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12 KB
- 2021-05-24 发布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1 / 7
北京十二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
考生
须知
1.本试卷共 8 页,分为两部分。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在答
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时,收答题卡。
I 卷(选择题,共 35 分)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
确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上)
1. 在物理学发展历程中,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科
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2. 从高出地面 2m 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 3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则球通过的路程和
位移大小分别是( )
A.5m,7m B.7m,5m C.2m,8m D.8m,2m
3.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立定跳远脚蹬地向前起跳瞬间的受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4. 如图所示,足球弹射到球网上,关于足球受力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
B. 图中足球没有发生形变
C. 足球受到的弹力是足球形变产生的
D. 足球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5.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受到三个方向不同,但大小
相同的作用力 F。若三个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三者相同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G G G GN
N N
N
ff f f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 / 7
6. 接上题条件,若三个作用力大小不同(各自方向不改变),且三个物体都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三个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三者相同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已知条件不够,无法判断
7. 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间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力也越大
B.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C. 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力也很大
D.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力不一定为零
8. 右图为“探究力的合成法则”实验装置示意图,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 A 位置,另一端系有轻质
小圆环;轻质细绳 OB 和 OC 一端系在小圆环上,另一端分别系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现用弹簧测力计
通过细绳拉动小圆环,使橡皮条平行于木板平面伸长至 O 位置。对于上述探究力的合成法则的实验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需要记录 OB 和 OC 绳的长度和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
C.为减小实验误差,应尽可能使 OB 与 OC 绳垂直
D.适当使 OB 和 OC 绳长一些,以便减小相对误差
9. 如图所示,有一装满土豆的小车,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
摩擦因数为 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已知土豆连同
小车的质量为 M,其中一个质量为 m 的土豆 A 相对箱子静
止,不计其他外力及空气阻力。则 A 受其他土豆对它的总
作用力 F 的方向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接上题,A 受其他土豆对它的总作用力 F 的大小是( )
A.
t h
h
B.
t h
C.
t h t
D.
t h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3 / 7
0
甲
乙
t/s21 3 5 64
2
4
v/m·s-1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
对的得 3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
11.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 = t2 + 5t(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
A.第 1s 内的位移是 6m B.前 2s 内的平均速度是 7m/s
C.任意相邻 1s 内的位移差都是 1m D.任意 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m/s
12. 在同一地点,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乙物体先向前运动 2s,随后反向运动
B.两物体相遇的时刻分别为 2s 末和 6s 末
C.两个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 4s 末
D.4s 后甲在乙前面
13. 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大小 F1 = 15N,F2 = 8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9N B.25N C.6N D.21N
14.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有木块 A、B 重力分别为 50N 和 7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为 0.2,与 A、B 相连接的轻弹被压缩了 5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
现用 F = 7N 的水平推力作用在木块 A 上,如图所示,力 F 作用后( )
A. 木板 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2N B. 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7N
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5N D. 木块 B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12N
15. 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
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定义为 0tv vA s
,其中 v0 和 vt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 s 内的初速
度和未速度。A > 0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 < 0 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而现代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
0tv va t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 a > 0 且保持不变,则 A 逐渐变小 B. 若 A > 0 且保持不变,则 a 逐渐变大
C. 若 A 不变,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0+
2
tv v
D. 若 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2 2
0
2
tv v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4 / 7
II 卷(非选择题,共 65 分)
三. 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含两小题,共计 2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6.(4 分)有时,我们会玩一个如图所示的小游戏:用手指尖支撑一个比
较薄的硬纸壳,并使其在指尖上处于平衡状态。现有一个表面平整,但形
状不规则的薄纸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能较为快速和准确地找到可以使
薄纸壳平衡的支撑位置,并说明你的实验原理。
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6 分)某同学进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主要实验步骤有:
A.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
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B.把细绳拴在小车上,并在另一端挂上适当的钩码,使之跨过
定滑轮,调整装置,使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把
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将其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
C.把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使滑轮伸出桌
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D.更换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最理想的纸带进行分析。
(1)本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A.秒表 B.天平 C.刻度尺
(2)打点计时器应该接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3)对上述实验步骤进行合理排序 (写步骤前的字母);
(4)小明同学挑选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 A、B、C、D、E 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
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其中 A、B 两点的测量数据如图乙,从刻度尺读出 A、B 两点间距离
cm,利用图丙所给数据,完成下列问题,计数点 C 对应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整个运动过程中
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已知所用电源频率为 50Hz,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 2 位)
图丙
A B C D E
4.76 6.13 7.48单位:cm
•B• A
c
图乙
图甲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5 / 7
(5)利用该装置我们还可以探究“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以及小车质量的关系”。对照图甲所示实验装
置,请补充必要的实验器材,然后对如图甲所示的现有实验装置进行必要的改进(已知小车的质量约为
200g,每个钩码的质量为 50g)。
补充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计算题(共 45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只写
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9 分)将汽车由静止开始的运动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大小为 22m/sa ,从开始运动时计
时,求:
(1)汽车在 5st 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在前5s 内的位移大小;
(3)汽车在第5s 内的位移大小。
19.(9 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 6kg 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大小恒为20N 的拉
力F 作用下匀速运动, 3 取值1.7,g = 10m/s2。求:
(1)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
(2)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
(3)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6 / 7
20.(12 分)峡西汉中天坑群是全球较大的天坑群地质遗址,其中镇巴三元圏子崖天坑最大深度为 300m。
在某次勘察中,一质量为 60kg 的探险队员利用竖直方向的探险绳从坑沿滑到坑底。若队员现从静止开始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滑 20s 时速度达到 5m/s,然后以此速度匀速运动 45s,最后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坑
底速度恰好为零。整个下行过程中探险绳始终处于竖直,探险员视为质点,g = 10m/s2,求:
(1)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a1 及匀加速下降的高度 h1;
(2)匀减速下降时探险绳对探险队员的摩擦力大小;
(3)探险队员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7 / 7
21.(15 分)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讲解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求法(公
式法、图像法等)。请你借鉴此方法,对比加速度和速度的定义,根据题中某物体运动的 a-t 图像,求解下
列问题。
如图所示,已知某物体在拉力 F 作用下沿着一个与水平
面成 37°的斜面向上运动,拉力 F 平行于斜面,物体质量
m = 5kg,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 0.5,在 t = 0 时刻
的速度为 v0 = 2m/s,g = 10m/s2,sin37° = 0.6。
(1)5s 内物体受到的最大拉力为多少?
(2)5s 内物体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3)1s~4s 内该物体的位移为多少?
(4)5s 末撤去拉力,以该时刻物体所处位置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建立 x 轴。若取撤去外
力时刻为 t = 0 时刻,求物块何时运动到 x = 3.75m 的位置?
a /
t / sO
1 4 5
2
相关文档
- 山东临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1-05-24 14:37:4110页
- 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和答案2021-05-24 14:35:2817页
-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9压强2021-05-24 14:12:3677页
- 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2021-05-24 13:26:0910页
- 广西崇左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2021-05-24 13:21:589页
- 北京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2021-05-24 13:17:327页
- 苏州市2012年中考物理试题目及有答2021-05-24 12:39:388页
- 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江苏卷解析2021-05-24 12:32:2310页
- 百校联考2020届高三高考考前冲刺必2021-05-24 12:23:2219页
- 枣庄市2020年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2021-05-24 12:14:3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