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9 MB
- 2021-05-24 发布
地 理
人 教 版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必 修 一
考 情 概 览
考纲解读
全国近三年考题统计
命题趋向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地球概况
地球形状和大小
—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
定方向、定距离、定最短航线
)
2015
课标
Ⅰ
,
6
题,
4
分
2015
课标
Ⅱ
,
7
题,
4
分
2014
课标
Ⅱ
,
3
、
5
题,
8
分
1
.以创新的图文资料,联系实际考查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能力。
2
.以新能源的开发为背景,考查太阳能的分布状况。
地图三要素、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地形剖面图
2015
课标
Ⅱ
,
7
题,
4
分
2014
课标
Ⅰ
,
4
~
5
题,
8
分
2014
课标
Ⅱ
,
10
题,
4
分
宇宙中的地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宇宙中的地球;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
2014
课标
Ⅰ
,
1
~
2
题,
8
分
考纲解读
全国近三年考题统计
命题趋向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地球概况
地球形状和大小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运动特征与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晨昏线的判读;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2016
江苏地理,
11
题,
2
分
2015
课标
Ⅱ
,
8
题,
4
分
3
.以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情境,考查时间的计算能力。
4
.以热点事件和光照图为背景,考查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地球的公转运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与五带
2016
江苏地理,
9
~
10
题,
4
分
2016
北京文综,
1
题,
4
分
2016
天津文综,
8
~
9
题,
8
分
2015
重庆文综,
3
题,
4
分
2014
新课标
Ⅱ
,
4
题,
4
分
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第一讲 地球与地图
1
考点突破
2
图表精析
3
课堂达标
4
复习练案
考 点 突 破
知 识 梳 理
1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
________
、赤道
__________
的椭球体。
考点一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稍扁
略鼓
2
.
经纬地球
(1)
经线的两大特点
①
指示方向:
__________
方向。
②
形状与长度:均为
__________
的半圆形,长度约为
2
万千米。
(2)
纬线的两大特点
①
指示方向:
_______
方向。
②
形状与长度:为大小不等的圆圈,由
____________
长度递减。
南北
长度相等
东西
赤道向两极
(3)
读图填表比较经度和纬度
分类
经度
纬度
度数
划分
由
①
____________ (0°
经线
)
向东、向西各划分
180°
由赤道
(0°
纬线
)
向南、向北各划分
90°
应用
—
划
分半球
由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东半球;由
20°W
向西到
160°E
为西半球
以
③
_______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本初子午线
20°W
向东到
160°E
赤道
点拨:
(1)
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数值增大的为东经度,经度数值减小的为西经度。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
(
或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
)
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
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
180°
,东西经相反
(0°
和
180°
经线除外
)
。
核 心 研 析
1
.
定
“
方向
”
理论依据:
“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
(1)
方格状经纬网图上经线和纬线呈直线,如图,
A
、
B
同在北半球,同为东经度,对
A
、
B
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
(2)
弧线式经纬网图
(
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
)
【
方法技巧
】
根据经纬度数值判定方向,其中两点间东西方向的判断最易出错,方法如下:
(1)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2)
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3)
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有以下三种情况:
2
.定
“
距离
”
(1)
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
1°
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
111
千米,如图中
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
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
1°
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
111
×
cos
φ
千米
(
φ
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
,如图
AC
。
(3)
如图
B
、
C
两点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需要进行估算。
①
可以先假设
B
、
C
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②
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距离。
名师点拨:
球上有三种大圆是确定的,如图所示:
4
.
定
“
范围
”
(1)
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
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
(3)
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上图中
A
、
B
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
A
>
B
。当
A
、
B
两区域的图上面积
(
即图幅
)
相等时,比例尺大小为
A
<
B
。
〔
针对训练
1
〕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
650
千米
/
小时的速度飞行,
1
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
A
.
66
.
5°N
B
.
60°N
C
.
53°N
D
.
40°N
[
解析
]
本题考查经纬网上距离估算。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机场位于
50°N
附近,假设该飞机沿经线飞行,在
1
小时内飞过
650
千米,经线上纬度相差
1
度,距离相差约
111
千米,即飞机每小时最多约跨过
6
个纬度,因此该飞机所在纬度最高约为
56°N
,最低约为
44°N
,选项
C
正确。
C
知 识 梳 理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文字
线段
越小
详细
2
.
方向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
“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一般指示
__________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
________
方向,纬线指示
________
方向
北方
南北
东西
图例
注记
核 心 研 析
1
.
比例尺的大小:就是分数的大小
3
.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
右手法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东;拇指指向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西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
度法
经度法
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纬度法
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2015
·
广东
)
数字高程模型是对地貌形态的虚拟表示,可描述地面高程信息。右图为某旅游区的数字高程模型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观景平台视野最广的可能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针对训练
2
〕
C
[
解析
]
本题考查对数字高程模型图的判读。结合图例信息可看出,丙高程最高,且丙与乙之间有一个谷地,则在丙处可看到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故视野最广的观景平台可能是丙。
知 识 梳 理
1
.
海拔与相对高度
上图中高度
A
为
_______
,
B
为
__________
,
C
为
________
。
考点三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
相对高度
海拔
2
.
识别不同的地形
下图中各条实线是
_________________
的点的连线,其中
A
处表示
______
,
B
处表示
_______
,
C
处表示
________
,
D
处表示
_______
,
E
、
F
两山坡相比,
E
表示
_______
部位,
F
表示
_______
部位,
G
处表示
_______
。
海拔高度相等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崖
缓坡
陡坡
鞍部
3
.
地形剖面图
(1)
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方向下切而显露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
。
(2)
作用:反映
__________
起伏状况。
点拨:
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中显示的数字均表示的是某点的海拔,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则表示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
垂直剖面图
地势
核 心 研 析
1
.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特征
含义
①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
②
同图等距
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
(
等高距
)
③
闭合曲线
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④
一般不相交,重叠为陡崖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⑤
疏缓密陡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愈缓;反之坡度愈陡
2
.地形类型的判断
3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与实践应用
正确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充分利用等高线的数值及分布特点提取多种信息,可以有效地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1)
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
相
=
H
高
-
H
低
。
(2)
估计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如图中甲处,假设
n
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
d
为等高距,
H
大
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大的,
H
小
为重合等高线数值中最小的。则图中
n
=
4
,
d
=
100
米,
H
大
=
400
米,
H
小
=
100
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
①
陡崖的相对高度
(ΔH)
计算公式为
(n
-
1)d
≤
ΔH
<
(n
+
1)d
。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300
米
≤
ΔH
<
500
米。
②
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
≤
H
顶
<
H
大
+
d
。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400
米
≤
H
顶
<
500
米。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
-
d
<
H
底
≤
H
小
。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
0
<
H
底
≤
100
米。
(3)
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
n
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等高距为
d
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
可用公式求算:
(n
-
1)d
米<
H
<
(n
+
1)d
米。
例如:如图所示,求
A
、
B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A
、
B
两点之间有
3
条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
米,利用公式可得
A
、
B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
200
米<
H
<
400
米。
4
.
几种特殊地貌等高线
5
.地形剖面图
(1)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特别提示:
地形剖面图是由等高线地形图转绘而成的,绘制时要抓住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最高点、最低点等关键控制点。
步骤
具体内容
确定剖面线
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
确定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
(
有特殊要求时除外
)
;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都要适当放大
建坐标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尤其是特殊点
(
如最高点、最低点、河流等
)
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连线
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有时仅看两地的高差不能确定视野情况。因为两地之间可能有山脊存在,一般情况下,凸坡也不能通视,如下图中,
A
点不能看到
B
点。
②
判定河流流向
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上游横剖面图上河谷呈“
V”
型;下游沉积作用明显,河谷呈“
U”
型。由此可判定河流上下游关系及河流流向。如下图
a
为上游,图
b
为下游。
〔
针对训练
3
〕
(1)
图中
(
)
A
.
①
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
.
②
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
.
③
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
.
④
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D
(2)
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
)
A
.地物按
1
:
10
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
.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
.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
.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C
[
解析
]
第
(1)
题,根据图可知,
①
处冰川和图中湖泊属于不同的流域,故
①
处冰川融化不影响湖泊面积;
②
处有陡崖,河流的落差大,流速快;
③
处地形平坦,但水库宜建在有落差的地方,平原上不适合修建水库;
④
处位于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第
(2)
题,图中比例尺根据现有信息无法确定;我国的冰川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的高山山顶附近,因此图中冰川不一定位于新疆;该河流为外流河,我国的外流河大部分处于季风区,主要为降水补给,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的水患;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港口数量多。
图 表 精 析
1
.
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
水系特征:
①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
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
(
山脊线
)
。
④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
山谷线
)
。
⑤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
水文特征:
①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水流速度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
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
(
集水区域面积
)
有关。
③
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
(
洪积扇
)
。
2
.
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1)
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
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3
.
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
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
(
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
)
等因素。
(2)
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
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
0
.
6
℃
/100m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
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③
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4
.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
选点
(2)
选线
(3)
选面
(2015
·
江苏
)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
针对训练
4
〕
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图中
③
线路沿线等高线分布较均匀且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得出
③
线路为河谷地带且冬、夏牧场之间坡度变化较小,故
③
线路最合理。
C
课 堂 达 标
复 习 练 案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21:59:176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4 17:18:15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16:26:57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选修Ⅵ环境2021-05-24 14:04:3215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4 12:01:459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22 18:28:42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2 17:28:43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2 00:00:4643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