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5 MB
- 2021-05-24 发布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最新考纲]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纲解读]
1.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重点)
2.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思维导图]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
1.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_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和乙点的相对高度是1_000米。
2.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填写下列内容。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和等高线特征。
A.山顶,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C.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D.陡崖,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
E.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F.洼地,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2)比较甲、乙两处坡度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 甲处坡度小,原因是等高线较稀疏;乙处坡度大,原因是等高线较密集。
(3)图示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大致东北高西南低。
(4)G点海拔H是70<H<80米,G、E的相对高度Δh为20<Δh<40米。
(5)D 处陡崖顶部的海拔H为60≤H<70米,陡崖的相对高度Δh为30≤Δh<50米。
温馨提示 等高线的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密陡疏缓;凸低为脊;凸高为谷;重叠为崖。
1.根据等高线数值和分布特征判断地形类型
类型
主要特征
平原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
高原
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稀疏,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
山地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
丘陵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
盆地
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
峡谷
两侧高,中部低,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峡谷两侧等高线呈对称分布
2.坡的类型
(1)均匀坡
(2)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如甲、乙图所示。
(3)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如丙、丁图所示。
3.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ΔH=H高-H低
(n-1)d<ΔH<(n+1)d
注:n为两点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2)陡崖的相关计算
H大≤H顶<H大+d
H小-d<H底≤H小
(n-1)d≤ΔH<(n+1)d
注:H大和H小分别为重合等高线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局部闭合等值线内的地点海拔高度的判断适用“大于大值,小于小值”。例如,如图中(数值单位:米)200<A<300、100<B<200。
拓展延伸 几种特殊地貌的等高线分布
名称
地貌景观
等高线图
火山口
风蚀蘑菇
岱崮地貌
梯田
新月形沙丘
山前冲积扇
(2018·湖南六校联盟联考)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 )
A.平原 B.山地 C.丘陵 D.低缓高原
2.图中有一处适合开展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至陡崖最高处,上升的垂直高度可能为( )
A.65米 B.95米
C.135米 D.225米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以看出,最高处海拔在500米以下;从等高线的疏密来看,该地区的等高线密集,由此可以判断该地区主要地形类型为低山丘陵。第2
题,攀岩运动适宜在陡崖处进行。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多条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据此可知陡崖出现在图中西南侧三条等高线相交处。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可以判断其等高距为50米。根据陡崖的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等于100米小于200米,则运动员在攀岩运动中上升的垂直高度可能为135米。
下图中等高线最大值为500米,最小值为100米,等高距为100米。据此完成3~4题。
3.等高线①和②的海拔分别为( )
A.100米 300米 B.200米 400米
C.100米 400米 D.200米 300米
4.图中③、④、⑤三条河流中画法不正确的有( )
A.0 条 B.1 条 C.2 条 D.3 条
答案 3.A 4.C
解析 第3题,因为河谷处地势最低,则河谷两侧的等高线值为最小值,故①为100米;已知等高距为100米,从而推理②等高线值为300米。第4题,河流应位于山谷处,根据等高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原则,可知④处比两侧低为河谷。而③⑤两处比两侧高为山脊,不可能发育河流。
5.有关下图虚线或字母处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答案 D
6.(2018·太原月考)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
(2)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将出发地设在A点,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
答案 (1)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
(2)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6·天津文综,1
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部位的判读、地势变化及高度的相关计算。
考向一 地形、地势判断
1.(2016·天津文综)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图中所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的总体变化趋势是( )
A.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B.由西向东倾斜
C.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D.由北向南倾斜
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古海岸线曲线的时间变化特点及等高线的变化规律,可推知图示古海岸线分布地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2~3题。
2.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3.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2.D 3.A
解析 第2题,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第3题,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
方法技巧 等高线数值的判读技巧
读等高线数值时,要注意把握六字:“顺势、顺序、对称”。“顺势、顺序”就是明确高低趋势依次读;“对称”就是利用等高线的“四种对称”方法来判读等高线数值,即“低点对称”——河谷两侧、鞍部两侧、海峡(岛屿)两侧,“高点对称”——山顶两侧。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某处地势变化趋势是什么;某处的地形是什么
读数值;分析数值的变化方向和趋势
考向二 等高线相关计算
读下图,完成第4题。
4.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答案 C
解析 图中最高处海拔在80~85 m之间,最低处海拔在20~25 m之间,所以高差为55<Δh<65,最大高差无限接近65 m,但不能是65 m。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是多少;某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陡崖的相对高度是多少
找到所求点及附近等高线;套用公式计算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答案 D
解析
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图示右下方位为东方。观日出要尽量选择在无障碍的地区且面向东北(5月初我国日出东北),③地位于陡崖下部,其东北侧有山脊阻挡;④⑤皆位于最高峰西南侧,视线受阻挡;⑥位于山峰东北侧,视野开阔,利于观日出。
(1)读数值,判海拔和相对高度。
(2)读等高线最大值和数值变化,判地形类型和坡向。
(3)读线的疏密,判坡度和落差。
(4)读线的走向,判地形延伸方向。
(5)读线的弯曲,判地形部位。
(6)读线的局部闭合,判高度范围。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先向东,再向东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再向西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河流形成于山谷,其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出图中河流先向北流,再向东北流。第2题,该地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该地夏季能够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说明该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图中只有丙村东南方向有山地遮挡,在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点适宜修建水库坝址的是B,理由是B处位于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建坝工程量小,库区位于“口袋形”的小盆地,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
(2)甲村计划修建引水渠,在拟定的Ⅰ、Ⅱ两个方案中,较合理的是Ⅰ。
(3)在C、D 两地适宜大面积发展种植业的是C。
(4)图中适宜建设疗养院的地点是E,理由是该处地势较高,地形平缓,靠近名胜古迹,环境优美。
(5)G、F两地相比较,适合建设港口的是G,理由是该处有天然港湾,陆上交通便利。
(6)甲、乙、丙三个村落中,最可能发展成城市的是甲。
1.等高线与点状地理事物的区位
区位要求
图示
坝址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
水库建设
库区
宜选在河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依据坝高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港湾地区,保证陆域平坦、港阔水深,风浪小
航空港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宿营地
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洪;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2.等高线与线状地理事物的区位
区位要求
公路、铁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缓(尽量与等高线平行),线路较短,少占农田、少建桥梁,避开陡崖、陡坡、沼泽区、溶洞区等。翻山公路应绕行(如EHF)或走鞍部(如EMF)
引水路线
首先考虑从高处向低处引水,再结合距离的远近确定
输油、输气管道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3.等高线与面状地理事物的区位
区位要求
图示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坡度陡缓,合理布局。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居民区选址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平坦开阔处
补充点拨 地形与河流的关系
判断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河流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判断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流域的边界即分水岭)
③河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2018·武汉模拟)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山峰M与①地的高差可能为( )
A.840米 B.760米
C.580米 D.180米
2.关于河流沿岸②③④⑤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水运优势最明显
B.③地为河流的侵蚀岸
C.④地的河水流速最慢
D.⑤地易受洪涝的影响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等高距为100米,山峰M的海拔介于700米至800米之间;①地附近闭合等高线数值可能为300或400,若该闭合等高线数值为300,则①地海拔介于200米至300米之间,若该闭合等高线数值为400,则①地海拔介于400米至500米之间;故山峰M和①地的高差介于400米至600米之间,或者介于200米至400米之间,C项正确。第2题,河流下游地区水量大,落差小,利于航运的发展,图中②
地航运条件最佳;在河流弯曲处,凸岸沉积,凹岸侵蚀,③地位于河流凸岸,为河流的堆积岸;四地中,④地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流速最快;洪涝灾害主要出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位于河流上游的⑤地一般不会有洪涝灾害。
(2018·郑州联考)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3~5题。
3.ab段河流流向是( )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4.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
5.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3.B 4.D 5.A
解析 第3题,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正好相反。依据图中等高线弯曲方向可判定河流 ab 段应是由 b 流向 a,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答案选B项。第4题,宿营地要选择地形平坦,而且不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①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故答案选D项。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②地与③地之间,地形崎岖,多为山地。山区修建公路应与等高线走向一致,甲公路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比较合理。故答案选A项。
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6题。
6.图中四地,农业土地利用合理的是( )
A.甲—用材林 B.乙—橡胶林
C.丙—水稻梯田 D.丁—茶园
答案 D
解析 该区域为亚热带低山丘陵区,适合茶树生长;丁处为海拔 300 米的缓坡,种植茶树可保持水土,且有经济效益,故 D 项说法正确。
7.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为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6.5
9.0
13.0
18.0
22.0
25.0
降水量(mm)
16
17
31
74
118
148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7.5
27.5
23.0
18.0
13.5
8.0
降水量(mm)
177
139
141
84
39
18
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答案 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
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4
2013·天津文综(3)
以选择题为主,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各种点、线、面的选址问题。
考向一 等高线图中“点状地理事物”的选址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第1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②地位于山谷附近,并且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最利于作为露营地。而①地位于河谷,易受水灾;③地位于陡崖处,不安全;④地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地势较陡。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2.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解析 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应建在河流峡谷处,水库水位为60米,则由60米等高线围成的区域中等高线水平距离最窄处即为理想坝址所在地,即为图中甲处,由此可确定答案为A。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确定水坝、露营地、港口等点状地理事物的最佳选址
分析等高线的分布特征
考向二 等高线图中“线状地理事物”的选址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下图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 路线①有部分路段等高线密集,因而坡度十分陡峭,不合理;路线②经过山脊,不合理;路线④经过了山顶或山间小盆地,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不合理;路线③沿着山谷,有牲畜饮用水源,等高线分布比较均匀,坡度较和缓。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确定道路、引水渠等线状地理事物的最佳选线
确定两端的海拔高度及其差异;查看备选线路沿线的坡度;查看备选线路是否经过山顶、河流、陡崖等
考向三 等高线图中“面状地理事物”的选址
4.(2013·四川文综)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问题。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答案 B
解析 黄土高原地处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林木密集区只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水分条件较好的山谷地带。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确定工业区、农业区、住宅区的选址
选择等高线稀疏、数值较小(地势较低)、靠近等高线向高处弯曲(河谷)的地点
考点三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与应用
1.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画出A—B之间的地形剖面图。判断在A点能看到B点吗?
答案 能看到。剖面图如下:
2.下面右图中地形剖面图表示的地势起伏,与左图中等高线地形图A—B之间的剖面线相符合吗?在A点能看到B点吗?
答案 符合。 看不到。
3.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在山顶上能看到A、 B两点吗?为什么?
答案 能看到A,看不到B。山顶与A之间为凹坡,山顶与B之间为凸坡。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步骤
第一步:确定剖面线。在等高线图上画出一条剖面线(可能为已知,如下图中的A—B)。
第二步:确定比例尺(包括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画横轴和纵轴。纵坐标表示高度,横坐标表示水平距离。
第三步:标刻度。横轴数值范围参照比例尺确定,纵轴最大数值为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最大值加等高距,最小值为交点的最小值减等高距。
第四步:描点。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或仅描关键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第五步:连线。用光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如图中8′、9′两点高度相同,两者之间为河谷,地势较低)。AB间的剖面图如下:
易混易错 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辨别地形剖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是否对应的方法
第一步:看起止点海拔
A在200m~250m之间,B在250m~300m之间,两图对应。
第二步:看高点和低点的海拔
a在250m~300m之间;b在150m~200m之间;c在350m~400m之间,两图对应。
第三步:看高点与低点间的水平距离及坡度
四点(a、b、c、B)的水平距离大致对应,但等高线图中bc坡上陡下缓,剖面图中无体现,可见两图并非完全对应。
3.确定是否通视
两点间若为山谷、河流、凹坡,可通视,若为山顶、山脊、凸坡、鞍部,需绘制剖面图确定。
温馨提示 两点间的山顶、山脊、凸坡、鞍部不一定不通视,只有高于视线才不通视,所以应该绘剖面图分析。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题。
1.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下图中的( )
答案 A
解析 读图,a—b剖面线经过的海拔最高点为700~800米,D错。最低点为200~300米,起点海拔为300~400米,终点b为300~400米,靠近b有一河谷,B错。靠近a有最高山峰,C错。与此全部符合的只有A图。
(2018·贵阳质检)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题。
2.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答案 B
解析 根据此图,MN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绘制如下:
结合此图。判断答案为B。
3.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地形图下的网格中,画出沿AB线的地形剖面图。
(2)在剖面图上标出M、N两点,将地形分成3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经济林种植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并对你的地形划分和土地利用方案加以简要说明。
答案 (1)要求垂直坐标标注正确,剖面线正确。
(2)M、N点的海拔分别为350米和250米(参见上图)
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M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
在MN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经济林种植。
低于N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农业。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
2013·天津文综,2
以选择题或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上剖面图的绘制及通视问题。
考向一 地形剖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对应
1.(2013·天津文综)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下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答案 C
解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位于小山顶上,依次经过了一个山谷的上游、一个山脊和一个低地,低地中又出现了一个高于300米的高地,然后在一个山脊的坡上到达乙地,全程最低处海拔200米,对照选项中四个图的剖面线起伏状况,可判断出C项正确。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剖面图与等高线图中多条剖面线中的哪一条相对应,多幅剖面图中哪一幅是符合等高线图的
先看两端,再看高低点,最后看坡度
考向二 地形剖面图的转绘与应用
2.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_______。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
答案 (1)G
(2)见下图。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G地到H点之间没有障碍,可以清晰地观察。
GH之间地形剖面图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
常见材料形式
常见设问形式
常用解题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站在一个地点能否看到另一地点的地理事物
画剖面图和两点间连线判断
(2015·福建文综)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
答案 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北侧: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地形
地形类型
以××为主(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分布
××(地形类型)分布于××(方位)
地势
地势高(低);××(方位)高,××(方位)低[或自××(方位)向××(方位)升高(降低)]
地形平坦(崎岖)或地势起伏大(小)
海岸线
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广布)、冰川地貌发育(广布)
1.(2015·山东文综)读“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 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答案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解析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东部是山地,西部沿海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2.(2015·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蓉欧快铁”运行线路图(图1),甲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
据图2,描述图1中甲区域的地形特征。
答案 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分布在西南(南)部和东北(北)部,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起伏大,西南(南)高,东北(北)低。
解析 地形特征要从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两方面描述,结合图中等高线特点可知该地甲区域海拔大多在1 500 m以上,地表起伏大,以山地、高原为主;西南高,东北低。
课时作业
(2018·吉林模拟)等高线是反映地形特征和分布等内容的重要形式。据此回答第1题。
1.下列地形图所对应的等高线图,正确的是( )
A.尖顶—甲图 B.圆顶—乙图
C.平顶—丙图 D.凹地—丁图
答案 B
解析 山地的尖顶表现在等高线图上有较为鲜明的棱角,如丁图所示;圆顶的等高线基本呈同心圆分布,如乙图所示;平顶的等高线中心有明显的平面,如甲图所示;丙图所示的等高线,内有示坡线,表示越往中间海拔越低,为凹地。
(2018·山东淄博实验中学一诊)下图为“我国某湖泊等深线图”,图中等深距为10米。读图,完成第2题。
2.该湖泊最大深度可能为( )
A.55米 B.65米 C.75米 D.85米
答案 B
解析 图中等深距为10米,根据等深线的条数可以判断该湖泊最大深度为60~70米,结合四个选项,可能为65米,所以B项正确。
(2018·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读图完成第3题。
3.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
答案 C
解析 根据山区修路原则,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甲、乙间修建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该方案穿越等高线条数少,路程也较短,坡度最缓;方案1、方案4穿越等高线条数多、坡度陡;方案2在甲处坡度较大,且比方案3路线长。
(2018·滨州模拟)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据此完成第4题。
4.图中陡崖顶部P点( )
A.海拔可能为450米
B.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C.可直视丙村
D.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答案 D
解析 P处海拔范围是500~600米;距丁村的水平距离大约700米(可借助比例尺量算);与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不能直视;D项考查的是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可以用(n-1)d≤Δh<(n+1)d(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也可用顶部和底部高度范围相减计算,即(500~600)-(200~300)=(200~400),陡崖相对高度范围是200~400米。
(2018·德州月考)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AB段为河流。读图,回答第5题。
5.某观察者测得山顶的气温为3℃,则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 )
A.0.9℃ B.1.7℃ C.2℃ D.3℃
答案 B
解析 根据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最低气温出现在海拔最高处。读图知图中最高点介于600~650米之间,结合气温随高度递减规律,最高点与山顶最大温差为1.3℃,据此可计算图中最低气温不会低于1.7℃。
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第6题。
6.图中最适合露营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向外减小,为山峰,海拔高,起伏大,不适宜露营,②处位于山脊不适宜露营,③处南部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陡,可能出现落石等现象,不适宜露营,④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且位于谷地一侧海拔较高处,适宜露营,所以D正确。
(2017·福建四地六校联考)读图,完成第7题。
7.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D
解析 先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势高低,进而可判断河流流向,图中两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调水线路的选择先要考虑能否自流,图中①线和②线都是自海拔低处调水到海拔高处(小镇),水不能自流,不合理;③线可能要穿过山脊,工程量大;④线可自流,工程量小,所以最合理的引水线路是④线。
(2018·福州模拟)下图是“福州市城区边缘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高差可能为( )
A.500 m B.550 m C.600 m D.650 m
9.图中有一座占地17 000 m2的寺庙,有“进山不见寺”的特点。该寺庙最可能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答案 8.B 9.D
解析 第8题,图中等高距为50 m,最高点海拔介于900~950 m之间,最低点海拔介于350~400 m之间,则最高点与最低点高差范围为500~600 m,注意不能等于500 m或600 m,故B正确。第9题,“进山不见寺”,说明寺庙位于低凹处;“占地17 000 m2”
,说明寺庙面积较大。图中丁处为闭合等高线,符合“小于小的”特征,为地势低凹处,且面积较大。故该寺庙最可能位于丁处。
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第10题。
10.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说明两河中的其中一条的支流发生了溯源侵蚀。找到a、c两河相连处,根据河谷附近的等高线特征(凸向高值),可知a河的海拔较低,a河支流落差较大,相连后夺得c河支流的部分河水,下游②处流量明显增大。B正确。
叠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可以用来计算地面高程的变化。下面是“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题。
11.下列图中能够示意该地被侵蚀部分的是( )
答案 B
解析 侵蚀前与侵蚀后等高线图叠加,侵蚀前海拔减去侵蚀后的海拔,得到被侵蚀的部分。
12.(2018·天津调研)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
(2)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
答案 (1)1 000~1 200米之间。 250~350米之间。 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
(2)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3)地势北高南低。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
解析 第(1)题,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取值范围,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站
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第(2)题,小桥至古庙一段路径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第(3)题,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知该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大;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小。
13.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
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答案 (1)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2)800~1 200米之间。
(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解析 第(1)题,从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说明地形、地势特点。结合等高线与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第(2)题,在分别读出甲聚落和朝阳峰海拔的前提下,利用交叉相减方法计算其相对高度。第(3)题,由于受山脊阻挡,在朝阳峰看不到丁村。第(4)题,分别从蓄水量大小、淹没土地面积、工程量大小及搬迁居民数量等进行评价。
相关文档
-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2018届2021-05-24 10:32:226页
- 2018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气候专2021-05-23 01:58:295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8届高三2021-05-22 22:47:1414页
- 《新坐标》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2021-05-22 10:08:2811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专题 选修 2021-05-22 02:36:1646页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9-1农业2021-05-21 13:40:1915页
- 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18届高2021-05-21 12:57:2410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 农业地域的2021-05-20 01:49:074页
-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2018届高三2021-05-19 18:30:088页
-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5-2自然2021-05-13 01:10:4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