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9.50 KB
- 2021-05-25 发布
[课时作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19·四川省学业水平测试)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变化情况。这一变
化开始于(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三国时期 D.隋唐时期
解析: 左图是石制农具,右图是铁制农具。结合所学,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
制农具,故选 B 项;夏商时期,我国尚无铁制农具,排除 A 项;C、D 两项晚于春秋战国时
期,排除。
答案: B
2.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
缕”等。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
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 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
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 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
解析: “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但不能反映国家赋税过于繁
重,故 A 项错误;“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与“一些诸侯国开始”表述不符,故 B 项错误;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强调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时
期”与此不符,故 C 项错误;“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
还有‘布缕’等”,从侧面反映出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3.(2019·四川广安高一期末)如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据此
推断空缺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A.集体劳作 铁犁牛耕 B.奴隶制经济 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 自然经济 D.铁犁牛耕 家庭农业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图中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
方面的发展状况。古代中国早期农业从生产关系角度来看是一种集体劳作,而小农经济从生
产力发展角度来看,采用的是铁犁牛耕,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4.《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
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
A.独立发展 B.农牧结合
C.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
解析: 农业独立发展是指农业脱离畜牧业等生产部门形成单独的生产部门,与材料的
意思不符,故 A 项错误;农牧结合是指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材料没有涉及,故 B 项错误;
“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精耕细作,故 C 项正确;自给自
足是小农经济的特点,生产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材料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5.李文治在《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中说:“(松江)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
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反映了( )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B.农户闲适的乡村生活
C.乡村市场的繁荣景象 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解析: 根据“以织助耕”可知,虽然松江地区纺织业发达,但它仍是作为小农经济的
附庸和补充,这里呈现的依然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故 A 项正确;农闲之时,纺织业得
到更快的发展,这里说的显然并不是农村生活的闲适,故 B 项错误;布匹的贩卖情况,我
们通过材料并无从得知,故 C 项错误;资本主义式的雇佣关系,材料同样并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6.《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
余则用溉 (jìn),百姓飨其利。”材料说明该工程是典型的( )
A.灌溉工程 B.防洪工程
C.蓄水工程 D.综合性水利工程
解析: 本题考查都江堰。根据材料“蜀守冰凿离碓”“穿二江成都之中”可知该水利
工程应是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材料“辟沫水之害”“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 (jìn)”说
明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蓄水的功能,故 D 项符合题意;A、B、C 三项表述都只是都江
堰的功能之一,不全面,均排除。
答案: D
7.下图从左到右为古代中国某些时期农具犁的剖视图,由此可见( )
A.春秋战国时铁犁牛耕已广泛应用
B.耕犁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C.轻便化是耕犁发展趋向
D.我国农具出现重大变革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故 A 项错误;唐朝曲辕犁的
出现标志着耕犁技术走向成熟,故 B 项错误;材料展示耕犁的结构、材质演变的历程,故 C
项错误;耕犁的材质经历了由石质到铁质的变化、结构由简单到复杂,体现了以铁犁为代表
的古代中国农具的变革,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材料二
材料三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
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
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
(1)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
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解析: 第(1)问应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这种小农经济的出现及其原因。第(2)问应
根据材料三从耕作方式自给自足等方面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答案: (1)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封建土地私有制
的确立。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相关文档
- 【历史】山东省聊城市高唐二中20192021-05-25 01:31:5611页
- 云南省红河州2021届高三毕业生上学2021-05-25 01:30:5912页
-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次高考科目教学质2021-05-25 01:28:468页
- 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2021-05-25 01:28:2321页
- 内蒙古满洲里市第五中学2014届上学2021-05-25 01:27:588页
- 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2__单元2021-05-25 01:27:4517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练2021-05-25 01:23:134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单元检测2021-05-25 01:20:455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高考政治一2021-05-25 01:15:195页
- 2018届《优化方案》(人教版)高三大一2021-05-25 01:14:30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