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3 MB
- 2021-05-24 发布
专题
11
工业地域的
形成与发展
模块二 人文地理
目 录
CONTENTS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考点
33
工业地域
700
分综合 考法
&
考练
3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1.
工业的概念及生产过程
应试基础必备
(1)工业的概念:是指
从事 的
开采,
对
和 进行
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自然资源
采掘
产品
农产品
(
2
)一般的工业生产过程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2.
工业的区位
因素
及其变化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3.
按主导区位因素划分的工业类型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4
.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1
)考虑工业的环境要求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4
.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2
)考虑污染程度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4
.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3
)考虑污染类型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考法
1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从
对近几年高考的研究来看,高考试题主要考查根据某区域特征判断某区域工业发展条件、某工业类型发展的主导区位条件、工业布局三个角度。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
与
农业区位因素相比,工业区位因素除了需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环境因素。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1.
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
1
)自然因素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①接近消费市场。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选在上海建厂,主要因素是接近消费市场。
以上海宝钢为例,其区位因素的分析如下:
②交通便利、原料充足。铁路运输可直接从山西大同、安徽淮南运进煤炭,临海区位可从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国运进铁矿石。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③科技发达。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市场广阔、技术先进。
④水源充足。位于长江口,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水源。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2
)社会经济因素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环境因素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该工业布局所需要的环境条件,如电子工业需要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空气洁净等;二是该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指避免环境污染。
2.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1
)有空气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①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地带,如某地常年盛行西风,则应布局在城区的东侧,如下图中
A
处。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②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地带,如下图,从风向玫瑰图可知该地区最小风频的风是西风,最大风频的风是东北风,故空气污染企业应布局在
A
处。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③布局在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空气污染企业的布局,此类企业可布局在图中
A
、
B
两处。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④城郊热力环流显著的地区,宜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如下图中的
A
、
B
处。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2
)
对水质有要求的工业部门和有
水体污染的工业部门的布局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下图,河流由
A
流向
B
,故自来水厂宜布局在
C
处,化工厂宜布局在
D
处。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3)
地形影响
对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要布局在通风良好的地形区,避免布局在通风效果不理想的山谷与盆地中,以免废气大量聚集而危害人体健康。
(4)
与城市的距离
占地少、基本上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如服装厂、玩具厂;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的近郊区,如机械厂、仓储厂;污染严重的工业必须布局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如钢铁厂、水泥厂。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考法
2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主导因素决定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对其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根据影响生产成本的主导因素不同,工业的
区位选择可分为不同导向型:原料导向型工业、市场导向型工业、动力导向型工业、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
(见应试基础必备)
1.
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1
)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2.
根据工业生产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
(
2
)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3.
根据某地发展工业的比较优势
在确定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要结合具体工业地区进行
分析
。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的主导区位有变化性,要因时制宜,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工业区位主导因素。例如钢铁厂,我国
20
世纪
50
年代建厂主要考虑原料、燃料
,20
世纪
70
年代主要考虑市场,后期侧重于交通,兼顾其他因素。如鞍山钢铁公司是原料导向型,宝山钢铁公司是市场导向型。
4.
根据工业部门发展时期的特点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考例剖析
例
1
[课标全国
Ⅰ2018·1~3
]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
10
米以下。据此完成下题。
(
1
)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
A.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②④
考法1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
2
)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
防渗水
B.
防噪声
C.
防坍塌
D.
防地震
(
3
)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
是()
A.
增强保密程度
B.
保证产品品质
C.
满足战备需要
D.
集约利用土地。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解析
】
(
1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厂区位选择的因素。根据材料,该类工厂为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对环境的要求极高,将工厂建于地下,气温变化的影响较小,可保持恒温环境,且工厂建于地下,受地面振动或外界干扰较小,①④正确;如果单纯是为了储存原材料和产品,直接在地上建厂即可,不需要在地下建厂
,
其建设成本也要比建在地上高,②③错误。综上所述,
C
正确。
【
答案
】
C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2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岐阜和大连均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将工厂建于地下,两地均需考虑防渗水问题,
A
错误;根据材料,工厂建于地面
10
米以下,几乎不受地面噪声的影响,因此在设计与施工中两地均不用考虑防噪声,
B
错误;将工厂建于地下,受上部土层或岩层的重力作用,两地都有坍塌的危险,
C
错误
;
岐阜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之上,地震灾害多发
,
而大连位于板块内部,地震发生概率较小,因此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防地震,
D
正确。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答案
】
D
(
3
)本题主要考查工厂区位选择的目的。工业机密的泄密都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与工厂建于何处关系不大,
A
错误;将该类工厂建于地下,最需要的考虑是环境稳定,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精密机械设备的品质,
B
正确;战备指为应付可能发生的战争或军事突发事件而在平时进行的准备和戒备,而从材料中看不出其与战备的关系,
C
错误;集约利用土地的核心是在土地面积有限的条件下,尽量节约用地,增加产出,而建设地下工厂主要是看重其环境稳定,满足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D
错误。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答案
】B
例
2
[课标全国
Ⅰ2014·37
(
1
)(
2
)](
16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
21
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
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
1
)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8
分)
(
2
)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8
分)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解析
】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
1
)工业区位
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资金等方面分析。沙特阿拉伯是重要的产油国,石油资源丰富,故工业发展能源成本较低,石油大量出口而资金雄厚。图中显示阿拉伯半岛三面环海,位于三大洲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接近海外市场。材料显示该国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故原料丰富,开采方便。
(
2
)沙特阿拉伯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多沙漠,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较差。图示信息显示,该工业中心位于沙漠地区,人口与聚落稀少,表明劳动力少,基础设施差,开发历史较短。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答案
】
(
1
)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
2
分)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
2
分)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
2
分)资金雄厚。(
2
分)
(
2
)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
3
分)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
3
分)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2
分)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例
3
[海南单科
2016·1
~
3
]
非洲
的马达加斯加(约
12
°
S
~
26
°
S
)于
1991
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
1997
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考法
2
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1
)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
( )
A.
交通
B.
劳动力
C.
资源
D.
技术
(
2
)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 )
A.
居民收入
B.
文化传统
C.
国家政策
D.
气候
(
3
)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 )
A.
增加产品销量
B.
接近消费
市场
C
.
提高设计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解析
】
(
1
)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非洲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交通通达度较差,加上岛屿面积不大,纺织和服装的原料相对较少,却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在此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故选
B
。
(
2
)根据马达加斯加的纬度(约
12
°
S
~
26
°
S
)判断,纬度低,气温终年较高,所以当地羊绒衫市场需求很小。故选
D
。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
3
)相比我国,马达加斯加的设计水平不高。我国在马达加斯加办厂,由于“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远离部分消费市场;可以增加当地就业,但不是主要目的。从材料提取信息“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说明我国该羊绒企业在该地兴办工厂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销量。故选
A
。
【
答案
】
(
1
)
B
(
2
)
D
(
3
)
A
考点
32
工业区位因素
教师专享
[广西南宁二中等四名校2018联考]F设计奖创立于1953年,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F工业设计论坛每年定期举办。它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2017年11月10日至13日,以“汇聚文创功能,发展天府文化”为主题的第四届成都创意设计周在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开幕式上,F成都设计中心正式揭牌。这是F工业设计论坛在中国第一家设计中心,也是F设计奖首次在中国举办世界级水平的设计论坛。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F设计的产业类型为( )
A.资源密集型 B.劳动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金密集型
2.F设计中心舍弃北京、上海选择在成都落户,考虑的主要是成都( )
A.工业基础好 B.离原料产地近 C.劳动力价格低 D.投资环境好
3.在成都成立F设计中心,给成都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从北京、上海向成都转移 B.有利于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
C.迅速推动成都城市化进程 D.从根本上解决成都大气污染问题
题组
1
工业区位因素
【
解析
】1.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产业类型的判读。材料中提到
F
设计奖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定期举办,是“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等信息,故
F
设计技术含量高,其产业类型应为技术密集型,
C
正确。
2.
本题考查设计中心选址的原因。北京、上海的工业基础比成都更好,
A
错误;
F
设计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受原料影响小,
B
错误;
F
设计中心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高,劳动力价格低不是其考虑的主要因素,
C
错误;成都电子工业发达,人才众多,有国家政策支持,投资环境较好,
D
正确。
3.
本题考查
F
设计中心进驻成都,给成都带来的影响。北京、上海的科技实力比成都雄厚,高新技术产业不会因此向成都转移,
A
错误;
F
设计中心刚刚在成都落户,不可能迅速推动成都城市化的进程,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成都大气污染问题,
C
、
D
错误。成都成立
F
设计中心,有利于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
B
正确。
教师专享
题组
1
工业区位因素
1.C
2.D
3.B
教师专享
4.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的市场条件不够理想,但下列区域优势条件能对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的是( )
A.运输条件 B.工厂用地 C.税收 D.用水
5.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需要优先采取的措施是( )
A.建立发电厂 B.扩大资源来源
C.引进外来劳动力 D.建立批发市场
[湖北黄石2018五月模拟]确定区域优势,发展优势部门,需要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部门生产发展所需要满足的布局要求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逐条比较,最后进行综合评价。下表是石油化学工业布局的要求与某区域条件的比较表。分析表格内容,回答下面小题。
题组
2
工业区位因素
【
解析
】4.
本题考查石化工业的区位分析。石化产业一般分为两类,原料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根据表格可知,该地区发展的石化产业为市场导向型产业,四个选项中,只有便利的运输条件有利于石化工业市场的扩大,对市场位置的不利可以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A
正确,
B
、
C
、
D
错误。
5.
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石化工业需要优先采取的措施。由材料分析可知,当地石化工业为市场导向型,但当地市场位置条件为良,因此需要优先采取的措施是建立批发市场,扩大石化工业市场,
D
正确;能源、资源、劳动力属于一般要求,不是需要优先采取的措施改善,
A
、
B
、
C
错误。
教师专享
题组
2
工业区位因素
4.A
5.D
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出现的两种现象,其产生的核心是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目前,世界工业联系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和分散现象。在分析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发生原因时,应结合不同的情况具体分析。
1
.
工业集聚、分散与工业地域
应试基础必备
考点
33
工业地域
2.
工业集聚的原因与工业类型
考点
33
工业地域
3.
工业分散的原因与工业类型
考点
33
工业地域
工业生产是分散或集聚,无统一标准。如同样是汽车生产企业,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或地区,其生产布局的形式各不相同,跨国汽车公司在全球分散布局,寻找最优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我国的汽车工业多集聚布局,以减少运费,便于交流和进行技术创新,获取规模效益。
4.
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优缺点的比较
考点
33
工业地域
考点
33
工业地域
考法
4
某地工业区位
条件评价
某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
(
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等
)
、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九个大的方面。也可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殊区位三方面来分析。
考点
33
工业地域
1.
自然条件
2.
社会经济条件
考点
33
工业地域
(
1
)在分析工业基地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
2
)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
特别注意
】
考点
33
工业地域
例4[课标全国
Ⅱ2018·36
](
20
分)阅读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
2010
年之前
,
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2010
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
(
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
),
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
考法3 工业集聚与分散分析
考点
33
工业地域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6分)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10分)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4分)
考点
33
工业地域
【解析】
(1)
本题考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优势。设问中的关键词是“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首先是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济济,方便数据的分析与使用;然后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数据的需求量大,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可以更接近用户;最后从材料中得出,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因此还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配套设施较为齐全
。
考点
33
工业地域
【解析】
(2)
本题考查工业集聚的有利条件和意义。先看有利条件,该地气候凉爽,利于数据中心散热,节省能源;数据中心需要耗费较多能源,贵安新区电能充足、电价较低;自然灾害少,数据中心安全有保障;因为这里是国家级新区,因此会有很多的优惠政策,诸如税收、地价等,成本低;由图可知,贵安新区临近贵阳和安顺,可以对接和利用两地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数据中心集聚的益处是降低成本,可以从便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便于数据中心间联系和促进交流合作方面回答。
考点
33
工业地域
【解析】
(3)
本题考查与数据中心相关联的产业发展。如果数据是“原料”,那么首先可以直接出售“原料”本身,其次是可以将“原料”进行加工等,形成产品再加以出售。
考点
33
工业地域
【答案】
(1)
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
6
分)
(2)
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
10
分)
(3)
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
4
分)
考点
33
工业地域
例
5
[
课标
全国
2017·4~5
]
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至
1930
年,海德堡已成立了
6
家大的印刷机公司。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问题。
考法3 工业集聚与分散分析
(
1)
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 )
A.
市场营销成本
B.
原料成本
C.
劳动力成本
D.
设备成本
(
2
)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 )
A.
产量大
B.
价格低
C.
款式新
D.
质量优
考点
33
工业地域
【解析】(
1
)造纸
、油墨和制版企业与印刷机公司之间没有生产上的原料、产出等联系,集聚不会节省原料成本,
B
错误;这些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设备的成本不会因它们集聚在印刷机公司周围而降低,而且材料中明确提到此地人力成本高,
C
、
D
错误;但这些企业的业务都与印刷有关,在海德堡与印刷机公司集聚,能充分利用印刷机公司的知名度,节省市场营销成本,故
A
正确
。
(
2
)根据
材料,海德堡印刷机技术不断革新,提高了质量,质量优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故
D
正确。
【
答案
】
(
1
)
A
(
2
)
D
考点
33
工业地域
例
6
[
海南单科2017·22(2)(3)](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香蕉是热带水果,巴拉圭生产的香蕉因甜度高而闻名,主要出口阿根廷。近年来,巴拉圭因香蕉滞销而催生了香蕉粉产业。收获的香蕉经过去皮、干燥、磨粉,制成的香蕉粉可用于制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下图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
考法4 某地工业区位条件评价
考点
33
工业地域
(1)分析巴拉圭香蕉主要出口阿根廷而不出口巴西的原因。(6分)
(2)推测香蕉粉工厂的布局特点,并说明理由。(8分)
考点
33
工业地域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特征、工业区位条件和工业布局。
(1)香蕉是热带作物,巴西主要位于热带,阿根廷主要在温带地区,故巴拉圭香蕉主要出口阿根廷
。
【
答案
】
(1)巴西纬度低,地处热带,香蕉产量大。(3分)阿根廷纬度高,香蕉主要依赖进口,市场需求大。(3分)
考点
33
工业地域
【解析】(2)由题可知,香蕉不适宜长途运输,且香蕉粉制作对原料消耗大,故香蕉粉工厂主要布局在原料产地周围
。
【
答案
】
(2)特点:靠近原料地;(2分)布局分散。(2分)
原因:原料运输量大,产品运输量小;(2分)技术要求低,设备简单,小型化。(2分
)
考点
33
工业地域
综合考法
1
工业区位
条件分析思路
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工业区位条件评价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要求评价某地区或工业区的工业区位因素(优势或劣势区位,或者两两对比);二是给出限定条件,要求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分析工业发展条件。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1.
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2.
工业区位
因素的
常用
答题术语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
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
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③
沿海沿江港阿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④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
;⑤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课标全国
Ⅲ2018·36
(
2
)(
3
)](
14
分)阅读
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
年博茨瓦纳在索
瓦建立
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
综合考练1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1
)分析在索瓦建纯碱厂有利和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8
分
)
(
2
)近年来
,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当地对是否关闭纯碱厂有不同观点。表明你支持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
6
分)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解析
】
(
1
)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工业区位因素中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市场、交通、技术、原料、政策等方面。从图中看
,
索瓦附近分布大面积盐沼,原料充足
;
而且此地属地区
,
地租和劳动力价格低,因此成本会比较低。不利社会经济条件是博茨瓦纳经济欠发达,交通、市场距离、资金和技术等都处于劣势地位。综上具体展开说明即可。
(
2
)本题考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开放式设问
,
言之有理即可。同意关闭则主要从索瓦建纯碱厂的不利区位因素分析
;
若不同意关闭则从其带来的社会效益方面入手。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答案
】
(
1
)有利条件
:
接近原料地
;
可用地广
(
地价低
)
。(
4
分)不利条件
:
交通不便
,
距离市场远
,
基础设施不足
(
投人高
)
。
(4
分
)
(
2
)同意关闭
:
技术水平较低
,
生产成本高
,
运费高
,
竞争力弱
,
短期内难以改变亏损状态
;
国内资金不足
;
市场狭小
(
主要销往南非
)
。
(6
分
)
或不同意关闭
:
保护民族工业
,
保障就业
,
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6
分
)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综合考法
2
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的判读
工业区位
的主导因素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较多,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常见的工业区位模式图包括: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如上图中甲为技术导向型,乙为原料导向型,丙为劳动力导向型,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1.
柱状图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2.
直角坐标图
依据
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如
上图
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即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即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右图中,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应该布局在
A
处。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3.
多维坐标图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如
图
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
70%
,为动力导向型工业
;
②
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
70%
,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
③
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
70%
,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上图中对应不同图例,模式一的科技因素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4.
分布模式图
依据右图
信息:
我国
造纸
工业多沿河分布
,
西部
地区也有造纸
工业
的
分布,总的来说是
东
多
西少
;
北京、上海
等
大城市
人口多,消费
市
场
广阔,所以造纸
工业
发达
;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的广东等省区,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以用来做造纸的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5.
工业发展模式图
这种
图大多
较为
复杂
,信息丰富,
需
图文
转换,获取
关键
信息
:
从图中可知
,该
工厂早期建
在原料
产地,
后来向
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有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出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该类图是
将主要影响因素以
等值线分
布
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分析判断
并选择
合
适
的工业区位
。
如图中
,
某企业生产
必需
的
两种原料
分别
来源于
M1
、
M2
,
N
是
该
企业的唯一
市场,以
M1
、
M2
为圆心的
同
心
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两种
原料
的
等运费线,以
N
为圆心的同心圆代表单位产品的等运费线,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图中五个地点建厂最合适的是哪一个?方法是:分别计算出五地从
M1
、
M2
运输原料和运输产品到市场
N
的运费,比较则可得出建厂最合适的为丙地。
6.
等值线模式图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下
图
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
、
交通
、科技要素投入比例
变化
示意图
,试分析下图三条
曲线
各
表示什么
。
工业革命后,
原
料
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
。
随着
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
所
消耗
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其起伏表示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7.
曲线图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8.
玫瑰图
根据玫瑰图中
信息可知,①能源
投入比重最大,为
动力导向型
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
,为
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市场
影响
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④
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上海单科
·44
~
46
](
10
分
)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认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读图回答问题
。
综合考
练
2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综合考
练
2
(
1
)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
4
分)
(
2
)“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判断。(
2
分)
(
3
)概述
2009
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与进口量的关系,说明
2009
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
4
分)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解析
】
(
1
)
我国
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主要是通过对比图示时间石油生产量的变化及地区间的差异得出结论。对比图中
1999
年和
;2009
年的数据
,
分别展开分析即可
。
(
2
)油田
资源进入中晚期的标志是该区域石油产量逐渐下降
,
石油进口量增加。图中符合这一特征的地区为东北地区。据图分别描述东北地区的石油生产量及进口量变化情况即可。
(
3
)各地
石油生产量相加得到的数据与各地石油进口量相加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可知
,2009
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石油生产量。华东、华南地区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这与华东、华南地区石油生产量小
,
两地区经济发达
,
石油消耗量大
,
必须依靠进口弥补缺口有关。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答案
】
(
1
)
1999
年:石油主要生产于东北地区,其他地区产量相对较少;
(1
分
)
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产量占主导地位,海洋石油产量相对较少。
(1
分
)
2009
年:东北、西北地区石油产量平分秋色;
(1
分
)
北方多,南方少,陆上石油产量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保持不变。
(1
分
)
(
2
)由图可见,东北地区的石油生产量逐步下降,进口量明显增加。这反映该地区油田开发强度大,储量有所减少,需要进口部分石油弥补储量不足带来的产能下降。这表明我国部分地区油田确已进人中晚期。
(2
分
)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3
)关系:
2009
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石油生产量。
(2
分
)
差异:华东、华南地区石油进口量明显大于其他地区。
(1
分
)
原因
:
华东、华南地区石油生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
必须依靠进口弥补缺口。
(1
分
)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陕西西安
2018
模拟](
18
分
)
阅读图文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古吉拉特是
印度
一个重要的工业邦,被誉为
“印度的广东”
。
该邦的主要
制造业有石油、化工
、工程
、
汽车
及
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
、珠宝以及
医药等产业。
中国
、美国、日本、德国等国的著
名
公司纷纷在萨纳恩德
工业区
建
厂、建仓库
。右列
图表
分
别
示意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位置及
2017
年我国广东省和印度古吉拉特邦的经济对比表
。
综合考
练
3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1
)指出与我国广东省相比,古吉拉特邦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6
分)
(
2
)分析古吉拉特邦大力发展石化工业的原因。(
6
分)
(
3
)简述大量跨国公司集中布局于萨纳恩德工业区的原因。(
6
分)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解析
】
(
1
)本题
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根据所学知识
,
工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等方面
,
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与我国广东省进行对比。将各影响要素逐一进行对比分析
,
最后只分析古吉拉特邦的优势区位条件即可。
(
2
)本题
主要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发展石化工业需要丰富的原料、广阔的市场、良好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等。据此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即可。
(
3
)本题
主要考查工业集聚的意义。工业集聚的意义主要从基础设施利用及节约成本、降低能耗、对于废弃物的处理等角度分析。工业集聚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
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
降低能源消耗
,
集中处理废弃物
;
有利于开展协作
,
促进技术创新
,
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
答案
】
(
1
)与
广东省
相比,古吉拉特邦
与欧洲在地理位置上距离更
近;古吉拉特邦
的劳动力价格更
低;土地资源
丰富且
廉价;石油
资源更加
丰富。
(
任答三点得
6
分
)
(
2
)地理位置优越,临近波斯湾,接近
原料
产地,且
当地石油资源
丰富;临近印度洋,海运便利;经济
较为
发达,基础
设施
完善;印度
国内石化产品消费市场
巨大,沿海地区
环境承载力
大。
(
任答三点得
6
分
)
(
3
)共
用基础
设施,集中处理废弃物;加强
信息和科技
交流;产业
联系密切的企业相互
靠近,节约
生产
成本。
(
6
分
)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