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50 KB
- 2021-05-24 发布
第2课时 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
理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在会计的账目本上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数据,如+1800元,—6932元,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思考:“0”为什么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二、推进新课
活动1:尝试解释正负数的含义
教师出示问题
1.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2.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的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规定海平面的海拔为0).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4.43米,它表示什么含义?吐鲁番盆地的海拔为-155米,它表示什么含义?
3.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活动2:感受数0的含义.
师:在前面的几个问题中出现的那些新数,我们把前面带有“-”的数叫做负数.并且为与负数相区别,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例如3,2,0.5等,叫做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例如+2,+3,+0.5,+就是2,3,0.5,.一个数前面的“+”“-”叫做它的符号.
教师说明数0的意义.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是表示“没有”.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高
例:举出几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提示:相反意义的量有“上升”与“下降”,“前”与“后”,“高于”与“低于”,“得到”与“失去”,“收入”与“支出”等.
这是一道开放性练习题,意在考查正负数与相反意义量的表示能力.
四、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第4页练习题.
小结:谈谈你对正数、负数和0的认识.
五、作业
教材习题1.1第1,2,3,7题
2
“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在引入负数后,0除了表示一个也没有以外,还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了解0的这一层意义,也有助于对正负数的理解,且对数的顺利扩张和有理数概念的建立都有帮助.教学中要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合理应用,在体验中感悟和深化知识,通过实际例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相关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2021-05-24 11:39:4018页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有2021-05-24 11:33:2619页
- 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课件1-11 有2021-05-24 11:26:1421页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3有2021-05-24 10:17:0526页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2021-05-24 09:31:374页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3有2021-05-23 02:20:262页
- 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1-4有理2021-05-22 23:44:445页
-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12021-05-22 20:49:462页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2021-05-22 20:37:5014页
-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2021-05-22 18:57:43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