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 MB
- 2021-05-24 发布
第
1
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
考纲点击
]
1.
农业区位因素。
2.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农业区位
(1)
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___________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
__________
。
(2)
实质: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
___________
。
地理位置
相互联系
合理利用
2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1)
自然因素可能是有利因素也可能是制约因素
①
因
A______
不同,低纬地区农业为一年三熟,而高纬地区农业则为一年一熟。
②
东北平原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首要优势因素是
D______
,其次是
C_____
,但不利因素是
B_______
。
(2)
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农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①
随着
F______
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农产品的销售地域空间扩大。
气候
土壤
地形
热量
交通
②
受
G_________
需求的影响,城市周围的农业结构和类型随之改变。
(3)
科学技术因素是改善不利自然条件的保障
①
改造过程
Ⅰ
主要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
。
②
改造过程
Ⅱ
主要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
。
市场
低山丘陵区
干旱、半干旱区
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
_____
。
(2)
社会经济、文化和
______
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
较快
科技
要点 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
.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
.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和效率,所以
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图析如下:
3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
对点演练
]
(2016·
黑龙江哈尔滨第六中学期末
)
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
1
~
2
题。
1
.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地形
B
.水分
C
.技术
D
.劳动力
2
.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
“
主要产地
”
。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
)
①
日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②
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③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
④
劳动力成本较低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解析
】
本题组考查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区域苹果生产的条件。第
1
题,苹果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降水不宜过多的气候条件,平均气温
12
℃
~
18
℃
最适于苹果的生长,主要产区分布在温带。图示特殊产地位于低纬地区,只有地势高的低纬地区气候比较凉爽,降水相对较少,才适合苹果生长,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A
正确。低纬地区降水少,也是受地形影响,
B
错误。技术、劳动力不是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
C
、
D
错误。第
2
题,黄土高原地势较高,大陆性气候明显,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①
正确,
②
错误。黄土分布区土壤肥力较差,有机质含量较低,
③
错误。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廉价,
④
正确。故
C
项正确。
【
答案
】
1.A
2.C
(2017·
湖南株洲第二中学第三次月考
)
2015
年年初,农业部发布消息称,今后要推进土豆主粮化,土豆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乌兰察布市被称为
“
中国马铃薯之都
”
。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分布图。下表为乌兰察布市五地气候资料统计表
(1970
~
2014
年
)
。据材料,回答
3
~
4
题。
3.
关于
a
、
b
、
c
、
d
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
a
处,石漠化现象严重
B
.
b
处,围湖造田,灌溉水源不足
C
.
c
处,降水丰沛,光热条件不足
D
.
d
处,多冻土,土壤贫瘠
4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品质优良的原因主要有
(
)
①
热量充足
②
光照充足
③
草原土壤肥沃
④
水热条件好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解析
】
本题组考查农业生产条件,生态问题。第
3
题,
a
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石漠化现象严重,故
A
项正确;
b
处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灌溉水源充足,故
B
项错误;
c
处位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光热资源丰富,故
C
项错误;
d
处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有冻土层,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故
D
项错误。第
4
题,据表格年平均气温及年降水量可知,该地热量条件较差,降水较少,故
①
、
④
错误;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故
②
正确;草原地区分布的是肥沃的黑钙土,故土壤肥沃,
③
正确。故
C
项正确。
【
答案
】
3.A
4.C
郁金香原产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后传播至欧洲,最终在荷兰大量种植并成为荷兰的国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5
~
6
题。
5
.郁金香传播至荷兰是因为
(
)
A
.荷兰的气候更适合郁金香的生长
B
.欧洲有广阔的市场
C
.荷兰的政策优惠
D
.荷兰的海运非常发达
6
.荷兰的郁金香至今仍在世界占统治地位,最可能是因为
(
)
A
.成熟而高超的种植技术
B
.悠久的种植历史
C
.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D
.世界鲜花市场不断扩大
【
解析
】
第
5
题,郁金香原产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说明较干旱的环境适宜郁金香的生长,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第
6
题,成熟而高超的种植技术才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鲜花,优质的鲜花才能占领市场。
【
答案
】
5.B
6.A
1
.基本概念: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
。
2
.
共同特征:
同一农业地域内,具有相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特征。
农业生产地区
3
.典型案例
——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
分布:国土的
__________
和西南部。
(2)
特点:
_________
和畜牧业相结合。
东南部
耕作业
要点 澳大利亚
(
墨累
—
达令盆地
)
混合农业
1
.
农业地域的影响因素
2
.混合农业
(
以墨累
—
达令盆地为例
)
(1)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2)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
澳大利亚墨累
—
达令盆地以小麦
—
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图所示:
[
对点演练
]
(2017·
温州模拟
)
读我国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
(
图甲
)
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
(
图乙
)
,回答
1
~
2
题。
1
.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
.光热充足
B
.水热组合好
C
.有丰沛的降水
D
.无寒潮影响
2
.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
A
.市场狭小
B
.劳动力价格低
C
.政策扶持力度小
D
.科技水平低
【
解析
】
第
1
题,新疆与澳大利亚夏季光热充足,利于棉花生长。新疆产棉区降水稀少,且有寒潮影响。第
2
题,澳大利亚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的科技水平较低。
【
答案
】
1.A
2.D
下图示意南半球某区域农事安排。该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读图完成
3
~
5
题。
3
.该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分布在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
)
A
.小农经营
B
.自给为主
C
.技术落后
D
.收入稳定
5
.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
.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事活动
B
.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C
.便于农民开拓销售渠道
D
.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
解析
】
第
3
题,据题意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为南半球的混合农业。甲、乙、丙、丁四地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南亚的季风水田农业、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澳大利亚墨累
—
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第
4
题,混合农业可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多种小麦或者多牧羊,市场适应
性强,从而保证了收入的稳定性。第
5
题,在同一块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有利于土壤肥力恢复,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有效安排农事活动是指不同时间,在不同地块上安排农事活动;适应市场需求是指农业生产规模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农业生产类型与销售渠道的开拓关系不大。
【
答案
】
3.D
4.D
5.D
6
.
(2017·
郑州模拟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影响澳大利亚东南部乳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
。其小麦牧羊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____________
,解决的主要途径是
____________
。
(2)
据图分析我国珠三角基塘农业生产的优点。
(3)
近年来,中澳农业合作日益加深。澳大利亚发展农业生产的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
解析
】
第
(1)
题,澳大利亚乳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大城市附近,原因是该地市场广阔;小麦牧羊业分布在墨累
—
达令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可以采取跨流域调水等措施。第
(2)
题,珠三角基塘农业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第
(3)
题,我国农业发展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在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科技投入等方面的经验。
【
答案
】
(1)
市场 灌溉水源不足 跨流域调水
(
东水西调
)
(2)
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产业链延长,农民收入增加;因地制宜、合理高效利用土地资源。
(3)
因地制宜,实现农业生产区域化,形成农业带;加强农业生产过程和环节的专业化;增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发展机械化生产。
[
知识构建
]
[
关键点拨
]
1
.影响农业生产的
4
大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等。
3
.农业地域是在自然、社会经济及科技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
考向一 农业区位因素
(2016·
新课标全国卷
Ⅱ
)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
“
中国地理标志
”
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
1
~
2
题。
1
.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
解析
】
根据材料,某县生产的铁观音茶获得
“
中国地理标志
”
认证后才建成现代茶庄园,说明具有了品牌之后才可以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管理企业化等,所以说,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是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
B
项正确;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前提,现代的庄园经济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A
项错误,发达的交通网会促进庄园经济产业的发展,但不是前提条件,
C
项错误;根据材料,庄园经济是一种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农业经营的新型农业,并不是需要较多科技支撑的技术指向型企业,
D
项错误。
【
答案
】
B
2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
解析
】
现代茶庄园是围绕一个品牌进行系统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的产业,而不是创立更多的品牌,
A
项错误;现代茶庄园整合了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把茶叶生产与旅游和文化结合,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价格必然上升,市场更加广阔,
B
项错误;经过整合之后,现代茶庄园产品会更多,同时随着附加值的升高,效益会更高,
C
项正确;现代茶庄园规模较大,在运营过程中投入会更多,生产成本会增加,
D
项错误。
【
答案
】
C
(2016·
海南卷
)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
—
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
年起,这些城市郊区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
的需求。据此完成
3
~
5
题。
3
.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土壤
【
解析
】
该地区地处
60°N
附近,纬度高,热量不足,故热量是该地区蔬菜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
【
答案
】
A
4
.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
A
.劳动力成本低
B
.生产技术先进
C
.种植历史悠久
D
.能源供应充足
【
解析
】
俄罗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老龄化严重,人口呈负增长,劳动力供应不足且成本高,排除
A
选项;由材料可知,该地区的蔬菜种植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说明本地的蔬菜种植技术并不先进,排除
B
选项;由材料可知,
2014
年以前该地区的蔬菜供应主要依赖进口,说明本地蔬菜种植的历史并不长,排除
C
选项;读图可知,该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能源供应充足,
D
选项正确。
【
答案
】
D
5
.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
A
.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B
.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
.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解析
】
解答本题要重点关注设问中的关键词
“
直接目的
”
。
2014
年以前,该地区的蔬菜供应主要依赖进口,
2014
年起,本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
的需求,说明该地区蔬菜供应的对外依赖程度有所降低,故
A
选项正确。
【
答案
】
A
(2013·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
Ⅰ
)
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
6
~
7
题。
6
.每年情人节
(2
月
14
日
)
,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
A
.地形较平
B
.降水较丰沛
C
.气温较高
D
.土壤较肥沃
7
.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
A
.运费低
B
.热量足
C
.技术高
D
.品种全
【
解析
】
第
6
题,情人节时北半球处于冬季,此时美国气温较低,而哥伦比亚位于赤道附近,此时气温较高,有利于鲜切花的生产。第
7
题,由图可知,墨西哥的纬度高于哥伦比亚,因此其热量条件不会比哥伦比亚更充足;墨西哥与哥伦比亚同属于发展中国家,两国技术水平应该相差不大;哥伦比亚位于纬度较低的赤道附近,热量充足,其鲜切花的品种应多于墨西哥;墨西哥离美国较近,将鲜切花运往美国的运费低于哥伦比亚。
【
答案
】
6.C
7.A
8
.
(2016·
课标
Ⅰ
,
36(1)(2)(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
25
℃
以上才能孕育花蕾,
32
~
37
℃
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
20
时左右至次日
10
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
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
年,横县获
“
中国茉莉之乡
”
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80%
以上,占世界总产量
60%
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
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
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
①
: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
②
: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
解析
】
(1)
可从气候因素中的气温、降水等方面回答,注意要结合材料中茉莉生长习性:喜高温、抗寒性差,要求水分充足。
(2)
可从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回答。解答时把握以下关键信息: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利于茉莉种植。
(3)
本题以横县茉莉花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问题
①
侧重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从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方面回答。问题
②
侧重茉莉花的产业化经营,主要从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回答。
【
答案
】
(1)
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
(
降水较多
)
,
(
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
37
℃
的高温
)
;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
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
)
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
问题
①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
(
实行专业化生产
)
;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
②
: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9
.
(2015·
四川高考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
“
奇异果
”
(
图
1)
。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
(
图
2)
。
(1)
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
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
解析
】
第
(1)
题,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气候是重点,要从热量、降水等方面分析。材料中的
“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
”
是对答案很好的提示。第
(2)
题,本题回答时要抓住
“
评价
”“
市场优势
”
和
“
与新西兰相比
”
这些限定词语,可从我国国内市场的广阔性、国际市场的近距离、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使奇异果价格低和奇异果上市时间与南半球的新西兰错开等方面分析。
【
答案
】
(1)
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
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考向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
(2016·
江苏地理
)
图甲、图乙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
10
~
11
题。
10
.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
A
.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
B
.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C
.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
D
.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
解析
】
读图甲可知,山上河谷养种鱼不需要捕捞,可顺着河水到水稻田放养,更便于饲养、捕捞;村寨秧田养鱼苗,便于农户饲养管理,提高鱼苗存活率;山腰梯田坡度较大,不利于机械化耕种;稻田蓄水养成鱼,鱼粪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稻田内稻花可作饵料。
【
答案
】
BD
11
.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
)
A
.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
B
.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C
.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D
.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
解析
】
读图乙可知,农户、鱼、水稻与梯田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该模式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农产品绿色无污染。种植水稻和养鱼主要满足农户生活需求,受市场影响较小;梯田种植与养殖以农户人力为主,专业化程度较低。
【
答案
】
CD
(2015·
重庆高考
)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
15
题。
12
.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
.临近市场
D
.资金雄厚
13
.与澳大利亚墨累
—
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4
.图中湖泊对
①
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15
.
④
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
A
.温室气体减少
B
.森林覆盖率减小
C
.入湖泥沙量降低
D
.草原生产量降低
【
解析
】
第
12
题,北美五大湖沿岸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所以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临近市场。第
13
题,澳大利亚墨累
—
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由图中的图例可以看出
②
地区既发展畜牧业又发展种植业,属于混合农业。第
14
题,由图可以看出,
①
区域位于休伦湖与伊利湖之间,湖泊对
①
区域的影
响,四个选项说法都对,但夏季气温降低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冬季不是该地区农作物生长季节。
①
区域的夏季风来自湖面,具有增湿的作用,所以湖泊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夏季降水增多。第
15
题,由图可知
④
区域主要从事养牛业,养牛业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不大;养牛业会垦殖牧场、破坏森林;养牛业不可能减少入湖泥沙量;该地属于温带森林带,因此对其
“
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
”
不可能是对草原的破坏。
【
答案
】
12.C
13.B
14.A
15.B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4 17:18:15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16:26:57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选修Ⅵ环境2021-05-24 14:04:3215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4 12:01:459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22 18:28:42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2 17:28:43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2 00:00:4643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