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1-05-24 发布
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一)
(限时20分钟)
1.“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踢开党委闹革命”“服从毛主席要服从到盲从的地步,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地步”,这些曾经流行于中国的口号从政治层面反映出( )
A.经济建设必须为政治斗争服务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C.阶级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D.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2.“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必须坚持政治协商制度和党的领导
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3.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 )
A.人民民主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国民平等原则 D.依法治国原则
4.《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这部宪法应该是( )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82宪法 D.1999年宪法
5.1978—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6.“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种现象描述的是什么制度( )
A.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 2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原则和规则,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这部宪法( )
A.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B.恢复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C.表明新时期法制建设走向健全
D.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村委会选举是我国村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通过选举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这表明村委会选举( )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 of Law),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同法制、人治是对立的……“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材料二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1)指出材料一中“法治”的本质,材料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落实的?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具体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 2 -
相关文档
- 广东省“百越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2021-05-24 12:29:034页
- 2019秋生物高中人教版必修3检测:第52021-05-24 12:28:0710页
- 2019-2020学年生物高中人教版选修32021-05-24 12:25:029页
- 人教A高中数学必修三 分层抽样学案2021-05-24 12:23:554页
- 高中人教必修下册课后习题:3 鸿门2021-05-24 12:21:408页
- 2018高中语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2021-05-24 12:21:2619页
- 高中历史第5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2021-05-24 12:20:5449页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第一二2021-05-24 12:18:265页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检测:第二章点2021-05-24 12:12:4411页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3章2021-05-24 12:11:04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