手,本题注意要从渭河平原的南北两侧分别描述,注意比较。
答案
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
(
南高北低
)
,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
(
北高南低
)
,起伏较小。
相关文档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强2021-05-24 23:34:0035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24 12:43:1737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2 20:36:0656页
- 2018届福建省罗源一中人教版高中地2021-05-22 13:22:353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1 18:46:518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5-20 23:03:1388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部2021-05-20 20:30:3953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20 14:11:2939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一部2021-05-20 00:13:5960页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中国地2021-05-19 17:30:0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