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50 KB
- 2021-05-22 发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第 7 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一分配制度 考点二效率与公平
基础题 1、2、3 7、8、9
拓展题 4、5、6 10、11、12、13、14
一、选择题
1.伴随网络购物的兴起,网店竞争日益激烈,新兴职业“网店促销员”诞生了。他们有
着更专业的网络称呼“淘客”。淘客们首先要与网络卖家达成协议,商量提成比例,然后通
过网上论坛、博客、社区等各种渠道向网友推销该网店的商品,成功交易后便可从卖家处拿
到佣金。淘客算是现实世界中介行为在虚拟网络中的延伸。淘客们获得的收入( D )
A.来源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B.来源于流通服务带来的产品增值
C.是按劳分配的具体表现 D.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解析] 淘客们首先要与网络卖家达成协议,商量提成比例,然后通过网上论坛、博客、
社区等各种渠道向网友推销该网店的商品,成功交易之后,便可从卖家处拿到佣金,这是按
劳动要素分配,D 正确;A、B 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按劳分配适用的经济范围是公有制经济,
很明显本题不是按劳分配,C 不符合题意。
2.某家庭有甲、乙两劳力,城镇化建设中,该家庭承包的 6 亩地以每年每亩 1100 元转
包给一私营农业公司经营。当年该公司聘用甲在公司打工,月工资 1200 元;乙在一家中型国
有企业工作,工资年收入 30 000 元,当年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为 3000 元。该家庭当年按生
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导学号 92972086 ( B )
A.1.55 万元 B.2.4 万元
C.1.74 万元 D.4.85 万元
[解析] 土地流转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甲在私营农业公司打工获得的工资属于
按劳动要素分配,乙在国有企业工作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乙专利技术转让所得收入属
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因此,该家庭当年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收入为 1100×6+1200×12+3000
=2.4 万元。
3.在股市处于牛市期,王先生炒股,从 100 万元本金炒到了 200 多万元。王先生炒股所
得( D )
①属于按劳分配 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③属于福利性分配 ④体现了资本所有权存
在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解析] 王先生炒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资本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②④
符合题意;王先生炒股所得,并没有涉及按劳分配、福利性分配,①③排除。
4.小王在购买公寓时获赠了一个车位,因他没有车,便通过某网站把车位租了出去,每
个月能为他带来 200 元的收入。这种发轫于互联网平台、基于闲置资源使用权精准匹配与联
结的共享经济模式 导学号 92972087 ( C )
①实现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降低了交易成本 ②符合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消费原
则 ③使资源配置方式最优化,避免了资源浪费 ④有利于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加
居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通过互联网平台、基于闲置资源使用权精准匹配与联结的共享经济模式,将供
需双方对接,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增加居民收入,①④正确;材料不涉及适度
消费问题,②排除;③中“避免资源浪费”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5.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清晰蓝图,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
生深远影响。全会提出,要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完善市场评
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这一举措( A )
①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③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④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
中的比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也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①③正确;大力发展经济才是促进收入分
配公平的根本措施,②错误;此举并不一定能够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④
排除。
6.“农民多而不富、农业大而不强、农村广而不美”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的发展。
某农业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合作社,整合散户。
通过“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方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
地股权化,采取存量折股、土地入股多种形式,将这些资源转换为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
组织的股权。这种模式 导学号 92972088 ( B )
①推动以工促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②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③促进土地流转,重置农村土地所有权 ④实现土地增值,促进收入分配多元化
A.①② B.②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C.①③ D.③④
[解析]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是以工促农,①不选;题意中“三变”方式,
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②正确;土地所有权没有改变,③观点错误;④观
点正确,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采取存量折股、土地入股多种形式体现了收入分配
的多元化。
7.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的分配时,把财富比喻成一锅粥,社会群
体中的每人每天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
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的一样,这一“分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C )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制度
D.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共同富裕
[解析] 该题要抓住该模式的特点并准确分析其原因。“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样
多”说明分粥时注重了公平,而要保证分配的公平,就需要制定和执行一套合理的制度,故
C 正确;A、B 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表述,没有抓住题目主旨,与题意不符;D 强调的是收入
分配注重公平的举措,与题意不符。
8.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巩固完善民生政策,兴办了一批惠民工程,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尊严,从根本上应该( D )
A.发挥政府在扩大就业中的决定性作用
B.反对平均主义,鼓励创业致富
C.实现降低房价的宏观调控目标
D.大力发展经济,完善分配制度
[解析] 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有尊严,从根本上要增加人民收入,为此必须大
力发展经济,完善分配制度,D 正确。A 观点错误,否定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B、C 不属于
根本措施,不选。
9.下列措施中,能够有效解决漫画所反映的问题的是( B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健全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④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A.①② B.①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漫画劳动者劳动报酬过低问题的解决,应
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故入
选。②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漫画问题是劳动报酬问题,而不是居民收入问题,题中
漫画事例强调初次分配的问题,而不是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问题,故排除。
10.分配公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现代市场主体应该自觉利用市场规律把对公平的追求
和 自 身 效 率 的 提 高 相 结 合 , 实 现 “ 利 他 ” 与 “ 利 己 ” 结 合 。 为 此 现 代 企 业
导学号 92972089 ( D )
①要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②既做大效率蛋糕,又增加员工所得蛋糕的份额
③既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又平均分配员工的收入
④要以增加居民收入为己任,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解析] 根据题意,要求“利他”与“利己”结合,①既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劳动者,
正确;②既能搞好生产,又能搞好分配,有利于企业和劳动者,正确;平均分配员工的收入
本身就不公平,排除③;④是政府有关部门该做的,不选。
11.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多是拥有行政级别的官员,一手拿大印,一手握钱袋,成为众
人眼中的美差。而如今,国企领导降薪,已是箭在弦上。《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方案》指出,央企、国有金融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将削减到现有薪酬的 30%左右,削减后
年薪不能超过 60 万元。该方案一出,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事件的高度关注。国有企业薪酬
制度改革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经济原因是 导学号 92972090 ( D )
①消除国有企业内部收入分配的差距 ②提升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③国企薪
酬制度改革是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④改革涉及效率与公平,能否
成功将影响到国企领导积极性和各方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国企薪酬制度改革要逐步规范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秩序,实现薪酬水平适当、结
构合理、管理规范、监督有效,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有助于调动国企领导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利益。由此,③④符合题意。“消除收入差距”犯
了平均主义错误,排除①;国企薪酬制度改革是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而不
是提高劳动报酬,②不符合题意。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12.右图库兹涅茨曲线表明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中国近
几年经济发展状况处于( A )
①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财富蛋糕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保护公民合法财产 ③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加强调节,力促公平 ④
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由 AB 区间转向 BC 区间,表达的含义是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收入分
配越来越公平。①正确,做大财富蛋糕是实现公平分配的基础;②与题意无关,该措施不能
促进公平问题的解决;③正确,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才能实现题中的目标;④
属于分配政策的调整,减少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不利,区间转化的目标难以实现,不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
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然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
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
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
收入差距提出建议。
[答案] 意义:扩大消费,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和业态发展,优化
产业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提供保障。
建议: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坚持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解析] 设问分两部分,第一小问首先要回到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然后结合课本知识
分析其意义。设问中“民生保障投入”——消费、生活水平;材料中“收入差距拉大”——
缩小收入差距、社会公平;“优化产业结构”——转方式,调结构。第二小问知识定位为“分
配的角度”,内容限定为“缩小收入差距”,设问方式“怎样做”。综上所述,不难看出,
此问实际上就是考查怎样实现社会公平。只要从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等方面作答即
可。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数据
项目 发达国家 中国
工资一般占企业运营成本 50% 10%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 55%以上 42%
居民收入占 GDP 比重 50%~60% 39.9%
材料二 某校高三(2)班的学生在学习“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就“做蛋糕”与“分
蛋糕”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小王同学主张当前首先要“做大蛋糕”, 大力推进经济发展,
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小李同学则认为当务之急是“把蛋糕切好”, 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实现分配上的公平。
(1)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收
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2)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请结合我国实际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问题: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
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建议:①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
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制度保证。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⑤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整顿分配秩序。大力推动政府减税,减轻企业和劳动者负担。⑥切实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2)答案一:赞同小王同学观点。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
总体水平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②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当然也有助于解决好分配问题。
答案二:赞同小李同学观点。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总量跃居
世界第二位,已经为解决好分配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分配反作用于生产,收入分
配不公,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影响经济发展,又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答案三:两个同学的观点都不赞同。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
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
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
极性。③我们既要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又要落实分配政策促进公平。
[解析] 本题属于图表题。对于图表题的基本分析思路:纵向看变化,横向看结构,综
合看发展。材料一、二中既有表格又有材料,要将二者相结合。第(1)问考查学生的读表分析
能力,强调学生的审题能力。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几点合理化建议,实质是让学生回答如
何促进社会分配公平。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文档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2021-05-22 00:18:265页
-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思想2021-05-22 00:03:5257页
-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2021-05-22 00:02:474页
- 2020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2021-05-21 23:57:2213页
- 2020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标通用2021-05-21 23:54:046页
- 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当代2021-05-21 23:54:0279页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模拟高考人2021-05-21 23:48:539页
- 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2021-05-21 23:44:2541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浙江高考政2021-05-21 23:40:528页
-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2021-05-21 23:10:4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