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2 MB
- 2021-05-24 发布
第五节
水循环和洋流
考点一 水循环
【必备知识回顾】
1.水循环:
读大规模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念:水在地理环境中_________的移动,以及与之相
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_______及地球重力。
空间位置
太阳能
(3)类型与环节。
类型 环节名称
甲:陆地内循环 ④降水,⑧_____,⑨蒸腾
乙:___________ ①蒸发,③_________,④降水,
⑤_________,⑥_____,⑦地下径流
丙:海上内循环 ①蒸发,②_____
蒸发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下渗
降水
(4)地理意义。
①水以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形成了总量平衡的循环
运动。
②使地表物质大规模运动,_____________。
③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转化和交换。
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方式:增加或减少地表蒸
发、人工增雨及___________等。
塑造地表形态
跨流域引水
【知识链接】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
人类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
陆、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
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
(2)影响地下径流。
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
建设都不可避免地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
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铁的修建破坏
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
(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
(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
区的水汽供应量。
2.河流的补给类型:
读四条河流径流量曲线图,回答问题。
代
号
河流主要
补给水源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 补给特点
甲 _________
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量的季节
变化;降水量的
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
__________
最为典型
水量季节
变化较大
大气降水 东部季风区
代
号
河流主要
补给水源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 补给特点
乙
永久性积
雪和冰川
融水
太阳辐射;气
温变化;积雪
和冰川储量
_____和
_____地区
补给在
_____,水量
年际变化小
丙 _______
_________
气温高低;积
雪多少;地形
状况
_____地区
补给在
_____,水量
变化较和缓
西北
青藏 夏季
季节性
积雪融水 东北 春季
代
号
河流主要
补给水源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 补给特点
丁
湖泊水
湖泊与河流的
相对位置;湖
泊水位高低
普遍
对于河流有
调节作用,
水量较稳定
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区
降水量;地下
水位与湖泊水
位的相对位置
普遍
一般与河流
有互补作用,
水量较稳定
【知识链接】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
(1)水位:主要受河流的补给类型影响,湿润地区、以雨
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干旱区、
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变化决定。
(2)流量: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依据降水量多少与流
域面积的大小来确定。
(3)含沙量:受流域内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
生频率)影响。
(4)结冰期:受最冷月气温影响。
(5)凌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由
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
【典型考题研磨】
【典例1】(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
合流域❶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❷,湖水浅,
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❸,据此完成(1)~(3)
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
发量 (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
小的是 (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透析图文抓题眼,抓关键】
温带大陆性
四周 湖泊
降水
蒸发量
大 缺乏
减少
【尝试作答】(1) C ,(2) A ,(3) B 。
【解题技法】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如典例1中我国西北内流区因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
照强、夏季温度高、风速大、地表裸露等导致蒸发旺
盛。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
(3)影响降水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蒸发 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人类活动 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如典例1中
种植作物,导致汇入湖泊水量减少
【高考模拟精练】
(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
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
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
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
于 (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
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解析】1选B,2选C,3选D。第1题,森林植被遭破坏,涵
养水源的能力减弱,雨季下渗水量减少,地表径流明显
增加。第2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
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加。
第3题,森林植被恢复后,受岩层倾斜方向的影响,下渗
量增加,透水层的水主要流向乙河,乙河的径流量增加,
甲河的径流量减少,地下径流增加,因此河流径流总量
减少。
(2018·中原名校联考)下图为某水循环过程示意
图,读图完成4、5题。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021
4.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内容是 ( )
A.①海洋 ②地表径流 ③蒸发
B.①地表径流 ②蒸发 ③海洋
C.①蒸发 ②地下径流 ③海洋
D.①蒸发 ②海洋 ③地下径流
5.关于图示水循环类型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地表水不断增多
B.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
C.促成高原和山地的形成
D.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解析】4选B,5选B。第4题,理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是
解答本题的关键。“百川归大海”,③是各种水体的归
宿应为海洋水,这是本题的突破口,由此顺藤摸瓜可得
答案。第5题,水循环能更新各种水体,维持水的动态平
衡,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加固训练】
(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
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
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
A.蒸发 B.下渗
C.蒸腾 D.地下径流
【解析】(1)选D,(2)选B。第(1)题,本题分析如下所示:
第(2)题,导致图中径流的差异主要是植被覆盖率大小
影响到下渗量的大小,进而导致图中的径流差异。第6
年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多,故地表径流的峰值小。
考点二 洋流
【必备知识回顾】
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回答问题。
1.概念: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
较为稳定的流动,也叫_____。
2.分布规律:
海流
数
码 名称 地区 组成 特点
① _____
______
南北纬
20°~
30°
南(北)赤道暖流、西
风漂流、东侧的
_____和西侧的_____
北顺南逆,
被赤道逆
流分隔
② ______
_____
中心在北
纬60°
西侧的_____、东侧
的_____和西风漂流
逆时针流
动
南纬
30°~
60°
副热
带环流 寒流 暖流
副极地
环流
寒流
暖流
西风漂
流
3.三大洋的洋流:
(1)太平洋: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H_________、
I_________。
(2)大西洋:J_____________、K_____________、
L_____________、M___________、N_________、
P___________。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秘鲁寒流
千岛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加那利寒流 巴西暖流
本格拉寒流
(3)南印度洋:Q_____________、R_______________。
4.作用:是地球表面热力环流的主要调节者,促进地球
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_;通过_________改变所流经区
域的环境特征。具体影响如下:
厄加勒斯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能量交换 能量交换
环境
类型 影响 举例
气候
对全球:高、低纬间进
行热量输送和交换,调
节全球热量分布
全球海域热量总收入
等于总支出,热量交
换平衡
对局部地区:洋流性质:
暖流——_________;寒
流——_________
副热带大陆西岸寒流
影响沿岸荒漠环境的
形成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环境
类型 影响 举例
海洋
生物
_____________处,饵料
丰富→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
道渔场、北海渔场
_______将深层营养物质
带到表面→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离岸风海
域渔场
海洋
环境
加快_________;扩大
_________
油船泄漏、陆地近
海污染
寒、暖流交汇
上升流
净化速度
污染范围
环境
类型 影响 举例
海洋
航行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
经济效益;中高纬寒暖流
相遇或中低纬寒流经过
的海区形成_____
顺流加速、逆流减
速;拉布拉多寒流常
携带冰山,且其与墨
西哥湾暖流交汇处
海雾较重
海雾
【知识链接】
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
(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与索马里暖流和
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下图A)。
(2)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
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
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
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下
图B)。
【典型考题研磨】
【典例2】(2016·江苏高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
图。图中洋流甲❶( )
①自南向北流
②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
③使沿岸增温增湿
④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透析图文抓题眼,抓关键】
东
巴西
暖流
【尝试作答】 C 。
【解题技法】
海水等温线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暖高寒低”:一般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
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如图
a,A处是暖流,B处是寒流。
(2)“凸向即流向”: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
即为洋流的流向。如图b,该图是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
状况,则A处是自南向北的暖流,B处是自北向南的寒流。
如典例2中巴西暖流在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因此海水等
温线向南弯曲。
【高考模拟精练】
(2018·东北三校联考)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A洋
流是一支深受盛行西风影响的洋流。科学家发现该洋
流的流速已经比50年前下降了31%。据此回答1、2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08620022
1.A洋流流速最快的季节可能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若A洋流流速减缓,以下推断可能正确的是 ( )
A.英国年雨量增多 B.北海渔场渔业减产
C.挪威迎来暖冬 D.北海油污面积缩小
【解析】1选D,2选B。 第1题,图中洋流为北大西洋暖
流,其形成受盛行西风驱动,西风势力强则洋流流速
快。冬季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南北温差
较夏季更大,气压梯度大,风力强。第2题,洋流流速减
缓意味着洋流势力减弱,其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亦
会减弱;洋流势力减弱,但仍可使海面石油污染范围扩
大;洋流势力减弱,可能会使寒暖流交汇区的位置与规
模发生变化,故北海渔场渔业可能减产。
(2018·长春模拟)海雾有多种,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
是平流雾。它包括两种:平流冷却雾,是指水汽充足的
暖气流受海面冷却,其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雾;平流蒸
发雾,是指冷空气流到暖海面上,使海水蒸发的水汽凝
结而成的雾。下图为索马里洋流示意图。据此完成3、
4题。
3.索马里半岛周边经常发生大雾,这些大雾属于
( )
A.平流冷却雾,多发于夏季
B.平流冷却雾,多发于冬季
C.平流蒸发雾,多发于冬季
D.平流蒸发雾,多发于夏季
4.海雾 ( )
A.多发的早晨,空气清新,湿度大,有利于晨练
B.和雾霾一样,是种大气污染、不利于身体健康
C.对航海的危害随着GPS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消失
D.影响索马里半岛东部沿海渔场的捕捞作业
【解析】3选A,4选D。第3题,获取信息“索马里洋流,
表层海水等温线”等,可知该地洋流性质为寒流,是夏
季离岸西南风形成的上升补偿流。结合海雾形成条件,
该地地处低纬没有冷空气经过,遇冷洋面冷却,形成平
流冷却雾。第4题,海雾多发的早晨,空气条件差,凝结
核有大量杂质,湿度大,不利于晨练;雾与雾霾不同,雾
霾是雾与霾的组合,雾是一种天气现象,而不是大气污
染。对航海的危害不会随着技术的应用而消失,只能减
轻。海雾对渔场渔业作业生产影响较大,不利于船只海
上作业。
5.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
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
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回答问题。
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 )
A.南美洲以南→非洲以南 B.非洲以南→南海
C.南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青岛
【解析】选A。南美洲以南至非洲以南,洋流为西风漂
流,且其方向和航向基本吻合,顺风顺水;航线从非洲以
南到南海,再到青岛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向北的趋势,其
中,南海至青岛逆洋流而行,洋流和风向利用较差。
【加固训练】
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
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
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图中所示甲、乙、丙、丁
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选C。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P地位于日本东部,
沿岸有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流动的日本暖流,因而位于
P地东北方的丙地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
(金榜原创)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8月,日本在鹿儿岛县外海实验用洋流发
电,成功利用从菲律宾北上的日本暖流(黑潮)转动涡轮
机发电,最大发电量达30千瓦(kW),创下全球首例,未来
的目标是降低洋流发电成本,预计能够在2020年前实用
化。从菲律宾经台湾东部海域流往日本的日本暖流,是
全世界第2大洋流,仅次于墨西哥湾暖流。其流速达每
秒1到2米,流量是全世界最大河流亚马孙河的360倍,不
论流向或流速全年均十分稳定,不像太阳能仅限白天才
能发电,也不像风力发电易受季节和气候变化影响。
(1)说出利用洋流发电的优势。
(2)利用洋流发电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你认为能够实
用化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3)上海与日本九州,纬度相近,当上海已是“昨夜西风
凋碧树”时,九州的亚热带植物依然绿叶复苏。这是为
什么?
【素养链接】
【尝试作答】(1)稳定、巨大、清洁。
(2)成本较高。
(3)日本暖流给日本带去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同期温度
比上海高。
相关文档
- 2020届鲁教版一轮复习地理新优选大2021-05-22 18:28:426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5-22 17:28:43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2 00:00:4643页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5-21 12:22:57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1 11:31:0611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5:30:34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4:23:5834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件2021-05-20 12:10:4011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5-20 11:55:0247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5-20 02:07:1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