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89 KB
- 2021-05-24 发布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
溪生,又号樊南子,一生政治
上很不得意。是晚唐骈文的代
表作家。其骈文属对工整,用
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
的意境。
《无题》“相见
时难别亦难”一首,
是一首抒离别相思
的爱情诗,写难以
经受的离恨、终生
不渝的回忆及重见
无期的哀伤。 是
李商隐“无题”诗
中最脍炙人口的名
篇之一,意境朦胧,
感情深沉,极富艺
术感染力。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听读:
思考:诗所表达的感情?
整体感知 理清文脉
v 1、全诗的“眼”是哪个字?
v“多情自古伤离别”
思考交流:
赏析:
相见难啊离别更难,何况正值暮春
时节,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此情此
景,人何以堪?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首联写暮春时自己与所爱的女子别离的
伤感情景。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
时也令人难受。“东风无力百花残”渲染
了当时别离的气氛。
困
难
难受 春风 凄楚
之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
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蚕丝和蜡泪象
征爱情;而“死”、“泪”则暗示爱情
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
才 才思
v 2、你是如何理解“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的?
v “丝”即“思”,泪也因思而落。以春
蚕、蜡炬为喻,说明我对你的爱和思念至
死不变。
v赠别(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欣赏欣赏
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赋予了它
是什么意思?
原意:比喻恋人别后相思之苦
新意:比喻人们为某种理想而执着
追求。
重病期间,周总理仍旧坚持工作,在
他身上,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叫“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蚕一生只吃桑叶,到快要死的时候却吐
尽它那柔软、光滑、洁白的丝,世世代代为
人类造福。因此“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
就被用来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
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其牺牲精
神、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与老师相仿。
思考:这句为何现在用来形容老师?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就别的种种情景。古
人说:“女为悦己者容。”故诗人转写对方
即从晓妆对镜落笔。“但愁云鬓改”是对青
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一个“改”字,见
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当诗人夜晚对着烛
泪时,所爱的人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踯躅
(踯躅zhízhú 形容慢慢地走,徘徊不前)苦
吟吧?“应觉月光寒” 推测对方的处境和感
受,可谓一往情深。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尾联表达诗人的愿望:有人为他们传递
信息。将对方住处比做“蓬山”,含有可望
不可即之意。为什么见面这般难?其中必有
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连打探一下她的音讯
也不容易,只有请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帮忙了。
“青鸟殷勤为探看”,只是诗人苦苦相思时
的一种愿望而已。“为探看”的口气中充满
期待之意。
欣赏歌曲《别亦难》
相关文档
-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7装满昆虫的2021-05-24 23:23:3413页
-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7单元A卷2021-05-24 23:23:306页
- 人教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2021-05-24 23:17:595页
- 【生物】2021届一轮复习苏教版4生2021-05-24 23:17:057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7鹿角2021-05-24 23:13:3452页
-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统2021-05-24 23:13:0021页
- 2020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母鸡2021-05-24 23:11:2656页
-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2整理和复2021-05-24 23:11:1316页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乘2021-05-24 23:07:0312页
- 西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课件-2021-05-24 23:06:26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