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8.91 KB
- 2021-05-24 发布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化学 6 月质量检测题
1
3
4
16
3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 06 月统一练习题
化学
命题人:高三化学组 2020 年 06 月 28 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K-39 Cl-35.5 Ge-73
第 I 卷(选择题部分共 42 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2020 年 5 月 1 日北京市在全市实施垃圾分类,下列垃圾分类不.正.确.的是
A.鱼骨菜叶 B.消毒剂及其包装物 C.破损的易拉罐 D.破碎玻璃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 其他垃圾
2.下列对应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 CH2=CH2 D.原子核内有 8 个中子的碳原子 146C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苯和甲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C.氯乙烯和乙醛都能用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D.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4.设NA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g 的 2H2 O 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均为 5NA
B.32g 硫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 6NA
C.26gC2H2 与 C6H6 混合气体中含C—H 键的数目为 2NA
D.120gNaHSO4 和 KHSO3 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A
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
Ca(ClO)2
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制次氯酸:
2ClO
−
+ H2O + CO2 2HClO + CO
2−
B.
[Ag(NH3)2]OH
与较浓盐酸反应生成
AgCl
:
[Ag(NH3)2]
+
+ OH
−
+ 3H
+
+ Cl
−
AgCl ↓
+2NH
+
+ H2O
△
C.
Cl2
与热的
NaOH
溶液反应制取
NaClO3: 2Cl2 + 6OH
−
3Cl
−
+ ClO
−
+ 3H2OD.向酸性
KMnO4
溶液中通入
SO2: 2MnO
−
+ 5SO2 + 4OH
−
2Mn
2+
+ 5SO
2−
+ 2H2O4 4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化学 6 月质量检测题
2
一定条件
6.CO 甲烷化反应为:CO(g) + 3H2(g) ===CH4(g) + H2O(l)。下图是使用某种催化剂时转化过
程中的能量变化(部分物质省略),其中步骤②反应速率最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①只有非极性键断裂
B. 步骤②速率最慢的原因可能是其活化能最高
C. 步骤③需要吸收热量
D. 使用该催化剂不能有效提高 CO 的平衡转化率
7.完成下列实验,所选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实验
目的
实验室
制备乙烯
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沸点:
苯为 80.1℃,溴苯为 156.2℃)
分离 KCl 和 NH4Cl
固体混合物
实验室用纯碱和稀
硫酸制备二氧化碳
实验
装置
8.聚氨酯类高分子材料 PU 用途广泛,其合成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O(CH2)4OH 的沸点高于 CH3CH2CH2CH3
B.高分子材料PU 在强酸、强碱中能稳定存在
C.合成PU 的两种单体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有 3 个吸收峰
D.以 1,3-丁二烯为原料,可合成 HO(CH2)4OH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化学 6 月质量检测题
3
9.三效催化剂是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
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若生成 0.1mol N2,则转移电子数为 0.5 mol
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 CO、CxHy、NOx 三种
成分的净化
10.在催化剂作用下,用乙醇制乙烯,乙醇转化率和乙烯选
择性(生成乙烯的物质的量与乙醇转化的物质的量的比值)随温度、乙醇进料量(单位:
mL·min-1)的关系如图所示(保持其他条件相同)。
在 410~440℃温度范围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乙醇转化率增大,乙烯选择性升高
B.当乙醇进料量一定,随温度的升高,乙烯选择性不一定增大
C.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醇转化率减小
D.当温度一定,随乙醇进料量增大,乙烯选择性增大
11. 科学家利用四种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W、X、Y、Z “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具
有高效的催化性能,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下。W、X、Z 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 的原子半径
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
(注: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 W、X 未标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Y 单质的氧化性在同主族中最强 B. 离子半径:Z>Y
C. Z 与 Y 可组成多种离子化合物 D. 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
12.在一块表面无锈的铁片上滴食盐水,放置一段时间后看到铁片上有铁锈出现,铁片腐
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 = 2Fe(OH)2,Fe(OH)2 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
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其原理如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铁片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B.铁片腐蚀最严重区域应该是生锈最多的区域
C.铁片腐蚀中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O2+4e- = 4OH-
D.铁片里的铁和碳与食盐水形成无数微小原电池,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CO、CxHy
NOx、O2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化学 6 月质量检测题
4
3
3
3
13.25 ℃时,在含 CH3COOH 和 CH3COO-的溶液中,CH3COOH、CH3COO-二者中各自
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 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 pH<4.76 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B.在 pH=7 的溶液中,α(CH3COOH)=0,α(CH3COO-)=1.0
C.在 pH>4.76 的溶液中,c(CH3COO-)与 c(OH-)之和可大于 c(H+)
D.在 pH=4.76 的溶液中加盐酸,α(CH3COOH)与 α(CH3COO-)之和保持不变
14.某学生探究 0.25 mol/L Al2 SO4 溶液与 0.5 mol/L Na2CO3 溶液的反应,实验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 1 中,白色沉淀 a 是AlOH
B.实验 2 中,白色沉淀 b 含有CO2
C.实验 1、2 中,白色沉淀成分不同的原因与混合后溶液的 pH 无关
D.检验白色沉淀 a、b 是否洗涤干净,均可用盐酸酸化的BaCl2 溶液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化学 6 月质量检测题
5
氨水
操作 2
Na2GeO3
溶液
2- -
第 II 卷(非选择题部分共 58 分)
15.(10 分) 硅、锗(32Ge,熔点 937℃)和镓(31Ga)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航空航天
测控、核物理探测、光纤通讯、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化学催化剂、生物医学等领域都
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锗与硅是同主族元素。
(1)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硅和锗与氯元素都能形成氯化物 RCl4(R 代表 Si 和 Ge),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
因 。
(3)自然界矿石中锗浓度非常低,因此从锗加工废料(含游离态锗)中回收锗是一种非常
重要的方法。下面是一种提取锗的流程:
浓盐酸
精馏
650℃
① NaClO 溶液浸取含锗废料中的锗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为了加快 NaClO 溶液浸取含锗废料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② 操作 1 和操作 2 是 。
③ GeO2 的熔点为 1086℃,利用氢气还原 GeO2,每生成 146kg 的锗放出 akJ 的热量,该反
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6.(10 分)氰化法冶金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氰废水(主要包括 CN-、Cu(CN)32-、SO32-等离
子),可以通过沉淀-电解氧化法进行处理,某小组同学对该过程进行模拟。
资料 1:溶液中存在平衡 Cu(CN)3 CuCN↓+ 2CN ;
资料 2: 2Cu2+ + 4CN- = 2CuCN ↓+ (CN)2
(1)利用CuCl2 溶液对含氰废水进行初步沉淀处理
溶液中总氰(CNT)、游离氰(CN-)的去除率随CuCl2 加入量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CuCl2 加入量对总氰(CNT)、游离氰(CN-)去除率的影响
滤渣 1 滤液 2
H2
含 锗
废料
NaClO 溶液,
80℃,操作 1
水
过滤GeCl4
滤液3
滤渣2
GeO2
Ge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化学 6 月质量检测题
6
O
2- 2-
2-
① 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随着 CuCl2 加入量增大(3.0g 以前),溶液中总氰(CNT)、游离氰
(CN-)的去除率变化趋势 。
②在 SO3 的作用下,CuCl2 可将废水中的 Cu(CN)3 直接转化为 CuCN 沉淀,该过程的离子
方程式为 。
(2)利用钛电极对沉淀后的废液中残留的 CN-等离子进一步进行电解处理,在一定的电压
下,在阳极观察到明显的气泡,经检验,其主要成分为N2 和 CO2。
该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若将(1)中沉淀剂 CuCl2 换为CuSO4,电解法几乎不能去除 CN-。
①下列关于电解氧化法处理废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阳极处观察到的气泡主要是由于 CN-在阳极放电产生的
B. 电解结束之后,该小组同学在阴极处能回收金属铜
C. 电解法处理过程中,Cu(CN)3 向阳极迁移
②CN-中包含碳氮三键,该离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③请用.化.学.用.语.解释电解过程中 Cl-的作用: 。
F
17.(13 分)法匹拉韦
O
N
N OH
NH2
是我国最早批准的可用于抗新冠肺炎临床试验的药物
之一,而最新文献研究也证实了其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抑制
作用。F 是合成法匹拉韦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HOCH2COOH C
(C2H2O3) ②乙醇
浓H SO
C2H5O
O
OC2H5
N O
N ③
Cl N
H2N
HN
N
COOCH3
2 4
OC2H5
i. NaOH溶液
ii. H+
O
… C2H5O OH
F
已知:
i. R-CHO
COOCH3
醇
R
H+
OR1
CH
OR1
O
OC2H5
OC2H5
ii. R-NH2 + O
R'(H)
R"
R
一定条件
N
R'(H)
R"
+ H2O
(1)法匹拉韦包含的含氧官能团是 。
(2)A 可以与 Na2CO3 反应产生 CO2,B 与 NaOH 反应的方程式是 。
(3)反应①的反应物和条件是 。
一定条件 B
) (C2H3O2Cl)
A
(C2H4O2
E
(C7H5O4N3)
三步反应
C2H5O
①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化学 6 月质量检测题
7
O
4
3- -22
(4)合成 E 分三步进行,③为取代反应,中间产物 2 和 E 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中间产
物 2 和E的结构简式。
H2N
C2H5O
N
HN H+
COOCH3
O
一定条件
OC2H5
中 间 产 物 2 E
(5)依据中间产物 1 的生成,判断反应②的目的是 。
(6)在上述三步反应中,第二步反应除了生成中间产物 2,还有另一个含有两个五元环的
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
18. (12 分)今年 6 月比亚迪正式发布刀片电池,大幅度提高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可媲美特
斯拉,刀片电池采用磷酸铁锂技术。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 FeTiO3(难溶性亚铁盐),
还含有少量 MgO 等杂质】来制备 LiFePO4 和 Li4Ti5O12 等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工艺
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后,钛主要以 TiOCl2 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TiO2·xH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转化成(NH4)2Ti5O15溶
液时,Ti 元素的浸出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反应温度过高时,Ti 元素浸出率变化的原因是 。
(3)“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
使 Fe3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 ) 1.0105 molL1 ,
此时溶液中 c(PO4 )= 。(FePO4 的 Ksp=1.3×10 )
(4)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 FePO4 制备 LiFePO4 的化学方程式
。
(5)Li2Ti5O15 中 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 。
(6)作为刀片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在充、放电时
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右图,则正极电极反应式是
。
E中间产物1 中间产物2
人大附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化学 6 月质量检测题
8
+ 2+
19.(13 分)某校化学小组同学研究 Cu 与 H2SO4 溶液反应,小伟同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取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伸
入装有 10mL 3mol/L H2SO4 溶液的试管中
产生大量白雾;溶液颜色变为
浅蓝色;试管中出现红色浑浊
Ⅱ 步骤一:取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
迅速伸入装有 10mL 蒸馏水的试管中;
步骤二:冷却后加入 5mL 3mol/L H2SO4
步骤一:产生少量白雾;试管
中出现黑色浑浊,略带红色步
骤二:浑浊全部为红色;溶液
略显蓝色
(1)实验一:探究白雾的成分
①波波同学收集实验Ⅰ中白雾,加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得出结论:白雾成分包含 SO2。
可能是因为局部温度过高产生,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
②艳艳同学认为不妥,补充实验Ⅲ: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Ⅲ 步骤一:取品红溶液,加 3mol/L H2SO4
溶液,加热;
步骤二:收集实验Ⅰ中白雾,加入品红
溶液,加热
步骤一:溶液褪色,加热无颜色变化;
步骤二:溶液褪色,加热无颜色变化
根据实验Ⅲ,可推断白雾成分是 ,而并非 SO2。
(2)实验二:探究红色固体的成分
经过分析,实验Ⅰ和实验Ⅱ中的红色浑浊成分相同。
【资料】Cu2O 能溶在浓氨水中形成无色 Cu(NH3)2 ,很容易被氧气氧化为蓝色 Cu(NH3)4 ;
Cu2O 能与一定浓度的酸溶液发生反应:Cu2O+2H+=Cu2++Cu+ H2O。
①写出 Cu2O 溶在浓氨水中的离子方程式 。
②对于红色浑浊的成分,谷哥设计实验并实施,证实了红色固体中只有 Cu2O。他的实验是:
将实验Ⅰ试管中固体过滤洗涤,得红色固体, 。
③结合实验Ⅰ和Ⅱ,吉吉同学确定铜丝烧至红热时生成了 。
(3)实验三:探究红色固体不溶的原因
经过检验,实验Ⅰ和实验Ⅱ反应后的溶液均显酸性,对于体系中有 Cu2O 固体的原因:
龙校假设: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溶液酸性降低,Cu2O 与酸无法反应。
乔博假设:在实验条件下,随着溶液酸性降低,Cu2O 与酸反应速率变小。
邹邹同学继续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Ⅳ 取 Cu2O 固体少量,加入到装有 10mL
3mol/L H2SO4 溶液的试管中
溶液迅速变为蓝色;试管中出现
少量亮红色固体
Ⅴ 取 Cu2O 固体少量,加入到装有 10mL
3mol/L H2SO4 和少量CuSO4 (浅蓝色)的
试管中
现象同Ⅳ
Ⅵ 重复实验Ⅰ,振荡试管,分为两等份。
第一份立刻加入浓硫酸至 c(H2SO4)=
3mol/L;第二份静置 4h 之后,过滤,向
固体中加入浓硫酸至 c(H2SO4)= 3mol/L
第一份加酸后红色固体明显减
少,溶液蓝色加深;第二份静置
时,固体减少,溶液缓慢变为蓝
色,固体加酸后无明显现象。
①实验Ⅴ的目的是 。
②通过以上实验,臧臧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
相关文档
-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统测2021-05-24 12:10:2612页
- 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及完整答案解析2021-05-24 12:09:5323页
- 北京市内销商品房买卖契约2021-05-24 10:22:265页
- 【数学】北京市丰台区2020届高三下2021-05-23 03:08:5617页
- 【生物】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2021-05-23 02:59:5022页
- 北京市东城区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2021-05-23 02:34:027页
- 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2021-05-23 02:32:4710页
- 【物理】北京市地大附中2019-20202021-05-23 02:22:4017页
- 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解析2021-05-23 02:20:5922页
- 北京市西城区重点中学月 中考数学2021-05-23 01:52:5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