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9.50 KB
- 2021-05-21 发布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1.
重点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过程、内容。
2
.
难点
:认识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历史意义。
项目
原因
内容
影响
均田制
(1)
将各族人民迁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
“
___________”
(2)
由于战争和人口迁移,使北魏统治者掌握大量无主土地
(3)
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缓和阶级矛盾
(1)
农民:领
_______
和桑田。义务:农民要承担一定徭役杂税
(2)
官吏和地主:官吏可分到公田,地主原有土地不变
(1)
限制了
__________
,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吸引更多流民定居
(2)
使农民成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劝课农桑
露田
土地兼并
整顿吏治
北魏百官以收取
______
为谋生手段;贪污成风,影响政府经济收入,也激化了阶级矛盾
(1)
官吏任期不再固定为六年,改由官吏政绩的好坏决定;对贪污帛一匹以上者及徇私枉法的官吏处死
(2)
实行
______
(1)
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
______
矛盾和民族矛盾
(2)
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巩固了政权
租调
俸禄制
阶级
迁都洛阳
(1)
保守势力集中在平城,而
______
是中原政治、文化中心,改革阻力小
(2)
平城地区产粮有限且常有水旱疾疫之灾;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
(3)
平城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1)493
年定都洛阳
(2)
既对
_____________
予以镇压,又允许大臣
“
冬则居南,夏则居北
”
(3)
后又规定迁入洛阳的鲜卑人葬在洛阳
使洛阳成为政
治、经济中心;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
________
。有利于巩固对中原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阴谋叛乱者
文化氛围
洛阳
革除旧俗
适应迁都后的形势,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仿汉制;穿汉服;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重汉臣
(1)
巩固了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联系
(2)
加强了北魏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3)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相关文档
- 高中学生个人毕业自我鉴定20202021-05-21 23:27:305页
-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永遇2021-05-21 23:22:235页
- 上海教育高中数学一下简单的指数方2021-05-21 23:19:222页
- 2018秋高中语文6魔桶作业(含解析)苏2021-05-21 23:15:096页
- 高中数学函数解题技巧与方法2021-05-21 23:14:2820页
-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椭圆习题及详解2021-05-21 23:11:3115页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复习及模2021-05-21 23:10:2221页
- 高中化学人教必修2课件-化学能与电2021-05-21 23:07:0143页
-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课堂演2021-05-21 23:07:0016页
- 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16滕王阁序并2021-05-21 23:06:096页