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7 MB
- 2021-05-24 发布
第
11
讲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考试要求和考情分析
]
考试内容
选考要求
历次选考统计
命题角度
2016/04
2016/10
2017/04
2017/11
2018/04
2018/11
物理学史、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场力的性质、电势差与电场能的性质、电容器相关问题
电容器的电容
c
7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d
8
、
22
23
23
8
电容器电容的理解及平行板电容器的
动态分析
[
要点总结
]
1.
对电容的易错提醒
(
1)
电容
C
等于
Q
与
U
的比值,不能理解为电容
C
与
Q
成正比,与
U
成反比。
(
2)
一个电容器电容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其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无关
。
2.
平行板电容器的
动态分析
[
典例分析
]
【例
1
】
(2018·
浙江永康选考模拟
)
如图
1
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
E
的直流电源
(
内阻不计
)
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两板中央的
P
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
图
1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
C.
P
点的电势将降低
D.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将
减小
答案
A
[
精典题组
]
1.
一个电容器的规格是
“
10 μF
50 V
”
,则
(
)
A
.
这个电容器加上
50 V
电压时,电容量才是
10 μF
B
.
这个电容器的最大电容量是
10 μF
,电压较小时,电容量小于
10 μF
C
.
这个电容器上加的电压不能低于
50 V
D
这个电容器的电容量总等于
10 μF
解析
“
10 μF
50 V
”
中
“
50 V
”
表示使用该电容器时额定电压为
50 V
,实际电压可低于
50 V
。
“
10 μF
”
表示电容器的电容始终为
10 μF
,它与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及两极板间电压的大小无关,所以选项
A
、
B
、
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D
2.
(2018·
浙江义乌上溪中学模拟
)
如图
2
所示,先接通
S
使电容器充电,然后断开
S
。当增大两极板间距离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电容
C
、两极板间电势差
U
、两极板间场强
E
的变化情况是
(
)
图
2
A.
Q
变小,
C
不变,
U
不变,
E
变
小
B.
Q
变小,
C
变小,
U
不变,
E
不变
C.
Q
不变,
C
变小,
U
变大,
E
不变
D.
Q
不变,
C
变小,
U
变小,
E
变
小
答案
C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或减速运动问题
[
要点总结
]
1.
做直线运动的条件
(
1)
粒子所受合外力
F
合
=
0
,粒子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
2)
粒子所受合外力
F
合
≠
0
,且与初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带电粒子将做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
。
2.
用动力学观点
分析
3.
用功能观点
分析
[
典例分析
]
【例
2
】
(2018·
浙江萧山模拟
)
如图
3
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
C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两极板
A
、
B
倾斜放置,质量为
m
带电荷量为-
q
的油滴,从极板
A
上的小孔
P
以初速度
v
0
水平向右射入极板间,经时间
t
后油滴又从
P
孔水平向左离开极板间,油滴运动过程中恰好未与极板
B
相碰,已知重力加速度
g
。则
(
)
图
3
答案
D
[
精典题组
]
3.
(2018·
浙江嵊州模拟
)
如图
4
,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
(
垂直于纸面
)
逆时针旋转
45°
,再由
a
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
)
图
4
A.
保持静止状态
B.
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
C.
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
D.
向左下方做匀
加速运动
解析
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时,带电微粒静止有
mg
=
qE
,现将两板绕过
a
点的轴
(
垂直于纸面
)
逆时针旋转
45°
后,两板间电场强度方向逆时针旋转
45°
,电场力方向也逆时针旋转
45°
,但大小不变,此时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大小恒定,方向指向左下方,故该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
D
正确。
答案
D
4.
(2018·
浙江三门中学高二月考
)
在地面附近,存在着一有界电场,边界
MN
将空间分成上下两个区域
Ⅰ
、
Ⅱ
,在区域
Ⅱ
中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在区域
Ⅰ
中离边界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
A
,如图
5
甲所示,小球运动的
v
-
t
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
图
5
A.
小球受到的重力与电场力之比为
1
∶
5
B.
在
t
=
5 s
时,小球经过边界
MN
C.
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
D.
在
1
~
4 s
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
减小
在小球向下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动能变化量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整个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与电场力做的功大小相等,即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等于克服电场力做功,选项
C
正确;由图可得,小球在
1
~
2.5 s
内向下运动,在
2.5
~
4 s
内向上运动,在
1
~
4 s
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小球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
D
错误。
答案
C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问题
[
要点总结
]
1.
运动
规律
2.
两个
结论
[
典例分析
]
【例
3
】
(
多选
)
如图
6
所示,带电荷量之比为
q
A
∶
q
B
=
1
∶
3
的带电粒子
A
、
B
以相等的速度
v
0
从同一点出发,沿着跟电场强度垂直的方向射入平行板电容器中,分别打在
C
、
D
点,若
OC
=
CD
,忽略粒子重力的影响,则
(
)
图
6
A.
A
和
B
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1
∶
2
B.
A
和
B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4
∶
1
C.
A
和
B
的质量之比为
1
∶
12
D.
A
和
B
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1
∶
1
答案
ABC
[
精典题组
]
5.
(2018·
绍兴选考模拟
)
如图
7
所示为某粒子分析器的简化结构。金属板
P
、
Q
相互平行,两板通过直流电源、开关相连,其中
Q
板接地。一束带电粒子,从
a
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平行于金属板
P
、
Q
射入两板之间的真空区域,经偏转后打在
Q
板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该粒子束能从
Q
板上
b
孔射出
(
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影响
)
,下列操作中可能实现的是
(
)
图
7
A.
保持开关
S
闭合,适当上移
P
极板
B.
保持开关
S
闭合,适当左移
P
极板
C.
先断开开关
S
,再适当上移
P
极板
D.
先断开开关
S
,再适当左移
P
极板
答案
A
6.
(2018·
浙江宁海柔石中学模拟
)
在
xOy
直角坐标系中,三个边长都为
2 m
的正方形如图
8
所示排列,第
Ⅰ
象限正方形区域
ABOC
中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扬,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E
0
,在第
Ⅱ
象限正方形
COED
的对角线
CE
左侧
CED
区域内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三角形
OEC
区域内无电场,正方形
DENM
区域内无电场。现有一带电荷量为+
q
、质量为
m
的带电粒子
(
重力不计
)
从
AB
边上的
A
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通过
E
点
。
图
8
要使带电粒子通过
E
点,在第
Ⅱ
象限电场中偏转时,竖直方向位移为
y
,
设水平位移为
x
0
,
因
∠
CEO
=
45°
,
即
x
0
=
y
=
2 m
,
解得
E
1
=
4
E
0
。
(2)
设坐标为
(
x
,
y
)
,带电粒子出第
Ⅰ
象限电场时速度为
v
1
,在第
Ⅰ
象限电场中加速运动时
,
要使带电粒子过
E
点,在第
Ⅱ
象限电场中偏转时,
竖直方向位移为
y
,水平方向位移也为
y
,
(3)
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轨迹图,带电粒子从
DE
出电场时与
DE
交于
Q
,进入
CDE
电场后,初速度延长线与
DE
交于
G
,出电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交于
P
点,设在第
Ⅰ
象限出发点的坐标为
(
x
,
y
)
,
由图可知,在
CDE
中带电粒子的水平位移为
y
,
设偏转位移为
y
′
,
电容器动态变化中场强和电势的问题易错
分析
【例】
如图
9
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
a
、
b
与电源相连,在与两板等距离的
M
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
b
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
M
点下方,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
9
①
液滴将加速向下运动
②
M
点电势升高
③
带电液滴在
M
点的电势能增大
④
在
b
板移动前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
a
板移到
b
板,电场力做功相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B
确定不变量,分析是电压不变还是所带电荷量不变
1
.
电容器充电后仍与电源相通,且电路中各电阻阻值均不变时,电容器两端电压
U
不变。
2.
当电容器充电后与电源断开,且没有除电容器外的其他元件与电容器构成回路时,电容器带电荷量
Q
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