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0 KB
- 2021-05-25 发布
第 2 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
①能量输入 ②能量传递 ③能量转化 ④能量释放 ⑤能量散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中
的能量流动。
2.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
向不应该包括( )
A.通过兔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流入狐体内的能量
答案 B
解析 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去路包括: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
释放;被下一个营养级即狐摄入;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但
应注意的是狐摄入后,未被消化的以粪便形式排出的部分,属于兔同化的能量,
而不是狐同化的能量;兔的粪便中的能量应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3.下列有关能量流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进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与进入生态系统的总光能相等
B.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
C.某营养级的主要能量去向是呼吸消耗
D.每个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
答案 A
解析 进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小于进入生态系统的
总光能,A 错误;能量在生物群落中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某个营养级能
量的主要去向是该营养级的呼吸消耗,其次是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
和流向分解者。
4.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对该图分析不
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的
B.图中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
C.该图不够完善,缺少甲中因呼吸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D.乙比甲的能量少的原因是甲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而未传递
下去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图可知,甲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有的能
量;乙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减
去因呼吸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之后而剩余的能量,该部分的能量最终将有两个
去向,一是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二是被次级消费者摄入,乙比甲
的能量少的原因是呼吸消耗。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特征的描述的是( )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B.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食物链越短,可供养的消费者越多
答案 A
解析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选项 B、C、D 都是围绕这一特
点展开的,而 A 项不是。
6.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a)],据
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400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100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 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 15
答案 A
解析 题图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 A 表示该营养
级摄入的能量,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 表示该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
殖的能量,D 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 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30,B 错误;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 100(摄入
量)-20(粪便中的能量)=80,根据能量传递效率倒推出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
少为 400,A 正确;题图中 15 是第三营养级摄入量,不能得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
量,因此无法计算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D 错误。
7.如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
B.A、B、C、D 之间形成一条 A 到 D 的食物链
C.A、B、C、D 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D.A、B、C、D 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
答案 B
解析 A、B、C、D 分别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A 正确;A、B、C、
D 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每个营养级可有多种不同的生物,所以可形成多条食物链,
B 错误;A、B、C、D 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C 正确;由于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取的能量越少,D 正确。
8.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进行解释,合理的是( )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答案 C
解析 A 项是从人体健康的角度来描述的,A 错误;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
为食,由于能量传递经过的营养级少,因此消耗生态系统的能量少,B 错误;C 项
是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角度合理解释题干中的观点,C 正确;D 项是从营养的
角度而非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解释,D 错误。
9.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 C 的食物比例由 A∶B=1∶1 调
整为 A∶B=2∶1,其他条件不变,能量传递效率按 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
C 的数量是原来的( )
A.1.875 倍 B.1.375 倍
C.1.273 倍 D.0.575 倍
答案 B
解析 当 C 的食物比例为 A∶B=1∶1 时,设 C 获得的能量为 x,则需要 A
的能量为 1/2x÷10%+1/2x÷10%÷10%=55x;当 C 的食物比例调整为 A∶B=2∶1
时,设 C 获得的能量为 y,则需要 A 的能量为 2/3y÷10%+1/3y÷10%÷10%=40y;
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 55x=40y,则 y=1.375x,即生态系统
能承载 C 的数量是原来的 1.375 倍。
10.如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
摄入量 粪便量 呼吸散失量
能量[J/(hm2·a)]
1.05×101
0
3.50×10
9
4.55×109
A.田鼠粪便量包含在其摄入量中
B.田鼠摄入量减去粪便量和呼吸散失量即为同化量
C.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 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D.理论上以田鼠为食的天敌同化的能量最多为 1.40×109 J/(hm2·a)
答案 B
解析 田鼠粪便量包含在其摄入量中,A 正确;田鼠摄入量减去粪便量即为
同化量,B 错误;田鼠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1.05×1010-3.50×109=
7.00×109[J/(hm2·a)],田鼠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散失量
=7.00×109-4.55×109=2.45×109[J/(hm2·a)],故田鼠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
能量占其同化量的比例为(2.45×109)/(7.00×109)×100%=35%,C 正确;理论上以
田鼠为食的天敌同化的能量最多为 7.00×109×20%=1.40×109[J/(hm2·a)],D 正确。
11.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
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GP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NP 表
示生物体贮存着的能量(NP=GP-R),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⑤
B.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 5.5%
C.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多
D.④营养级 GP 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信息,⑤为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构成,GP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
固定的能量,根据①、②、③、④的 GP 值可判断食物链应为②→④→①→③,则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91/141.20)×100%=11.3%,
A、B 错误;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即生产者固定的能量(②中的 GP),输入生态
系统内的能量最终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过程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因此输出的总能量为五部分的 R 值之和,据两数据的比较可知,输入的能量多于
输出的能量,因此有机物总量会增多,C 正确;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含有的能量属
于它的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D 错误。
12.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请据图回答:
(1)A、B、C、D 各营养级在生态系统中代表的成分依次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图中 a1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 a2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4)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