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 MB
- 2021-05-24 发布
第
2
讲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
考纲点击
]
1.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①
人口基数
______
、素质低、结构不合理。
②
______________
短缺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③
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仍在发展,
____________
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
行动纲领:
《
中国
21
世纪议程
——
中国
21
世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皮书
》
。
大
资源相对
生态破坏
人口、环境与发展
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
循环经济
(1)
手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核心:提高
______________
。
(3)
方式:环境友好方式。
(4)
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
_________
。
(5)
意义: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
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环境无害化技术
生态效益
生态化
要点一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
庞大的人口压力
2
.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3
.深刻的环境危机
[
对点演练
]
(2017·
徐州模拟
)
下图是我国人口数、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图中反映出我国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
(
)
A
.深刻的环境危机
B
.生活贫困
C
.资源短缺
D
.人口素质过低
2
.下列农业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
①
将能种植粮食的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
积极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
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
在一些陡峻的山坡上修建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解析
】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读出,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是资源短缺问题。第
2
题,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会破坏生态环境,可以将部分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林地、草地开垦为耕地,但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陡坡开垦耕地、修梯田会造成水土流失。
【
答案
】
1.C
2.B
要点二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
.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1)
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
(2)
实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3.
适度消费
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4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低碳经济的比较
[
对点演练
]
(2017·
浙江模拟测试二
)
读我国某区域循环经济示意图,
回答
1
~
3
题。
1
.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
(
)
A
.青藏高原
B
.塔里木盆地
C
.东北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
解析
】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种植油菜、养鱼,最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
D
正确。
【
答案
】
D
2
.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
)
A
.饲料厂
B
.油菜地
C
.养鱼场
D
.酒精厂
【
解析
】
该区域循环经济的核心部门是油菜地,围绕油菜地发展了养殖业、工业,充分利用了资源。
【
答案
】
B
3
.该循环经济
(
)
A
.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B
.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
.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
D
.产业之间不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
解析
】
各类型的工农业生产都会产生污染,不可能是零排放;该地企业彼此存在生产工序上的联系;该区域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所以
C
正确。
【
答案
】
C
(2017·
成都模拟
)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
4
~
5
题。
4
.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有
(
)
A
.原料丰富
B
.科技发达
C
.市场广阔
D
.交通便利
5
.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有
(
)
A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
.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
.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
.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
解析
】
第
4
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第
5
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
答案
】
4.A
5.B
[
知识构建
]
[
关键点拨
]
1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三大原因: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2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其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生态农业。
考向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15·
福建高考
)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
1
~
2
题。
1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混合农业
2
.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
A
.价格低廉
B
.减耗保鲜
C
.绿色优质
D
.品种丰富
【
解析
】
第
1
题,读图可知,该地农业生产既种植水稻、花卉、水果等,又养殖鸡、鸭、牛、羊等,即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且两者都占较大比重,因此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混合农业。第
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利用沼渣及动物粪便等有机堆肥作为肥料,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因此农产品具有绿色优质的特点,从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
答案
】
1.D
2.C
(2013·
福建高考
)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
3
~
4
题。
3
.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
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
4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
①
提高经济效益
②
加快城镇发展
③
提供清洁能源
④
促进民居集中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
解析
】
第
3
题,甘蔗、水稻的生长都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一般分布在我国水热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第
4
题,发展循环农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与城镇化、人口迁移关系不大。
【
答案
】
3.D
4.B
5
.
(2013·
安徽高考
)
下图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
世纪
90
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突出。
(1)
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2)
针对果业发展中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
(
提示:可用示意图表达
)
【
解析
】
第
(1)
题,陕北高原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该地区过去种粮需要大规模开垦坡地。过度垦荒、种植方式不合理很容易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出现。第
(2)
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区在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果渣露天堆放造成环境污染及农村薪材缺乏等问题,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可通过发展沼气解决以上问题。发展沼气可避免果渣露天堆放,沼气可作为农村生活能源,而沼渣可作为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施用。
【
答案
】
(1)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
方案一
(
文字表达方式
)
: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发酵,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
(
示意图表达
)
:
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文字等方式表达,只要能针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相关文档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4 17:18:1541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4 16:26:575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选修Ⅵ环境2021-05-24 14:04:3215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4 12:01:459页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22 18:28:42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2 17:28:43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2 00:00:4643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