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50 KB
- 2021-05-24 发布
[必清·线索导引]
线索 1:经济体制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经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中国成立初,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
私有制变为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
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
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线索 2: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照搬苏联→借鉴外国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上的两大阵营对峙,面对国内的一穷二白,急于实现现代化,在
经济上照搬苏联模式,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严重弊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
共总结经验和教训,借鉴外国经验,开始探索建设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记·精要盘点]
一、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项目 原因 核心内容 影响
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
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
进了农业发展
农业合作化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
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
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
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
大,公有化程度越高,
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
公有化规模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
展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
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
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
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
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
生产的发展
二、新时期的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项目 新时期的开放 旧中国的“开放”
背景
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
提下实行的
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
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
内容
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
的社会主义经济
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
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性质
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
球化,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
决策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
相关文档
- 2020-2021学年生物人教版必修1课后2021-05-24 15:58:1216页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二元2021-05-24 15:56:098页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0-2021学年九年2021-05-24 15:54:5310页
- 粤教版思想品德七下第七单元《法律2021-05-24 15:52:335页
- 2020届北师大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学2021-05-24 15:48:5516页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时达标检测2021-05-24 15:47:234页
- 2020秋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检测卷课2021-05-24 15:46:4340页
- 云南省文山州2021届高三10月教学质2021-05-24 15:41:0825页
- 中考地理复习达标检测认识区域无答2021-05-24 15:39:367页
-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2021-05-24 15:38:4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