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 MB
- 2021-05-21 发布
第
3
部分 文化生活
专题
9
文化与生活
考点
35
文化与社会
考点
36
文化对人的影响
目录
考法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判断及运用
考法
3
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分析应用
考法
1
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
考点
35
文化与社会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01
文化的起源: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注意:纯粹“自然”的东西,如自然风光等不是文化。
考法
1
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
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的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02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优秀文化起着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人们同时又在享用文化。
考法
1
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03
这个特点的两个内容有差别,前动后静。前者强调人的内心的精神活动只有通过社会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后者强调文化必须寓于物质载体之中。
考法
1
文化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
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
( )
A.
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B.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C.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
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题
B
【
解析
】
本题考查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题干强调了出产于台湾的名为“东方美人”的茶的名称的由来及其特点,
B
与题意相符,应选;
A
、
D
本身虽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不选;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
错误,排除。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0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可能超前也可能落后于经济发展。
考法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判断及运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02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考法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判断及运用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02
【
易混辨析
】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1)
相互影响强调的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彼此制约、相互作用,具体而言就是经济、政治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
(2)
相互交融强调的是文化与经济、政治彼此渗透、相互融合,具体而言就是文化与经济、政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考法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判断及运用
【
易混辨析
】
注意区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3)
用标志词快速判断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常用到“决定”“反作用”“基础”“重大影响”“促进”“阻碍”等标志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常用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文化生产力”“文化消费”“政治素养”“文化渗透”等标志词。
考法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判断及运用
02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
特别提示
】
02
学习这一考点,一要全面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三个方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内涵,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内涵
;
二要准确辨别常见的错误说法: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附属品);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步(亦步亦趋);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等。
考法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判断及运用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意味着
( )
①
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④文化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题
[浙江
4
月选考
2017·22
]
D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意味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②④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排除;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并非“决定因素”,③错误。
一 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二 是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 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考法
3
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分析应用
要深入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三个作用
01
(1)目的: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
(2)重要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3)必要性:防止他国文化渗透,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考法
3
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分析应用
为什么要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02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考法
3
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的分析应用
03
怎样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
【
考法提示
】
涉及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的非选择题,表述从三个层次进行:
一是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二是拓展论述:能够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三是结合材料中的文化因素分析具体问题。
2015
年
1
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
《
超级中国
》
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
《
超级中国
》
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超级中国
》
纪录片反映了中国的发展成就,在韩国热映,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③④符合题意。
例题
[
课标全国
Ⅱ2015·20
]
D
①中“上了一个新台阶”和②中“广泛认同”夸大其词,排除①②;
考法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
考法
3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考查
考法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的分析与判断
考点
36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01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考法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的分析与判断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02
(
1
)导致文化差异的主体、缘由
①导致文化差异的主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阶级、阶层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
②导致文化差异的缘由: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不同。
(
2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考法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的分析与判断
【
易混辨析
】
根据强调的特点不同来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强调待人接物的习惯、方式;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强调特定的文化影响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的特殊性;
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强调特定的文化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的选择性、差异性;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强调特定的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考法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的分析与判断
【
易错警示
】
文化并不是影响人的唯一因素。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都会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也会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能将文化的影响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文化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社会的发展。
考法
1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的分析与判断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在国庆节、国际劳动节等重要的国家法定节日、纪念日,于北京时间上午10点整在其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这一要求的依据是( )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C.人的精神力量源自人的文化素养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例题
[浙江
11
月选考
2017·22
]
D
A
说法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
B
说法错误,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
材料中这一规定在加强优秀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先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并以此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D符合题意。
C
说法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区别
含义
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实现的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表现
①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②人们从事文化活动会自觉不自觉地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
①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侧重点
“潜移默化”指每时每刻、不知不觉,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过程来看的,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
“深远持久”指经年累月、难以抹去,是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结果上说的,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联系
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都是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注意区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
易混提示
】
考法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
【
考法提示
】
考法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的分析与判断
深远持久,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时间是长期的,其反面是短暂的。常用的词汇有:难以改变、保持等。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的结果。潜移默化,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方式是不知不觉的,其反面是强制的、有形的。常用的词汇有:无形中、熏陶、耳濡目染等。
在路遥的
《
平凡的世界
》
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
《
红高粱
》
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高粱的质朴与热烈
……
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
A.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
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
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
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例题
[山东文综
2015·32
]
A
我们从名著中能够感受到“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
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提到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不选
B
;
材料中没有涉及民族精神的力量,不选
D
;
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交流中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C
说法不合理;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侧重广度
,只停留在主观领域,强调人格的完善,强调优秀文化能够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人格;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侧重力度
,强调力度的加大,强调优秀文化能够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优秀文化能够促使人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考法
3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考查
根据强调的特点不同来分析
01
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只有优秀文化具有上述三个作用。注意排除“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等错误说法。
考法
3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考查
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02
(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针对人的不平等发展、畸形发展以及不自由发展提出的,指的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得到提高。
(2)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
如图所示
)
考法
3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的考查
人的全面发展
02
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
如图所示
)
受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启示,某县政府和企业把“文化车间”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并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这样做的理由有( )
① “文化车间”建设能够丰富职工的精神世界
② “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③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例题
[浙江文综
2016·34
]
A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政府和企业建设“文化车间”的理由,①④符合题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这说明“文化车间”建设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②排除。
人们的精神产品源自于实践,而不是物质载体,③的说法错误,排除。
综合考法
1
文化的作用的综合考查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综合考查
综合考法
1
文化的作用的综合考查
(1)文化的社会作用(总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健康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的作用、性质是不同的。
(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包括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和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
(3)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综合考法
1
文化的作用的综合考查
【
考法提示
】
(
1
)宏观考查文化的作用
答题模板:
文化为什么有
……
的作用、分析推动文化发展的必要性、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等:文化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影响人+文化塑造人生。
(2)
微观考查文化的作用
答题模板
:
①
结合材料分析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文化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影响人+民族精神+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②结合材料分析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文化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影响人+传统文化+文化创新+先进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③结合材料分析加强环境教育的意义:文化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播+文化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鲁先平历经14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于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10分)
【
答案
】
文化引导、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分)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2
分)弘扬创新精神,有利于树立和贯彻创新发展的新理念,增强创新自信,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文化,推动创新发展。(
5
分)
例题
[课标全国Ⅱ2017·4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
4
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垣县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542
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
(
合作社
)
走,能人
(
合作社
)
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5
年全村人均收入
3580
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10分)
【
答案
】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
又对经济有能动的反作用
,
落后文化阻碍经济的发展
,
先进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3
分
)
观念保守是十八洞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
,
扶贫必须转变观念。
(3
分
)
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扶贫实践提供了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了经济发展。
(4
分
)
例题
[课标全国Ⅱ
2016
·
39
(
2
)]
综合考法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综合考查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01
综合考法
2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综合考查
文化对人的影响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
(1)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3)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不竭的力量之源。
(4)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5)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
(6)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02
“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 )
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
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例题
[北京文综2015·27]
爱国情感是一种精神力量,①说法错误;英雄家书体现了革命先烈爱国、爱家的情怀,深刻影响着今天的人们,②符合题意;英雄家书也体现了革命先烈身上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③符合题意;英雄家书蕴含的民族精神源于中国革命的实践,④说法错误。
C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 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天津在全国首创文化惠民卡,对市民观看演出进行补贴,大大降低了市民走进剧场的门槛。以前很多文艺院团演出上座率不到五成,“文惠卡”推出后,各院团演出的平均上座率超过八成。一张小小的“文惠卡”,不仅让普通市民享受到多种文化盛宴,而且倒逼各文艺院团转变经营理念,促进了更多优质剧目的产生。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惠民卡推出的意义。(8分)
【
答案
】
①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
分)②有利于用优秀文化塑造人,提高公民文化素养。(
3
分)③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繁荣。(
2
分)
例题
[天津文综2017·14(1)]
敬请期待
下一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