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 MB
- 2021-05-24 发布
考点精讲
一、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
向相同.
2.表达式
a=
F
m或 F=ma.
3.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只适用于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4.牛顿第二定律的“五性”
矢
量性
F=ma 是矢量式,a 与 F
同向
瞬
时性
a 与 F 对应同一时刻
因
果性
F 是产生 a 的原因
同
一性
a、F、m 对应同一个物体,
应用时统一使用 SI 制
独
立性
每一个力都产生各自的
加速度
5.合力、加速度、速度间的决定关系
(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只要合力不为零,不管速度是大是小,
或是零,物体都有加速度,只有合力为零时,加速度才为零.一般情况下,合力与速度无必
然的联系.
(2)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
(3)a=
Δv
Δt是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与Δv、Δt 无直接关系;a=
F
m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
a∝
1
m.
二、力学单位制
1.单位制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
2.基本单位
基本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时间、长度,它们的国际单
位分别是千克、秒、米.
3.导出单位
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4.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
号
单位名
称
单位符
号
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IV 坎[德拉] cd
三、两类动力学问题
1.两类动力学问题
(1)已知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2)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
2.解决两类基本问题的方法
以加速度为“桥梁”,由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具体逻辑关系如图所示:
3.解决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应把握的关键
(1)两类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
(2)一个“桥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4.解决动力学基本问题时对力的处理方法
(1)合成法:在物体受力个数较少(2 个或 3 个)时一般采用“合成法”.
(2)正交分解法:若物体的受力个数较多(3 个或 3 个以上),则采用“正交分解法”.
5.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步骤
考点精练
题组 1 牛顿第二定律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F=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由 F=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 m=
F
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 a=
F
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 m=
F
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外力而求得
【答案】CD
【解析】a、m、F 三个物理量的决定关系是,力 F 和质量 m 决定了加速度 a,而加速度 a
不能决定力的大小或质量的大小。
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决定,与物体的速度无关
B.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
C.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及速度方向总是相同的
D.一旦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立即为零,其运动速度将不再变化
【答案】C
【解析】对于某个物体,合外力的大小决定了加速度的大小,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了加速度的
方向,而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无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特征,合外力一旦为零,
加速度立即为零,则速度不再发生变化,以后以此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综上所述,A、
B、D 正确,C 错误.
3.(多选)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的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外力也可能为零
【答案】CD
【解析】物体的速度大小与加速度大小及所受合外力大小无关,故 C、D 正确,A、B 错误.
4. 如图所示,质量 m=10 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 F=20 N 的作用,则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g 取
10 m/s2)( )
A.0 B.4 m/s2,水平向右
C.2 m/s2,水平向左 D.2 m/s2,水平向右
【答案】B
5.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 M 的小木块,在大小为 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α角
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做加速运动,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对木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 ,
,求得 ,选项 D 正确,选项 ABC 错误。
6.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当用大小为 F 的水平恒力作用于物体时,产生的加速度
大小为 a(a≠0);当用大小为 2F 的水平恒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
A.可能等于 a B.可能等于 2a
C.可能大于 2a D.可能小于 2a
【答案】BC
题组 2 两类动力学问题
1.甲、乙两物体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
同,且 mA=3mB,则它们所能滑行的距离 xA、xB 的关系为( )
A.xA=xB B.xA=3xB
C.xA=
1
3xB D.xA=9xB
【答案】A
【解析】两物体都做匀减速运动,甲物体的加速度 a 甲=
Ff 甲
m 甲 =
μm 甲 g
m 甲 =μg,乙物体的
加速度 a 乙=
Ff 乙
m 乙 =
μm 乙 g
m 乙 =μg。又由运动学公式 v2=2ax 知甲、乙两物体初速度相等,
加速度相等,所以位移相等。
2.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了有正常的舱门和舷梯连接,供旅客上下飞机,一般还设有紧
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在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构成
的斜面,机舱中的人可沿该斜面滑行到地面上来,若机舱离气囊的底端的竖直高为 3.2 m,
气囊所构成的斜面长度为 4.0 m,一个质量为 60 kg 的人从气囊上滑下时所受的阻力为 240 N,
则人滑至气囊底端时速度为 m/s。
【答案】4 m/s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θ,则 sinθ=0.8,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sinθ-F=ma 可得 a=4 m/s2,
根据运动学公式 v2=2ax, v=4 m/s。
3.质量为 0.8 kg 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运动,如图所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到水平拉
力和不受拉力作用的 vt 图线,则图线 b 与上述的________情况相符,该物体受到的拉力是
________。
【答案】受拉力作用 1.8 N
4.质量为 2 kg 的物体静止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最
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从 t=0 时刻开始,物体受到方向不变、大小呈周
期性变化的水平拉力 F 的作用,F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
则物体在 t=0 至 t=12 s 这段时间的位移大小为( )
A.18 m B.54 m
C.72 m D.198 m
【答案】B
【解析】根据滑动摩擦力定义可知,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受滑动摩擦力 Ff=μmg=4 N,所以 0~
3 s 物体所受外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物体恰能保持静止状态。在以后的过程中,物体交替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 a=
F-Ff
m =2
m/s2,所以 3~6 s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 x1=
1
2at2=9 m;6 s 末的速度 v=at=6
m/s;6~9 s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移 x2=vt=18 m;9~12 s 物体继续做匀加速直
线运动,位移 x3=vt+
1
2at2=27 m,因此 0~12 s 物体的位移 x=x1+x2+x3=54 m,B 项正确。
5.用平行于斜面的力推动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沿着倾斜角为α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向上运动,
当物体运动到斜面的中点时撤去推力,物体恰能滑到斜面顶点,由此可以判定推力 F 的大
小必定是( )
A.2mgcosα B.2mgsinα
C.2mg(1-sinα) D.2mg(1+sinα)
【答案】B
【解析】有推力 F 时,a=
F-mgsinα
m ,撤去 F 后,a′=gsinα,由 v2=2ax,有:a=a′,即:
F-mgsinα
m =gsinα,F=2mgsinα,故 B 正确。
题组 3 力学单位制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选定为基本单位
B.牛顿、千克、米/秒 2、焦、米都属于力的单位
C.在厘米克秒制中,重力加速度 g 的值等于 9.8 厘米/秒 2
D.在力学的计算中,若涉及的物理量都采用同一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则所计算的物理
量的单位也是同一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答案】D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因为力的单位是牛顿,而 1 N=1 kg·m/s2,所以牛顿是导出单位
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
D.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答案】A
【解析】“力”虽然是力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但它的单位“牛顿”却不是力学中的基本
单位。力学中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秒,其他皆为导出单位。物理公式不仅确定了物理
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单位关系。已知量采用国际单位,通过物
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单位制在力学计算中的意义正在于此。
3.质量 m=20g 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 a=20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
下列运算既正确又规范简洁的是( )
A.F=ma=20×20=400N B.F=ma =0.02×0.2=0.004N
C.F=ma =0.02kg×0.2m/s2=0.004N D.F=ma =0.02×0.2N =0.004N
【答案】D
【解析】统一单位,m=0.02kg,a=20cm/s2=0.2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ma=0.02×0.2N
=0.004N,D 选项既正确又规范简洁。
4.声音在某种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可以只用气体的压强 p、气体密度ρ和没有单位的比例
系数 k 表示,根据上述情况,判断下列声音在该气体中的速度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v=k
p
ρ B.v=k
p
ρ
C.v=k
p
ρ D.v=k
p
ρ
【答案】A
方法突破
方法 1 解决瞬时加速度问题的方法
诠释:瞬时加速度的分析方法:(1)牛顿第二定律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
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分析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关键是分析该瞬时前后的受力情
况及变化。(2)明确轻杆、轻绳、轻弹簧、橡皮条等力学模型的特点:轻杆、轻绳的形变可
瞬时产生或恢复,故其弹力可以瞬时突变;轻弹簧、橡皮条在两端都连有物体时,形变恢复
需较长时间,其弹力大小与方向均不能突变。
题组 4 解决瞬时加速度问题的方法
1.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物,平衡时弹簧伸长了 4cm,再将重物向下拉 1cm,然
后放手,则在释放瞬间重物的加速度是 ( ) (g 取 10m/s2)
A.2.5m/s2 B.7.5m/s2
C.10m/s2 D.12.5m/s2
【答案】A
【解析】弹簧伸长量为 4cm 时,重物处于平衡状态,故 mg=kΔx1;再将重物向下拉 1cm,则
弹簧的伸长量变为Δx2=5cm,在重物被释放瞬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kΔx2-mg=ma;由以上
两式解得 a=2.5m/s2,故选项 A 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物块 a、b 和 c 的质量相同,a 和 b、b 和 c 之间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
S1 和 S2 相连,通过系在 a 上的细线悬挂于固定点 O.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将
物块 a 的加速度的大小记为 a1,S1 和 S2 相对于原长的伸长分别记为Δl1 和Δl2,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 g.在剪断的瞬间,( )
图 322
A.a1=3g B.a1=0
C.Δl1=2Δl2 D.Δl1=Δl2
【答案】AC
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 m1=1kg、m2=4kg 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
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 F1=30N、F2=20N 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 m1、m2 上,则
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秤的示数是 25N
B.弹簧秤的示数是 50N
C.在突然撤去 F2 的瞬间,m2 的加速度大小为 7m/s2
D.在突然撤去 F1 的瞬间,m1 的加速度大小为 13m/s2
【答案】C
【解析】以 m1、m2 以及弹簧秤为研究对象,则整体向右的加速度 a=
F1-F2
m1+m2=2m/s2;再以
m1 为研究对象,设弹簧的弹力为 F,则 F1-F=m1a,则 F=28N,A、B 错误;突然撤去 F2
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此时 m2 的加速度 a=
F
m2=7m/s2,C 正确;突然撤去 F1 的瞬间,
弹簧的弹力也不变,此时 m1 的加速度 a=
F
m1=28m/s2,D 错误。
4.如图所示,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 m 的木块 1 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 M 的木块 2 相
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
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 1、2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a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有( )
A.a1=0,a2=g B.a1=g,a2=g
C.a1=0,a2=
m+M
M g D.a1=g,a2=
m+M
M g
【答案】C
5.如图所示,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质量相同的小球,两小球均保持静
止.当突然剪断细绳的瞬间,上面小球 A 与下面小球 B 的加速度分别为(以向上为正方向)( )
A.a1=g a2=g
B.a1=2g a2=0
C.a1=-2g a2=0
D.a1=0 a2=g
【答案】C
【解析】分别以 A、B 为研究对象,分析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剪断前 A、B 静止,A 球
受三个力:绳子的拉力 FT、重力 mg 和弹簧弹力 F,B 球受两个力:重力 mg 和弹簧弹力 F′,
A 球:FT-mg-F=0 B 球:F′-mg=0 F=F′ 解得 FT=2mg,F=mg。剪断瞬间,A 球受两
个力,因为绳无弹性,剪断瞬间拉力不存在,而弹簧瞬间形状不可改变,弹力不变。如图所
示,
A 球受重力 mg、弹簧的弹力 F。同理 B 球受重力 mg 和弹力 F。A 球:-mg-F=ma1,B
球:F′-mg=ma2,解得 a1=-2g,a2=0。
6.如图所示,A、B 两小球分别用轻质细绳 L1 和轻弹簧系在天花板上,A、B 两小球之间也
用一轻绳 L2 连接,细绳 L1 和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A、B 间细绳 L2 水平拉直,现将
A、B 间细绳 L2 剪断,则细绳 L2 剪断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 L1 上的拉力与弹簧弹力之比为 1∶1
B.细绳 L1 上的拉力与弹簧弹力之比为 1∶cos2θ
C.A 与 B 的加速度之比为 1∶1
D.A 与 B 的加速度之比为 cos θ∶1
【答案】D
【解析根据题述,A、B 两球的质量相等,设均为 m.剪断细绳 L2 时对 A 球受力分析如图 1
所示,
由于绳的拉力可以突变,应沿绳 L1 方向和垂直于绳 L1 方向正交分解,得 FT=mgcos θ,ma1
=mgsin θ.剪断细绳 L2 时 B 球受力如图 2 所示,由于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则弹簧的弹力
还保持剪断前的力不变,有 Fcos θ=mg,Fsin θ=ma2,所以 FT∶F=cos2θ∶1,a1∶a2=cos
θ∶1,则 D 正确.
7. 如图所示,A、B、C 三球质量均为 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 A 球相
连,A、B 间固定一个轻杆,B、C 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
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A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 C 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g
C. A、B 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 2mgsin θ
D. A、B 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 1
2gsin θ
【答案】D
方法 2 分析变加速运动过程的方法
诠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先由受力情况分析加速度,再由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分析运动性质,
即同向加速运动,反向减速运动。
题组 5 分析变加速运动过程的方法
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同时受到水平力 F1 和 F2 的作用,在第 1 s 内保持静止状态,
若两个力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第 2 s 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恒定,速度均匀增大
B.在第 5 s 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速度逐渐增大
C.在第 3 s 内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加速度均匀减小,速度均匀减小
D.在第 6 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答案】B
2. 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 O 点并系住物体 m.现将弹簧压缩到 A 点,然后释
放,物体可以一直运动到 B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
A. 物体从 A 到 O 先加速后减速
B. 物体从 A 到 O 加速运动,从 O 到 B 减速运动
C. 物体运动到 O 点时所受合力为 0
D. 物体从 A 到 O 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答案】A
【解析】首先有两个问题应搞清楚:①物体在 A 点所受弹簧的弹力大于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
擦力(因为物体能运动),②物体在 O 点所受弹簧的弹力为 0,所以在 A、O 之间有弹力与摩擦力
相等的位置,故物体在 A、O 之间的运动应该是先加速后减速,A 正确、B 错误;O 点所受弹簧的
弹力为 0,但摩擦力不是 0,所以选项 C 错误;从 A 到 O 的过程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选项 D
错误.
3.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从竖直立在地面上的轻质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从小球与弹簧
接触开始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加速度和速度均越来越小,它们的方向均向下
B.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速度越来越小,方向一直向下
C.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方向先向下后向上;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方向一直向下
D.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C
下,且逐渐减小,而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速度大小是增大的,当弹力增大到与重力大
小相等时,小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变为零,而速度方向不变,大小增大到最大,由于小
球具有惯性,它仍将向下运动,于是弹簧的压缩量继续增大,弹力增大,其大小大于小球的
重力,这样使小球所受的合力方向变为向上,且不断增大,由 kx-mg=ma 可知,加速度的
方向变为向上,并不断增大,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速度将逐渐减小,弹簧压缩
量达到最大时,弹力增大到最大,加速度也达到最大,而速度减小到零,之后,小球将被弹
簧弹起而向上运动。
4.下图表示某小球所受的合力与时间的关系,各段的合力大小相同,作用时间相同,设小
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由此可判定( )
A.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停止
B.小球向前运动,再返回,不会停止
C.小球始终向前运动
D.小球向前运动一段时间后停止
【答案】C
【解析】由 F-t 图象知:第 1s,F 向前,第 2s,F 向后,以后重复该变化,所以小球先加
速运动 1s,再减速运动 1s,2s 末刚好速度减为零,以后重复该过程,所以小球始终向前运
动。
题组 6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方法
1.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 7 kg,在 14 N 的恒力作用下,则 5 s 末的速度及 5 s 内通过
的路程为( ).
A.8 m/s 25 m B.2 m/s 25 m
C.10 m/s 25 m D.10 m/s 12.5 m
【答案】C
【解析】物体由静止开始在恒力的作用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
和运动学公式得:a= F
m=14
7 m/s2=2 m/s2,v=at=2×5 m/s=10 m/s,x=1
2at2=1
2×2×25 m=
25 m.
2.乘坐“空中缆车”饱览大自然的美景是旅游者绝妙的选择.若某一缆车沿着坡度为 30°的山
坡以加速度 a 上行,如图 325 所示.在缆车中放一个与山坡表面平行的斜面,斜面上放一个
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小物块相对斜面静止(设缆车保持竖直状态运行).则( )
A.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上
B.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平行斜面向下
C.小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1
2mg+ma
D.小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 ma
【答案】A
3.趣味运动会上运动员手持网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匀加速跑,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 M、m,
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它们间摩擦力及空气阻力不计,
则( )
A.运动员的加速度为 gtan θ
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 mg
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为(M+m)gcos θ
D.若加速度大于 gsin θ,球一定沿球拍向上运动
【答案】A
【解析】网球受力如图甲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Nsin θ=ma,又 FNcos θ=mg,解得 a=gtan θ,FN=
mg
cos θ,故 A 正
确、B 错误;以球拍和球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运动员对球拍的作
用力为 F=
(M+m)g
cos θ ,故 C 错误;当 a>gtan θ时,网球才向上运动,由于 gsin θ
相关文档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七考纲解读及真2021-05-22 13:38:176页
-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选修35专题练习动2021-05-10 21:37:1117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物理22匀速直线运动2021-04-28 19:09:4212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5章《机械能及2021-04-27 18:19:156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27 11:24:587页
-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单元检测九 电磁2021-04-26 01:20:227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9章《电磁感应2021-04-19 22:06:5311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3章《牛顿运动2021-04-19 20:02:534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2021-04-19 18:03:473页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第4章《曲线运动2021-04-17 11:37:4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