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6.50 KB
- 2021-05-24 发布
六、群体稳态与调节
1.将某种动物引入一个新的环境,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该种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λ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第1年至第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 × )
(2)第5年至第15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 × )
(3)第15年至第2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 )
(4)第20年至第30年间该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 √ )
(5)A、B、C三点时的种群数量相比,B点时的种群数量最少,A点和C点时的种群数量相等 ( × )
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甲中Ⅰ);在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甲中Ⅱ)。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乙所示,请判断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
(1)若图甲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速率为0( √ )
(2)种群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 )
(3)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之后 ( × )
(4)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不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 )
(5)图乙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图甲中4时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 √ )
(6)cd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 )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判断相关叙述:
(1)大气中的CO2只有通过图中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 × )
(2)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甲所在的营养级 ( √ )
(3)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 ( × )
(4)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 × )
(5)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 × )
(6)甲、乙、丙依次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组成生物群落 ( √ )
(7)生物X都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 × )
(8)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甲所示成分 ( × )
(9)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 ( × )
4.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的流动量。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
(1)图中反映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 × )
(2)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 )
(3)③和④分别是草和鼠同化量的一部分 ( √ )
(4)鼠的个体数目越多,鹰获得的能量越少 ( × )
(5)各种生物呼吸作用中产生的热能再次转移到ATP中 ( × )
(6)由于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可逆转的,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
( √ )
(7)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鼠”的能量传递效率 ( × )
5.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的生态系统,但类型不同,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功能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正常所需时间的图像。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请判断:
(1)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 √ )
(2)乙比甲的群落结构简单 ( × )
(3)向甲中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能增强甲的抵抗力稳定性 ( √ )
(4)甲为森林生态系统,乙为草原生态系统 ( × )
6.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判断下列叙述:
(1)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 √ )
(2)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 × )
(3)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 × )
(4)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 √ )
相关文档
- 高考物理二轮练习试题力与物体的曲2021-05-24 11:13:445页
- 高考一轮复习流域的综合开发专题测2021-05-24 11:13:283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4 11:12:494页
- 高考物理新题精选分类解析专题动量2021-05-24 11:12:4912页
- 全国卷新课标1高考文综地理部分解2021-05-24 11:12:296页
- 新课标202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2021-05-24 11:12:2934页
- 北京高考数学真题与答案2021-05-24 11:12:2810页
- 高考英语单词35002021-05-24 11:12:1836页
- 高考二轮91岩石圈物质循环教学案含2021-05-24 11:11:266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苏教版)物质2021-05-24 11:11:16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